诗文库
常州刺史平君神道碑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安阳市
公讳贞慎。字密。一字閒从。燕国蓟人也。盖晋之公族有韩国者。列于世家。韩之馀子食平邑者。因为氏姓。有汉丞相。改造绣衣。在魏蓟侯。宅兹元社。故瓜瓞绵于三辅。枝叶盛乎两燕。魏齐之閒。世济其美。公即北齐司空公鉴之曾孙。秘书郎子敬之季孙。故偃师令直容之叔子。钟积庆之洪允。包太和之粹灵。敦庞沈静。直方易。仁义根心。政理率性。度以礼义。文以诗书。户部尚书清河崔知悌。朝望人伦。公之文友。深赏延誉。远近宗焉。始以司成馆进士补卢州慎县尉。刺史卢宝允举器藏下僚。转冀州大都督府曲沃县尉。换晋州洪洞县主簿。北平阳道昕。气尚标举。河东裴知礼。鉴裁精拔。阳推以孝友资身。裴亦荐以经邦兴化。徙雍州新丰县尉。卢少儒引为检点判官。差卒选校。小大推允。休议登闻。擢监察御史里行。奉使黔中监选。有牂柯谢凤节仁奏罢汉官。专任首领。公上其挟奸树党。俶扰蕃落。天子悟焉。再使置吏。远夷骚而旋定。旧贯改而复完。又駉牧在野。攘窃是繁。耗以岁月。莫之禁御。公轺车上陇。群慝毕露。表监官斛斯果之辈。夺职者九人。没赃者万计。牧圉知禁。思无邪矣。开耀閒吐蕃侵境。师旅不给。乃购运酬勋。募耕入选。利之所在。诈亦居焉。公与大理正王守一。于河兰鄯廓四州。推获僦籴王希古卢种王诞。其徒二千馀人。正处其罪。爰得我直。授监察御史。内难去职。居丧过毁。死孝贻忧。光宅初。肇建两台。分典百郡。服阙。授右台监察御史。巡察河南。澄清郡邑。升贤弊罪。能执其中。类功最。加两阶。拜右肃政殿中侍御史。郎官法天。古难其选。具美斯在。再拜司勋员外郎。永昌中。遭凶党网罗。为周兴所奏。贬温州固安令。州特举清白。改鸿州栎阳令。邑多猾人。屡宰败驾。公威有素。诚结无欺。率是而行。人用不扰。狱犴自静。狼戾反悫。诏书嘉誉。加朝散大夫。又罗密徒贝锦。为河内所鞠。降括州员外司仓。寻而事白。进吉州司马。神龙中兴。官反旧政。穷鳞沛而纵壑。堕羽翼而顺风。拜司门郎中兼卫王司马。无何。正除卫王司马。拜太子左庶子。以节悯之祸。出为涪州刺史。未往。又转卢州司马。致仕久之。景龙中复起左谕德兼荣文馆学士。诏曰。公缙绅书彦。操履清淳。令誉播于始终。嘉绩宣于中外。储闱谕论。雅望尤高。宜申朝典。俾加徽服。可银青光禄大夫。又摄詹事东都留守。拜常州刺史。居岁馀。优诏致仕。享年八十。先天元年仲冬。薨于河南之正平里第。遗令近地便葬。敛以终服。开元二年冬。卜葬于伊阙之西。夫人河东县君柳氏祔焉。礼也。公出入四朝。历官二十。其进也。皆择能录勤。惟德是与。其退也。必含垢受屈。在涅不淄。子文之量。从可知矣。凡撰淳孝友悌传各一篇。以匡储后。撰先君亲友传十卷。以笃故旧。撰家谱家志各十卷。以明系本。撰河南巡察记十卷。以辨风俗。非通理博物。立诚锡类。其孰能见志以著书。因事以设诫。若斯之盛也。有文集十卷行于代。初公侍祠清庙。有髦士之宜。而先考偃师赠蒲州长史。自祖考三叶。茔无碑记。公咨诸通儒。而追建铭碣。幽赵之士。以为美谈。夫为子则颂德以尊祖。饰终以荣亲。孝之大也。为臣则不枉毫发以顾私。不避豺狼以挠法。忠之至也。洁志则利不涉口。欲不萌心。清之源也。履道则不俛眉以悦势。不屈色以苟容。正之方也。诗曰仲山甫举之。公有其德。传曰左邱明耻之。公有其直。总是四善。远齐二贤。于是芬苾令问。优游眉寿。惠风激于胜流。丕绩敷于哲后。然以忤彼权贵。保兹介特。不登三阶。以正四国。贞白之士。慨焉太息。其孤总授。充穷泣血。靡所寘怀。俾予作颂。布哀丰石。恭惟先人之寮友。常奉长者之话言。公雅珍确实。不尚华靡。敬慎风规。直纪行事。业广词褊。万无髣髴。少子授。八分之妙。独善当时。公平日惠爱。故存之刊刻。词曰。
峨峨淑德。克生休命。履孝蹈忠。含清体正。如玉之洁。如金之镜。高明洵美。学以润之。官方正事。静以镇之。严严宪府。公三峻之。赫赫储宫。公三训之。道有行废。时有泰否。三入三出。无愠无喜。鼓缶而歌。悬车致仕。全归葬俭。允也君子。西山幽幽。东川悠悠。云过坟阙。风薄松楸。人亡道存。荣往哀留。贻世作则。行归于周。
大唐故光禄大夫右散骑常侍集贤院学士赠太子少保东海徐文公神道碑铭 唐 · 张九龄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南昌市
夫物之所宗也。莫善乎德行。道之以明也。莫先乎文学。人伦以具体为难。世业以济美为贵。有能兼之者。其东海公乎。公讳坚。字元固。其先东海郯人。永嘉之后。仕业南国。因家吴兴焉。隋氏平陈。徙族入雍。今为冯翊人也。原其伯翳平水土。实佐文命。偃王行仁义。大启徐方。因国保姓。克昌厥后。逮乎汉魏。间出仁贤。十二代祖晋江州刺史顺德侯宁。至五代祖梁直阁将军慈源侯整。整生陈始安太守综。综生隋延州临真令方贵。方贵生唐果州刺史孝德。孝德生唐西台舍人赠礼部尚书齐聃。出入六朝。载祀数百。文武冠冕。存殁光灵。训子克家。谋孙必复。贤风儒行。世有其人。公即尚书府君之元子也。生而浚发。默识经艺。粤自童龀。则善文言。时先府君为沛王侍读。公之岐嶷。声振平台。王闻而延伫。与之谈议。授能赋。博奕惟贤。门客府寮。深所厌服。奄遭不造。十四而孤。祖母金城郡君姜太夫人。念其聪异。诲以志学。公遂刻勉。诣心精微。磅礡九流。激昂三变。景倩幼露。实赖悯孙。令伯大成。抑由祖母。上元中。遭姜太夫人丧。哀几灭性。制则从礼。有感斯绝。无声常泪。服阕。州辟秀才。其年登科。解巾补汾州参军事。部送边糈。至于定襄。军使王本立。素重公才。署为管记。书奏谋算。悉以咨之。坐耀锋铓。未尝肯綮。寻而换云阳尉万年主簿。亲累出为杨府功曹。振鳞将抟。载跃京毂。垂翼远逝。有声东南。俄迁太子文学。时秘阁偫籍。大抵讹谬。有敕召学士详定。公实在焉。为之刊缉。卷盈二万。时辈绝倒。服其博达。寻与李峤等撰三教珠英。书成奏御。拜司封员外。寻加朝散大夫。即拜郎中。稍迁给事中。以公代及文史。词不失旧。虽居琐闼。尚比缠牵。遂除中书舍人。君子曰。舜之官人也。二年。敕公修则天圣后实录及文集等绝笔。中宗嘉之。玺书敦慰。赐爵慈源县子。赉物五百段。旌良史也。迁刑部侍郎。加秩银青光禄大夫。转礼部侍郎兼判户部。公久践朝廷。累登省阁。旧章必练。即事无疑。雅不烦文。深得大体。云台高议。以此归之。进封县伯。食邑五百户。兼昭文馆学士。受诏与天竺僧菩提流志译宝积经。及柳冲等同修姓氏系录。三教宝真。万族有伦。亟见成矣。太平公主内秉国权。驸马武攸暨外收人望。命公至第。拒而不行。恶夫佞也。景云初。今上夷乱。主鬯东朝。宫相四员。时难其选。二以宰臣兼领。一则天子故人。任良两宫。实在公矣。遂除右庶子兼崇文馆学士。修史如故。进爵东海郡公。食邑二千户。迁右散骑常侍。以本官兼黄门侍郎。寻而即真。禄赐同三品。爵崇五等。道茂两宫。利君谋身。举代皆誉。又以删定格令。承恩进爵二等。公请回授叔父齐庄。帝用怀之。遂封齐庄为长城县子。天下义士。莫不激昂焉。侍中岑羲。公之姻娅。与其联事。深自危惧。求典閒司。以远祗悔。遂改太子詹事。迨羲祸败。地绝嫌疑。先是不交定王。及此不眤岑氏。见炎莫附。思患预防。信达人也。复以亲累出为绛州。历永蕲棣衢四郡。山川分位。楚夏异齐。公政不易宜。教以因俗。德化归厚。人共由之。开元中。会同京师。迁秘书监。无何。转国子祭酒。皇帝稽古崇训。开堂集儒。以公才学元长。命登首席。遂令集贤殿修撰。又除右常侍。以公为学士。副丞相燕公知院事。绸缪顾问。日月献纳。恩渥尤及。少有其比。上将柴于岱宗。诏公草其仪注。定禋祀之位。广配类之仪。博文约礼。或沿或革。言出而人伏。事立而天从。时议远矣。及礼毕。承恩特加光禄大夫。时置十铨。公在分掌。程不愆素。且无遗才。公既赞相谟。犹从容讽议。大钟必谏。温树不言。启沃尽规。实致君于尧舜。死生有命。空比德于老彭。享年若干。以开元十七年龙集己巳五月丁酉。薨于长安颁政里之私第。圣人震悼。君子称嗟。翌日。有诏褎赠太子少保。赠物若干段。粟若干石。特遣中使内侍伊凤祥吊祭。而别赐布帛若干端匹。俾鸿胪少卿元复监护葬事。官给鼓吹仪仗。太常考行曰文。君子曰。仁而爱人。敏而好学。家有荣业。绍其弓冶。国有大事。修其典章。谥之曰文。不亦宜乎。其年冬甲子。与夫人故南阳郡夫人合葬于万年县之少陵原先茔。礼也。公宽裕有礼。温良能断。智出于象外。枢得其环中。行之积也厚。名之立也大。故起自黄绶。累践赤墀。五省推高。连州得最。事将时并。位与才偕。莫之天阏也。至于升堂入室。探微睹奥。动有礼乐之运。言有雅颂之声。是惟无作。作则万物和而八音备矣。盖尝注史记。修晋书。续文选大隐传。及有文集三十卷。皆资于故实。博于遗训。古今通变。河汉共高。或藏名山。或升天府。亹亹然各得其所。呜呼。文仲殁而其言立。子产终而遗爱存。公则备焉。宜受戬谷。保艾厥后。代代守之。有子曰峻峤嵬等。才以雅著。孝以特闻。学茂高曾之科旨。词雄祖考之风格。备历清贯。皆立能名。三贤德声。方贾氏无愧。累叶儒训。与班门孰多。咸瞿瞿如。皇皇如。昊天不追。终身积痛。求旧撰实。勒诸坟道。仆从述者之后。敬而伸之。乃为铭曰。
舜命益虞,畴功帝俞。
偃行文教,代集通儒。
光华鼎阀,出入秦吴。
门多长者,君其最乎(其一)。(一章)
曾是好学,果行洵美。
日就鳞成,风积鹏起。
黄绶覆篑,朱门方轨。
官籍正人,朝称良史(其二)。(二章)
三入承明,五迁外郡。
道有出处,心齐喜愠。
帝思启沃,国尚师训。
屡献箴规,偏承顾问(其三)。(三章)
居常有异,博而无惑。
绵蕝孙通,铨衡叔则。
为龟为镜,立言立德。
胡不慭遗,左右王国(其四)。(四章)
悼兴冕旒,哀结衣簪。
官供羽仗,士惜人琴。
巳矣终古,平生德音。
松枝挂剑,碑字生金(其五)。(五章)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君字 唐 · 邬载
押文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策名十二载,独立先斯文。
迩(一作尔)来及门者,半已升青云。
青云岂无姿,黄鹄素不群。
一辞芸香吏,几岁沧江濆。
散职既不羁,天听(一作聪)亦昭闻。
虽承急贤诏,未谒陶唐(一作唐虞)君。
薄俸还自急,此言那足云。
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蕙草正可摘,豫章犹未分。
宗师忽千里,使我心氛氲。
送族弟旭帖经下第东归序 盛唐 · 萧颖士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二十三
吾族旭也。洵美有声。夫蒸蒸者行之能。翼翼者体之敬。工文足以标绝唱。深识足以剖群疑。兼而备焉。实为难者。意其培积风之力。骇绝电之姿。从东道以载驰。去南溟而一息。此其分也。系明代择人。宜乎尽能。使轮辕当曲直之适。凿枘靡圆方之叹。则宏纲举而浮议息矣。以吾弟不羁之才。逢圣君如渴之日。而徵求章句。见遗甲乙。是犹笼鸑鷟。绊腾黄。望辽廓权奇。其可得也。吾闻诸君子非无位之患。惟立身实难。今尔有是才。居是屈。能卷舒其道。喜愠不形。又其冲融坦荡。莫可得而窥也。不然。书未十献。岁未二毛。道非捭阖。交无荐宠。而雄虽先进。叹甚后时。何哉。论者以为人之望也。仲春二月。东京千里。之子往矣。薄言旋归。赋诗而宠别者。皆上国之选。莫不衔愤屑涕。抗词悲歌。吾乃知道术亲而然诺重也。况乎西迁而五陵是宅。南渡而二曹其昌。居宋有挚畴之姻。在周为鲁卫之国。曾是共祖。不待冯商之言。已为路人。未处陶生之叹。今也于迈。如何勿思。诗不云乎。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不废急难之谓也。
授裴荐摄主客员外郎制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六
敕。左拾遗裴荐。正直而温。洵美且惠。有纷纶之词藻。怀耿介之志气。自居近侍。屡献谠言。中原未宁。邻国是协。俾领摄于郎署。为专对之使人。可摄主客员外郎。
为韦相让豳国公表 唐 · 贾至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七
臣见素言。伏奉某月日制书。封臣豳国公。食邑五百户。仍特加金紫光禄大夫。兼与一子五品。臣次男谔又特授五品官者。臣才术寡薄。操行无取。幸因资序。谬陟台衡。不能燮理和气。裨补德化。致使四凶搆慝。天下震惊。銮舆南巡。函谷失守。语曰。焉用彼相。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由此言之。臣虽杀身。不足补过。且臣值禄山干纪。不能制其命。臣与国忠同侪。不能正其恶。尸忝厚禄。窃位多时。一昨扈从之初。不即死者。盖以翠华历险。牧圉无捍。驽马思效。且伏辕舆。候至蜀城。自拘司败。岂谓涣汗大布。网豁江河。茅土猥加。恩回日月。当今天下未定。忠义驱驰。封赏之行。不宜踰滥。借如翼从行李。操执鞭辔。臣子职分。何名为功。以此受封。不可以训。贪荣冒宠。非臣所图。伏愿俯垂矜悯。舍此阶爵。不使臣父子得罪于公议。见嗤于有识。微臣幸甚。不任恳迫之至。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草字 唐 · 姚发
押皓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引用典故:良史
天生良史笔,浪迹擅文藻。
中夏授参谋,东夷愿闻道。
行轩玩春日,饯席藉芳草。
幸得师季良,欣留箧笥宝。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路字(刘太真撰序) 唐 · 贾邕
押遇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子欲适东周,门人盈岐路。
高标信难仰,薄官非始务。
绵邈千里途,裴回四郊暮。
征车日云远,抚己惭深顾。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引字 唐 · 元晟
押词韵第六部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吾见夫子德,谁云习相近。
数仞不可窥,言味终难尽。
处喧虑常澹,作吏心亦隐。
更有嵩少峰,东南为胜引。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适字 唐 · 刘舟
押陌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引用典故:零雨
大名掩诸古,独断无不适。
德遂天下宗,官为幕中客。
骊山浮云散,灞岸零雨夕。
请业非远期,圆光再生魄。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散字 唐 · 殷少野
押词韵第七部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官闲幕府下,聊以任纵诞。
文学鲁仲尼,高标嵇中散。
出门时雨润,对酒春风暖。
感激知己恩,别离魂欲断。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往字 唐 · 郑愕
押养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斤溪数亩田,素心拟长往。
繄君曲得引,使我缨俗网。
风尘岂不劳,道义成心赏。
春郊桃李月,忍此戒征两。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离字 唐 · 长孙铸
押支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大德讵可拟,高梧有长离。
素怀经纶具,昭世犹安卑。
落日去关外,悠悠隔山陂。
我心如浮云,千里相追随。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浅字 唐 · 刘太冲
押铣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吾师继微言,赞述在坟典。
寸禄聊自资,平生宦情鲜。
逶迟东州(一作周)路,春草深复浅。
日远夫子门,中心曷由展。
送萧颖士(一作夫子)赴东府得还字 唐 · 房白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萧夫子赴东府,门人送者十二人。刘太真为之序云:「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弗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夫子高世迹,时人不可攀。
今予亦云幸,谬得承温颜。
良策资入幕,遂行从近关。
青春灞亭别,此去何时还。
张侍御写真图赞 唐 · 独孤及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九
堂堂乎张,洵美且恭。
执法柱下,分形画工。
玉立天姿,霜淬神锋。
武库森戟,寒山劲松。
方弹獬豸,以佐夔龙。
他年云台,与古同风。
唐故左(一作右)金吾卫将军河南阎公墓志铭 唐 · 独孤及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用之。远祖曰文。周昭王瑕之后也。生而手有文曰阎。康王奇之。命封阎城。文四十五代孙满。仕后魏太祖。为诸曹大夫。自马邑家河南。其裔孙庆。在隋为少司空。庆生毗。毗生立本立德。唐永徽中。立本为中书令。立德为工部尚书。立德生元邃。以司空尚书之馀裕也。官至泽州刺史。邃生巨源。常宰射洪。有仁政。射洪人咏歌之。公射洪第二子也。温毅逊直。廉恪宽信。读论语老子周易。被服其教。初仕彭州参军。常摄督邮。一日纠案本州𠌤谬不法数十事。太守徐知人以为材。后有诏择舍人。以公魁伟爽悟有酝藉。乃登其选。会戎侵我。天子方爱人息战。将以辞让屈之。诏公使西域。以王命谕祸福。戎人顿首请罪。介马不汗。戈鋋不用。而虏军却。迁右卫郎将。知引驾仗。金吾将军李质上殿不解佩刀。公呵下殿陛。请按以法。左右皆震悚。自是环卫加肃。先是有司以三卫执扇登殿引跸。公奏曰。三卫皆趫悍有材力。不当升阶陛迩御座。请以宦者代。上曰可。遂为故事。天宝二年。册拜公长女为王子义王玭妃。加公左骁卫将军。迁荣王傅。初玄宗惩诸侯王之国任事。率多骄蹇不奉法度。而人受其害。故开元之后。皇子皇孙虽荷封建之命。未尝离阿保之手。悉无出宫閤任卿大夫者。公以为王居深宫。则傅相职废。上疏陈古义。请诸王申辅导之礼。议虽废格。上以为忠。公已白首。位为将军诸侯傅。太夫人尚无恙。以银印赤绂侍朝夕膳。色难无违。时人荣之。太夫人捐馆舍。礼五十不毁。公泣血死孝。既免丧。天子复目以端士。俾傅寿王。加朝散大夫。上幸温泉。经时未还宫。京师人望属车。咸怀怨思。公献四言诗十二章讽谏。优诏褒叹。后迁左金吾将军。天宝十五载。二京覆没。公为虏所获。明年。戎师奔。然后以初服归。至德二年十二月。终于京师。春秋五十九。夫人雍州司仓参军博陵崔慎言之女。专静冲懿。慈惠而明。用德礼以佐君子。有古风烈。亦天钟其仁。不远其算。年若干。月日。殁于私第。殁六载而公薨。俱权窆少陵原。有四子。宁寀宰宣。以家之不造。世故之无宁岁也。衔恤茹血。不克丧事者九载。广德中。寀以监察御史领高陵令。明年辞职。始卜葬于故原吉。乃岁在丙午十一月日。迁兆合祔焉。呜呼。惟音形事业。悉如化往。独陈迹与邱墓存焉。非金石则无以示久远。故表而铭之。孝子之志也。其词云。
郁郁金吾。洵美且温。事君之忠。资于爱亲。以德资身。其祉宜繁。彼美辅佐。仪刑闺门。礼乐是悦。孝慈是敦。百岁之后。合德九原。独以令轨。垂诸后昆。
送萧颖士赴东府序 唐 · 刘太真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五
先师微言既绝者千有馀载。至夫子而后洵美无度。得夫天和。顷东倭之人。踰海来宾。举其国俗。愿师于夫子。非敢私请。表闻于天子。夫子辞以疾而不之从也。退然贫居。述作万卷。去其浮辞。存乎正言。昔左氏失于烦。谷梁失于短。公羊失于俗。而夫子为其折衷。王公交辟。拒而不应。从官三年。始参谋于洛京。家兄与先鸣者六七人。奉壶开筵。执弟子之礼于路左。太真以文求进。以无闻见举而不吝为夫子羞。春云轻阴。草色新碧。皎皎匹马。出于青门。吾徒喟然。瞻望不及。赋诗仰饯者。自相里造贾邕以下。凡十二人。皆及门之选也。
谕晋隰慈州檄 唐 · 马燧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八、全宋文卷八一九八、《四明文献集》卷三、《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
兴元元年八月某日,河东保宁奉诚军行营副元帅、北平郡王燧,檄告晋州要君廷珍、隰州毛君朝扬、慈州郑君抗及将士吏民等:盖闻率土莫非臣,盍念在三之训;明王伐不敬,有严讨贰之刑。义士不求生以害仁,智者能转祸而为福。其毕弃旧,咸与维新。我国家九叶继明,亿年凝命。《天保》以上,《采薇》以下,内抚外绥,濮铅于南,祝栗于北,德洋恩溥。神旌递讨,窫窬咸诛。尧治时雍,犹有青邱之梗;舜仁天帱;未除丹浦之凶。李怀光奋渤海之俘,授蒲津之节,始谓狙之作使,不虞鹰之易飏。奔命醴泉,粗展勤王之绩;请朝行阙,辄衷犯上之谋。犹念前勋,屡縻好爵。张萌芽于霜雪,悖木水之本原。升鸾之谍肆行,巢父之使弗返,夺二军而歼良将,剽三邑而剪近畿。豕心莫悛,鸮音不革。已复汉京之日月,载扬周旅之雷霆。幕府承命斋坛,建牙列镇。正正之旗,堂堂之阵,莫我敢承;赫赫厥声,濯濯厥灵,有征无战。浑侍中率同陕之士,韩仆射统邠宁之师,唐节度虎视鄜坊,骆将军熊峙镇国。风云助气,草木为兵。诏参伐以清氛,命招摇而缮怒,不俟前茅之迈,将成独柳之诛。惟尔三州之士夫,夙被累朝之德泽。峤从处仲,适受逆污;遵事隗嚣,岂为贼守?鼎鱼假息,穴兔阽危。犯大义者众必携,作不善者神弗赦。历数古今所纪,未闻叛逆获全。惟岳阻兵,汔膏齐斧;朱泚窃号,亦枭稿街。矧兹狄孥,敢干天罚!犬马犹有主,覆载不容;鲸鲵取以封,胁从罔治。圣上禹汤治己,文武行仁。凡鸣狐假王之妖,首鼠观衅之将,莫不匿瑕宥戾,磢垢涤邮。虽三子犹存蓬艾之间,岂太阳不回葵藿之照?尚式王命,共惟帝臣,勿相依于辅车,以俱焚于玉石。倘能洗心效顺,解甲来归,绩献关东,疏封带砺,融全河右,纪烈旂常。若迷复怙终,犹豫不断,蹈于显戮,谥为至愚,岂惟敷虐多方,亦将遗臭千载!请择二者,永肩一心。耆定尔功,复见弓櫜而戈戢;式化厥训,庶几世变以风移。檄到如章,书不尽意。
为赵侍郎论兵表 唐 · 王行先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五
臣某言。臣闻慰(疑)理之代。不无逆节。轩辕用师于中冀。唐尧出征于丹浦。启战有扈。文王伐崇。以至圣除至凶。至顺除至逆。或小战而胜。或因垒而降。诚审于用兵。得其道也。伏见承嗣旅拒。倏已再岁。灵曜跋扈。今又踰时。天兵四合。竟未歼殄。得非千虑一失。未尽制敌之方乎。臣常终夜不寝。详推其故。不敢肤引远古安危之体。请以天宝至德以来成败言之。夫以禄山阴深奸矫。真巨猾也。凶诈逆谋之计。亦无元海石勒之流。当其发幽燕。陷洛阳。涉崤函。倾秦雍。当国家理平之运。忘战日深。初命将出师。若封常清高仙芝哥舒翰程千里。遇寇必败。奔北相望。此则未究敌情。小之而不设备。以至于是也。先圣悟既往之失。苦心焦思。发号灵武。观兵凤翔。良将劲卒。风驰景附。勇者为之用。智者效其谋。命陛下为元帅。以储贰之重威四远。俾子仪为副以节制之。任镇九军。卒能恢复咸洛。削平宇县。此先圣之雄略。陛下之有憾也(疑)。其后相城之役。陛下不行。众无适从。竟以溃奔。洎思明继逆。毒甚禄山。狡算猖狂。抑又有次。光弼守河阳以挫其势。朝恩镇陕服以制其侵陵。竟未能覆其巢穴。属陛下绍兴皇极。又命元子为帅。俾怀恩为副以讨之。复能枭夷巨逆。厎定东夏。始自先圣与二凶相持。无帅则无功。有帅则有克。士庶之所深知。今河北河南。更唱迭和。然其用兵暴急。与曩者二凶悬殊。非惟才之不逮。抑亦事之有异。禄山思明之卒。死而无退。今承嗣灵曜之众。岂有是耶。禄山思明之马。既多而且逸。今承嗣灵曜之骑。岂可方耶。禄山思明。横行而无惧。今承嗣灵曜。深居而入保。臣窃料其非不欲也。盖违天道。失人心归之。退而自固。其灭亡之兆。了然可知。幸北有宝臣朱滔。与承昭合势。西有忠臣李勉。与马燧连衡。惟正已小有逗遛。未肯戮力。此正当陛下命帅专征之日。岂可持疑而不断哉。傥陛下采臣愚计。时有临遣。忠淳者必叶心竞进。携贰者必迁善来同。未踰旬时。当有成绩。如或务于含垢。偷以过时。不立元帅。寄之诸将。乘吐蕃寇盗。回纥驱侵。人心动摇。贼势滋蔓。事宜一失。无可柰何。则吐蕃回纥。四支之病。承嗣灵曜。腹心之病。四支不理。未足为忧。腹心或病。此则为患。若内外受敌。膏肓已成。虽逢和扁。针药无及。又闻二贼奏请。言词不恒。河北则数云请降。河南则云今已翻。贼岂迁延晷刻。以候西陲有虞。伏惟与公卿大夫审图利害。在于神速。不可迟回。昔诸葛亮闻孙权破曹休军。因上疏蜀主云。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征。明年不战。使孙权坐而并有江东。蜀主深感其言。终以觉寤。臣忝六官之贰。待罪朝行。内惭尘忝。无补毫发。近者抵冒。辄上封章。已历两旬。未蒙召见。伏以君臣之际。家国共同。君安臣荣。国危家败。此臣所以竟夕不寝。复敢再陈其愚。伏愿省臣前意。览臣此疏。天下幸甚。天下幸甚。无任惶惧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