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齐太公”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册魏公九锡文建安十八年五月 东汉 · 潘勖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七、文选卷十九
制诏:使持节丞相冀州武平侯:朕以不德,少遭闵凶,越在西土,迁于唐卫。
当此之时,若缀旒然,宗庙乏祀,社稷无位,群凶觊觎,分裂诸夏,一人尺土,朕无获焉。
即我高祖之命,将坠于地,朕用夙兴假寐,震悼于厥心。
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恤朕躬
乃诱天衷,诞育丞相
保乂我皇家,弘济于艰难,朕实赖之。
今将授君典礼,其敬听朕命:昔者,董卓初兴国难,群后失位,以谋王室。
君则摄进,首启戎行,此君之忠于本朝也。
后及黄巾,反易天常,侵我三州,延于平民。
君又讨之,剪除其迹,以宁东夏,此又君之功也。
韩暹杨奉,专用威命,又赖君勋,克黜其难。
遂建许都,造我京畿,设官兆祀,不失旧物,天地鬼神,于是获乂,此又君之功也。
袁术僭逆,肆于淮南,慑惮君灵,用丕显谋蕲阳之役,桥蕤授首,棱威南厉,殒溃,此又君之功也。
回戈东指,吕布就戮,乘轩将反,张扬沮毙,眭固伏罪,张绣稽服,此又君之功也。
袁绍逆常,谋危社稷,凭恃其众,称兵内侮
当此之时,王师寡弱,天下寒心,莫有固志。
君执大节,精贯白日,奋其武怒,运诸神策,致届官渡,大歼丑类,俾我国家,拯于危坠,此又君之功也。
济师洪河,拓定四州,袁谭高干,咸枭其首。
海盗奔迸,黑山顺轨,此又君之功也。
乌丸三种,崇乱二世袁尚因之,逼据塞北,束马悬车,一征而灭,此又君之功也。
刘表背诞,不供贡职,王师首路,威风先逝,百城八郡,交臂屈膝,此又君之功也。
马超成宜,同恶相济,滨据河潼,求逞所欲,殄之渭南,献馘万计,遂定边城,抚和戎狄,此又君之功也。
鲜卑丁令,重译而至,箄于白屋,请吏帅职,此又君之功也。
君有定天下之功,重以明德,班叙海内,宣美风俗,旁施勤教,恤慎刑狱。
吏无苛政,民不回慝,敦崇帝族,援继绝世,旧德前功,罔不咸秩。
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海,方之蔑如也。
朕闻先王并建明德,胙之以土,分之以民,崇其宠章,备其礼物,所以蕃卫王室,左右厥世也。
其在周成不靖,惩难念功,乃使邵康公齐太公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实得征之。
世胙太师,以表东海
爰及襄王,亦有楚人,不供王职
又命晋文,登为侯伯,锡以二辂,虎贲鈇钺,鬯弓矢,大启南阳,世作盟主。
故周室之不壤,繄二国是赖。
今君称丕显德,明保朕躬,奉荅天命,导扬弘烈,绥爰九域,罔不率俾,功高乎,而赏卑乎齐晋,朕甚恧焉。
朕以眇身,托于兆民之上,永思厥艰,若涉渊水,非君攸济,朕无任焉。
今以冀州河东河内魏郡赵国中山钜鹿常山安平甘陵平原凡十郡,封君为魏公,使使持节御史大夫虑,授君印绶册书,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第十,锡君玄土,苴以白茅,爰契尔龟,用建冢社
昔在周室,毕公毛公,入为卿佐,周邵师保,出为二伯,外内之任,君实宜之。
其以丞相冀州如故。
今更下传玺,肃将朕命,以允华夏,其上故传武平侯印绶。
今又加君九锡,其敬听后命。
以君经纬礼律,为民轨仪。
使安职业,无或迁志,是用锡君大辂戎辂各一,玄牡二驷。
君劝分务本,啬民昏作,粟帛滞积,大业惟兴,是用锡君衮冕之服,赤舄副焉。
君敦尚谦让,俾民兴行,少长有礼,上下咸和,是用锡君轩悬之乐,六佾之舞。
翼宣风化,爰发四方,远人回面,华夏充实,是用锡君朱户以居。
君研其明哲,思帝所难,官才任贤,群善必举,是用锡君纳陛以登。
君秉国之均,正色处中,纤毫之恶,靡不抑退,是用锡君虎贲之士三百人。
纠虔天刑,章厥有罪,犯关干纪,莫不诛殛,是用锡君鈇钺各一。
龙骧虎视,旁眺八维,掩讨逆节,折冲四海,是用锡君彤弓一,彤矢百,玈弓十,玈矢千。
君以温恭为基,孝友为德,明允笃诚,感乎朕思,是用锡君秬鬯一卣,圭瓒副焉。
魏国丞相以下群卿百僚,皆如汉初诸王之制。
君往钦哉!
敬服朕命。
简恤尔众,时亮庶功,用终尔显德,对扬我高祖之休命。
通议大夫太子宾客东都副留守云骑尉尚书左仆射博陵崔孝公宅陋室铭记776年4月 唐 · 颜真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三十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
公讳字若冲
博陵安平人。其先出于齐太公之后。
亭伯三世文宗秘书监六□派别。
叔轨季则。俱死王事。
神谦神通。并高循绩。
子彭宏度。以武干称。
景隽巨伦。以文行著。
继方面者累代。列史传者十人。
奕叶相承。恒为鼎族。
曾祖宏峻。银青光禄大夫赵王长史
祖俨。皇朝益州雒县
父暟。年未四十。
库部员外郎。因择能吏为寿安
又充江西道廉察使。徙醴泉
遂历四邑。盘桓不进。
以刚正也。累至朝散大夫汝州长史
封安平县男。赠卫尉少卿
公即安平之次子也。全德天至。
成人玉立。盖圣代之宝臣。
华宗之孝子。文章之哲匠。
礼乐之祖师。既不可以一名。
又何能以悉数。年二十四。
举乡贡进士考功郎李迥秀器异之曰。
王佐才也。遂擢高第。
其年举贤良方正。对策万数。
公独居第一。而兄浑亦在甲科。
试官梁载言陈子昂叹曰。虽公孙晁郤不及也。
召见前殿。拜麟台校书郎
繇是名盖天下。御史思敬以德行荐。
久之。以资授陆浑主簿
平阳敬晖宏度外之交。
上官之礼。丁府君忧。
服除。太夫人勉起之。
以所试超迈。擢拜左补阙
殿中侍御史。奉敕按窃金者。
公得其情。许之不死。
竟得减论。诸王或恃贵不遵法度。
举而按之。其不吐茹也如此。
寻迁起居舍人。当扈从。
以亲老抗疏乞退。荐琅琊王太原郭潾渤海封希颜等自代。
睿宗嘉之。特许留司
以遂其孝养。迁祠部员外郎
倖僧有请度人者。公拒不奉诏。
给事中大理卿韩思复用法小差。
权臣致劾。公特宽之。
中书舍人。省改紫微。
其官仍旧。又固辞以亲老。
虞部郎中开元初御史中丞
或讼吏曹之不平。公与崔泰之衔命详理。
多所收拔。俄而即真
兼都畿按察使。岁或不稔。
公请发赈贷之。赖全活者以万数。
内谒者元忠有罪。公执之以闻。
元宗使以玺书劳之。公之澄清中外也。
以畿县令长陆景融刘体微卢晖有异政。丞尉宋遥皇甫翼陈希烈宋鼎萧隐之范冬芬杨慎馀刘日正高昌寓州掾李瑱裴旷等。
并以清白吏疏而荐之。二十二年。
置十道采访使。公所举六人在焉。
执事子有不法者。公举之不回。
著作郎。寻迁秘书少监修图书使。
寻判大理卿礼部侍郎。公既职司典礼。
乃删写疏论数百卷。以备阙遗。
特加朝散大夫。迁左庶子
丁太夫人忧。徵拜中书侍郎
出为魏州刺史。乃肇移元城
徙置新市。吏人便之。
乙丑岁元宗东封。
知顿使奏课第一。赐绢二百匹。
岳下观礼。献庆云颂。
又赐绢一百匹。明年入朝。
分掌十铨。公与王邱为选人所歌曰。
沔人澄明澈底清。邱山介直连天峻
时人韪之。还州。
以理有异绩。御史大夫崔隐甫中丞宇文融朝服表荐。
玺书宠慰。无何。
徵拜左散骑常侍。上以六宫亲蚕丝赐近臣。
公献御丝赋。又侍宴别殿。
端午。屡蒙锡以缣帛䌽罗。
判国子祭酒。俄充东都副留守
十七年。有事陵庙。
追赠安平公太君安平夫人。驾还。
留守。二十年
奉敕撰龙门公宴诗序。赐绢百匹。
延入集贤院。修老子道德经疏。
行于天下。二十一年迁秘书监
修撰如故。属耕藉田。
居守。赐绢百匹。
太子宾客。出兼怀州刺史
二十四年罢州。又以本官充东都副留守
累加通议大夫。二十七年冬十一月十有七日
寝疾薨于位。春秋六十有七。
元宗震悼。赠礼部尚书
葬日量借手力幔幕故吏监察御史博陵崔颂为公行状云。
公德充符契。精贯人极。
孝爱闻于天下。制作垂于无穷。
执太夫人之丧。徒跣吐血。
以身为粪土。况乎含宏内恕。
夷坦外名。德至矣乎。
今之达者。若以富贵崇德
行藏养高。则老莱阙于荣亲。
黔娄褊于谋道。又加于古人矣。
故养则致其乐。丧则过乎哀。
以兄姊之戚亚其亲。甥侄之慈甚其子。
至于药砭备物。温清异宜。
手胝杵臼之间。身辱浣濯之伍。
汲汲然矣。每至宗庙心斋。
严恭祀事。明发不寐。
翌日馀悲。故声气感人者深。
仪形化人者远。躬践五德。
退让于恭俭温良。行张四维。
加信于仁义礼智。而老骥伏枥
以鲍骢不忘。白鸠巢檐。
以家瑞终黔。则非殊伦绝辈。
拟议乎万一矣。太常博士裴总议曰。
公醇一诞灵。文明含粹。
蹈元和以为天性。籍间气以为人师。
前后历官。或拜而不至。
或至而不留。瘠形瞽目。
誓尊孝养。可不谓孝乎。
谥曰孝公。凡所著文集二十九卷。
并嗣子祐甫论次先志一卷。为三十卷。
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华为集序云。公之侍亲也。
孝达乎神祇。居忧也。
哀贯乎天地。丧期有数。
而茹荼终身。亲交邻里。
饥者待公而炊。寒者待公而裘。
烝尝之奠。待公而具。
故禄廪虽厚。而未常足也。
传祖祢之美。合于礼经。
见公文章。知公行事。
则人伦之序。理乱之源备矣。
祐甫纯行而文。直清而和。
希公门者。谓公存焉。
亡贤数载如此。初太夫人患目。
公倾家求医。或曰。
疗之必愈。恐寿不得延。
太夫人及公悲恨而罢。自是竭力奉养。
不脱冠带者仅三十年。每至良辰美景
胜引佳游。必扶侍左右。
笑言陈说。亲朋往来。
莫知太夫人之有苦也。公年官虽高。
至于食果蔬菜。与子侄躬自植艺溉灌。
以申馨洁。暨终丧。
虽见孩稚者。必设位束带。
尽哀以礼之。公与江夏李邕友善。
校书郎时。引馆于秘阁之下。
读书者累年。由是才名益盛。
尚书席建侯尝过公。怪乘马癯羸。
曰。何不于厅前自观䬴饲。
忽然致殒。何以更之。
公唯而不易。他日。
二公又以为言。公良久则曰。
每欲发言。恐涉有疑于厮养者。
所以沈吟自愧。二公退而谓人曰。
每想崔公此言。使人惭恧如醉。
延和太极之间。公既留司东都
遂鬻所乘马。就故人监察御史张汯子深河南府崇政坊买宅以制居。
建宗庙于西南。维先太夫人安平郡夫人堂在宅之中。
俭而不陋。净而不华。
六十馀年。榱栋如故。
堂东嫂卢夫人所居。堂之东北。
郑氏李氏姊归宁所居。堂之北五步之外。
建瓦堂三间以居之。杂用旧椽。
不崇坛。无赭垩。
累历清要。所得禄秩。
但奉烝尝。资嫂姊。
给孤幼。营甥侄婚姻而已。
朝服衣马。一皆取其下者。
唯祭器祭服称礼焉。其室竟不修。
暨夫人太原郡太夫人王氏捐床帐之后。公徙居他室。
或在宾馆。而无常所。
常侍时。著陋室铭以自广。
天宝末。子孙洒扫。
贮书籍剑履而已。逆胡再陷洛阳
屋遂崩圮。唯檐下废井存焉。
子成甫。倜傥有才名。
进士校书郎。早卒。
祐甫能先业。以进士高第
累登台省。至吏部郎中
永平军节度使尚书李公勉行军司马侍御史中丞。永怀先德。
明发不寐。恐茂烈烟沦。
罔垂后裔。乃刻陋室铭于井北遗址之前。
以抒所志。某夙仰名教。
实钦孝公之盛德。晚联台阁
窃慕中丞之象贤。又能好我不遗。
见托论撰。采风猷而莫穷万一。
涉泉海而岂究津涯。操笔强名。
退增战恧。时则大历十一年青龙景辰孟夏之月也。
汉齐盖庙碑 唐 · 韩凝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
天子建德。因生赐姓。
胙之土而命氏。从其谥以称族
自羲轩法天。洎我唐垂拱
取威定霸。宏弼皇维者。
即锡姓封树。公之先。
伯益典司三礼。尚父封公营邱。
助化唐虞。扶倾周汉。
爵穷五等。荣冠百工。
虽繁华族。莫居其右。
公讳盖。字副世
前汉平帝锡字汉贤。公生为人瑞。
殁为人神。神而灵应
崇明祀。考史册。
薨位之岁阙书。徵谱谍。
降神之年无录。原其图籍建号。
取公之锡字而名汉贤神矣。十一代祖周。
谥康公。因避田和篡乱。
爰宅于兹。曾祖节。
怀州刺史。祖贺。
左司郎中。考智。
成帝博士。公五百年膺期。
挺生汉代。神识沈敏。
凛肃丰姿。经济之略。
夙富于襟怀。翊赞之源。
久明于微旨。节用于内。
树德于外(阙一句)。时无与京。
伐未萌之谋。世何能敌。
繇是平帝闻之。深嘉其器。
累徵释褐。拜宣议郎
大明为臣之节。素抱匡时之术。
肃治明法。敬天畏人。
耿介对问。有任座直言。
谏诤犯颜。同朱云折槛
帝念公之为臣。乃社稷之臣也。
乃锡之字。时元始季年。
蕃戎猾夏。帝知公神武名略。
又拜北平将军。受律遄征。
为民舒福。五申誓众。
定见无穷之勋。三略训兵。
决逞必然之捷。桴鼓作气。
果应神机。大溃偫凶。
振旅而返。献俘受馘。
帝输雁塞之忧。命爵庸勋。
公拜凤池之诏。除幽州刺史
临下简肃。御众详明。
清声独彰。饱闻天听。
冀州刺史。爰革旧规。
维扬新令。间执私党。
斥远奸回。大副宸衷。
殊袖丕绩。封险渎侯
累承涣汗。倍戒骄淫。
绝盘游之娱。除𦋐弋之物。
化源既厚。锡命愈深。
封关内侯。兼知河北道事。
两绾郡符。救旱有随车之雨。
二秉侯印。临边无击柝之声。
任弥重转勤。位踰高尤谨。
居禄以德。不其然乎。
。乐只君子。
邦家之光。公之谓矣。
时属汉之季世。臣莽巨君逆天。
肆凶践极。公衔哀之次。
愤气填胸。按剑呼天曰。
我先帝朝夕思治。寤寐求贤。
子惠困穷。民服厥命。
任我事。效我功。
与恶而弃好。非谋。
去顺而效逆。速祸。
天监孔明。敢臣伪主。
乃于幽冀中分。以济水之南。
深沟峻垒。缮甲兵。
具车乘。戈矛林植。
雉堞云平。一方民饮公之惠爱。
尚公之忠节。罔不祇若。
时伪主令大将军邓郁帅兵讨攘。公独步戎场。
卓然雄略。不恃其险。
而恃其德。进战虎贲争先。
退守金汤莫固。大挫勍敌。
不尅而还。公纯臣纯孝。
冠绝古今。神劳远谋。
思复汉业。大勋未集。
公薨于位。冀赵之民。
号泣如堵。耕夫释耒。
子产之丧郑邦。童子不谣。
五羖之亡秦国。会汉室复兴。
追谥公号。礼也。
有子五人。咸名掩前哲。
克缵鸿业。章帝孟子郎中
仲子左翊卫大将军。至和顺二帝。
徵命诸子。建爵荣位。
易曰。天之所助者顺也。
人之所助者信也。公之一门。
克彰二美。顺契天道。
信感人心。美哉轮奂。
清庙□□俨然如□二子侍坐。奉冢祀焉。
趋诣者鳞集。皆股栗慑威。
祈祷者云臻。俱心肃生敬。
列国之君。粢盛□替。
民有灾而恩灵必赞。岁若旱而雨时兴。
德著四维。福流千古。
以尔灵感。定霸于兹。
不文于石。彰厥美。
陕虢观察使卢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四
唐贞元四年夏六月
陕虢都防禦观察转运等使陕州刺史御史中丞范阳卢公寿六十中疾于位。
优诏得谢。
东都履信里。
秋七月甲戌
终于其寝。
冬十月乙酉
归于此堂。
礼也。
万安之腹。
因山而封。
嵩邱伊流。
环带捧抱。
龟筮叶吉。
神宅是宜。
府君讳岳
字周翰
其先齐太公之后。
公子高奚食采于卢。
因以命氏。
乃自东汉中郎植。
元魏秘书监阳乌第四子都官尚书道虔。
凡十叶。
代代得禄。
其兄子思道所著家谱详之。
道虔生齐左庶子昌卫。
昌卫生泽州内部长宝素。
宝素生皇朝绵州长史安寿
安寿汝州司马正纪。
正纪生绛州闻喜抗。
惟是婚姻其类。
为义方相袭。
礼乐冠盖。
侔其盛焉。
府君闻喜之第二子也。
发地之祥。
钟天之和。
处为孝而友悌从之。
出为忠而贞谅从之。
施于事物为聪明纯粹而宠位从之。
天宝末明经
宋州襄邑主簿
婺州夔州录事参军
大理评事兼监察御史始佐湖南观察之政。
前帅韦之晋倚之以清。
后帅辛京杲藉之以立。
既真拜。
又稍迁殿中侍御史
京杲入觐。
咨以留府。
时有骄将数人。
京杲实父子兄弟之。
其蹈罪奸令。
率以为
府君告之以刑辟。
明之以无赦。
而偫帅如故。
乃尽戮之。
由是军政理而庶政举。
初朝廷之任京杲也。
以恩旧用。
不责之以之绩。
至是还之不可。
易之不能。
留之京师
以尽府君之美。
若是者五载。
累锡银印朱绂。
金章紫绶。
侍御史
建中初
今上嗣位。
有自属部谪官入为相者。
谓公才膺方镇。
容管经略招讨等使。
未一年。
黜陟使奏课为五岭之表。
转桂府观察经略等使。
就加御史中丞
南越犷俗。
井税之入鲜具。
其布帛之幅。
通流之货。
悉异中土。
府君以美利利之。
王制制之。
又每岁有西原之警。
府君布政
偫盗为人。
元年季春赋入。
贞元三年来朝。
少府监
上以陕郊之守。
藩垣二京。
冠冕诸夏。
非沃心之臣勿授。
前此元臣授之。
是为郡伯(原注今相国中书侍郎李公自陜徵拜)
思嗣其事。
重难其选。
府君于是乎有由衷之拜。
惟事小不敢不戒。
大不敢不惩。
日严祗恪。
惟新厥旧。
由是军服其严明。
而报之以肃。
吏从其简易。
而报之以理。
惜乎其自下车及遘疠。
十月焉。
呜呼。
有其才无其时之叹。
不甚于有其时而无其命。
今之方镇。
盖唐虞四岳十二牧之职。
而周汉股肱爪牙之任。
府君承尧之咨。
庸舜之俞。
累分共理之忧。
方咨薄伐之效。
凌风拂翼。
徘徊于冥冥之间。
何天夺上心。
而命孤人望。
是可以为叹欤。
府君前娶陇西李氏。
实姬姜之偶。
先春早落。
今也力不及远。
未遑合祔。
继室以同宗同德
而年位异之。
三子载戣戡。
长齿未童。
幼哀及礼。
洎兄子嘉。
犹禀伯父永州司马峤之命。
泣血襄事。
见托于铭。
词曰。
世重五姓。
冠于百族。
倬彼山川。
来宗岳渎。
帝慈烝黎。
命分司牧。
慎选良臣。
俾之戬谷。
猗欤府君
受天之禄。
未见其止。
如何不淑。
邱陇何所。
郊原重复。
瑞气嘉祥。
于是乎育。
前川为陵。
北地为谷。
世系德代。
于是乎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