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毕文简神道碑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七九、《忠肃集》卷一一、《永乐大典》卷二○二○四
丞相文简毕公,既以景德三年郑州管城马亭卢村之原,而隧道之碑未果立。
后八十馀年,公诸曾孙从周、仲达等,乃相与经治纪刻,而使仲游抵书叙其故,以铭见属。
某视公之时良已远,然考其事迹,有门生故吏之状,幽宫之铭,太常有议,国史有传,家有谱集,又杂见于他书传记,与夫章章在士大夫者,类非一事,参验可信,皆合不诬,于是独掇大要而论次之。
惟毕氏出于姬姓,周文王子高封国于毕,后以为氏。
后汉兖州别驾谌之五世孙曰众庆,为兖州中正
又五世曰憬,仕许州刺史
憬二子,构为户部尚书谥景公
栩为酆王府司马
栩曾孙諴相懿宗
构五世孙稹,为振武天德营田判官
积生宗昱,是为公之曾王父,为代州云中
王父球,本州别驾
考乂琳,澶州观城
及公贵,褎赠云中而下三世,为太子太保太傅太师,追封曾祖妣吴氏邓国,祖妣史氏韩国,妣药氏代国,祝氏郑国,并太夫人。
上世始居云中,太师既终,祝夫人谓公曰:「学必求良师友」。
乃相与如宋,又如郑,得韩丕刘锡、杨璞,使公与游而卜居焉。
今为郑州人
公讳士安字仁叟,以学行为名进士
乾德四年王晋公祜知贡举,第公甲科,辟邠宁幕府
开宝三年,为济州推官太祖皇帝召对,廷授兖州管内观察推官
太平兴国初,改大理寺丞,领三门发运事。
吴越钱俶入朝,选知台州
既至,言:「钱氏上图籍,有司皆张侈赋数。
今湖海新民始得天子命吏,宜有安辑。
且州县文书具在,愿一用旧籍,以示惠泽」。
诏从之。
明年,以治最迁太子右赞善大夫,徙饶州,改殿中丞
归朝为监察御史
乾州以便亲,改监汝州稻田务。
雍熙中诸王出閤,召为左拾遗、冀王府记室参军
太宗皇帝延见,劳问蕃,迁尚书考功员外郎
端拱中,诏王府官各上所为文,帝问近臣曰:「文吾既知之,其行孰优」?
皆以公对。
帝喜曰:「是也」。
以本官知制诰
淳化二年,召为翰林学士
大臣以张洎言,帝曰:「视毕某,词艺践历固不减,但履行远在下」。
遂为学士
于时宋兴四十年,中外几平,文学、政事、言语侍从之臣辐辏朝廷,至论德行,则常以公为称首。
明年知贡举,转主客郎中,以疾请外,改谏议大夫、知颍州
真宗皇帝寿王开封也,召充府判官
皇太子,以兼右庶子,迁给事中
及帝践阼,即日拜枢密直学士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以严正称。
凡官府常从授庭职而补外任者,必遣至公所受戒饬。
时近臣有怙势为不法,强买民家定婚子者,公请对,白其横,夺还之。
而公亦以礼部侍郎罢府。
还为翰林学士兼秘书监
契丹谋入寇,公首疏五事应诏,陈选将、饷兵、理财之策甚备,常多纳用。
于是中书宰相,乃进公吏部侍郎参知政事
入谢,曰:「未也,行且相」。
公顿首辞谢。
曰:「朕倚卿以辅相,岂特今日。
然方多事,求与卿同进者,谁其可」?
公复顿首谢曰:「宰相者,必有其器,乃可居其位。
臣驽朽,实不足以胜任。
寇准兼资忠义,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
曰:「闻其刚使气」。
对曰:「资方正,慷慨有大节,忘身徇国,秉道疾邪,此其素所蓄积,朝臣罕出其右者,第不为流俗所喜。
今天下之民,虽蒙休德,涵养安佚,而西北跳梁为边境患,正若者所宜用也」。
曰:「然当藉卿宿德镇之」。
不阅月,拜公本官平章事
寇公实并命,而以公监修国史,位在上。
既而契丹益犯边,北州皆警,二公始合议请帝幸澶渊时景德元年九月也。
契丹统军顺国王挞览引兵分掠威虏顺安北平,侵保州,攻定武,数为官军所却,益东驻阳城淀,遂攻高阳,不得逞,转窥贝、冀、天雄,兵号二十万
帝坐便殿,问策安出?
公与寇公条所以御备状,且言澶渊之行,当在仲冬
寇公谓当亟往不可缓。
卒用公议。
初,咸平六年云州观察使王继忠战陷敌中,至是为敌人奏请议和。
大臣莫敢如何其事,独公以为可信,乃赞帝当羁縻不绝,渐许其成。
帝谓:「契丹凶悍如此,恐不可保」。
公曰:「臣尝得降人,言今虽深入,屡挫不甚得志,阴欲引去而耻无名,且彼宁不畏人乘虚覆其穴?
此请殆不妄,继忠之奏,臣请任之」。
帝喜,乃手诏继忠,许其请和。
时已诏巡幸,而议者犹鬨鬨,二三大臣有进金陵成都图者,公亟同寇公请对,力陈其故,坚定前计,帝乃幸澶渊
军数十万,契丹大震,然猖狂乘众,犹掠德清,至澶渊北鄙,会官军伏弩发,射挞览死,众溃遁去。
曹利用使还,亦具得要领,与其使者姚东之俱来,讲和之计遂定。
呜呼!
朝廷惟无大事也,事一动,利害系其中而人蔽所见,甲曰如此,乙曰如彼。
方是时,非沈几达识以定其是,真忠大器以任其决,一反乎为全躯保妻子计,其成败之机,亦曰殆哉!
观景德之事,所以威灵抗于上,和好成于下者,公本精于策画,排纷决疑,力引寇公故也。
初,帝严兵将行,太白昼见,流星出上台,北贯斗魁。
或言兵未宜北,或言大臣应之。
公适卧疾,移书寇公曰:「屡请舁疾从行,而手诏固不许,今大计已定,惟在君勉之。
某将以身当星变而就国事,所愿也」。
已而少间,追至澶渊,见于行在。
及从还兵罢,乃按边要,选良守将易置之:雄州李允则定州马知节镇州孙全照保州杨延昭
他所择用,各得其任。
令塞上得境外牛马类者悉还之,以示信,遂通互市,除铁禁,招流亡,广储蓄。
未几,夏州赵德明亦款塞内附。
二方既定,中外略安。
量时制法,次第施行。
如榷酤毋得增额,平反已决死罪录为劳,讼不干己者坐以重,至今不易。
复置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等科,以广取士。
每对,必为帝言崇俭息民,近忠直,远谀佞,是为政要。
故未几天下无事,号为至治
公素羸多疾,岁中求去位,章至七八,皆不许。
二年十月十二日将朝,至崇政殿庐得疾,诏问络绎,帝不俟辇,步至公所,敕太医及近侍随护肩舆还第而薨,年六十八。
帝即日临奠,哭之恸,赠太师中书令,废朝五日。
制服发哀,以皇城使爱州刺史卫绍钦治葬,有司给卤簿,大鸿胪持节护葬,谥曰文简
公资端重,伟仪观,少以名节自厉,贯于夷险,白首不易。
平生无一语过差。
虽贵,奉养无异平素,未尝殖产为子孙计,故天下称其清。
而其亡也,帝谓寇公曰:「毕某君子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
晚年益观书,所藏经史,字皆方寸,手自雠正
其文章典雅,以古为法,集为三十卷。
平生慎交游,无党援,为王晋公吕公端见引重,王文正公寇莱公杨文公亿相友善。
王翰林禹偁陈彭年皆门人也。
公既引寇公同政,而寇公守正疾恶,小人多不便,日思所以倾之者。
布衣申宗古告其交通安王元杰,寇公惶恐,莫知所自明。
公力辨其诬,下宗古吏,具得奸罔,斩之,寇公乃安。
禹偁济州白屋子,尝以事至公官舍,阴识其非常童,留之教以学。
诲育奖进,学业日显,后遂登科,进用更在公前。
及公继知制诰,其命乃禹偁辞也。
公去潞州,州事连禹偁,亦谪黄州
公犹厚资其行,人称公知人为有终始者。
王文正公为相,尝面奏曰:「陛下前称毕某清慎如古人,在位闻之感叹。
仕至辅相,而四海无田园居第,没未终丧,家用已屈。
今其妻有贷于臣家者,其清可见。
真不负陛下所知。
然使其家假贷为生,宜有以周之者,窃谓当出上恩,非臣敢为私惠时也」。
帝闻叹息,赐白金五千两。
公娶骆氏,封陈国夫人
二子:曰世辰,公薨时为太子中舍,终于卫尉卿
曰庆长,时为大理寺丞,终于太府卿
孙九人:从善,光禄寺卿
从古,驾部郎中
从厚、从诲,检校水部员外郎
惠州博罗
从道,殿中丞
从范山南西道节度推官
从益,太常寺太祝
并亡。
从周,今为朝散郎、知洋州
曾孙仲达而下若干人,官多至郎、大夫,入文馆省寺,或出为郡守使者,世以为盛。
公以雅望耆德,被遇三圣,出入禁省,庄靖慎密。
及在大位,知贤能荐,谋虑国事,惟几惟深。
辅政虽才逾年,而克有勋烈,中外乂安,郡国丰登,刑罚衰减。
忠清之德,有始有卒,天下至今称为名相。
铭曰:
真宗允文,考慎相臣。
孰以德进,毕公其人。
帝曰毕公文考之锡。
尹正于京,予曰羽翼。
束闱左右,忠孝子迪。
景德之始,旄头腾芒,戎马空国,尘我北方。
公来相予,赏罚纪纲。
公拜稽首,臣朽不胜。
有大忠义,以茹斯征。
协于一德,引宫应商。
图上吴蜀,彼谁弗臧。
两公谔谔,驾言观兵。
六飞绝河,于桥之阳。
威既远加,乃锡之平。
帝还曰咨,釐我庶治。
材钜守方,审政张驰。
惠经中国,底定四裔。
公在相位,时无几何。
有事有劳,有成可歌。
逝也胡亟?
帝恸而嗟。
三师正令,禭赙有加。
溱洧之右,既葬既久。
立碑墓旁,龟趺螭首。
铺张清风,以诏不朽。
孰究孰营,公有孙曾。
清白之祉,百世之承。
刘仙岩曹辅 北宋 · 梁子美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神仙灵异古今传,穷理修真本自然。
遗址宛存疑谷口,苍崖乔木耸青天(清胡虔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一)
内殿崇班刘景男可奉职 北宋 · 王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五五、《皇朝文鉴》卷三九、《永乐大典》卷二○四七九
有臣不难杀身以报国,赏其可薄乎?
顾死者已矣,殆禄其近属,尚为之旌劝。
永惟乃父之忠劳,尔是以有禄,可不勉哉!
尚书郎金紫光禄大夫毕从古行状(代陈知默撰) 北宋 · 毕仲游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西台集》卷一六、《永乐大典》卷二○二○四
毕氏之先有名憬,仕司卫少卿
憬生构与栩。
构为吏部尚书卒谥曰景公
栩为酆王府司马
构生炕,天宝中仕至广平太守,拒安禄山被害。
炕生坰与增。
坰为王屋尉,增为河北从事
坰生镐、鉟、銶、锐四子,皆不仕。
而酆王府司马栩之子凌,为汾州长史
凌生匀,为协律郎
匀生諴,懿宗时丞相
景公之四世孙叔文,仕为左金吾卫长史
叔文生桢,为振武天德营田判官
桢生宗昱,为云州云中
是时毕氏居代州已数世矣。
宗昱生球,当唐僖、昭时,不仕,脱身游京师
黄巢京师,掠属军,军中劫使为将。
球不肯为黄巢用,遇敌不战,而衣冠子弟且为护送。
既出关,即逃归。
因庐墓七年不出,号为处士
处士义林义林亦不仕。
扈彦珂微时与义林游,及汉高祖起,彦珂言于高祖,荐义林为滑卫支使,迁鄜州书记
义林不乐,弃官而去。
丞相范质复荐义林周世宗观城,卒于观城
生士安,士安三岁亡其母,后母祝夫人载士安入居澶州,以澶人无可与子游者,闻郑多长者,即从郑,得杨璞、苏利用、王嘏、韩丕王延之刘锡、韦文化七人与士安游。
安遂成人,太宗时进士最上第,仕至翰林学士真宗时丞相
真宗用人多矣,而专以士安为有德行,屡称之。
丞相一年薨,谥曰文简
文简生世长,为卫尉卿,年四十犹不出仕。
丞相薨,终丧然后出。
既老,居濉阳。
祁公杜衍宾客王焕、兵部朱贯虞部冯平亦老居濉阳,相与游驩,甚闻于世,所谓「南京五老」也。
生三子,公其中子也。
公讳从古字几道,其先河东代人也,后徙郑,今为濉阳人。
公大父真宗时宰相,公以丞相恩为将作监主簿,稍迁至卫尉寺丞
为人洁廉,有智略,善筹大事,不喜为少年进取。
景祐元年,公以起监南京粮料院,会郊祀赏赐诸军,公与府官坐府上监赐,有军士出谓众曰:「诸公为赏不平,先取者价善,后取者价恶,我军之赐,半无善价」。
于是复相与入廷中者数百人,请曰:「愿易所赐」。
官吏愕然,相顾起去,未有以处之。
公独不起,召前数人谓曰:「物有新故而价有善恶,汝欲尽得新赐,谁当取其故者?
以新分故,价乃平均,又何易乎」?
前数人无以应,遂引去。
是时公年二十馀,左右官吏皆窃见叹服焉。
公因讽留守蔡齐诛其军士于军门外,一为之加肃。
公有娣嫁宋绶出守南京,公移监泗州粮料院
明年范仲淹使淮浙,过泗州见公,与公语,大喜,遂请公行,数从容与公计事,请公分视濠、宿、泗三州事。
既还,遂荐公。
荐未行,公以母关夫人丧解去。
其后老居濉阳,公请为宋城以养
太子宾客王焕亦老居濉阳,其子稷臣又请为宋城,得请。
濉阳人更谓公曰:「卫尉宾客俱老人也,稷臣与公俱子也。
公请先,稷臣何以得请?
宜辨勿失」。
公谢曰:「卫尉宾客同里门而居且好,其子顾可辨哉」?
默然不辨而去。
诸公闻之,皆多公之义。
公既不得宋城,而范仲淹参知政事,谓公曰:「长葛西邑也,不远。
君第往,吾行召君矣」。
公亦欣然欲用,遂调长葛
居数月,仲淹以毁罢去,不及召公,公亦不去长葛
庆历二年兖州仙源宫,公请为兖州通判
既辞行,而河北转运使田京坐王则事谪通判兖州,公不果行。
还,诣丞相府诉,丞相陈执中曰:「君奚赖于兖?
吾以并州待君矣!
此诸郡守之所欲」。
公曰:「赐则厚矣,而白首留仙源,请兖者以仙源故也。
今并远甚,不敢行」。
丞相不应。
他日复诣丞相府丞相曰:「兵盗发新解,朝廷以见为恩州者,满岁则迁通判
如以恩与君,君亦行否」?
公曰:「辞并请兖者,非有择也,亲远而不果行也。
今并与恩同,而往就其迁,是委亲欲迁也,某不敢。
恩州虽剧迁,不果行矣,愿复某兖州」。
是时参知政事宋庠在焉,色深纳之。
既罢,曰:「见利不就,以笃于亲,此孝子也。
愿勿夺其地」。
遂竟还公兖州,而徙田京临江。
公至兖,侍读学士刘湜者雅知公。
先是,公签书婺州判官事,婺人有郭令儿者与叔居,叔杀里中子而厚赂令儿父母,使验其子为杀人者。
狱成,公从太守戚舜元问状,皆是。
然公独念叔壮而富,侄甚幼且贫,其辞气与情颇不类,疑之,因谓太守请移其狱治,太守良久许公。
狱既移,令儿父母果自首服,遂反论杀其叔。
戚舜元且惭且喜,谓令儿曰:「汝之更生,签判之明也,太守几误杀汝」。
尝闻令儿事,未识公,及得公为通判,大喜,兖狱非公听之不决,决必中,而狱事多所平反者。
与公论,言其律,公言其情,无不合。
叹曰:「嗟乎!
法非仁人不能知也。
通判者,始可谓知法矣」。
公既数决狱,当死而更生者已十数,或以贫代富,或以奴客代其主,或自诬服罪而后得其贼。
公曰:「狱不可不察也」。
遂上书言狱吏无害者,稍稍自迁之,禁所属不使荐论,以劝公吏。
书奏不报。
公去兖,三司使田况荐公黄汴河催纲。
自濠徙无为,公难之。
田况知公弗便,复荐公提点淮南十三山场,代史纮。
公任其属官希道,而客有与希道不相能者,宣言希道受赇并及其不法事,辞颇闻。
纮见公计事,因曰:「任希道固误,今国中口语奈何?
独可与公首尔」。
公曰:「某任希道非能大过人也,度其无害而任之尔。
希道受赇,某得罪固其所矣,无所辞。
若既任人反首之,则谁敢求其任者?
有如万分之一其言不酬,谁可相见者」?
纮既去,希道竟无事。
他日希道书抵公曰:「微公,几为客所卖」。
明年,公上言:「者,山泽之馀货,利微刑重,货日以益腐,刑日以益繁,愚民抵死者岁不下数百千人,可弛其禁而征之」。
书奏,报闻罢。
后数年,益委积,刑益繁,江淮之间尤甚,竟弛其禁而征之,如公所言也。
久之,公以丧屏居濉阳,数年复起为寿州通判,摄其州事。
大饥,民无食者相与发富人之仓而攘其,捕得者二百名。
公乃戒属县先上其渠帅一辈五六人,公谓曰:「岁虽饥虽贫,不俟县官之命而群取人之,其如法何?
而不得生矣」!
即以重械系之,示以必死。
官吏更相谏公曰:「情轻系重,殆不可。
且又人众,不可动,将有变」。
公不听。
颍上亦大饥,民亦发富人之仓而攘其,得数人,其县令雷祥议曰:「岁饥取,姑以免死,殆可悯」。
使笞二十而生之。
民出相谓曰:「岁饥无食,县官使我食人之」。
遂复相与发富人之仓,三日三夜凡数千,旁诸县亦各千人,殆不可禁。
其后太守李顾反用法,日诛数人以止其盗,盗终不止,而被诛者数十人。
至春,道路无敢行者。
于是都官员外郎万宁诣阙上书,且言颍上守令无状,皆谪去。
寿阳之盗闻其渠帅且死,无复敢为盗,系狱者止其初二百人,或配决纵舍,终无一人死者。
朝廷念颍上故善地,犹致盗如是。
寿阳颍东郡也,近山扼淮,素多盗贼,号难治,闻其亦以饥有盗,颇忧之,即以玺书戒饬,使无滋长。
书到而狱已空矣,于是寿阳诸官吏始以公用意为然。
公故于孙沔善,及贵,未尝请问公,公亦不与通问。
为州帅,以罪过谪宣州节度副使,朝廷怒甚,以中黄门监护送所部。
淮阳,请舟于淮阳太守太守不与舟。
淮南提刑提刑不敢见。
既见公,公为具舟与车,致其妻子辎重,从者数百人。
客谓公曰:「孙沔负大罪,而公厚送之。
使人有一言,则公处何地?
且公岂与厚之人耶」?
公曰:「,粗将也,贵为两府,朝廷雅不以绳墨治
有罪失势而争弃之,如其妻子无罪何!
安可以不送也?
奚为厚焉」?
闻之,始惭服。
公年五十有八,以嘉祐四年七月四日卒于寿阳
公自为子弟时甚修可爱,梅询既见公,谓曰:「宋为宰相者多矣,毕相向有阴德在子,其后子孙宜有兴者。
君中子无乃其人乎」?
乃以女妻公。
然公天资直介,与时人多不合,绝不喜事贵人
贵人之知公者,杜衍范仲淹包拯田况刘湜五人尔,皆以乡里识字相见,未尝私谒也。
范仲淹以毁废,公亦无意用于世。
益老,公遂不复为仕宦计,然亦不能不仕宦。
公有兄为光禄少卿,尝请官便地以养
公不敢以请,而视官有便者即仕,否即不仕。
温州,公即签书婺州判官
居濉阳,公即请宋城
仙源,公即请兖州通判
光禄自濠徙无为,从之,公即提点淮南茶场
自为通判十五年止一任,以故也。
丞相以来,绝不为生产计。
公仕宦三十年,竟无田宅,居人或为公忧曰:「其如子孙何」?
公曰:「使吾子孙贤,虽无田宅,未闻有饥死之贤士也;
如不贤,而厚遗以田宅,秪速其败尔,何益」?
故终身以贫闻于人,而不自以为戚,其见如此。
公在州县,未尝取公赏,亦无丝毫谴谪。
平生好读书,读书数十万言。
好为诗,诗多至数百千言,皆因物感激,有触而后赋,未尝苟作也,作之必有可观。
其属文如其作诗,故无章句。
今有诗二百篇,文五十馀篇在家藏之。
景祐二年将作监主簿,迁太常寺太祝大理寺评事
上祠汾阴赐绯衣银鱼,迁大理寺丞、监南京泗州粮料院
终母丧,迁殿中丞、监高邮军酒。
国子博士签书婺州军事判官
虞部员外郎、知许州长葛县,通判兖州,迁驾部员外郎
明年虞部郎中提点淮南十三山场,迁比部郎中
丧,通判寿州,迁驾部郎中
累阶至朝请大夫,勋上柱国终焉。
先娶氏,故侍读学士梅询之女,封永嘉县君
再娶陈氏,故相陈尧叟之孙,封冯翊县君
男六人,长仲达青州录事参军
次仲容,邛州临邛主簿,早卒;
次仲偃,应天府谷熟县主簿
次仲衍,许州阳翟主簿
次仲游,太庙斋郎
次仲愈。
女四人,长适秀才宗尧,次适大理评事田辅卿,次适右侍禁李调,次尚幼。
知默冯翊县之弟也,平时与公起居论议,真见公所为甚实,尝与公为道义交。
诸子以是请,知默不敢辞。
谨状。
刘仙岩 北宋 · 曹辅
五言律诗 押删韵
石磴仙岩路,登临莫倦攀。
乱泉归万壑,一目尽千山。
障雨收云后,松风吹莫还。
道人今不见,无处觅玄关。
刘景年特补右班殿直御批元符元年七月乙卯 北宋 · 宋哲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五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
贤妃刘氏亲弟景年,可特补右班殿直
刘仙岩 宋 · 胡铨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县崖怪石水潺潺,宜有神龙隐此间。
穷胜不妨归险洞,寻春那止看群山。
攀龙行即天边去,跃马聊同野外还。
好景良辰适相会,一樽好共水云閒。
海陵佘公老人 南宋 · 赵夔
 押先韵
为人八十有三岁,游历名山几洞天。
若问老翁何所得,无心学道不求仙。
不求仙,仙自然,炼气炼形精亦炼,精全神旺合长年(自注:道家有四炼,翁尽得之,故见于诗中。)
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宋代分册 按:石在广西桂林刘仙岩,刻于绍兴壬申(一一五二)六月
刘仙岩(《粤西金石略》卷八题作《题仙迹岩》) 南宋 · 吕愿中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平明(原作湖,据《粤西金石略》卷八改)小队出郊墟,尽日登临据隼旟。
闻道仙人尸解(原作假,据同上书改)去,尚应犹学世间书(《粤西金石略》卷八:假守吕叔恭拉机宜刘子思监州朱国辅、经属陈朝彦绍兴甲戌季春七日来游。)
武昌题名淳熙七年三月 南宋 · 李楷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六二、《湖北金石志》卷九、光绪《武昌县志》卷一
淳熙庚子暮春既望,与令李楷步自西亭,览江山之胜。
遐想韩仲卿邓圣求之为政,其人不可复见,因摩抚砎壁,访元、苏二先生遗迹,徜徉求之而还。
杜彦真、宋汉臣刘景崶、陶浚同游,子宪德从。
禁烟日经略焕章丈游白龙洞得所赋新诗次韵以呈(一作胡铨诗。题作《刘仙岩》) 南宋 · 胡长卿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悬崖怪石水潺潺,宜有神龙隐此间。
穷胜不妨穿险洞,寻春那止看群山。
攀龙行即天边去,跃马聊同野外还。
好景良辰适相会,一尊且共水云闲清谢启昆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四)
白龙洞题记嘉定六年二月 宋 · 管湛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六、《粤西金石略》卷一一
五羊崔正子趣召有行,括苍管定夫送别于白龙洞,煮茶刘仙岩
雾雨凄然,江山草木皆有离思。
嘉定癸酉二月旦
刘仙岩题记嘉定六年 宋 · 管湛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六、光绪《临桂县志》卷五、《粤西金石略》卷一一、《桂林石刻》上
嘉定癸酉先瑞庆节三十日,经略安抚管湛提点刑狱方信孺转运判官陈孔硕,既蕲丐万寿于道释宫,因探白龙洞,过刘仙岩
是日,秋色澄霁,岁事既登,物情乐喜,熙然如
刘仙岩1222年 南宋 · 刘克庄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创作地点:广西桂林市
绝顶来寻鍊药踪,老仙端的是吾宗。
寄声月白风清夜,定许相期第几峰。
江西诗派序 其一 总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七
吕紫微作《江西宗派》,自山谷而下凡二十六人,内何人表颙、潘仲达大观有姓名而无诗,诗存者凡二十四家。
王直方诗绝少无可采,馀二十三家部秩稍多。
今取其全篇佳者、或一联一句可讽咏者、或对偶工者,各著于编,以便观览。
派中如陈后山彭城人韩子苍陵阳人潘邠老黄州人夏均父、二林蕲人,晁叔用江子之开封人李商老南康人祖可京口人高子勉京西人,非皆江西人也。
同时如曾文靖赣人,又与紫微公以诗往还而不入派,不知紫微去取之意云何,惜当日无人以此叩之。
后来诚斋出,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转圆美如弹丸者,恨紫微公不及见耳。
派诗旧本以东莱后山上,非也。
今以继宗派,庶几不失紫微公初意。
王实之少卿1249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乌乎!
几千百年,生此奇崛,如何一夕,夺之奄忽。
场屋之学,刍狗暂设,而我空空,未叩先竭。
兄如钜野,众流蓄泄,又如良贾,百货陈列。
时人之文,才力戛戛,机杼轧轧,边幅短乏。
兄笔一挥,龙腾骥掣,若不经思,辨丽条达。
望古慷慨,伤时愤切。
延和之疏,玉堂之札,固已轰雷霆而揭日月;
至于穷愁幽忧,论著感发,单辞半简亦足藏名山而俟来哲。
独窃怪夫昔日之生才也,为众论所亲附、所崇奖;
今之生才也,受一世所妒忌、所挫折。
去国五闰,入馆数月,衡困拂乱,跋疐踬蹶。
害贾,靳、谗屈,精华落尽,仅存气骨,尚不少假,化为异物。
乌乎!
使兄进用而补衮阙,安昌之剑可请,延龄之麻可裂。
兄虽退处,幅巾短褐,后生资其匠斧,憸人惧其笔钺。
今二者皆已矣,此蓬掖之士所以空巷而祖送、金石之友所以反袂而恸绝。
嗟夫,天耶人耶,为此酷烈!
以理推之,不得其说。
岂万类困其凌暴,草木恶其挑抉。
仲达辈方幸孔明之死,之问等不堪审言之压。
要之千万世而下,妒忌者、挫折者啄已钳,骨已朽,兄之树立终不可得而磨灭。
以此较彼,果孰优劣?
乌乎!
兄昔为端平相君而来,坐端平相君而斥。
迨钧轴之再秉,盖弓旌之屡迫。
兄愀然曰,预其忧者不必预其乐,同乎处者不必同乎出。
纪瞻之逡巡,如臧氏之毁鬲。
文忠正献之大老,不能援守道、子美之二客。
岂独今哉,其来自昔。
凶讣初传,主相嗟惜。
汲黯刘向西都遗直。
不跻大用,皆止卿秩。
兄官似之,亦其流匹。
嗟我于兄,少相亲昵。
帅门同升,朝路偕黜。
剧谈共灯,俊游联屐。
介以铁庵,乐哉三益。
庵归不早,勤官而卒。
两翁相对,情味萧瑟。
我婴沉痼,兄有忧色。
馈药聚饵,三顾蓬荜。
曾未几日,闻兄疾棘。
我犹伏枕,兄遽易箦。
莫视衾含,莫执绋翣。
束刍后至,数易浃旬。
含毫诔兄,苦语衰飒。
呜呼哀哉(《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八。)
必:原无,据四库本补。
刘仙岩题名景定五年 南宋 · 任忠益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金石续编》卷一九、嘉庆《广西通志》卷二二七
景定初南山朱公帅粤,阆中任忠益眉山朱景行安溪杨巳千、番昜舒文英河南王公及、邵武黄必泰皆从游,馆于湘南道院。
暇日,屡登刘仙岩
五年,忠益昭潭景行添簉九江,已千赴班,文英、必泰试南宫。
慨然云萍,刻石以识。
公之子𡌴、甥罗景宏同来。
刘仙岩 元 · 雅琥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十四
削云千丈倚苍崖,箭括通天一窍开。
草树阴森藏洞府,烟霞缥缈护楼台。
白云已向空中去,黄鹤时闻月下来。
欲问仙翁借筇杖,凌高长啸望蓬莱。
刘仙岩 元 · 刘质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二、古今图书集成
峭壁玲珑峙碧穹,白云仙去石岩空。
刘郎今日重来此,一笑青山万壑风。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桂林府
刘仙岩 元末明初 · 严震直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粤西诗载卷二十三
刘仙家住碧嵓中,云雾冥冥虎啸风。
羽化却思归去好,更于何处觅崆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