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吕造”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大乐图义序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宋景文集》卷四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六二
臣闻至乐之作也,本于天理,藏于人心。
天理难乎象见,故推数以成律吕;
人心易以假物,故探和以写金石。
音之所比曰曲,声之所集曰音。
细大得所曰平,骄僭不入曰治。
然后诗以文之,舞以动之,歌以长之。
盛荐上帝,升配祖考。
邦国以和,神人以谐。
疵疠不作,阴阳来韪。
君子得其道,小人得其欲。
乐之时义,其至矣哉!
昔圣人之制作也,以律吕造夫妇之端,宫商合君臣之谊,埙篪寄伯仲之睦,琴瑟怀志义之思。
舞缀以观劳逸,宫轩以等贵贱。
非为娱于耳目,取玩于性情。
自周衰去圣,世变风移。
玩其所以为音,略其所以为义。
去易良之辙,溯回遹之波。
或窕或槬,或流或湎,宋郑缘隙,桑濮增华。
新乐遂兴,而至乐隐矣。
是以宣尼皇皇表于云乎之叹,子夏勤勤纳其非听之说。
而后新声盛于汉世,杂谣欢于江左
成器乱于隋𥵂,吴曲并于唐歌。
国教相沿,民心积习。
但闻惉懘之尚,不见《雅》《颂》之全。
是故众邪胜正,群雕散朴,而人不可与言乐矣。
夫古乐今乐,大略可详。
古之乐也,考中声而求之,迭主均以生之,故黄钟九寸而为律本。
其为声也,高不凌,下不犯,从容舒散,清明博大,隐然常有法度,而得节奏之中。
故听之者乐不及荡,过不至哀。
今之乐也,大则倍之,使不及听;
小则促之,务以为玩。
浊外饮浊,清表增清。
故其为声也,或震荡,或噍杀,去本律,犯他声。
累错曲折,以为要𦕈,荡然无有法度可畏。
故听之者广则容奸,狭则思欲。
骄极而侈随,溺终而哀来。
其不可也如是。
夫天地之合,自有中和之境,以寓大乐。
不至者堙郁乱国之音,过之者悲哀亡国之音。
是以圣人之常,据中以御两端,故过色缦声无自入焉。
谅非不世出之主,甚盛德之君,畴能上怀千古,以示来裔?
皇帝陛下丕绍景历,勤经大猷,百度交修,九歌惟叙。
太常署周王朴所制律准,遂推正声,别制新曲。
出入《韶》《勺》,轨度《英》《茎》。
被之弦匏,弦匏以协;
移之箫籥,箫籥以调。
发而不散,幽而不密。
德全而文缛,气盛而化神。
太和薰然,四极爰臻。
而有司孤陋,无京房荀勖、文收、孝孙之学,不足以奉承盛德。
观海靡涯,步天无阶,口诵耳剽,尚所未暇,又况敢望清光,助万分哉!
然乃知前圣后圣,未尝不垂意于成功,留神于作乐。
因律以本万事,即音以平八风。
盖乐乐所自成,明有制也。
用先王之乐,明有法也。
作乐之本,非律不生,非声不协,非音不写,非均不谐。
而史氏乐家,所传至广,联缃图,秘广内,或未接帝览,或有烦书程,纷纶葳蕤,弗获其要。
臣窃不自揆,辄推本前人六律五声八音七均之说,及三大禘所用之乐,古今宫县升歌之异,上列为图,后诂其义。
并今乐署阙典所当釐补者,更为杂论七篇附焉。
总目曰《大乐图义》,析其卷为上下。
惟歌舞于律吕差远,故不著于篇。
臣又闻先民有言,知而复知,足为重知。
陛下发总聪睿,昭合天德,乐之元本已知之矣。
而臣重以为言者,乃惓惓于效忠,亦思不出位,以备稗官之一说云尔。
浅闻孤学,惧不足采。
谨上。
题下原注:按《崇文总目》,祁著《大乐图义》上下二卷,当在景祐时上。
南康郡墓志铭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八○、《郧溪集》卷二○
太祖皇帝有八子,讳德昭者为越懿王,越懿王生冀康孝王惟吉康孝王守节,为丹阳郡穆王
王即僖穆之子,讳世永字文亿
安定郡太夫人杨氏,任城郡夫人魏氏。
王初右侍禁,年十岁。
入谢章圣皇帝,帝抚其背曰:「若亦诵书乎」?
曰:「诵《孝经》」。
「经言何事」?
曰:「忠孝之事也」。
帝喜,赐之珍果,辄不食,怀去。
问其故,曰:「欲归遗所亲耳」。
帝益奇之。
仁宗太子就学资善堂,王入侍左右。
及即位,累迁东宫外作副使、改左千牛卫大将军
赵元昊叛,王求对便殿,具陈可讨状,因请自将兵以行。
帝壮之,以飞白书「世永忠孝」及通天犀带赐之。
庆历间封诸王后,遂拜惠州刺史,改右屯卫大将军光州团练使,特封弋阳郡公
于时水灾,有诏求直言,王进十策:一取士、二禳灾、三除叛逆、四富国、五安民、六强兵、七省胥吏、八去滥官、九蠲苛政、十备边,帝嘉纳之。
至和初瀛国公,又迁登州防禦使
嘉祐七年,天子祀明堂,以艺祖之后殆无显者,特迁陇州防禦使
英宗蔡州观察使
上即位,拜镇南军观察留后
熙宁元年二月己巳,薨于邸之正寝,享年五十九。
车驾临奠,优赠昭信军节度使南康郡谥曰「修孝」,诏宣政使内侍押班张若水治葬事。
三月丁酉,殡于京城之北普济寺
娶王氏,引进使陵州团练使、赠上将军克基之女,封同安郡君
子男十二人:令图,左羽林大将军壁州团练使
令瑶,右羽林大将军袁州团练使
令枢,右羽林大将军道州团练使
令倩,率府副率,早卒;
令谷,右羽林大将军万州团练使
令绎,右武卫大将军渠州刺史
令朔,右武卫大将军蕲州刺史
令羽、令阙,并右千牛卫将军,三人幼卒。
女六人:长适东头供奉官时观,次适左侍禁吴真卿,次适东头供奉官徐镇,次适左班殿直冯纲,次适左班殿直樊中立,一人幼卒。
孙男五人:子张右武卫大将军池州刺史
子野、子赤,并千牛卫大将军
子昭,右内率副率,次未名。
曾孙女尚幼。
王孝于事亲,忠于事国,喜经术,通文章,昼夜自饬厉若布衣生。
丹阳王有疾,王刺臂血出,写佛书,疾遂平
仁宗不豫,王率宗室候起居,忧切诚至,即诣浮屠灼臂,闻者莫不叹伏。
东平吕造为其宫学官,授以经议,既卒,追画其像,居常瞻奉之,其乐善如此。
英宗时劝督宗室为学,常遣中贵人入宫视之。
学官姜潜方讲《周易》,疾暴作,王于是摄齐升座,为之代讲,听者竦服。
中贵人以闻,帝深叹其好学。
王平生所著甚多,歌诗杂文数百篇。
钩考经传,为《周易大义》、《春秋纂例》及《诸邸恩华录》。
又能通释老星历之学,注《金刚经》、《祖师授衣图》、《六气图》、《登真秘诀》,皆藏于家。
熙宁二年二月某日,葬于河南府永安县先王之茔次。
铭曰:
泐辞刻石,永志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