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登”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上言举中牟二士 春秋晋国 · 王登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十一
中牟有士曰中章、胥已者,其身甚修,其学甚博,君何不举之(《韩非子。外储左上》:王登为中牟令,上言于襄主。主曰:「子见之,我将为中大夫。」)?
嘲褚常侍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六年正月,前临川府丞褚老常侍,君子谓吴如是乎能官人。官人国之所废兴也。古之兴王,唯贤是与。吕望渔钓,而周王枉驾;宁戚叩角,而齐王忘寐。委斯徒而靡好爵,释短褐而服龙章。姬姜之族,非无人也;新昵之爱,非无怀也。取彼庸贱之徒,登之佐臣之列;故九贤翼世,而有命既集,五子佐时,匡霸以济,夫唯能官人之所由也。褚氏大夫之常佐,远邦之贱司,财则邵矣,官实陋矣,而拔出群萃,超升阶闼,虽文王登师,桓公取佐,亦何以加之。《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言官人得才也。褚常侍闻之喜曰:「君子之言,岂虚也哉,吾得此足矣」。君子谓褚常侍于是乎不谦,谦也者,致敬以存其位者也。谦之不存,德无柄矣。世之治也,君子自以为不足,故撙节以求役于礼,敬让以求安于仁;世之乱也,在位者自以为有馀,故爵丰而求更厚,位隆而欲复广,世之治教,恒由此作。今褚侯蝉蜕利木,鹄鸣玉堂,不庶几夙夜允集众誉,而意充于一善,心盈于自足。足则无求,盈则无戒;不求则善远之,无戒则恶来之,亦何以为君子哉!《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慎之至也。褚常侍闻是言也惧,谓之昌言也而拜之。君子曰:「褚侯其几矣」。闻善而□喜过,又应之惧,嘉服义之贤,而拜谠言之辱,规同禹迹,义均罪己,君子哉!吴无君子,斯焉取斯。
从冠军建平王登庐山香炉峰诗(本集军下有行字。《诗纪》同。) 南梁 · 江淹
押词韵第十一部
广成爱神鼎,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往来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俯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羞逐市井名。
幸承光诵末,伏思托后旌(本集作旌。《庐山记》同。○本集三。《文选》二十二。《庐山记》四。庐山纪事四。《诗纪》七十五。又《类聚》七作登庐山香炉峰诗。引冥、星、生、情四韵。)。
国清百录序 隋末唐初 · 释灌顶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五
先师以陈太建七年岁次乙未初隐天台,所止之峰,旧名佛陇。询访土人,云游其山者,多见佛像,故相传因而成称。至太建十年岁在戊戌,降陈宣帝敕名修禅寺,吏部尚书毛喜题篆榜送安寺门。到大隋开皇十八年其岁戊午,太尉晋王于山下为先师创寺,因山为称,是曰天台。王登尊极,以大业元年龙集。乙丑敕江阳名僧云:「昔为智者创寺,权因山称;今须立名。经论之内,有何胜目,可各述所怀,朕自详择」。诸僧表两名,一云禅门,一云五净。居其表未奏。而僧使智璪启国清之瑞,敕云:「此是我先师之灵瑞,即用即用」。敕取江都宫大牙殿榜,填以雌黄,书以大篆,遣兼内史通事舍人卢政力送安寺门。国清之称,从而为始。先师神光而生,结跏而灭,处证妙法,出作帝师,备是渚宫法论会稽智果国清灌顶等三传所载。又沙门智寂,编集先师遣迎信命,搜访未周,而智寂身故。笔墨之功,与气俱弃。余览其草本,续更撰次诸经方法等,合得一百条,呼为《国清百录》,诒示后昆,知盛德之在兹(《释藏》起一,《国清百录》)。
淮南节度使尚书左仆射崔公颂德碑铭 唐 · 李华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八
昔在召公。相武王除害去虐。敷命帝庭。周公佐成王卜洛定宅。登颂清庙。奉康王会朝丰宫。克致太平。惟崔公相元宗保宁圣德。镇安天下。辅肃宗扫除凶秽。绍享太平。(一作天命)事今上振宣明威。抚绥淮海。惟申伯翊宣王登南邦。兴周室。小白率诸侯征楚。翼奉王室。与崔公叶德同勋。皆姜姓也。夫议盛德。谕大功。赞大贤。举其殊伦。卓然昭明。不书其细。申大体也。故诗陈方叔之烈曰。方叔元老。克壮其猷。又美韩侯之封曰。有倬其道。韩侯受命。今述崔公。亦不名不备官。古之制也。后魏尚书亮。八代至公。海内首族。人伦德范。公少负文学重名。具兼宏略。扬于王庭。甲科入仕。历京兆仓曹参军。再迁司勋员外郎。丁太夫人忧。以毁闻。终丧。拜刑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剑南节度留后事。逆臣起幽陵。陷潼关。至尊哀兆人。思古公避狄之义。于是帝车西南。依我心膂。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剑南节度采访使。元宗克让圣子。家为唐虞。公出纳王命。至于朔方。弼谐二圣。孝慈光明。自西自东。殄歼元恶。天讨之师。岌如山行。寇若霜稿。鼓燎无馀。帝曰尔圆。实叶朕志。官中书令。拜赵国公。公拜稽首。臣敢上冒。以负天明命。帝遂其高。俾作少师。师训东宫。兼长邦宪。居守洛京。乃傅济王。又典汾州。王德日宣。汾州阜安。乃统江淮。主三军。督万人。加工部尚书。时征镇之司。恃勋奸令。公独露奏。慝用辍兴。转吏部。淮南既清。军有馀逸。夷难江南。万里康哉。六岁在镇。心驰王幄。恋慕之极。至于涕洟。献章请朝。帝恩降允。公不俟驾。建旆将驰。耆耋泣诉。吏人遮道。指日诣阙乞留者三百馀人。公申谕而行。至于京师。天子大悦曰。赵国公先帝元臣。常为朕师。自我不见。于今六年。有司如朕意待之。加尚书左仆射。遂淮南之请。所部八州人。舞手蹈足。秘书省少监兼庐州刺史长乐贾深。有文有武。忠于王室。推心驭下。嘉绩升闻。戴公仁明。思扬盛德。合肥令彭城刘商。先后之族。临人惠和。一州之老幼咸曰。我州我邑。敷王德泽。崔公封内。我是以安其仁。不铭其德。不可谓贤。华尝忝公游。咨以为颂。夫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公入掌三公之政。出践诸侯之长。昔郑武公为卿士。诗人赋缁衣。鲁僖公为周贤侯。史克颂坰野。敢附前烈。以书公不朽。故褒大臣则王室尊。崇美政则王命行。不唯颂公。尊天王也。今载公朝觐之礼以宏大之。其文曰。
思崔公出镇之崇。
克孝克忠。
宣帝之武。
恢帝之功。
自蜀自朔。
至于秦宫。
出纳大命。
决事于中。
思崔公烈烈郁郁。
以邕以肃。
乃统淮服。
洎江之隩。
阗阗长毂。
霞旆霜镞。
蠢尔凶毒。
罔不颠覆。
思崔公三世元臣。
德绥生人。
乃朝于王。
王顾殊伦。
且曰东南。
饮化如春。
为朕腹心。
宁其咏吟。
思崔公入觐于王。
銮声央央。
佩玉以锵。
秉圭奉璋。
公复于扬。
四牡其骧。
公慕彤庭。
涕濡于裳。
思崔公庐江州邑。
孰不垂泣。
我公之还。
阳和起蛰。
乃求乐石。
乐石爰立。
刊之颂之。
介福攸集。
州人斯及。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其一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天资忠孝佐金轮,香火空王有宿因。
此世喜登金骨塔,前生应是育王身(佛记育王造四万八千塔)。
封疆岁暮笙歌合,襦裤正初锦绣新。
释子沾恩无以报,祗擎章句贡平津。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其二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引用典故:支公
似圣悲增道不穷,忧民忧国契尧聪。
两髯有雪丹霄外,万里无尘一望中。
南照微明连莽苍,峨嵋拥秀接崆峒。
林僧岁月知何幸,还似支公见谢公。
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 其三 五代 · 贯休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
步步层层孰可陪,相轮边日照三台。
喜欢烝庶皆相逐,惆怅銮舆尚未回。
金铎撼风天乐近,仙花含露瑞烟开。
一年一度常如此,愿见文翁百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