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席汝言”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宣徽使太原府第四劄子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四
臣此者伏蒙圣旨,除臣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事,特差入内供奉官宗道赐臣告敕各一道,兼传宣抚问,续准中书劄子,奉圣旨,令臣疾速起发,仍赴阙朝见讫赴任者。
伏缘臣以非才久病,心力衰耗,难当擢任之宠。
兼自春以来疾患,久在假告。
已于四月二十九日五月一日,两具劄子奏闻,辞免恩命。
至今祇候提点刑狱席汝言到任,交割公事,别听朝旨次。
欲望圣慈矜察,早赐允俞。
今取圣旨。
乞定夺李熙辅该与不该牵复状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四、《赵清献公集》卷二
臣等伏见度支郎中李熙辅,顷任利州路转运使日,非理挟情摘发知巴州杨佐不当,降知商州
商州,又窘拾知洛南县席汝言不实等罪。
监司体量,奏熙辅情理巨蠹,乞不原赦,奉圣旨差官充替。
熙辅到阙,赴审官院,本院已榜示合入监当差遣
近知熙辅进状,却更理会未充替以前酬奖事件。
今来窃闻得指挥,与堂除知州差遣
熙辅为性狠愎,累任有过,朝廷已行充替,到京踰年未授监当间,一旦无故便即直与牵复。
况堂除名目,已是一重恩例,复更与知州差遣,以此外议不允。
今欲乞指挥,将熙辅元犯充替一宗文字,送有司依公定夺该与不该牵复、堂除知州任使,以示公朝赏罚黜陟之不滥也。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原作一,据文集卷目改)十六日南园为真率会 其一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榆钱零乱柳花飞,枝上红英渐渐稀。
莫厌衔杯不虚日,须知共力惜春晖。
用安之韵招君从安之正叔不疑(原作一,据文集卷目改)十六日南园为真率会 其二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真率春来频宴聚,不过东里即西家。
小园容易邀嘉客,馔具虽无亦有花。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十七岁正叔七十四岁不疑七十三岁叔达七十岁光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五岁口号成诗用安之前 其一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原作十,据陈本改)人五百有馀岁,同醉花前今古稀。
走马斗鸡非我事,纻衣丝发且相晖(自注:乐天《九老诗》云:七人五百七十岁。)
二十六日作真率会伯康君从七十八岁安之七十七岁正叔七十四岁不疑七十三岁叔达七十岁光六十五岁合五百一十五岁口号成诗用安之前 其二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经春无事连翩醉,彼此往来能几家。
切莫辞斟十分酒,尽从他笑满头花。
席君从洛城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 其一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宜春果结洛阳(自注:太师云此果本出袁州。),正遇耆明会客时。
更引轻舟倚芦岸,香粳鲜鲙雅相宜。
席君从洛城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 其二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圆小香黄珠颗垂,结成洛邑重霜时。
相公和气陶群物,不是寒温变土宜。
席君从洛城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 其三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君从好事不知疲,种子成株凡几时。
摘献帝师三取二,自尝两颗且随宜。
席君从洛城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 其四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物不须多且赏奇,禦寒相见结庵时。
江南江北徒虚语,尽信前书是不宜。
席君从洛城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府太师招三客以赏之留守相公时赋诗以纪奇事光窃不自揆辄依高韵继成五章 其五 北宋 · 司马光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弊居亦自南移,爱护栽培费岁时。
前此实成酸苦甚,应由与德不相宜。
洛阳耆英会序元丰五年正月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三、《司马公文集》卷六五、《皇朝文鉴》卷八七、《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八、《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四五、《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前集卷五八、山林经济籍、《文章辨体汇选》卷三三○、《渊鉴类函》卷二五七、《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四四一、雍正《河南通志》卷七八
白乐天在洛,与高年者八人游,时人慕之,为《九老图》,传于世。
宋兴,洛中诸公继而为之者凡再矣,皆图形普明僧舍,普明乐天之故第也。
元丰中文潞公留守西都韩国富公纳政在里第,自馀士大夫以老自逸于洛者,于时为多。
潞公谓韩公曰:「凡所为慕于乐天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数与地之袭焉」?
一旦,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于韩公之第,置酒相乐。
宾主凡十有一人。
既而图形妙觉僧舍,时人谓之洛阳耆英会
孔子曰:「好贤如缁衣,取其敝又改为,乐善无厌也」。
二公寅亮三朝,为国元老,入赞万机,出绥四方。
上则固社稷,尊宗庙,下则熙百工,和万民,天子心腹,股肱耳目,天下所取安、所取平。
其勋业闳大显融,岂乐天所能庶几?
然犹慕效乐天所为,汲汲如恐不及,岂非乐善无厌者与?
又洛中旧俗,燕私相聚,尚齿不尚官。
自乐天之会已然,是日复行之,斯乃风化之本,可颂也。
宣徽王公方留守北都,闻之,以书请于潞公曰:「某亦家洛,位与年不居数客之后,顾以官守不得执卮酒在坐席,良以为恨。
愿寓名其间,幸无我遗」。
其为诸公嘉羡如此。
光未及七十,用狄监、卢尹故事,亦预于会。
潞公命光序其事,不敢辞。
时五年正月壬辰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司马光序。
开府仪同三司、守司徒武宁军节度使致仕、韩国公富弼字彦国,年七十九。
河东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判河南府西京留守司事、潞国公文彦博字宽夫,年七十七。
司封郎中致仕席汝言字君从,年七十七。
太常少卿致仕王尚恭字安之,年七十六。
太常少卿致仕赵丙字南正,年七十五。
秘书监致仕刘几字伯寿,年七十五。
卫州防禦使致仕冯行己字肃之,年七十五。
太中大夫、充天章阁待制提举崇福宫楚建中字正叔,年七十三。
司农少卿致仕王慎言字不疑,年七十二。
太中大夫提举崇福宫张问字昌言
年七十。
龙图阁直学士通议大夫提举崇福宫张寿字景元,年七十。
文潞公同甲会(潞公、程珦中散席汝言司封司马旦太中,各年七十八) 北宋 · 范纯仁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四公眉寿复均年,此会前脩未省传。
筋力轻安同少壮,风标萧洒似神仙。
分司东洛荣难并(自注:白乐天诗云今年四皓分司。),聚德西豪事莫肩。
今夕天官应有奏,老人星彩近台躔。
先公太中家传1090年4月 北宋 · 程颐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八、《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乾隆《河南府志》卷八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先公太中讳珦字伯温
旧名温,字君玉,既登朝,改后名。
景德三年丙午正月二十三日,生于京师泰宁坊赐第。
性仁孝温厚,恪勤畏慎。
开府事父兄谨敬过人,责子弟甚严,公才十馀岁,则使治家事。
事有小不称意旨,公恐惧若无所容。
自少为族兄文简公所器。
开府终于黄陂,公年始冠,诸父继亡,聚属甚众,无田园可依,遂寓居黄陂,劳身苦志,奉养诸母,教抚弟妹。
时长弟璠七岁,从弟瑜六岁,馀皆孩幼。
后数岁,朝廷录旧臣之后,授公郊社斋郎,以口众不能偕行,遂不赴调。
文简公义之,为请于朝,就注黄陂县
任满,又不能调,闲居安贫,以待诸弟之长。
至长弟与从弟皆得官娶妇,二妹既嫁,乃复赴调,授吉州庐陵县尉
刘丞相沆已贵显,其子弟有恃势暴横于乡里者,郡守以下皆为之屈,公独不与接。
刘丞相闻而愧之,待公甚厚。
再调润州观察支使
侍禁曹元哲者,挟权要势,与人争田。
守畏逼,属公右之,公弗为挠。
润当途,事烦剧,多赖公以济,声闻甚著。
部使者至,无有不论荐者。
大理寺丞,知虔州兴国县事。
虔人素号难治,而邑之衣锦乡尤为称首,自昔治之与他乡异。
前令欲以惨酷威之,盛冬使争者对立于庭,以雪埋及膝,而人益不服。
公善告谕之,与他乡一视,人遂信服。
在邑几二年,而狱空者岁馀。
江西狡民善为古券契,田讼最为难辨,而虔尤甚。
旁邑有争,积十馀岁不能决,部使者以委公。
根连證佐,嚣然盈庭,公独呼争者前讯之,不十数语,尽得其情,遂皆服。
事决于顷刻之閒,人以为神。
就移知龚州事。
宜州反獠欧希范既诛,乡人忽传其降,言当为我南海立祠,于是迎其神以往,自宜至龚,历数州矣,莫之禁也。
公使诘之,对曰:「过浔州,守以为妖,投奉神之具于江中,逆流而上,守惧,乃更致礼」。
公曰:「试再投之」。
越人畏鬼,甚于畏官,皆莫敢前。
公杖不奉命者,及投之,乃流去,人方信其为妄。
在州二岁,部使者未尝入境。
潘师旦提点刑狱,最称严察,一道𢥠畏。
尝过境上,以书谢公曰:「既闻清治,不须至也」。
太子中舍
明堂覃恩,改殿中丞
代还在涂,而侬智高作乱,破州城,后守贷死羁置,人皆以公获免为积善之报。
授知徐州沛县事。
会久雨,平原出水,谷既不登,晚种不入,民无卒岁具。
公谓俟可耕而种,则时已过矣,乃募富家,得豆数千石以贷民,使布之水中,水未尽涸而甲已露矣。
是年,遂不艰食。
有丐于市者,自称僧伽之弟,愚者相倡,争遗金钱,公杖之而出诸境。
国子博士赐绯鱼袋
归监在京西染院,迁尚书虞部员外郎,知凤州事。
凤当川、蜀之冲,轺传旁午,毁誉易得。
为守者相承,务丰厨传,主吏多至破产。
公裁减几半,曰:「是足以为礼,未为薄也」。
汉中不稔,饥民自褒斜山谷而出。
公教于路口为糜粥以待之,所济甚众。
司门员外郎
丁崇国太夫人忧,服除,权判鸿胪寺
英宗嗣位,覃恩,迁库部员外郎,知磁州事。
磁城,赵简子所筑,东南隅水泉恶,灌濯亦不可用。
居民安于久习,妇女晨出远汲,不惟劳,且乏用,风俗以之弊。
历千馀岁,无为虑者。
公度城曲之地,曰:「此去濠水数步之近,渐渍既久,地脉当变矣」。
穿二井,果美泉也,人甚赖之。
时久雨,自河以北,城垒皆圮。
公言于帅府,请发众治之。
帅不敢主,使听命于朝。
公请于朝者三,不报。
盖自北虏通好,未尝发众治城
韩魏公秉政,使人谕公曰:「城坏,州当自治,何以请为」?
公曰:「役大,法不许擅兴。
且完旧,非创筑,何害」?
乃得请。
后数月,始概命诸州治城
每岁春首,兴役治河,民閒自秋成则为之备,贫室尚患不及。
是年,二役并兴,人甚苦之。
独磁先已毕工,民得复营河役之用,又筑于未冻之前,城得坚固。
水部郎中
神宗即位,覃恩,迁司门郎中
是岁,城中瓦屋及濠水上,冰澌盘屈,成花卉之状,奇怪骇目,郡官皆以为嘉瑞,请以上闻。
公曰:「石晋之末尝有此,朝廷岂不恶之」?
众皆服。
代还,知汉州事,迁库部郎中
蜀俗轻浮,而公临之以安静。
视事之翌日,上谢表,命园中取竹为筒。
众吏持筒走白,杀青而文见于中,曰「君王万岁」。
公知其伪,不应,吏惧而退。
中元节开元寺,盖盛游也。
酒方行,众呼曰:「佛光见」。
观者相腾践,不可禁。
公安坐不动,顷之乃定。
大兴州学,亲视敦勉,士人从化者甚众。
汉守有园圃公田之入,素称优厚,至者无不厚藏而归。
公始被命,亲旧以其素贫,皆为之喜。
公择而取之,终任所获,布数百匹而已。
熙宁中,议行新法,州县嚣然,皆以为不可,公未尝深论也。
及法出,为守令者奉行惟恐后,成都一道,抗议指其有未便者,独公一人。
李元瑜使者,挟朝廷势,凌蔑州郡,沮公以为妄议。
公奏请不俟满罢去,不报。
乃移疾,乞授代,不复视事。
归朝,愿就闲局,得管勾西京嵩山崇福宫
岁满再任,迁司农少卿
南郊恩,赐金紫。
以年及七十,乞致仕。
家贫口众,仰禄以生,据礼引年,略不以生事为虑,人皆服公勇决。
两经南郊恩,以子叙,迁中散大夫中大夫
今上即位,覃恩,迁太中大夫,累封永年县开国伯食邑九百户,勋上柱国
元祐五年正月十三日,以疾终于西京国子监公舍。
先居暖室,病革,命迁正寝,享年八十有五。
太师文彦博西京留守韩公缜、今左丞苏公颂等九人,相继以公清节言于朝。
诏赐帛二百匹,仍命有司供其葬事。
四月十五日,葬于伊川先茔之次。
少师五代河北之多乱,徙葬少监京兆兴平,将谋居醴泉
及贵,赐第于泰宁坊,遂再世居京师
嘉祐初,公卜葬祖考于伊川,始居河南
公娶侯氏,赠尚书比部员外郎道济之女,封寿安县君,先公三十八年终,追封上谷郡君
男六人:长曰应昌,次曰天锡,皆幼亡;
次曰颢,任承议郎宗正寺丞,先公五年卒;
次颐也;
次韩奴,次蛮奴,皆幼亡。
女四人:长幼亡,次适奉礼郎席延年,次幼亡,次适都官郎中李正臣
公孝于奉亲,顺于事长,慈于抚幼,宽于治民。
一岁丧母,祖母崔夫人抚爱异于他孙,尝以漆钵贮钱与之。
公终身保藏其钵,命子孙宝之。
开府再娶崇国太夫人
时方八岁,已能亲顺颜色,崇国爱之如己出。
奉养五十年,崇国未尝形愠色。
开府喜饮酒,公平生遇美酒,未尝不思亲。
颐自垂髫至白首,不记其曾偶忘也。
遇人与开府同年而生者,士人也无贤愚高下必拜之,贱者亦待之加礼。
开府尝从赵炎者贷钱五千,未偿。
公记其姓名,而不知其子孙乡里,终身访求,以不获为恨。
始公抚育诸孤弟,其长二人仕登朝省,二十馀年閒皆亡。
长弟之子九岁,从弟之子十一岁,公复抚养,至于成长,毕其婚宦。
育二孤皆再世,亦异事也。
前后五得任子,以均诸父子孙。
嫁遣孤女,必尽其力;
所得俸钱,分赡亲戚之贫者。
伯母刘氏寡居,公奉养甚至。
其女之夫死,公迎从女兄以归,教养其子,均于子侄。
既而女兄之女又寡,公惧女兄之悲思,又取甥女以归,嫁之。
时小官禄薄,克己为义,人以为难。
后遇刘氏之族子于襄邑,偶询其宗系,知姻家也。
未几刘生卒,其子立之才七岁,公取归教养,今登进士第,为宣德郎矣。
公慈恕而刚断。
平居与幼贱语,惟恐有伤其意,至于犯义理,则不假也。
左右使令之人,无日不察其饥饱寒煖。
与人接,淡而有常。
不妄交游,于所信爱,久而益笃。
在虔时,常假倅南安军,一狱掾周惇实,年甚少,不为守所知。
公视其气貌非常人,与语,果为学知道者,因与为友。
及为郎官,故事当举代,每迁授,辄一荐之。
闻人有庆乐事,喜之如在己。
不为皎皎之行,平生不亲附权势,而请谒常礼,亦不废也。
至于亲旧之贵显者,既不与之加亲,亦不示之疏远,故贤者莫不敬爱,不贤者亦无敢慢。
寓居黄陂时,主簿贪凶人也,常曰:「谚云明镜为丑妇之冤,君居此照我,何其不幸也」!
遂颇自敛。
欧阳乾曜者,以才华自负,多肆轻傲,易公年少,常以语侵公,公如不闻。
后公官岭下,乾曜适倦道路,公以人船济之。
乾曜曰:「可谓汪汪如千顷之陂也」。
南昌黄灏有高才,名动江表,然颇不羁,稠人广坐,无所不狎侮,公时最少,独见礼重,常目公曰:「长者无笑我」。
自少时德度服人已如此。
居官临事,孜孜不倦。
历守四郡,温恭待下,身率以清慎,所至,寮属无有敢贪纵者。
自朝廷行考课法,无岁不居上。
平生居官,不以私事笞扑人。
公之亲爱者常有所怒,坚请杖之,曰:「吏卒小人,不加以威,是使之慢也」。
公曰:「当官用刑,盖假手耳,岂可用于私也」?
终不从。
谦退不伐善,常欿然自不以为足;
所能者,虽曲艺小事,人莫知也。
平生所为诗甚多,自谓非工,即弃去;
退休后所作,方稍编录,亦未尝以示人也。
少师以来,家传清白,而公处己尤约,官至四品,奉养如寒士,缣素之衣,有二三十年不易者。
终身非宴会不重肉。
既谢事,遂屏朝衣。
宾客来者,无贵贱见之,虽公相亦不往谢。
方仕宦时,每叹曰:「我贫,未能舍禄仕。
茍得早退,休闲十年,志愿足矣」。
自领崇福,外无职事,内不问家有无者,盖二十馀年。
居常默坐,人问:「静坐既久,宁无闷乎」?
公笑曰:「吾无闷也」。
家人欲其怡悦,每劝之出游,时往亲戚之家,或园亭佛舍,然公之乐不在此也。
尝从二子游寿安山,为诗曰:「藏拙归来已十年,身心世事不相关。
洛阳山水寻须遍,更有何人似我闲」?
顾谓二子曰:「游山之乐,犹不如静坐」。
盖亦非好也。
晚与文潞公席君从司马伯康为同甲会,洛中图画,传为盛事。
年八十,丧长子,亲旧以其慈爱素厚,忧不能堪,公以理自处,无过哀也。
颐时未仕,阖门皇皇,不知所以为生,公不以为忧也。
及颐被召,叨备劝讲,人皆庆之,公无甚喜也。
尝有疾,召医视脉,曰:「无害」。
公笑曰:「吾年至此矣,有害无害皆可也」。
虽疾病,服药必加巾。
年七十,则自为墓志,纪履历始终而已。
书其后以戒子孙曰:「吾历官十二任,享禄六十年,但知廉慎宽和,孜孜夙夜,无勋劳可以报国,无异政可以及民,始终得免瑕谪,为幸多矣。
葬日,切不用干求时贤,制撰铭志,既无事实可纪,不免虚辞溢美,徒累不德,只用此文刻于石,向壁安置。
若或少违遗命,是不以为有知也」。
不肖孤奉命不敢违,于葬既无铭,述家传所记,不敢一辞溢美,取诬亲之罪,承公志也。
刘司寇致仕还苏州 明 · 罗钦顺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整庵存稿卷十六
今日姑苏郡,耆英似洛中。
公为刘伯寿,谁儗席君从
白首功名遂,黄麻礼数崇。
樊笼真自取,能不羡冥鸿
题丙申同庚契会图轴 明 · 金安老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希乐堂文稿卷之四(忍性录皆谪中作也)
酒徒荒饮太沈冥(汉史。郦食其谒军门。衣儒衣服。沛公使人谢曰。未暇见儒人。食其按剑叱使者曰。吾高阳酒徒。非儒也。○山简等游习氏池。号高阳酒徒。),少长修禊徒谩会(羲之兰亭之会。少长咸集。修禊事也。)
香山尚齿传盛事白居易九老图诗序。会昌五年三月。胡,吉,刘,郑,卢,张等六贤。皆多年寿。予亦次焉。于东都弊居履道坊。合尚齿之会。其年夏。又有二贤。年貌绝伦。亦来斯会。写其形貌。附于图右。),睢洛诸公继之大杜祁公衍王涣毕世长朱贯冯平。为睢阳五老图。文潞公居洛。年七十八。程珦司马旦席汝言。皆七十八。尝为同甲之会。温公耆英会序。元丰中潞国文公留守西都韩国富公。致政在里第。皆自逸于洛者。潞国韩国公曰。凡所为慕于乐天者。以其志趣高逸也。奚必文与地之袭焉。一日。悉集士大夫老而贤者于韩公之第。买酒相乐。宾主凡十有二人。图形妙觉僧舍。)
大老风流金石鸣,高勋天地身名泰。
谢组归来总黄发,晚日纵乐馀几奈(皆言睢洛诸公。)
今观同袂十二士,宫帽整修袍綷蔡相如传。翕呷綷蔡。翕呷。衣张起。萃蔡。衣声。○萃音翠。蔡。韵会作缭。)
俱生柔兆(岁在丙曰柔兆)太平年,不老不少年方艾(礼记。五十曰艾。)
契集不待桑榆晚,暇日何妨束朝带。
碱中幽处终南曲,净室炳煌藏蔚荟。
时维春暮高宴张,百花妆林香馣馤。
十千美酒斝飞玉,二八佳人齿编贝东方朔传。齿如编贝。)
欢多谐譃舞傞傞,醉吐清诗云霭霭(韩诗。君诗多应度。霭霭春空云。)
良宵街鼓更秉烛,后閤穷宾宁饶丐陈遵字孟公。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辖投井中。倘有急。不得去。尝有部刺史奏事过。候沾醉。入见母。叩头自白。当对有期会。母乃令从后閤出去。○苏东坡诗。那知后閤走穷宾。)
肩齐礼绝序后先,形忘放甚逃钳釱(釱械足者)
此会百年春复秋,兹肇可永悬车外(礼。七十悬车。○齿齐形忘。自无少长之序。禊集之成。攸久不替。则自此而可至于耆耄。可继踵于睢洛诸贤。)
参寻芳躅嗣耆德(芳躅耆德。指睢洛言。),盍示心好垂图绘。
徒夸不饬或鲜终,意广文字谁三昧。
君不见口含谈笑胸镆邪,多是从前示肝肺。
寿许资政静仁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齿冠洛耆,望侔商皓
书先人老,心与天游。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许世英(1873——1964.10.13)字静仁号俊人,晚年别号双溪老人安徽省至德县(今东至县)人。19岁中秀才,光绪23年(1897)以拨贡生选送京师参加廷试,得一等,以七品京官分发刑部主事,从此跻身官场,历经晚清、北洋、民国三个时期,宦海浮游60余年,成为中国近代政坛上一位著名历史人物,曾任中华民国国务总理1949年移居香港1950年赴台,受聘"总统府资政"。1964年病逝于台北。终年91岁,有《雪楼纪事》、《双溪诗存》等著作传世。
成氏有诗《社集赋上许(静仁)张(鲁)二耆老》《读许静老《读许静老<雪楼记事>赋此奉尘,即以为寿》《寿许静老》,骈文《记双溪老人诗叶》《许静先生九秩寿序》。许世英有亲笔所书《惕轩仁兄瀛洲校士记》七绝一首,另有诗《壬辰五月奉题惕轩<瀛洲校士记>》。
洛耆:“洛社耆英”的省称。文潞公香山九老,乃集中年德高者为耆英会,就资圣院建大厦,曰耆英堂,命奂画像其中,共十二人,文彦博富弼席汝言王尚恭赵丙刘况冯行已楚建中王谨言张问张焘王拱辰。独司马光年未七十,潞公香山狄兼谟故事,请温公入社。见明代张岱所著《夜航船》。
侔:相等。
商皓:“商山四皓”的简称。汉初商山四个隐士。名东园公绮里季夏黄公甪里先生。四人须眉皆白,故称四皓高祖召,不应。后高祖欲废太子吕后留侯计,迎四皓,使辅太子。一日四皓侍太子高祖高祖曰:“羽翼成矣。”遂辍废太子之议。事见《史记•留侯世家》、《汉书•张良传》。
书先人老:化用孙过庭《书谱》:“通会之际,人书俱老。”
天游:谓放任自然。《庄子·杂篇·外物》胞有重阆,心有天游。
笺:读许静老《雪楼记事》,赋此为寿:
老圃秋容好,新开介寿筵;东溟钓鳌手,西伯梦熊年;月旦甄多士,星槎领众仙;清言关国故,喜诵雪楼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