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庞谦孺”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谢漕使荐举启 北宋 · 崔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九、《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三四
青云仰附,当外台咫尺之间;
华衮垂褒,出众论寻常之表。
久甘自弃,益愧兼收。
惟与人名实之两全,期举世是非之一定,虽曰无疑于按剑,犹当稍试于弹冠。
倘观行以言,审若仲尼之听;
则惟亲与旧,何伤祐甫之明。
妙柬若斯,钦承畴可。
伏念某冥顽天拙,牢落地寒。
少疏灯火之勤劳,长困尘埃之胶扰。
幸扳雅素,获近老成。
贺监稽山,实由早岁;
事常公于闽徼,靡待先容。
以自惟无益之辜,知久要不忘之芘。
譬之草木,感气类之相同;
虽有丝麻,稔初终之未弃。
更纡直指,辱玷公言。
昭告于上大夫,克为金兰之永好;
受命于下执事,卒陪裾履之后尘。
方请代于瓜期,得厚归于稛载。
此盖伏遇某官评推月旦,识抱阳秋。
九品于古今,人无异议;
颁六条于郡国,士有特招。
每怜覆手之纷纷,独致古人之恋恋。
强求片善,俾勿遐遗。
某敢不躬蹈素闻,勉规末效。
考《泰》爻之初象,于以汇征;
歌《木瓜》之三章,岂有厚报。
谢循资启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七、《跨鳌集》卷二四
末路焚舟,在兹一举,青云附骥,俄尔再迁。
录蜀客之微劳,疏尧天之睿泽,光生蔀屋,愧入汗颜。
伏念某学非无师,力弗逮命,困值䵬伯,退编逋翁
虚驰璧水之名,误玷龙门之赏。
志荒求仕,若倒挽于九牛;
老至为文,近退飞六鹢
碑颜没字,鼓腹无肠。
妄投北阙之书,久作南冠之系。
罪将溢贯,智不满囊,辱吾老子之龙文,来自司空之城旦。
三日新妇,宜闭气于车中
百年枯桐,辄扬声于爨下
誓言投笔乐赋从军
会将命以恢疆,许开府而求士,陈力就列,不足使于前与;
趋事劝功,有以贱为贵者。
怜其勤匮,试以剧难。
馈粮以供师行,制器以前民用。
悉禀坐帷之画,推而行之;
载加伏枥之鞭,与其进也。
直道为屈,谗言孔多,终成贝锦之章,递肆燃灰之溺。
和戎自绛,草奏非汤,削简之《春秋》,化云天之雨露。
祐甫疏内,八百吏无亲旧之嫌;
子仪帐中,六十人皆将相之举。
静思阔遇,端出腆恩。
此盖某官学殖根深,德机深湛。
独运潜神之计,兼收辟国之功。
历六诏之故封,穷三代之荒服,不必解降王之缚,益能得面内之心。
来则安之,屡布相如之檄;
召则行矣,将遄吉甫之归。
某滥被荐论,猥叨升进,拜细书之一札,载厚赐于五云。
愧在,重腼颜于躐等;
请从,形雅意于好贤。
感无穷恩,尽未来际。
卢运使城毕荐举启 北宋 · 李新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八九、《跨鳌集》卷二六
大役偶兴,念宣力多矣;
至公所荐,惟有功得之。
视等列以增荣,睟面颜而无忝。
借使巧宦,弗容私求。
窃以祐甫不避亲旧之嫌,祁奚率多内外之举。
后人得以藉口,取士至于遗才,令出莫从,人耻为役。
有若寒蝉附木,忽闭其声;
亦犹贫子市瓜,先取其大。
如某者才不逮古,学粗知方,粥饭僧无所建明,牛马走不通问讯。
桑枢瓮牖,未尝有显者来;
箪食豆羹,固不改也乐
荐被驱策,何敢独贤?
冒暑雨而趋鸟夷,束章程而相雉堞。
惧使乎之辱命,效伻来以献图
再捐朱墨之烦,来治金汤之险。
执殳朴以从车右,挟法式而侍台光。
尽除粪土之墙,悉布他山之石。
前古未有,不日而成。
得宠若惊,见知则说。
兹盖伏遇某官懿文旁达,至德敏修,深知取予之方,久付将明之旨。
钱流地上,轮输陆海之饶;
智出囊中,裕足坤维之富。
与人不求其备,相士宁肯弃贫。
致此孱庸,亦蒙提奖。
顽金就器,已安造化之炉;
朽木成文,更借丹书之手。
贺门下周侍郎 北宋 · 张刚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三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一一
审礼隆北极,诞锡殊恩;
位重东台,载膺大任。
益显知人之哲,共欣进德之尊。
恭惟门下侍郎王佐上才,天民先觉
险夷一节,出处三朝,所至有声,无施不可。
光华二辖,早被上知;
清切两台,备陪国论。
太平而宅富贵,早逊硕肤;
寿考而保功名,恳辞重禄。
民方傒后,天岂遗贤!
召起江湖,膺一人之眷倚;
对扬轩陛,耸百辟之观瞻。
暂育德于琳宫,屡告猷于黼座。
明邦国之若否,辨人才之正邪。
惟帝念功,赉岩廊之丹诏;
贰公弘化,拂琐闼之青毡。
言合之忠,民被之泽。
成褒周召,伫升师保之崇;
明礼躬荣,终享老更之福。
尝谓大臣报国,莫急荐贤;
烈士杀身,不忘知己。
祐甫贤相,补吏无八百之嫌;
仲尼旅人,养徒有三千之盛。
况台衮之当国,岂搢绅之乏人!
尚书早获于见收,致贺莫言其先务,倘不遗于葑菲,愿有托于阿衡
迹邈黄扉,心驰荧座,瞻依所极,叹咏未周。
贺宫使待制 宋 · 许景衡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横塘集》卷一四
伏审荣拜命书,进职延阁。
法从属诸贤者,士论为之翕然。
伏惟欢庆。
恭以某官陈义甚高,乐善不倦。
佩青庠序,朋友已赖于琢磨;
戏䌽庭闱,父子不疑于可否。
属龙飞之上治,庆凤览于德辉。
是谓千载之一时,乃独十年于三馆
公朝举善,岂嫌祐甫之用所亲;
宰府撝谦,庶几仲尼之远其子。
稽参载籍,䌷绎新书。
上尝叹其久淹,人亦疑其用晚。
伟兹异数,断自渊衷。
虽持橐已峻于西清,而秉笔尚仍于东观。
千金弗容增字,一篑要在成功。
轹古切今,论次盖周于四海;
衔训嗣事,匡济当出于一门。
舆议所期,斯言可必。
某猥沿孱薄,宿奖知。
邈无撰履之夤缘,徒愧升堂之迟暮。
敢陪燕雀之贺,少倾犬马之诚。
谢乡人王提刑荐举启 宋 · 刘一止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四、《苕溪集》卷二○
栖迟下吏,拙亦宜然;
叨窃荐书,望不及此。
省躬无取,拜贶自疑。
伏念某志以道穷,才与命称。
侵寻且老,逼孔融过二之年;
贫悴无营,有伯龙十一之诮。
承乏敩学之域,委心吏隐之间。
博士不治,昔者尚嗤于弟子;
广文独冷,于今益愧于诸公。
顾俛默以何求,独媻姗而就食。
夫何汲引,乃逮妄庸。
此盖伏遇某官材绝一时,智周万务,执谦光而自牧,有盛德而不居。
羽翼滞淹,主张气类。
祐甫公举,未尝以亲旧为嫌;
郭丹义风,顾独荐乡里之士。
某敢不激昂思奋,砥砺弗渝。
虽未图报德之阶,要不辱受知之地。
汪澥司成荐举启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一、《浮溪集》卷二三
三年去国,从学官簿领之书;
千里推贤,辱宗衮阳秋之字。
虽异姓古人之为后,然成材今日之居多。
特屈公言,岂非高谊!
惟汪氏蝉联之绪,出轩皇派别之馀。
寿等神仙,词伯有鱼龙之号;
名闻军旅,圣人书社稷之功。
遥遥谱牒之相传,没没衣冠之不振。
虽更晋魏之远,莫厕崔卢之间。
由斗以南,敢自期于一狄;
溯江而上,伤不见于他杨。
岂期一代之髦英,同继百年之鼻祖。
间生贤德,膺运半千。
坐使衰宗,去天尺五
瓜瓞已兴于嗣岁,豫章方托于深根。
非无他人,未足知己。
何晏君公之贵,而谢庄康乐之游,宜其臭味之同,借以齿牙之重。
幸斯至矣,职岂当然?
如藻者天与冥顽,人谁料理?
但欲陆沈于州县,未尝钩致于声名。
一命江湖,无蚍蜉蚁子之援;
穷年书史,有蝘蜓凤凰之嘲。
中因俗驾之回,益叹儒冠之误。
政恐坠绪,安能亢宗
敢意门阑,收为子姓?
力推寒士以报国,且喜当家之有人。
天生五材,非圣贤而曷用?
河润九里,资宗族以为多。
兹盖伏遇某官经术宏深,人伦高妙。
青天白日,谁不仰于高明?
璞玉浑金,终莫名于器用。
出入兴贤之省,始终当宁之知。
付菁莪乐育之权,为岩石具瞻之地。
岂独林宗之好士,借之声光;
因知祐甫之无私,多其亲旧。
第忧谫薄,难称生成。
藻敢不持此铭心,益坚素节?
酬国士品题之赐,附名家阀阅之光。
参知政事赵鼎乞罢范冲宗正少卿直史馆除命不允诏1134年5月 宋 · 綦崇礼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四三、《北海集》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赵鼎:省所劄子奏:「新除宗正少卿直史馆范冲系臣姻家,伏望罢除命」。
事具悉。
朕惟神宗、哲宗两朝史录更京、卞之手,笔削是非,多其私意,传之后世,实损盛德,方诏有司,俾加更定。
载念当时直笔之臣今皆逝矣,而祖禹之子在,遗范未泯,召用为宜。
矧列职宗卿,乃其旧物;
而䌷书史馆,则彼世官。
断于朕心,可因卿废?
祁奚内举犹不避子,而祐甫除吏亦多所亲,顾今事匪自卿,夫何嫌者?
勉循公道,毋执谦辞。
所请宜不允。
故兹诏示,想宜知悉。
庞祐甫卜居白蘋洲走笔寄感 宋 · 何铸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君爱白蘋洲,携家面碧流。
皇程惟百里,宦迹只扁舟。
过尽江淮地,何如宛洛游。
行宫催种柳,禾黍满神州清张吉安嘉庆馀杭县志》卷二五)
何㮚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一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二二、《靖康要录》卷一三、《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三
朕绍承基图,绥御黎庶。
赞元经体,是资不言之臣;
保大定功,尤赖非常之佐。
我有隽杰,若时登庸。
出命于庭,用亶尔众。
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何㮚识邃以远,气大而刚。
蜚腾英声,冠冕多士。
挺挺不挠,隐若栋梁之隆;
蹇蹇匪躬,屹然社稷之卫。
比由词苑,进翊政机。
陈义而纳忠,每推贤而扬善。
底乃嘉绩,简于朕心。
属天步之多艰,当虏戎之方戒。
相予以济,非汝而谁。
是用宪祖朝之典章,正台衡之秩序。
躐升右揆,兼侍西台
陟以文阶,敦其邑采。
于戏!
姚崇应变,遂致开元之隆;
祐甫代谋,几还贞观之盛。
惟登明选公以熙众志,惟揆事图策以取万全。
缉治功于苟简之馀,起国势于衰靡之后。
海隅清谧,疆陲亿宁。
朕以蒙成,尔亦多誉。
可特授通奉大夫、守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潼川府乡贤堂记后绍兴七年十二月 北宋 · 冯澥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二一、《永乐大典》卷七二三七、《宋代蜀文辑存》卷三一
熙宁中,先君通守潼川,时乡贤杨公天隐先生忧居食贫,先君为白府尹李公舍人才元,敦请主学,乡议惟允,学徒大集。
阅旬,讲《尚书·说命》,公标举奇秀,辞义精深,音吐清亮,一座倾瞩,无不欣快。
时与亡兄、推官澄清,遂隶籍于西庑懿文斋,以赵君贶先生为师,杨公祐甫为友。
时学校初启,规程严甚,高栋长廊,纤尘不动,弦诵之外,寂无人声。
公气韵高爽,语言简厉,诸生请见,如造官府。
盖公志识议论,问学辞章,以至笔札简牍,燕閒谈笑,无不过人,故人望而畏之,而公实不以己望人,时降辞色,以接引后进。
每诵「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复其言,以见己意。
一日,召与杨公祐甫问所习已,欣然命坐,曰:「二君勉之,毋同他人,坐弃日月」。
二人悚惧拜谢而退。
时年尚少,未有知识,以为教诲常语,不知其待之深、言之重也。
久而思之,方知难称。
九原可作,吾谁与归!
后二年,公既除丧罢去。
元丰初,朝廷以成都公立先生教授梓学。
先君将代,尚留学三数月。
公博学淳儒,淹练场屋,以太学上舍登第,学通古今,尤工诗文,后进宗仰,远近奔集。
旧学不满百人,及是三百馀人,至广黉舍不能容。
公讲罢食已,便坐垂帘,燕衣峨冠,以待诸生之问。
寒甚向炉,暑剧席地,酬应来去,毕晷而后已。
高第入室,常至夜分。
如是累年,无少废倦。
其所成就四川诸生,自阆中马涓巨济而下五六十人,率多才秀,为人称道,人至今以为美谈。
尔后数十年间,教法寖微,士习益苟,风流不嗣,城阙兴悲。
继以乱离,日就榛莽。
至绍兴丁巳,吾乡景公徽猷光祖守梓之二年,劝学以诚,待士以礼。
方扰攘危惧之中,而学校兴葺,日课月校,复有熙宁元丰承平之气象。
临去,始以元符中前守阆中陈公图南所作《乡贤堂记》见示,伏读感叹。
追念畴昔,怀想二先生风致,不能自已,辄书其大槩,丐刻于陈碑之阴,以慰多士之思,增梓学之重。
熙宁乙卯绍兴丁巳,六十有三年,若以嘉祐庚子,则七十有八年矣。
不意荒耄,尚能追叙,执笔以记。
词语昏错,览者无诮。
十二月甲子安岳郡冯澥书。
使虏过汴京 南宋 · 庞谦孺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苍龙观阙东风外,黄道星辰北斗边。
月照九衢平似水,胡儿吹笛内门前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 按:原署作者为庞右甫,而庞谦孺生平无奉使之事,姑置于此。)
庞祐甫1147年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余不溪
半亩方园水到门,地偏人静恰如村。
声名不用卿王衍,文字真能仆屈原
举世知君如我少,平生学道欲谁论。
何时共结柴桑社,篱下秋来正繁。
庞祐甫五首 其一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燕鸿望南飞,春至还北去。
托食波浪中,潇湘几回渡。
庞祐甫五首 其二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绝句 押东韵
游子思故乡,天涯两相逢。
时平甘恤纬,定交各涂穷。
庞祐甫五首 其三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绝句 押翰韵
濯濯机中丝,粲粲锦绣段
自非同心人,千金孰肯换。
庞祐甫五首 其四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绝句 押删韵
江湖多青山,舟楫长往还。
山色难送客,不如住山间。
庞祐甫五首 其五 南宋 · 韩元吉
五言绝句 押月韵
中宵棹讴发,菰蒲翳明月。
月黑君忽行,恐堕蛟龙窟。
满江红 其一 丁亥庞祐甫1167年 南宋 · 韩元吉
 押词韵第十八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欲开时,君欲去、花谁同折。
应怅望、江津千树,晚烟明雪。
花似故人相见好,人如塞雁多离别。
待留君、重看水边花,花边月。

台城路,山如阙。
追往事,伤时节。
但春风春雨,古人愁绝。
多少扬州诗兴在,直须清梦翻胡蝶
问他年、谁记饮中仙,花应说。
水调歌头 其七 庞祐甫见寄1162年 南宋 · 韩元吉
 押尤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落日澹芳草,烟际一鸥浮。
西湖好处,君去千里为谁留。
坐想敬亭山下,竹映一溪寒水,飞盖共追游。
况有樽前客,相对两诗流。

笑谈间,风满座,气横秋。
平生壮志,长啸起舞看吴钩
红白山花开谢,半醉半醒时节,春去子规愁。
梦绕水西寺,回首谢公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