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魏杞右仆射乾道三年十一月九日癸酉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二八、《宋宰辅编年录》卷一七
朕励精思义,克己用贤。
天既全付予有家,术莫先于更化;
我惟无斁其康事,谊实赖于同寅。
岂伊图任之良,浸爽具瞻之望。
粤其定令,亶告在廷。
具官魏杞经德不回,处心无兢
渊源所绍,蔚为复贯之纯才;
韫椟而藏,见谓逸群之美器。
自席珍而待聘,能宿道以乡方。
度越彝章,超登鼎辅。
既优游于廊庙,兹荏苒于岁时。
治平之原,殆乏嘉谋嘉猷之告后;
开英俊之路,或非常伯常任之准人。
繄职业之徒劳,致眚灾之谪见。
当雷在地中之候,骇令兴离治之祥。
咎證不虚,师虞未厌。
叠览告归之请,愿从策免之科。
优以奉祠,听其释位。
于戏!
持国之柄为将相,所期熙载之功;
敕天之命惟时几,敢逭动威之惧。
尚全素履,以称明恩。
著作佐郎王奭著作郎十二月二十三日1194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四、《止斋先生文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具官某:雍也仁而不佞,仲尼所以第德行之科也。
尔群居则寡言,旅进则却立,不几乎所谓仁而不佞者欤?
游册府,殊无兢心。
比上著庭,见谓直笔。
于焉序迁,未足以究尔能也。
朕方识之,行有简擢。
可。
刘克逊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七四、《水心文集》卷二九、《水心题跋》卷一
著作、正字退翁兄弟,道谊文学,皆贤卿大夫,天下高誉之,不以诗名也。
克庄始创为诗,字一偶,对一联,必警切深稳,人人咏重。
克逊继出,与克庄相上下,然其闲淡寂寞,独自成家,怪伟伏平易之中,趣味在言语之外,两谢、二陆不足多也。
自有生人,而能言之类,诗其首矣。
古今之体不同,其诗一也。
孔子诲人,诗无庸自作,必取中于古,畏其志之流,不矩于教也;
后人诗必自作,作必奇妙殊众,使忧其材之鄙,不矩于教也。
水为沅、湘,不专以清,必达于海;
玉为圭、璋,不专以好,必荐于郊庙。
二君知此,则诗虽极工而教自行,上规父祖,下率诸季,德艺兼成而家益大矣。
方左钺,其友也,当亦以是语之。
故太硕人臧氏墓志铭1188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九八、《水心文集》卷一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朝散大夫丘君讳经字子常之夫人曰臧氏,淳熙十四年七月二日卒,年八十七。
时夫人之子崇,以朝请大夫直龙图阁,为两浙转运副使,上特厚赙赐之。
十五年三月六日,遂葬夫人于江阴城东敔山。
始,大夫葬城西四十馀年矣,弗果合。
夫人及大夫,皆江阴人也。
大夫质厚而逊,有冒夺其田者,大夫知直在己,耻以讼自言,因推与之。
绍兴行经界法遽,民尤惮役,大夫赀不当募,叹曰:「吾何敢钩及邻比以重难委人耶」!
卒默受役,费几尽其产。
其仁不忍校如此。
大夫终,诸子皆幼,夫人悉罢废故所治生事,独郭外田数十亩,曰:「耕此,教若曹耳」。
虽甚贫,而能储乏积少,以供宾祭,待问遗,人不疑其力之不逮也。
察士之材否,使其子择而后从。
夜必令执书,从旁曰:「我妇人也,不能知书之义。
观其玩诵反复,清切不寐者,深于学之验也」。
道里中某子某弟成坏近事,曰:「此我所知也」。
又逆论其远者,数为危语以动切之,曰:「我寡而尔贫,使但为中人,弗能振也」。
其后龙图中甲科,仕历内外矣,夫人每告以上拔擢太过,宜自警厉之意。
龙图治行暴当世,赫然为名能臣
其所平处,欲周尽情伪,时有纵恕;
必使人乐其明,安其政者,无不孜孜言之也。
天下高龙图之名,而未知夫人训之勤也。
夫人既晚获荣养封秩,龙图又请移妇吴氏所得恩及庆太上皇帝太上皇后万寿,累至太硕人
所迎置皆繁会地,极燕游滋味之适。
然夫人常不以为幸,间独掩涕,忽忽伤大夫之不及见而已。
虽笃老,犹自缝缉,衣敝不肯更。
有积辄散之,曰:「岂无财之罪耶」!
三子:长早卒;
曰轼,亦先卒;
季,龙图也。
二女,适汤季行,汤大成。
孙曰寿俊,脩职郎、新严州司户参军
寿嗣,寿迈,寿倩,寿昌,寿嘏。
孙婿曰丁圻,卢鹏南,吕鼎,从事郎新温州军事推官赵师端,馀未行。
曾孙二男一女。
夫昔之履约蹈难,奋其名节,已而门户盛大,子孙昌衍,迄为世家者,无不称其母之贤也。
夫人始寡居尤薄而守义益笃,其子赖以成名,是宜书矣。
大夫尚德无竞,殁久而善愈报,可不并序见之,亦以慰龙图君之哀思!
铭曰:
嫠适其遇,贫非其惧。
其义不毁,有子以裕。
命秩厚之,年寿久之。
其究不留,铭勿朽之。
刘靖君墓志铭1215年1月20日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水心文集》卷二一、民国《龙游县志》卷三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刘靖君名愚字必明
太学释褐,教授江陵府
外迁安乡,乞致仕。
嘉定八年正月十二日卒。
明年二月某日,葬城北仁塘原。
行己恭,与人敬,节坚而志厉。
学必是古,尤邃讲说,能自浅入深,荆人闻者欣朗开达将校改服以听。
安乡,慈允得民和
旁县自占,季年再倍。
夫由果、求艺,皆通方之材,非以儒自局也。
始,君甚幼,家零落,待我而衣食。
父死,伯不吊,疑将祔于祖,一夕舆其柩他山,哀呼僵踣,几不活者数焉,遂羸毁终身。
太学,凡三中上舍,积岁月,始升名,比脱纻袍,五十馀矣。
忧患之味早,视众所甘,殆若辛螫
余丞相素知君,至是且召用,澧守苏若霍,诸司杨、吕、范又争荐君。
然自谓逾六十矣,发堕齿折,何以驱驰一世,竟舍去不顾。
买宅城南,四无垣堑,萧艾数尺。
尝展卷长哦,醨酒薄羹,盎如也。
垂二十年,至八十三而终。
郡人高其行,无不叹惜。
观文殿学士何公率尝同舍,故学徒共谥曰靖君,明其无竞之德可宗于时,没有以思,存有以劝也。
舍法者,馆学之地也,以经任为限,盖有委心归计于未满之先矣,未有灭迹绝影于既满之后也。
作邑者,要路之储也,以改官为急,盖有因缘属托于破白之初矣,未有逡巡退却于及格之际也。
虽然,道远俗散,而天下无肥遁之士,流风所扇,既莫不然,而君岂异于人哉!
惟尚往于招徕之不豫,故谓之知耻;
迎受于筋力之当衰,故谓之知命。
此君之所以自安于古人,而今人以为不及也。
君之九世祖曰存,以上柱国自建徙衢,为龙游人号江潭刘
传绪至君,虽宦未显,而德皆馀于隐矣。
两娶徐氏,又继以留氏。
子曰克,曰几,曰凡。
女嫁进士弥明
孙四人,女孙二人。
铭曰:
量人而退,非曰自晦;
量己而止,亦其常理。
有或为之,有或不能。
是名靖君,于后之称。
嘉定八年十月□日。
约游曾参政西墅病不能去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骨肉去家远,异乡童仆亲。
老身浑赖汝,久病亦愁人。
无暇游西墅,寻医访北辰。
主翁翻作使,奔走莫劳神。
访古田刘无竞1230年 南宋 · 戴复古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
前说建阳宰,古田今似之。
难兄难弟,能政更能诗。
文字定交久,江湖识面迟。
人传花萼集,俱受水心知。
古田县行览呈刘无竞1230年 南宋 · 戴复古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
客游花县自逍遥,百里风光在两桥。
语出桑阴鸠妇喜,身穿麦秀雉雏娇。
青山一任云来去,绿水多为风动摇。
上下相安长官好,野亭闲坐听民谣。
通杨帅启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七、《东涧集》卷一二
恭审涣膺宸綍,荣镇帅藩
十国为连,孰不仰郎官之宿;
五月报政,已顿回闽峤之春。
睿眷弥隆,与情胥怿。
恭惟某官家传奥学,天赋异才。
见义必为,不吐茹于刚柔之势;
秉心无兢,宁谄渎乎上下之交。
气节见于立朝,声名长于治郡,迨临方面,益著恩威。
虽召节沓来,乃欲急流勇退
然凝旒图任,未容袖手以旁观。
始借重于郎闱,复升华于帅阃。
发奸摘伏,影灭寇攘;
已责宽租,川流惠泽。
禁戢刻木之扰,杜绝珥笔之风。
蒐练惰兵,尊礼贤士。
虽一方之幸甚,如四海之望何!
毋以我公归兮,方切民心之爱;
会有为王言者,即观禁路之登。
某虽忝廛氓,属拘职守,燕贺仅凭于尺牍,鱼封忽拜于瑰词。
清德凛然,岂待奉一盂之水;
休声藉甚,但当赓五裤之谣。
张真翁赴举 南宋 · 徐照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端修修德在,门族盛如初。
常有人登第,今称尔读书。
南风舟去疾,西墅客来疏。
所著青衫旧,前官拟别除。
张提举西墅 南宋 · 徐照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渡头风景如前日,谁种桃花在两边。
未晚人家门户闭,鹭鸶闲立钓鱼船。
六帖补序淳祐二年二月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五、《善本书室藏书志》卷二○、《皕宋楼藏书志》卷六一
类书之便于检阅,惟白居易氏《六帖》最备,大抵皆载唐以前事。
至皇朝绍兴初,有孔传世文,宣圣四十七代孙也,复为《孔氏六帖》继之,故于旧事独详。
今百馀年,莫有增者。
泳斋杨君伯岩乃辑白氏、孔氏之遗而为之补。
泳斋杨和王曾孙,而刻志好学,多见异书,下笔皆惊人语。
予尝为寮,寓郊关外,复出关,时一相觅,高谈衮衮,与夫长篇短章,更倡迭和,有疑事质之。
尝叩云璈「璈」字所出,即答以《太平广记》,考之果然。
一日出所辑《六帖补》相示,凡二十卷,搜奇拔异,事富语新,如入建章宫千门万户,使心洞目骇,应接不暇。
是可不与二氏《六帖》并行乎?
泳斋曰:「幸为我叙篇首」。
束皙补亡诗,乃其自作,于亡诗何补?
今所补《六帖》,字字皆有依据,其补于二氏为多。
泳斋作《九经补韵》尤精详,非博闻强记不能也。
窃忆西墅君子堂前,草必生书带,鱼生墨头,午将问诸园丁。
壬寅二月十五日竹坡吕午序。
按:《六帖补》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八月分第二劄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四、《铁庵集》卷一
臣忝居遗补之官,分行御史之事,故于去佞击奸之际,必寓植贤扶善之心。
窃谓科目不足以尽天下之材,而人材必自科目出者,祖宗法度然也。
其最高者例蒙尊显,或三年而必为馆职,或一任而必为学官
其得之者亦自爱珍,有不以温饱为志,有不肯抗声自陈。
上下之交相成,盖为扶植国命计也,岂徒以一日盖天下而攫终身之富贵哉!
中兴人物稍不逮前,异才间出,仅续气脉,权饕柄国,摧残殆尽,斧斤之馀,苗芽犹有。
己丑冬调官都门,是时蒋重珍以廷唱第一人召。
其登对两疏,首戒逸乐,次诋苞苴,剀切至到,士论翕然。
王会龙亦第一人也,同时召对,卤莽塞责,软熟腐烂,观者攒眉。
又是时,陈埙礼闱第一人为国子录,其轮对一疏讥切时相,不顾姻党,该括激烈,人皆伟之。
陈松龙正是年第一人也,馆于相姻,鸣驺张烛,动称府第,行道丑笑。
以物论之相形,见人品之迥绝。
盖自宝庆乙酉窜逐诸贤之后,望而畏者万口皆喑,独重珍二人戛然并鸣,横身权焰,每出愈切,真无负于科目者。
会龙之鄙,松龙之黠,科目何预焉!
臣谨按工部郎官王会龙素乏俊声,偶冠多士。
入闽幕则不画一筹,垂满实装,遍需诸邑,白帅鬻刹,所得不赀;
登朝路则谄事权孽,授题铨闱,韵脚互异,同列争功,不掩众目。
得郡严陵,尤无治状。
前之权郎既不可,今何所取而辄备正郎之选乎?
淮西制置司干办公事陈松龙自负纤慧,恣行巨奸。
方进身则凭藉凶焰,预定易题,叨寘首选;
廷试纳藁,见拒主司
教官则附和贪帅,干政济恶,坐拥多赀。
文天府,贩镪启争,累玷弹缴,具有实状。
前之帅幕既不堪,今几何时而复玷制幕之辟乎?
以其始观之,四人之荣进皆素定也。
重珍以从橐召,人日望其至;
以郡最闻,人望其召;
会龙为公论所轻,松龙为公论所弃,盖其自染于秽浊者深矣。
欲望圣慈将会龙姑畀祠廪,或与待次州郡,徐用未晚;
松龙特罢新任,虽久于选调,亦不足惜。
庶几可为自坏科目者之戒。
〔贴黄〕臣所谓自坏科目者,又见一人焉。
军器少监、兼权左司郎官赵汝谇,粗有干略,殊欠检修。
其为帅幕也,招权狎妓,自闽来者皆能言之;
其宰宜兴也,不饰簠簋,郡之名胜者能言之;
其为宰掾也,喜怒任臆,予夺行私,低价收赃家之宝玩,厚赀聚列屋之艳姝。
都门苞苴,近稍禁止,或议都司不能尽绝,则前之居言路者屡欲弹之,久据省闼,人不谓宜。
近者王伯大右司郎,除目一出,众口称惬。
汝谇伯大俱廷唱第五人也,视伯大之清修有守,宁不少愧!
臣又于舍选中见其自坏者二人焉:武学博士林伯顺品数平凡,曩试校定,以已用之零分,经营再用,学官鄙之;
近求改秩,欠数月之考第,牵合非律,铨曹却之。
太学录郑斗祥资禀儇薄,未为京教则钻刺相客,呼俦恳事,反以见厌;
既录成均,犹多印空贴,妄鬻泮职,竟以启讼。
二人者一以策括称,一以声律名,资历未深,遽登儒馆,可谓远士之幸;
狗苟蝇营,殊少器识,视其同列之鲠亮敢言、靖重无竞者,宁不少愧!
甚非朝廷所以贵重科目之意。
欲望圣慈将汝谇伯顺斗祥并与补外,以老其才,以广其识,亦使世之居高第、出舍选者警焉。
举知潮州刘克逊循州赵彦珽知梅州杨应己知肇庆府林士燮奏状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五、《铁庵集》卷五
照对臣分阃峤东,祗事四月,庾漕择使,越俎暂司,才短责丛,莫知报称。
深惟抚安远氓之道,惟以精别郡守为先。
聪察之吏,患在锲簿;
慈惠之长,或不事事。
求其宽和而能举职,治办而不病民者,实难其人。
幸而有焉,敢干蔽贤之罚?
窃见朝奉大夫、知潮州军州刘克逊,从臣之子,服袭义方,以廉饬身,以儒饬吏。
曩由班列,出守樵川,当寇攘蹂躏之馀,行劳徕安集之政,流离复业,顽暴革心。
公朝畴其治行,召丞外府,力丐外补,远牧于潮。
抵郡之初,邻有啸聚,直逼近境,克逊申严保障,开谕祸福,不畏怯而弛备,不忿激而贪功,贼知难犯,逡巡退遁。
又能蠲月解无名之赋以宽县计,复丁钱自输之规以惠户长,千里怀仁,已腾来暮之谣。
朝奉大夫、知循州军州赵彦珽公族之英,更练世故,端方有守,悃愊无华。
策名几四十年,外庸甘于平进,宰邑丞郡,所至可称。
循阳如斗之州,前守竭泽之后,珽撙节冗费,而官用无乏;
省除横歛,而民瘼以纾;
绥集保伍,而境绝篁竹之虞;
率厉官僚,而吏知简书之畏;
庭无留讼,圄无宿囚。
再期报政,绰有去思之爱。
臣所谓宽和而能举职者也。
奉议郎、知梅州军州杨应己西州胜流,尝官学省,器能宏远,操尚洁修。
程江僻陋之邦,素号狠顽之俗,绎骚未已,拊御良难。
冬春之间,盐丁为暴,应己厉兵屯而震以威,通鹾禁而开以信,寇不侵轶,民以安全。
惜其长才局于斗垒,使临繁剧,式究所长。
朝奉大夫、知肇庆军府林士燮东嘉名阀,早著吏能,有敏决之长,无操切之过。
端守数更昏缪,重以摄事致纷,财竭不支,民疲已甚。
士燮剔蠹缩浮,而帑庾自足;
洗冤直枉,而词诉得平;
戢奸禁暴,而阎闾无警。
曾未期月,百废具举。
究其施设,必大可观。
臣所谓治办而不病民者也。
是四人者,所临有剧易,所尚有宽严,所历有久近,而察其治状,俱有一日之长,谨以名闻。
伏望睿慈特加甄录,使遐陬远郡知有理效,靡不上彻天听,其于奖劝吏治,寔非小补。
邵武刘守克逊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二、《铁庵集》卷一三
兰台一月,蔑尔寸功;
蒲省七人,付之只力。
虽曰亲擢,岂无从来?
太守荐以谏官昌黎语也;
一书贤于从事,刘公有焉。
铁画银钩,珠骈玉俪,味游戏之妙语,殆褒称之过情。
慊不敢当,参之宿论。
四科之列犹讷于言,七情之中所少者怒。
非特交游云耳,虽自评品亦然。
乃欲举笏抗陈,澜翻三寸,冲冠奋发,辟易群邪,岂不甚难,得无可勉。
志完性懦,承君激以使言;
淳甫质温,元城为之正色。
是所谓亲朋之谊,庶不为乡党之羞。
匪报伊祈,愿规毋颂。
与邹参枢应龙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七四、《铁庵集》卷一四
某去夏杪先生六和塔,后一月某见逐,登舟至衢,闻钧旆在焉。
时例不纳谒,独蒙谓进,进必款侍移时,如是数四,其语历历可记。
既禀违还里,拶岁刘无竞司门昭武至,问钧况则云将卜居于城,虽未有楼台地,而神气益王,步履益轻,如富、韩还洛、相时,某喜益甚。
先生负经纶之望,在二三十年前,而某所见者丙申秋造朝首疏,极病源所在。
其冬边事急,既条上十议,又领侍从省官于论思堂先生口授,俾某草之,言与气俱勇。
居亡何,中外传大用有日,屡引疾以请。
既共政本,众言可以行矣,请益密,乃若郁郁不乐。
既遂请,亟出关,则气渐平,故六和塔之见胜于坐政府时;
去稍远则气益伸,故衢之见又胜于六和塔时。
乃知先生殆以得归为乐者,则今之徜徉于赤松绿野间,其适固宜。
先生自谓十馀年之闲,多此一出;
某则谓端平亲政后,不出则何以答上眷,何以慰众望?
况平生出处,皆系世道。
在琐闼以封驳去,在橐座以留西、鹤二山去,皆甚分明
今在两地,适值郁攸后,议论纷拿间,要路明设防禁,犯者有岭海忧,公独对上曰:「群臣之意无他,不过欲增益圣德耳」。
闻者谓语和意恻,最易感动,所以解诸人之祸者甚有力,某亦拜赐一人之数。
其辅赞弥缝,有非人所得知者,而此语则众所共知,则相公之去,岂不益分明哉?
丙申冬边事何如,内事又何如?
先生既归,去冬外内事又何如?
所恨于前者盖岁不及一岁,而所望于今者则欲岁胜似一岁。
人见先生幅巾野服,与宾客游,与渔樵揖,指为至乐,孰知其隐几危坐,閒居深念,有隐然不可语人者哉?
是未可以遁我生民。
天欲平治,更入则爰立矣。
某素贱且讷,三十四年前春官一门生耳,科举子何足关世有无,先生忘之矣。
十年前一县令耳,无奇绩异政以惊世取宠,先生愈忘之矣。
近三四年间,在班行则为职所当然者,在右省则言职所当然者,不忌其为而忌其言,诚所未谕。
先生独曰此向暗中摸索者。
相逊时,独以不肖姓名闻,若察其所存而期之甚远者。
言之于主上,不曰上未之乐也;
言之于宰相,而宰相初则愕然也。
既已试者如此,为世所蹂躏者又如此,岂复区区更有所存者乎?
岂足以复信先生之言乎?
然昔人所谓感知己者不过如是。
自念远方寒士,用过其分,主上保全之恩,畎亩之忠不敢忘;
相公知遇之恩,国士之报不敢忘。
饭蔬饮水,得以安眠稳食于深山密林中,则大幸矣。
韩检正大伦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二、《铁庵集》卷二○
某去夏闻朝轩在北关外之别墅,欲走谒未果。
七月既望,忽一日作念径前。
入门则奇石森立,奚止千峰,如入牛奇章家,应接不暇;
登堂则异书罗陈,凡几万卷,如入李邺侯室,随取辄有。
既乃瞻蕲王像,冠剑与奉常阁本同,如观汉凌烟图,生气凛然
与主人语良久,则议论风生,言炎、兴间守淮事,城不多于今,兵不多于今,而战则克,守则固,本末甚具,信其有祖风烈,盖听之亹亹忘倦。
自以为是日之游甚奇。
后两日辱遣馈相问,又数日而某以罪逐,乃知前日之游既奇且绝,不然几失之矣。
归至衢,阅邸报,则知复还粉闱,旋长大匠,遂为宰士之冠,自此将位益高而任益重矣。
今之急在守备,而尤急于财。
下而州县徒自知其急,岂知朝廷之急?
必朝廷宽而纵无所遭,而志虑昏塞,其果能触动机锋,相与上下其议论乎?
亦恐虚过日月也。
旧臈山间特承小车入访,异乎今之新进士侈骑从以耀闾里亲党者。
匆匆出别,不能尾饯觞者后,愧仰可知。
窃闻府公语人曰佳客且至,邦人亦曰郡有贤上幕矣,风帐初开,无不相贺。
其素望已足服人如此。
长者不以高科自居,而理事不倦,所谓要路在前,而治民若此,韩公所以见器于其尹也。
近报曾见否?
非杜门私居者所得知。
昨晚臞轩约饮金凤池,无竞寺丞出新谢豸未入台前一劄,护王畿、明探报、捍陆程,其语甚切。
去冬捷书有边事十全之语,何遂至此?
今谏有人,台有人,庶上下皆知汲汲于为谋,所赖有此。
知素以世道为念者,辄及之。
刘无竞克逊司门赴召三首 其一 南宋 · 王迈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吾郡称多士,君家总俊游。
仲方在閒散,伯又袭编修
道与时升降,宾随主去留。
邮亭还祖饯,别意爽于秋(自注:仲谓潜夫克庄,伯谓孟传希醇,皆为编修。)
刘无竞克逊司门赴召三首 其二 南宋 · 王迈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上了朱轓最,催还白玉京
兄怜子由别,母劝器之行。
医国言须切,谋身策尚平
友朋空爱助,君自有权衡。
刘无竞克逊司门赴召三首 其三 南宋 · 王迈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更化仅如许,和戎觉又非。
边陲风色恶,人物晓星稀。
国事迷当局,时贤赴急机。
周嫠空愤切,不虑岁无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