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康文虎”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康炳道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七、《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五四、《考亭渊源录》卷二一、《宋元学案补遗》卷七三
所论学者之失由其但以致知为事,遂至陷溺,此于今日之弊诚若近之。
然恐所谓致知者,正是要就事物上见得本来道理,即与今日讨论制度、较计权术者意思功夫迥然不同。
若致得吾心本然之知,岂复有所陷溺耶?
正坐论事而不求理,遂至生此病痛耳。
熹于此非敢有所与夺,但见邪说横流,恐为吾道之害,故不得不极言之。
信之与否,则在乎人焉。
若既排辟之,又假借之,则恐其弊将有至于养虎而遗患者矣。
然区区于此,亦固未尝有所绝于人而不与其进也。
彼若幡然觉悟,去邪归正,又岂熹之所能拒哉?
东莱文字须子细整顿成编,乃可商量。
但此事亦不宜甚缓,盖人生不坚固,若过却眼前诸人,即此事无分付处矣。
先生明哲道中呈伯广炳道 南宋 · 时澜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燕子杨花各自飞,雨乾溪路绿初肥。
无人会得风雩意,可是千年瑟竟希宋金履祥《濂洛风雅》卷五)
游候涛山记 南宋 · 吕祖俭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二、《至正四明续志》卷一一、四明文献考、嘉靖《宁波府志》卷一九、光绪《镇海县志》卷六
予自十五六时,即欲适四方,观名山大川,以开广其志气。
盖尝浮江淮,道闽浙,赤壁之雄胜,小孤之峭奇,庐阜之幽深,闽山之清美,松江太湖之空渺,云门若耶之閒旷,未尝不徘徊眷顾,以慨想前人之遗风。
家于金华山下,双溪依城以为带,暇时即与二三友携筇挟册入深山中,遇会心处,或数日忘返。
得月则襆被出城,棹小舟,听滩声,荡漾清景,终夕不能寐。
忧患以来,视此若非吾事,然馀习未忘,犹欲视大海以快其心目。
壬寅之冬,逐禄甬东,距海六十里,会友人潘端叔定海簿,因趋郡檄言邑中候涛之胜,欲相约偕往而未果。
今年夏四月端叔因谢子畼自临安至,相与会于太白鄮山之閒,已而入城,复刻日以坚此约,果不踰期而来。
康炳道兄弟先往,适以少故出关差晚,遂相会于王季和家。
李叔润、方居敬继至,史丞相之幼子开叔及馆宾杨希度亦偕行,略桃花渡,出三江口,十五里至黄氏塾,风逆浪高,回旋诘曲,咫尺寻丈。
距海既不远,非复江行之比,操舟者势不能平,必偃蹇而后可。
三十里至马子汇,风势尤逆而急。
船上有片,舟人云可钻火,验之信然。
五十里至回乡,六十里至定海,自午至申,阅三时而后抵岸。
有持黄白帜来相迎者,俄而复去,盖误以为总管云。
按图志,定海盖海壖之地,本会稽郡鄞县静海镇梁开平钱氏据吴越閒,邑曰定海,其地三方距海,中微隆,四面斜落,如伏龟之形。
簿廨极宽洁,主人于东庑具诸客供帐甚设。
舒元英与其徒诸葛生亦自大咸来,坐甫定,即登候涛山,距县无半里,山势雄峻,屹然独立,所以捍海势而立郡邑者也。
候涛盖此山之本名,特里俗所道不一,名招宝者,耆旧相传以山下有蚌珠得名,或曰非也,外国大舶之所历,故谓之招宝。
侧有巾子山,踞峙海滨,亦少土多石,不生草木。
徐步而进,海气渐阔,祇觉天宇豁然。
上有一小亭,可以为寓目之地。
最高处有泥墩三,盖海中以此为候望也。
端叔置酒亭上,邑丞赵侯亦来,少焉瞑色半山,波光寖暗,云气飘浮,极目无际。
须臾列星下布,月出天末,诸客散坐山上,酌酒长啸,心閒神适,若置身于蓬莱方丈閒。
凌晨,复与二三友同登,适当风怒潮来之时,银涛澎湃,天地改色,如蹙雪,如奔雷,如驰万马,飞舞突怒,搜抉搏啮,奇变壮伟,愈高愈剧。
众皆休于亭上,独予与炳道兄弟及季和不敢爱其足力,行二里许,至山尽处,去海无十步。
天渊相接,滉荡淫液,不复知其为人閒世矣。
二日之游,大概如此,犹恨未能究雨风晦明之变,以极其大观。
又恨不能方舟纵浪于溟渤之中,与波升降,而观其沄奫回薄也。
是山前望小霍、大霍二山,西出澥浦,东北望嘉门烈港。
问之习于海道者,云自虎蹲山七里塾至嘉门,抵石弄,涉羊山,绝海螺礁,又东北过黑水,涉黑山,入高丽封域,日本又在高丽之东。
二国大舶遇南风则可发,风甚顺,不七八日可至城下互市。
其北直趋登、莱、沂、密诸州,想像其处,使人惘然。
须臾风色益厉,海气上溢,不能久留也。
遂刻来者姓字于石壁而去,复还端叔之舍。
少憩即欲投宿育王寺,时巳申后矣。
过清泉渡,渡通海口,平望㳽渺,风急水危,幸不久耳。
越盐场小浃,又度长山,复经蒲陈新澳,行近四十里,始至寺中。
道遇微雨,主仆皆有饥色。
寺有所谓阿育王舍利塔及鳗井,皆迂诞不经,无足深信。
独后倚鄮山,若可观者,亦未暇也。
初欲自是过太白山,以皆欲归,遂止为东湖之游。
诘旦,即行步至宝幢,市舟过下庄石山,系舟钱堰下,日犹未中。
钱堰即东湖之湄也。
登岸休于史丞相之旧居,湖山在前,若几案閒物。
其廊庑位置,大类括苍刺史治所,特屋楹之数不及而已。
听事之左曰湖山胜概。
久之,与叔润诸公循堤而行,遂至梅园,林木疏茂,台榭清深,野色波光,皆可坐致。
又纵步至月波山,即史氏所赐寺也。
中有所创石洞,若天作地生之状。
复还憩。
端叔开叔皆置酒,因泛舟湖中。
风自四山而下,掠茭芦而过,猎猎有声。
俯仰其间,不能舍去。
舟子亦解人意,放舟入深处。
三鼓馀,月色始明。
回思往岁五云樵风之集,恍若一梦。
舍舟登岸,或从容于林下,或容与于轩前,皆有「明日隔山岳」之叹。
东湖广德湖,灌溉民田甚众。
广德湖在西门外,今废为田,以其租入赡水军。
东湖虽存,然久湮弗治。
希度为予言,向尝居于东湖,其东□□地势,盖东高西下,而山涧皆在东。
父老相传,其别有七十二,今独上水下水二派最阔,水性就下,自东趋西,遂以成湖。
其西亦有小山,因两山之閒,筑为六堰以防水,疏为三闸以导水
堰之首自南而北,一曰莫支,二曰钱堰,三曰高抽,四曰平水,五曰梅湖,六曰栗树塘。
莫支之水号南沧湖,西望寒岭,倚周家屿之中,依山可以居。
居人欲售其地,而未有售之者。
三闸得之,水多而不可先启者,此为最。
东南有二灵、象坎、隐学诸山,及道人茅庵甚众。
希度又为予言,往岁尝大兴工役以浚治之,而不得其道。
去菶泥无尺许,而复积于山閒之隈。
是岁虽平望渺茫,若可以奏功,然未久菶泥复泻注于湖中,茭芦丛生,堙塞尤甚。
有为买菶而运诸海之说者,其利害亦未尝详也。
自东郭还城,过鄮郭,亦不能访其遗迹。
还家日已暮矣。
是行凡四日,始戊申辛亥
希度名篆,家于慈溪
元英名琪,家于奉化
叔润名浃括苍人,今为簿;
季和,今为四明船官;
炳道名文虎,蔚道名文豹,久从先兄游,自金华来游名山,亦会于此。
今俯仰始一时,而端叔临安季和嘉禾,叔润之太末元英奉化炳道兄弟还金华希度亦还慈溪,虽欲再为此游,不可得也。
记之短篇,遗之同志,尚庶几不忘端叔共载游胜之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