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泰州乞替状1000年12月 北宋 · 田锡
 出处:全宋文卷九一、《咸平集》卷二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泰州市
右,臣辄披丹恳,上黩皇明,仰祈临照之恩,俯鉴忧虞之抱。
至道三年,蒙恩差与魏廷式勾当审官院、通进银台封驳司事,因魏廷式三司使陈恕已下犯大不恭罪,为所奏与御史中丞李惟清所奏不同,臣所以不敢同其所奏。
自是魏廷式与臣不和,以此上章乞归馆殿。
适值三馆中差安德裕席希叟韩援宋镐王纶李建中张复曾会乐史路振等出典州郡,时闻圣意谓臣亦求差遣,遂有敕差臣知泰州
臣以本无意求出,祗为魏廷式性识粗疏,难与之久处,臣所以先自求退,乞归馆殿。
因诣崇政殿告乞免此差遣,圣旨未允,臣更不敢辞免,遂等候春水进发。
未进发间,伏睹二月五日御札以彗星见,令臣下各陈所见,臣遂于三月七日上章。
是日至未时,宣召顾问,蒙恩以临行特有颁赐。
八日,朝辞。
九日,复进封札子。
十一日中使至,再宣召于崇政殿西阁顾问,仍蒙金口问喻甚日进发,祗半年与替。
兼奉圣旨:或有事要面奏,但乘递马赴阙。
臣到任上事后,寻发奏谢,状中亦略言讫。
盖州郡常事,可行即行,不足更烦圣听。
但忧离违陛下左右之后,或有谗谤,所以臣不遂半年与替之诏。
臣今在任已二年八个月,三逢圣节,以官秩未满,朝觐无由,不获随班上寿。
所谓身在江湖之上,心归魏阙之下,挥涕感恋,情不能忘。
虽夙夜在公,敢不惕励;
而旦夕望替,盖忧疏遗。
去年曾具奏闻,为臣男长城与即今知兴元府国子博士许逖家结亲,于今年四月成迎讫。
许逖始因官在泰州居住,臣久在任,虑非稳便,愿归京师,且在馆殿供职。
伏望圣慈,允臣所奏。
文宣王题名碑大中祥符元年十一月 北宋 · 张齐贤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山左金石志》卷一五
皇宋膺天命之三叶,大中祥符纪号之元年,奠玉泥金,封于岱岳庆成回跸,锡宴兖州
十有一月朔,皇帝躬谒玄圣文宣王,特以太牢致祭。
诏旧相、吏部尚书张齐贤太尉行礼,以元老而奉圣师,式彰国家崇儒术而厚群生矣;
复命中贵人、内殿崇班李廷训监肃祀事,盖示蠲洁而严典礼也。
太尉而下,太常少卿陈象舆侍御史李虚己兵部外郎直史馆张复秘书丞初炜涂餗苏国华、张接,殿中丞张延熙、赵遂良陈延赏太祝蔡文俨,奉礼王克正、李惟熙、康希龄,咸祗祀事。
谨刻贞珉。
岁次戊申仲冬四日辛酉记。
赐宴称疾不赴者差中使医官看验奏天禧四年九月 北宋 · 刘烨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宋会要辑稿》礼四五之一○(第二册第一四五二页)
九日恩赐臣并馆阁臣僚宜春苑御筵,止有十一人到苑,直史馆张复等一十五人不赴。
乞今后每遇宴会,称疾不赴者,并差中使医官看验,如涉虚伪,严行朝典。
请如薛绅议令知礼院官轮直奏明道元年四月 北宋 · 冯元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一
咸平元年正月,敕太常礼院同判院官轮一员在院点检典礼公事。
大中祥符七年四月,敕同判院官四员张复杨嵎专领祠祭,而宋绶晏殊常在礼仪院祗应文字。
后移三馆右掖门西,与礼仪院相接,而同判院官皆带馆职,因而更不赴。
今既废礼仪院,又三馆移入禁中,请如所奏施行。
与孙氏 宋初 · 周默
七言绝句 押齐韵
五十衰翁二十妻,目昏发白已头低。
绛帏深处休论议,天外青鸾伴木鸡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七)
《青琐高议》:孙之夫张复,大孙三十二岁。孙病,延周医,周欲得孙,因以诗投之云云。后张死,孙嫁周。
上蔡龙图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二、《文恭集》卷三一
再调铨符,远縻吏绶。
山城僻左,朅居淮服之旁;
人迹阔疏,鲜去日围之下。
跂旌尘而殊邈,抚钟律以屡迁。
流水托音,久莫驰于尺记;
高山仰德,未始忘于寸心。
内惟筮仕之年,早诣序宾之馆。
三握发而迎士,适振绪风;
一引席以与言,猥参末论。
仰荷深中之量,曲垂向下之风。
旋收迹于门庭,聿抗容于尘土。
日月云迈,岁星将近于一终;
节物再更,春目屡伤于千里。
逖瞻姿度,遐郁心魂。
仰惟鬷嘏之贤,适处保釐之任。
镇雌堂而克静,保虹气以弥充。
伏惟龙图学士,德本上成,仁为己任。
元阳高识,出众议以居多;
次道宏才,结万夫之所望。
早侍法宫之侧,并参端委之游。
直躬见于王臣,大略推乎国器。
爰奉价藩之寄,用宽制阃之谋。
南国是疆,倚梁台而为重;
东郊出尹,降毕册以为优。
自大旆之肃临,实乐都之悦化。
朝议盖资于夹辅,师瞻益在于弼违
千室鸣弦,已播陪京之地;
十晨易笔,行归议政之堂。
中外所祈,昼宵于是。
伏冀顺兹炎燠,务乃燕申,上扶宗社之灵,以慰华戎之望。
谢知府密谏启 其二 北宋 · 胡宿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四、《文恭集》卷三三
都圻孔迩,书舍相望,徒企见于风徽,颇阙通于诚幅。
岂谓未忘馀眷,尚轸撝情。
比因行李之临,猥辱函封之贶。
绚英辞而累牍,秉高义而薄云,执玩忘劬,佩藏增至。
久苦冗烦之思,稽凭柔削之诚。
尚冀并容,未攻逋慢。
大冬积凛,元阳甫升,允纳善祥,别膺华渥。
系颂之至,敷述罔殚。
韩氏参用古今家祭式序熙宁三年十月1070年10月15日 北宋 · 韩琦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三、《安阳集》卷二二、民国《安阳县志》卷二六 创作地点: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
自唐末至于五代,兵革相仍,礼乐废缺。
故公卿大夫之家,岁时祠飨,皆因循便俗,不能以近古制。
国家运祚隆赫,承平有年,旷绝之典,无所不讲。
庆历初元,始诏文武官并许依旧式创立家庙。
事下礼官裁处,而迄今不闻定议。
某自主祭以来,恪谨时荐,罄极诚悫,而常患夏秋之祭,阙而不备,从俗之事,未有折中。
因得秘阁所有御史郑正则《祠享仪》、御史孟诜《家祭礼》、殿中御史范传式《寝堂时享仪》、汝南周元阳《祭录》、京兆武功贾氏顼《家荐仪》,金吾卫仓曹参军徐闰《家祭仪》、检校散骑常侍孙日用《仲享仪》凡七家,研详累月,粗究大方。
于是采前说之可行,酌今俗之难废者,以人情断之,成十三篇,名曰《韩氏参用古今家祭式》。
郑御史以年六十三,久疾羸顿,遂著《祠享仪》以示后。
而某年之与病,与郑适同,遂感而为此,将使子孙奉而行之,非敢传于外也。
若其岁时之享,以新仪从事,虽甚疲老,敢不自力。
他日朝廷颁下家祭礼,自当谨遵定制云。
时熙宁庚戌岁十月十五日北京望宸阁序。
张郎中 北宋 · 文同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常愧无才动有权,十年乡里但留连。
养成答飒人应笑,学得支离自谓贤。
三馆旧游层汉上,一麾今守乱峰前。
幸逢别驾张轨,免对苏章说二天。
谢提刑张郎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丹渊集》卷三一
伏审提刑郎中奉被荣恩,按平祥宪。
西南列部,上下交欢。
伏惟某官器度淹闳,资猷敏给,奥学洞群经之本,高才通庶政之宜。
家传文章,世仰方格。
岂独推于人望,固自结于主知。
朝廷之虑者,实在乎远方;
郡县之忧者,恐失乎中典。
当从谳正,乃属贤明。
嘉命初闻,舆情已惬。
某幸兹守郡,获在提封。
顾蕞陋之微材,托均秾之厚荫。
限拘左印,阻诣前旌。
谢提刑张郎中复官启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二、《丹渊集》卷三一
右,某近服新恩,再居旧秩。
曲台议礼,既失于讨论;
重屋奉祠,亦沾于叙用。
久负寡闻之耻,忽叨洪沛之荣。
受命云初,反身无所。
盖此官凡经于三拜,故为谢惭致于一辞。
岂谓提刑郎中猥赐存怜,重垂褒借。
念归华省,谓所行之例当然;
喜动冲襟,见相爱之情如此。
敢期部使,深顾州僚,谦固己而有之,礼待人而厚矣。
心之所感,言不能殚。
限领守符,阻趋宾闼。
贺皇太后 北宋 · 苏颂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三○、《苏魏公文集》卷四七
伏以缇室飞灰,验元阳之应律;
观台书物,占黄祲之为祥。
海县均和,宫闱同庆(中贺。)
恭惟皇太后殿下徽柔迪德,恭顺存诚
形阃内之教风,躬先节俭;
享天下之至养,居极尊崇。
元和肇新,戬谷是荷。
臣承华帝系,托质皇帏。
愿乘来复之亨。
益介无疆之祉。
请龙神文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二、《忠肃集》卷一○
伏以元阳之沴,粤自仲夏,至于九月,岁旱不免,而此太甚!
夙夜以惧,咎不胜执。
谨稽用古法,以诏书从事,绘图灵象,封牲奠酒,祗伏坛次,倾吐至诚。
盖行天召云,飘忽变化,一振甘润,以救焦灼,此龙之一戏,足以不劳而神者,其幸赐之,敢忘昭报!
题汉都尉丁房双石阙 北宋 · 王辟之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四七
绍圣丁丑五月戊午,知忠州军州事齐国王辟之军事推官荆南李鉴、兵马监押雒阳(缺、)巡检安化杨中孝、监税济南盖牺逸、录事高阳张复临江县竟陵张微司户参军阳安文同、司理参军云安常彦临江县主簿东武(缺,)同游永顺王
坐东轩,面巴峡,临岷江,望东溪龙潭,崇山峻岭,激湍清流,真山阴兰亭也。
于是赋诗酌酒,极一时适。
将归,共观石阙之上,读汉都尉丁房碑,欲重加刊刻,而文字磨灭,竟不可辨,相与叹息而去。
按:《蜀中广记》卷一九。(以上李文泽点校)
石廊洞(在永新莲花村 北宋 · 刘弇
君不见仙家三十六洞天,西南大半盘苍巅。
此外元阳擅崭绝,况有石廊人喜传。
碧莲参差隅地涌,徙倚危梯飞螮蝀。
阴阴洞户半空开,一缕联凹愁寄种(胡校作踵)
万钧崔嵬挂礧石,吁可怪(原校:一作畏)兮若飞动。
天然湫面寻丈间,寒掬初悭媪神捧。
紫崖蒙茸瑶草秀,悬泉涓涓挹天酒。
淑灵岂即乾坤私,窟宅宛是神仙旧。
飞鸟点影阳光回,游子履深惊殷雷。
九夏三冬自回斡,雨旸寒燠争喧豗。
神物奄有似无谓,突兀古庙当岩隈。
鼪鼯笑舞助怪变,落日愁绝风哀。
瞰临一方殆天意,累露之疑此其是。
仙乎仙乎胡不归,忍使秋燐泣阴鬼。
和人游白云庄二首乙丑正月晦日,与余乡段询慎从、李成父、寇元弼步出彭城上洪门,泛舟访张谋父于白云庄。晚归皆被酒,段集古人句成二首示同游,余因走笔和之以送谋父。后旬馀,慎从感疾物故,张复出是诗,使人泣叹弥日) 其一 1085年1月29日 北宋 · 贺铸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原野正春风,登临一醉同。
阴晴时未定,今古思何穷。
山势落还起,溪流噎复通。
隐君方自得,可羡尔冥鸿
和人游白云庄二首乙丑正月晦日,与余乡段询慎从、李成父、寇元弼步出彭城上洪门,泛舟访张谋父于白云庄。晚归皆被酒,段集古人句成二首示同游,余因走笔和之以送谋父。后旬馀,慎从感疾物故,张复出是诗,使人泣叹弥日) 其二 1085年1月29日 北宋 · 贺铸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徐州市
可爱白云翁,前溪舣钓篷。
耕樵一径下,井臼四邻同。
倦宦终何得,馀生寄此中。
预烦多种秫,毋使酒杯空。
盘岭张复乡人 北宋 · 张舜民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马头已匝三千里,故国轻抛二十春。
一片青山双鬓白,长盘岭下见乡人(以上同上书卷三○○四)
客有见馈温剂云可壮元阳感而有作 宋 · 李光
 押词韵第二部
世人服暖药,皆云壮元阳
元阳本无亏,药石徒损伤。
人生百岁期,南北随炎凉。
君看田野间,父老多康强。
茅檐弄儿孙,春陇驱牛羊。
何曾识丹剂,但喜秫黍香。
伊予十年谪,日闻贵人亡。
金丹不离口,丱妙常在傍。
真元日渗漏,滓秽留空肠。
四大忽分离,一物不得将。
歌喉变哀音,舞衣换缞裳。
炉残箭镞砂,箧馀鹿角霜。
咄哉此愚夫,取乐殊未央。
我有出世法,亦知不死方。
御寒须布帛,欲饱资稻粱。
床头酒一壶,膝上琴一张。
兴来或挥手,客至亦举觞。
涤砚临清池,抄书傍明窗。
日用但如斯,便觉日月长。
参苓性和平,扶衰固难忘。
恃药恣声色,如人畜豺狼。
此理甚明白,吾言岂荒唐。
书为座右铭,聊以砭世盲(院本作肓)
忍忠嘉 南宋 · 李石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六七、《方舟集》卷一八
忍忠嘉一名忍太平,云成都人
幼入华山,师陆修静,体生绿毛头面及胸腹间。
见人自云贫子,客万里桥徐秀才家。
余与苏季文同往谒之,起立云:「我合下你两个来,你两个都是八月生」。
季文八月二日,余即八月二十三日
季文云:「好门户,可惜胸次极窄」。
指余云:「一片好心,来成都作官去」。
余再三谢之,云:「此身可以与仙翁供薪水得否」?
渠小碟中拈一枚栗子,云:「可吃此,你家中生子」。
嚼开栗子,中有一圆药。
后来累访范和仲家,就口赠和仲一诗云:「三个孩儿是你精,你身憔悴你儿荣。
情知损坏元阳力,何不留来养你形」?
余命之坐再三,师问之,就口赠余诗云:「揖我归位坐,礼数无乃过。
长生久视术,看取炉中火」。
又云:「还会得炉中火否」?
又云:「无事盘龙坐,书来祇读破。
蒙董作一块,聪明不如过」。
又自指云:「我即蒙董官人,患聪明太多」。
其人向在华山,猎人以之为野人异兽,作笼槛献之州府,而以烟火食饲之。
至是其毛稍落,说累朝事,知人家父母先祖,自云曾见之。
华山日,冬月食一味木根柏叶,扫落蕊置之木树以下烧之,生出木根芽子,号为木䭔子
至是归成都诸司争迎致师事之,寝卧在一火焙,止隔壁烧火,藉其暖气而已。
每吃粥,饮少酒,细嚼饭咽之,云:「五谷精华,天以养人,须是细嚼过始得」。
是年一百三十六岁矣。
石到家乃丁巳,李圆生年,栗子中一圆药,如其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