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曹元发”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曹元发国子博士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二
国家以数路取人,惟馆与学非名流雅士不得而问津焉。
尔之一门,其特起者为世儒宗,其继出者亦多士之望。
尔尤老于文学,恬于进取,使教胄子,涂辙清矣。
自汉置博士员,至唐犹未甚重,虽韩愈亦有冗不见治之叹。
我朝则不然,繇学省紧官者相望,尔其勉旃!
可。
曹元发秘书郎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
百司庶府,各治其事,率事繁而官少,惟馆阁无事可治,而备官自长贰至诸学士常十馀人,岂非储才之地固异于百司庶府耶!
郎亚于长贰丞,而班于同馆之上,步伐寖高,不轻畀也。
尔淹贯群经,接诸老之绪言;
表倡二庠,有多士之美誉。
置之风日不到之处,清于山泽癯儒之仙矣。
等而上之,进犹未已。
(《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五。)
犹:原缺,据清抄本补。
秘书郎曹元发卓得庆并除著作佐郎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九
二著馆职之高选,日历国史之张本,非老文学而谙典故,孰可秉此笔哉?
元发知名士也,尔得庆甲科郎也,其志同,其道同,其官又同,兹由中秘书佐太史氏。
朕尝叹史院初草,吏文居十之九,所为命尔两生,欲实事求是,欲订讹纠缪,欲削繁趋简,使他日作述一经者有所稽据,可以传信万世矣。
可。
临安治平寺题名嘉熙二年正月 宋末元初 · 贾似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四、《咸淳临安志》卷七九
天台贾似道笠泽陆睿新安汪仪凤永嘉沈厚、潘方、杨应华、周之德、曹元发、黄德陈淳祖,以嘉熙戊戌元日治平,序拜烟云阁上。
期而不至者郑泌安、刘翁、孟寅、赵希𩇕曹良朋曹原
淮东曹总领元发除浙漕缴劄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五、《本堂集》卷六九
某伏以风露气清,乾坤冰净。
恭惟某官倚云植节,列城倾心,帝有恩言,天维显相,台候动止万福。
某三薰心,九顿首,奏记签府,仰祈鉴省。
某窃惟福书所临十五城之一民一物,均在敷锡之下,至江神海若,亦莫不各以其职来为先后禦侮,而区区小吏犹为鼎裀致祷者,敬上之忱,有不容自已也。
某恭惟某官颜、孟之本领,皋、伊之规模,周、程、朱、张之践履讲贯。
其所积者厚,其所发者丰,中外历扬,可企而不可及,是宜朝夕王所,使有所裨益。
比者,上念江淮饷师事重,烦公一行。
裁出芒刀,即收功最。
追锋亟召,特委以密要之任。
适谋畿漕弄印者久,未得人如子骏者,于是以彼易此。
盖以京师天下之本根,所系尤大,不然则为轻内重外,朝廷处之审矣。
然丹屏紫极之间往往虚席,此岂久稽地邪?
某非佞,某矫首当代龙门,读了斋先生《责沈文》久矣。
霄垠异趣,末由望履幕下
景景此心,不自意斯今得执蒲璧以序属吏之后,某惠徼天幸。
甬东一书生耳,苦味尝备,中年始窃奉常第,叨席鹭屿于本邑,上冀一蹴之益。
误知诸老,交上公车。
东辕西辙,仕也学在其中矣。
侥倖试令古剡,而风俗流弊,邑计凋落,大非昔比,不敢悔咎,极力支拄,仅收拾大纲。
二天在上,驱策之不失其性,假借之以成其志,或得稍自著见于照临之下。
某端笏以请。
某骈俪之语非所长,然今人贵之以事尊大,否则谓之不敬,辄鸣瓦釜于箫韶之傍,辱流电荣甚。
某揆分有截,不敢躐申上界列仙宝辑起居问。
服在奔走,凡有指使,拱俟行下。
贺淮东总领元发两浙漕启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本堂集》卷六一
奎府升班,日畿董餫。
锋车向阙,带江淮秋水之清;
英簜倚天,正吴越福星之度。
纶言涣发,舆论欢腾。
恭惟某官光岳间生,斗山重望。
序汉相传家之宦谱,有德者兴;
主谢公仕国之文盟,厥声以大。
惟品高而莫及,自宦盛而不知。
寓直秘书,蚤极诸儒之选;
学为宰相,亲结九重之知。
亟跻蹑于紧阶,实栽培其远业。
比领饷节,使昭外庸。
果而士饷而歌,时作焚龙庭之气;
敌知有备,尽销投马箠之思。
惟帝念功,在师锡命。
俾入承于密旨,以自近于中枢
既令四辈之趣行,且与群臣而熟议。
西北之事尝窘,随见活棋;
东南之力可忧,盍资游刃。
乃疏恩于华阙,俾将漕于神皋。
天下若曰迂途,吾君则有深意。
以壮邦本,以侈乡荣。
足国裕民,则局面谙熟;
观风问俗,则人情谂详。
明效易为,最声可待。
寇氏给车河内,未酬转运之劳;
萧何𨌔馈关中,即有相国之拜。
某信书成癖,执器为方。
叨缀末科,恐负平生之志;
辱知当路,不辞屡辟之劳。
转而趋班,及此代戍。
谓可以鸣琴而治,胡然如治丝之棼。
盖土瘠民贫,艰食常如于饥岁;
山深俗犷,轻生殆甚于他乡。
枭狐强伏以思号,鬼蜮密藏而伺隙。
久已为之岌岌,谁复谅其区区。
思得名世之大贤,以为归倚;
庶使平生之素志,或可设施。
老夫似巧于从人,明公适来而当路。
喜而不寐,唯飞梦于轩墀;
察其所安,倘垂情于辔策。
其为依向,罔既敷宣。
建宁府平籴仓记咸淳十年二月 南宋 · 萧易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永乐大典》卷七五一四、康熙《建宁府志》卷四二
古者民养于官,后世民自于养,又其后也民无以为养。
周官委积,在在有之,艰阨可恤也,凶荒可待也。
曰施曰惠,盖直以予之尔。
逮德下衰,则「我取其陈,食我农人」,诗人以之思古。
疏家谓民贫无食,得贷官粟,夫转予而贷,已不古矣。
德又下衰,则饛簋棘七,诩誇形容,慨一饱之鲜逢,羡蓛蓛之有谷,民生至此,嘻其艰哉!
抑民固当自养者也,官而养民,将若之何?
我闻在昔,三年耕必有一年之积,九年耕必有三年之积,充而为登、为平、为大平,由是矣。
子言之:「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易也」。
太平之基,基于民食,王道不亦易易乎?
今夫民非不耕也,然饥者自饥;
非不积也,然歉者自歉。
什一之征,有储以供禄稍,而民不得食;
什一之什一,又有储以备饥荒,而吏不得擅。
以岁之不易,而民之无良,富不仁者崇蕴积实,愚无知者抵冒殊捍,交相为瘉,厉之阶也,奚其平?
建之为郡,山阻而田啬,民夥而俗嚣。
山阻田啬,故乐岁廑自给;
民夥俗嚣,故稍嗛则气象辄乖角,若保赤子,顾可坐视其失乳乎!
东嘉曹公元发癸酉春来治于建,兼漕全闽,未及期年,政教孚浃,惠利殚举。
会岁入小不登,预讲序事,乃惟积贮最系大命,节缩浮蠹,捐却例券,合之为芝楮壹拾伍万,桩充籴本,得米斛伍阡,置平籴仓。
成之时于是乎贮之,产米之乡于是乎取之,青黄未接之际于是乎出之。
价以市估,入从其直,出损其直,籴从民愿,俭则振恤,丰则易新。
敖廥因于苗仓,便隶役之守视;
招籴责之首吏,无关市之并缘。
思虑周,规摹远矣。
或者曰:公所至典治,为天下剧处,饟淮师,漕畿辅,办给刍粟,多至万亿,算数所不能及。
伍阡硕之积,于公其犹一吷耳,何以书?
然公之所易,而人之所难,不书则奚劝?
或者又曰:公之治郡,敬信节爱,壹是纯乎夫子之言,疾呼急索之不闻,百姓日用饮食而不知,以伍阡硕为惠,于公济人之心,自视犹欿然也,何以书?
然公能创之,后有如公者,又将推而广之,不书则奚述?
公尝持橐民部,于聚民之荒政讲之悉矣。
导上之德意志虑而致之民,公之仁,圣天子之仁也,是宜大书。
上方畴咨良牧,选表治平,以风厉郡国,斯平也,固将放诸天下而准。
一邦云乎哉,一廪云乎哉!
是宜不一书,而易非此其人,姑识梗概云。
咸淳十年岁次甲戌二月之望,门生、从政郎、特差充福建路提举司管帐司权转运司准备差遣萧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