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曹觐 北宋 · 曾公亮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款军(《舆地纪胜》卷九四、《氏族大全》卷七作转战)樵门日再晡,空弮犹自把戈鈇。
身垂虎口方安坐,命若鸿毛竟败呼(《舆地纪胜》作命弃鸿毛更疾呼)
柱下杲卿曾断骨(《氏族大全》作存断节),裤中杵臼得遗孤。
可怜三尺英雄(《氏族大全》作邑邑雄豪)气,不怕(《舆地纪胜》作愧)山西士大夫宋刘斧《青琐高议》前集卷一○ 《青琐高议》:曹觐皇祐年为康州〖《舆地纪胜》作封州
按:刺史,会侬智高压境,守节不降贼,竟为乱兵所杀,至死大骂不息。后赠公之诗者甚众,惟鲁公参政(《氏族大全》作曾参政)之诗杰出,诗曰云云。
挽赠太常少卿封川曹使君觐 北宋 · 元绛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仓卒蛮鼙上水滨,使君忠愤独亡身。
平明戈剑摧城阖,俄顷衣冠落路尘。
志士一门能许国,老夫当日亦知人。
朝廷赠襚哀荣极,青骨千金合有神清黄登瀛端溪诗述》)
寄上富相公1041年 北宋 · 李觏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四、《直讲李先生文集》卷二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至和二年八月十七日将仕郎、试太学助教李觏,谨西望再拜奉书集贤相公阁下:乡者相公偃息于外十有一年,天下之士愤懑者无所吐,天下之民穷苦者无所愬。
宗庙有神,社稷有灵,佑启圣心,廓然日出,摈谗说于九地之底,登旧德于赤天之上。
含气之类,孰不相庆?
千万幸甚!
千万幸甚!
议者曰:「贤人当位矣,恢儒复古,此其时矣」。
以为不然。
周公相成王,必先有讨于、商、奄,而后制礼作乐。
孔子鲁司寇,亦且杀少正卯,会夹谷以惧齐侯,取汶阳田,未闻区区以文字为先。
何哉?
缓急之节然也。
今之大患,患在夷狄。
士大夫之耳目属于相公久矣,谓排难解纷不在他人。
才如斯,位如斯,筹深策远,盖非小子所难窥也。
若夫祸以忽而生,势以激而动,亦不可不知。
朝廷忧西北而不忧东南,无寇贼之备,是所谓忽也。
用力于西北,则势不救东南,生奸雄之心,是所谓激也。
窃恐燕、赵有举烽之变,则荆、扬无安堵之氓。
其曰无备者,非兵非食,官不得人之谓也。
今之取才既不尽善,而南国卑薄,隔以江湖,朝士亦不欲来,比于四方,最为少人。
近者侬智高之乱,足以观之矣。
智高之起于邕也,非若鬼神出自恍惚,盖有萌渐可见。
人或言之,而主者如不闻。
及其至于广也,非有羽翼降自空虚,盖已旬月之行。
众欲距之,而主者闭门之不暇。
遂使百越之地,千里无烟,积尸成山,流血成川。
非他也,官不得人之弊也。
凡今任官,贵在科名。
彼岭南郡,不知几人,非但无功,又不能死,唯赵师旦曹觐以节义自显。
夫二人者,皆无出身。
孔宗旦以负谤之故,谪掾于邕,事未起而言,言不用而死。
夫人岂有科名哉?
凡今用法,小过不宥,而大刑不行。
小过不宥,故跅弛者废;
大刑不行,故首鼠者安。
岭南之吏,或不备不虞,或偷生惜死,而不闻有伏鈇锧者。
以不忍之政,驭无耻之人,如乘驽骀而舍鞭策,欲其致远,何可得哉!
所幸智高竖子,本无远略,如使匹马尺铁,踰岭而北,则江表生灵已鱼肉矣。
当是时,数百千里之中,无一人可与计事者。
或云修城池,或云教士卒,祗以行破公文,何曾得似儿戏,令人见之,不觉大笑。
贼若能来,谁有今日?
相公非常之人,固不为常人之事,见几而作,今也其时。
若谓才之难得,道在驯致,则凡守大藩,如古方伯连帅者,且宜慎柬,每十数郡得一俊杰以临制之,亦足以有为矣。
如此,虽大驾登单于台元帅勒燕然山,无南顾之劳扰,况当平世,谁敢动哉?
庆历四年尝以书言南方事,必达左右矣。
后二年,作《长江赋》,欲干衢室之听,而无路以通。
谨录一本,尘玷台座。
草茅之愚,行年四十有奇,一事不成,百病俱发,未知馀年有几,唯未死间不逢乱贼,是所愿也。
故复呫嗫,上渎威尊,伏惟哀其狂而宽其罪。
不宣。
觏恐惧再拜。
故知封州殿中丞曹觐宜特赠太常少卿康州赞善大夫赵师旦宜特赠光禄少卿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九九五、《蔡忠惠集》卷九
五岭之表,面内以来,南连海澨,西属蛮峒,未尝有鸣桴之警。
故守封之臣幸其无事,莫为战备。
乃者獠众猖悖,乘袭疆埸。
尔等并分符竹,对典州郡,当贼锋锐,亡身徇国。
嗟乎!
城池不足以为固,甲兵不足以为卫,陷于非命,伤恻良甚。
恤恩之厚,并贰卿列。
汝其有知,承朕此意。
录用存恤曹觐等家诏绍兴八年五月二日丙戌 南宋 · 宋高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九
曹觐赵师旦、耿傅忠节昭著,可寻访其家,录用存恤。
题旌忠亭 宋 · 无名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贼壮兵孤众胆惊,忠臣此日见专城。
负君罪大宁如死,守土诚坚不问生。
报国寸心无自愧,呼天浩气几时平。
潺湲多少英雄泪,千古封江不断声(《舆地纪胜》卷九四《广南东路·封州》 《舆地纪胜》:曹觐建安人修古之子也。皇祐中封州。侬贼入境,率州兵御贼,兵溃为所执,三日不食,遂遇害。后建州守臣魏矼奏,赐谥忠肃,坟亭名旌忠,名士往来多留诗楹间云云。)
杨宝震仲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九○
国朝以仁厚遇士大夫,以礼义婴臣节,故士之处变,率能随事著见。
贝贼之变,马遂死之;
邕贼之变,孔宗旦赵师旦曹觐死之;
睦贼之变,彭汝方詹良臣死之;
伪楚挟虏以窥僣,吴乂夫死之;
伪齐引虏以陷大名郭永死之;
后此者八十年而兴贼附虏以叛,公死之。
虽然,公非诸公比也。
或向贼不屈,或临阵死守,而公未有所迫也,责望犹后于时贤也。
以藐然孤踪任六十州向背之机,明万世君子之分。
伪檄之来,引义语寮吏,寄声诀家人,而后屏人闭閤,饰巾待终,从容就义,如往如归。
由是而为士者,乃知所决择也,则视前诸公为尤难也。
公非以一死为谅也,节义之称不著于平世,非无也,欲恶有甚于生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义在生则生,义在死则死,贤者亦率吾性、素其位、慊于中而行之,以为人所当为者耳。
况在臣子,本无毫发过分事也。
世降道微,义理不竞,而士之拔然自立、不污不屈者,则昭昭然揭节义之称于天下矣。
间有遇患难而能真知实见,为君决一死,则又绝无而仅有矣。
是虽出于世降道微,脱并是而无之,则亦无以为国矣。
能始终听命于天地而不贰者矣,纪天彝而扶人极,立世教以奠民志,皆在是矣。
有国家者无使全身失节者终其幸,而赍忠入地者重不幸,则可以正邦矣。
幸不幸则固有任之者矣。
某夙荷公知,归自万里,吊公独后。
虽然,公不亡矣,吾知勉矣。
洋州察推吴君志铭 南宋 · 文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六
艺祖皇帝垂统立极,惩五闰士气衰愞,以正谊为第一事。
陶谷袖禅稿,薄之,终身弗大用;
卫融为其主,盛怒以霁,目为忠臣。
人知趋向,国脉以寿。
庆历时任福桑怿、耿传,皇祐时曹觐孙节靖康时李若水,死于战敌,死于骂贼,忠赤相望,未易枚举。
高宗皇帝中兴绳武,益重服死义者。
郎官出使,谊不辱命,如济源傅察
处民伍抗虏,视死如归,如下邽苏鄂。
事辄听闻,列圣嘉叹,或超加恤典,或宣付史馆
诸公身元虽丧,生气凛凛,国家畴其事而崇报,奋乎百世,闻者兴起。
开禧丙寅,权臣用事,谋动干戈,西门贰宣招者妄自尊大,用兵非所长,怵于敌诱。
明年正月敢窃位号,延置亲党。
吴君忠嗣时宰武连,大变起,族属侍母淑人太宗皇帝七世诸孙,伪命狎至,以夔漕处之。
君怒骂曰:「祖先□业著在盟府,忍一旦坠地耶?
我宁一死,终不为尔屈」。
径却其檄。
凶徒怒甚,下令后军屯将,遣甲士十数,露刃庭中,迫之使行,有「如其不来,函首前来」语。
君屹立不动,伪督运徐景望声势澒洞,家奴氐县无状,君曰:「此赵官家世界,汝何敢尔」!
杖之,仍械诸狱,逆党为沮,朝廷宪章遵奉一如常日,今公牍存县可考。
邑当孔道,弓剑旁午,父老恃以无恐。
凡四十有五日,乾清坤夷,天日复见。
马使者范仲壬行部百里,士民具君守正实事,遮马首驩言之。
又群走府,太守知其详,亟为上利路运判赵纲制帅杨辅、宣威今使相安公丙连核颠末闻上,安公又以亲戚畔之为奏牍语以證,得旨免连坐,免移徙,官使仍旧。
君耻累同姓,乞更之,特许易今名元,字明叔,赠太中大夫集英殿修撰夔州路提点刑狱抑中子。
繇祖而上见太中墓志。
以集英遇郊恩任通仕郎,初主凤州梁泉簿耳,转丞文州曲水武连,秩满令普安
丁淑人忧,外除调剑门
先是,武连政盖下至卒吏邮传得其欢心,总计陈晔尝报书,谓自有此邑无此令,既去它邑,幸其肯示。
君知戒令已孚,三为令俱隆庆
嘉定十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洋州观察推官任,客兴元府城固姨魏氏,早起无疾而逝,年四十有七,官止儒林郎,逾月得佥书合州判官厅公事。
明年清明日太中淑人墓次。
君庄重温粹,不事华好,眉宇清润,趋进中礼,雅向好学士
当未仕时,左右经史,喜学为诗,榜书室以「吟窟」。
历五任所,谈者几不容口。
宽厚爱人,乐施予,遇亲旧贫死无归则葬之,其幼孤则字之。
昆季间奴隶平时靡人不称,闻其亡云,悲咽有如丧所亲者。
明习世务,音吐开爽,白事台府,纚纚可听,类首肯之,荐改秩者四人。
安公丞郡普安日,喜其试邑能事,及转运军前,君尝为言「必斩副宣嬖人赵富已,可议进取」,公悚异其语。
旋以忠节逾重爱,辕门尊崇,君得见不以时,见或留弥日,公事公言,亟从无疑,许为成就通朝籍。
始以内艰去官,后以大制阃趣召差跌,今书币岁犹往来。
初,集英五为郡,持节典藩,所至称廉,物产不夥,以君故免归,有司宣城万捐金分酬之,乃买田庐大安军,食其租入,因家焉。
初娶王氏,承直郎斑女,再娶实淑人妹。
三子:柬之、震之、损之,从进士举
嘉定九年诏下取士,利漕使者曹彦约酌法意许贯三泉,并闻制阃,以杜讼云。
一女未行。
孙男二人。
予尝究观班史,新莽盗神器,愚无知者,明丽有之。
乃若读书名为儒,作国师作《美新》,传笑无穷。
方逆焰燎原,士自科第中出者犹不自引去,甘心蹠徒。
君胄贵室,为小官,明于避就,弗坠党与,不贻父母羞,虽教忠有自,亦性忠君父使然。
皇明旌异,用劝方来忠孝者,于铭何辞。
铭曰:
大浸稽天,砥柱弗徙。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性孝与忠,维古烈士。
崇高节,无生有死。
全璧而归,持见先子。
彼荡荡者,颜之厚矣。
华松岗,实墓其址。
清风百世,闻者兴起。
按:《考古与文物》一九八七年第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