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秋日偶成二首宋祝穆《古今事文类聚》前集卷一○作程颐诗。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外集卷二作朱熹诗。) 其二 北宋 · 程颢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杜鹃(按:据《建炎复辟纪》此诗作于建炎三年。) 宋 · 郑瑴
七言绝句 押微韵
杜鹃飞飞无定栖,寄巢生子百鸟依。
园林花老昼夜啼,安得百鸟挟以归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卷三)
诗一首 宋 · 张浚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群凶用事人心去,大义重新天意回。
解使中原无左衽,斯文千古未尘埃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下》卷四四)
王民瞻送行诗(题据《积书岩宋诗删》补) 其二 宋 · 胡铨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士气从来弱不支,逢时言行欲俱危。
不因湖外三年谪,安得江南一段奇。
非我独清缘世浊,此心谁识只天知。
万牛回首须公起,大厦将颠要力持宋李幼武《宋名臣言行录别集》上。《宋名臣言行录别集》:王庭圭字民瞻胡忠简以忠言忤时相谪岭表,亲交无敢通问,公独以诗送之,忠简赓之云云。)
宝庆府濂溪周元公先生祠堂1230年9月13日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六、《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四九、《楚纪》卷一九、嘉庆《邵阳县志》卷三四、嘉庆《湖南通志》卷一八七 创作地点: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
宝庆府府学教授梁君士英了翁书曰:「自治平四年周元公先生郡学于牙门之东南陬,绍兴二十有五年,又迁之神霄废宫,乾道八年复其旧而奉先生之祀,以张公九成侑,绍熙四年又更以特祀。
嘉定十有三年,迁学少城之西,旧址荒茀不治,先生之祠虽寓新学,而仅寘诸堂隈。
士英请于赵侯善淇,以旧址隶学;
请于李侯大谦,即其地而祠先生
守贰僚佐、乡之荐绅韦布各捐金,以溃于成。
绍定二年之冬,讫明年之夏
凡为堂四楹,祠居其一,东西又为斋庐以翼之。
士谓是不可无记也,以惟子也请」。
了翁虽不佞,而于先哲言行概乎有闻。
且学之始建而用币于先圣、先师者,先生之文也;
记学之改作者,五峰胡子也;
记学之复故者,宣公张子也;
先生之特祠,文公朱子也。
四子之文日星垂而江河流也,而奚以尚之?
敢辞。
梁君又曰:「先生之没百五十年,未有所易名,子为之请,宁远营道,皆先生故里也,子为之记其祠,郡国之祀先生,子之记亦巳多矣,而奚独遗是哉」?
了翁曰:非敢遗也,而难为言也。
虽然,请为诵先生之言而申三子之撰,可乎?
盖自氏以来,为五百年者三矣。
圣远言湮,俗沦士散。
道者离乎器,而不知一理二气之玄根;
言性者离乎气,而不知元亨变化之实理。
知刚柔之为善恶,不知刚不一于善,柔不一于恶也;
知阴阳之为动静,不知阴不一于静,阳不一于动也。
先生始为图书,贯融而劈析之;
二程先生亲得其传,道日以章;
迨胡子、朱子、张子,推衍究极,亦几无馀蕴矣。
然而论说益明,适以为藻饰词辩之资;
流传益广,适以为绐取声利之计。
故胡子曰:「弃不赀之身于一物之小,其不仁莫甚焉」。
张子曰:「学校所讲不过缀缉文词,规取利禄,非先生所以望于后人之意」。
朱子亦曰:「程氏既没,传之者不能无失,流为老、释而世莫之悟也」。
呜呼!
邵居重湖之南,地阻且右,而先生之遗风馀化、三子之格言精义。
洋洋乎斯人之耳目,使为士者目击而心惟,气感而机悟,则将有惕然于衷而不能自已者。
予无所措其词,请以是识诸石。
绍定三年秋九月辛丑临邛魏了翁记并书篆,广平李大谦立石。
修建凌霄城宝祐三年 南宋 · 朱文政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三、《四川历代碑刻》第二一二页
宋宝祐乙卯,鞑贼自云南斡腹。
明年,制臣蒲泽之以天子之命命帅臣朱祀孙措置泸、叙、长宁边面。
明年,城凌霄,为屯兵峙粮、出攻入守据依之地。
闰四月经始,冬十月告成。
长宁守臣士英任责,潼川路总管朱文政董工。
宝庆府濂溪书堂记 宋 · 高斯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一、《耻堂存稿》卷四
宋君仲锡宝庆之明年,以书来曰:「郡学濂溪先生尚矣,绍定二年教授梁君士英始即先生迁学旧址而改建焉,为堂四楹,岁未久而颓圮不治。
仲锡来谒,叹曰,先生治平间迁学于是,岂苟然哉。
邵水经其前,澬江绕其后,左挹东山,右俯清溪,高明夷旷,一郡神秀所钟。
学既他徙,昔人即其地以祠先生是矣。
顾规模隘陋不足以称,乃彻而大之,中为先生祠堂,祠先贤于东西序以侑焉,其后为讲堂,直舍、斋庐、门庑、庖湢皆备。
经始于宝祐三年十有一月明年某月成。
维昔绍熙郡学之祠,文公朱先生记之;
绍定改建之祠,公之季父鹤山先生记之。
今兹之役非公莫记,成事,敢以为请」。
斯得闻之,蹴然曰,季父之言立于世,浅闻者不足继也,况朱子乎?
朱子之记,发挥太极图书之妙,鹤山之记,阐明刚柔善恶阴阳动静之理,皆已至矣尽矣,后学措辞,不其僭乎?
然而侯以邵士之请来,不可无以告也。
先生卓然特立于群圣人绝响之后,亲承洙泗道统之传,二程先生受业者也,先儒拟以颜、孟,然则舍夫子无以拟先生矣。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天道流行,物得之以正性命,先觉之倡道者似之,故原道于无极二五之先。
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也,观物于庭草不除之际;
夫子之四时行、百物生也,玩心于圣人所乐之地。
夫子之忘食忘忧,纯亦不已也,涵泳从容,深造道妙,与天同体。
呜呼,其元气之会乎?
苏公轼非为先生之学者也,其诗曰:「先生岂我辈,造物乃其徒」,识者以为善言德行,是岂无所见而言哉!
然舍造物与孔子无以拟诸形容矣。
学者诚能想其气象而用力焉,则识趣造诣能见大意,虽未入先生之室,闯其藩,哜其胾,其庶几乎?
邵士亲染先生遗泽者也,闻风兴起,岂无其人,故诵所闻若此,期与共学焉。
皇朝名臣言行录续集序景定二年正月 南宋 · 赵崇铨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七六、《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三八
本朝《名臣言行录》,紫阳朱夫子所编也。
惜此书止集于八朝之前,而未竟于中兴之后。
南渡以来,忠臣义士名声在人,项背相望,摭实采迹,得此失彼,岂惟朱夫子遗憾,亦学者觖观也。
外孙李士英顷以宗人太平老圃所校《八朝名臣言行录》锓梓,大为学者便矣。
今又于中兴四朝诸名臣蒐阅行事,集为全编。
笔成示余,一览在目,不流不略,似欲希紫阳者也。
紫阳岂易希哉!
希之者非僭则妄。
余惟惜此书未竟于前时,而幸此编稍全于今日,故为识之。
景定辛酉人日浚仪赵崇铨平翁序。
按:《皇朝名臣言行录续集》卷首,同治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