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乞从台谏论龙大渊曾觌不当除官奏 宋 · 金安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一、《宋史》卷三八六《金安节传》
陛下即位,台谏有所弹劾,虽两府大将,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臣乃为迁就讳避。臣等若奉明诏,则臣等负中外之谤;大臣若不开陈,则大臣负中外之责;陛下若不俯从,则中外纷纷未止也。
曾觌解带特转遥郡一官制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九九、《胡澹庵先生文集》卷六
垂櫜而入为非礼,则左弭为恭;执冰而倨为不武,则腰矢为毅。尔秉德朴实,赋性忠淳,知弧矢之利以威天下,而能左右佩服,奉以周旋,其视垂櫜执冰者,不既贤乎!比其解也,不有以酬其劳可哉?爰加勇爵,序进州团,其克钦承,以图报效。夫郤縠说礼敦诗,其则不远;祭遵轻裘缓带,陈义甚高。尔能慨慕若人,俾厥后毋专以弧矢威天下,则予一人以怿。
回奏宣示御制策士圣训 宋 · 史浩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七、《鄮峰真隐漫录》卷一○、《宋史》卷三九六《史浩传》
臣辄贡愚诚,仰干天听。臣前日恭闻策士登瀛,其间所答未甚痛快,有御笔为之开明,以宣示近僚。臣深欲转求,窃窥圣作。初三晚少保曾觌得旨过臣所居,宣示此书,臣百拜跪读,仰见陛下万机之暇,留神翰墨,发为文章,涣乎日进,以起主威,以励颓俗,不胜天下之幸。臣尝观汉崔寔《政论》,其言当世之弊,救之之方,无出刚果。盖自古圣君,莫不以宽大忠厚为本,而刚明果断辅之。今日王言之大,虽不敢下比寔论,要其大旨,亦是同归。诚欲振乾纲于委靡,回既倒之狂澜,作群臣以趋事赴功也。抑臣观圣训,谓将相有不称职者欲诛戮之,臣愚无知,敢献所疑。夫唐虞之朝,四凶极恶,止于流放窜殛,而其三载考绩之法,至于三考不过黜幽陟明而已,未尝有诛戮之科也。若《甘誓》、《胤征》所云,乃为行师誓众设耳。盖诛戮大臣者秦汉法也。汉之七制,可称治主,然见谓杂霸,不得进于三代者,此其大疵也。我太祖皇帝深以行一不义、杀一不辜为戒,而得天下,制治以仁,待臣下以礼。列圣传心,至仁宗而德化隆洽,朝廷之上至于耻言人过。故本朝之治,独与三代同风,此则祖宗之家法也。而圣训则曰「国朝以来过于忠厚」,夫忠厚岂有过乎?周家自后稷、公刘、太王、王季,积德累仁,至于文、武、成、康之盛,而忠厚之风始达于天下,故《行苇》之诗歌之。夫为国而底于忠厚,岂易得哉?而岂有过者哉?陛下此言垂之后世,臣恐议者以陛下自欲行刻薄之政而归过祖宗,此不可不审思也。若必欲宣示于外,乞改曰「一于忠厚」,尚庶几焉。
平江酒帖 南宋 · 曾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
觌再拜。平江酒毛汝能乃觌所辟置,天下之奇材,而汤德广诸人不以法度御之,多取以供它费,小使臣不敢辄忤其意,至今循习不改。觌已请于朝,欲自使令。今已得数万缗酒本,方营求数十区屋材,兴治清和一坊,追复其旧。稍待三两月之期,使司必与享此利。欲望一著檄过杭,严戒以即日上道,幸甚。第勿令胡守知此意也。觌再拜。
惠诲帖 南宋 · 曾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六艺之一录》卷三九五、《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四、《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
觌启:惠诲,喜闻朝寒万福践长。重蒙问馈之及,拜况铭荷。谨上状,不宣。觌启上子发承事。
枫桥帖 南宋 · 曾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六艺之一录》卷三九五、《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四、《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
觌启:枫桥𡨧堵在望中,念欲重诣,久不克。被诲存,喜聆清适。舟车北来,道俗之誉蔼然,信名下无虚士也。不宣。觌启上温老。
题米芾云山画卷 南宋 · 曾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壮陶阁书画录》卷五、《珊瑚网》卷四、《蕴真堂石刻》卷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四、《续书画题跋记》卷四
元章早年涉学既多,晚乃则法钟、王。此元祐初作也。风神萧散,所谓天成者,非世间墨工椠人之可髣髴。伯玉出以相示,因书其后。绍兴壬午仲冬晦日,平丘曾觌纯父。
皇帝赐书记(隆兴二年八月十六日) 南宋 · 曾觌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七五、《三希堂法帖》第七册、《大观录》卷三、《古书画伪讹考辨》下卷
隆兴二年中秋日,臣觌等从上诣德寿宫谒见。朝回,上御内殿,语臣等:「为政恤民之道甚难。往者苏、湖潦饥,发封桩赈济,运纲稽缓,出内帑助调,小民犹有琼林大盈之言,安知吾心哉?固政不勤则荒,民不恤则怨,人心然也。吾常戒慎,不敢怠忽」。臣觌等拜手稽首谨称贺曰:「诚如圣言,毋以逸豫为期,而思海宇之广,边境之虞,必使人物咸若登春台,跻寿域,而后可同乐也」。猗欤盛哉!上是日阅唐史,至太宗与张元素语隋主有好专之失,亲洒宸翰,以寄其思,推广当时太宗为治之意,语臣等曰:「吾行有不迨,即时奏毋隐。故书此以赐卿」。臣觌谨捧领谢,无任感激,伏书于下。八月十六日,中大夫、秘书监丞兼左谏议臣曾觌记。
题徽宗宸翰(按:《贵耳集》卷上以为此诗系曾觌所进。) 宋 · 康与之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玉辇宸游事已空,尚馀奎藻绘春风。
年年花鸟无穷恨,尽在苍梧夕照中。
与朱元晦书 其二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文定集》卷一五
某所欲言者甚多,初谓秋凉,或可再得承教,今遂未可卜也,殊以怅仰。谏省二公论龙大渊、曾觌,未报间却各除知阁,仍兼旧职。金给事、周舍人相继论其不可,中批语甚峻,二人皆待罪,有旨无罪可待。刘谏除工侍,而张真甫以待制知会稽。真甫陈义甚力,引富、韩公、司马温公辞副枢事,未知能必行其志否。郎官李君朴、林栗缘禁中点检小使臣升陟状,而二人所荐乃杂流,批出诘问,既而各展磨勘。盖上于细务一一省览如此也。
与李运使书 南宋 · 汪应辰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七○、《文定集》卷一五
某山居绝无外事,可以一意观书,第目昏日甚,殊相妨也。又闻颇苦目疾,此中年尝患而应辰特甚耳。沈存中方,每日用白汤沃洗,胜于服药,不知曾行之否。边报竟如何,目前未见其可恃以无恐者,但幸其无他耳。仲秉缴还曾觌词头,寻赵舍人归,遂行之,却不报行也。敬夫中批知袁州,次日除郑藻仪同,文潜殊不晓,第恐亦难久也。贤良召试辞免文字极得体,第恐命再下,亦须一出耳,幸望审处之。垦田之议,顷于邸报中见之,颇讶其首尾不贯穿,今得见全文,甚幸。《乖崖堂记》所谓发潜德之幽光,非可为浅见寡闻道也。大抵《实录》乃王钦若主之,如澶渊之役,并不及寇莱公一字,而其自辨处甚悉也。永叔、原父等文字多奇绝处,方欲谋一定居之地,尽裒集所有藏之,他时可录寄也。
请去龙大渊曾觌奏(隆兴二年) 南宋 · 龚茂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四、《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卷一四、《宋史》卷三八五《龚茂良传》
积阴弗解,淫雨益甚,荧惑入斗,正当吴分,天意若有所愠怒而未释者。二人害政甚珂百倍,陛下罢行一政事,进退一人才,必掠美自归,谓为己力;或时有小过,昌言于外,谓尝争之而不见听。群臣章疏留中未出,间或窥见,出以语人。有司条陈利害,至预遣腹心之人示以副封,公然可否之。若夫交通货赂,干求差遣,大臣畏忌,依阿听从,此又其小小者。
再请去龙大渊曾觌奏(隆兴二年) 南宋 · 龚茂良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七四、《中兴两朝编年纲目》卷一四、《宋史》卷三八五《龚茂良传》、《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二四
德宗谓李泌「人言卢杞奸邪,朕独不知」,此其所以为奸邪也。今大渊、觌所为,行道之人类能言之,而陛下尚未之觉,更颂其贤,此臣所以深忧屡叹百倍于未言之前也。
曾觌除遥刺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五、《掖垣类稿》卷一
原标:武翼郎、带御器械兼干办皇城司曾觌,用随龙恩转一官,除遥郡刺史。
敕具官某:朕祗奉睿谟,绍承圣绪。加惠不遗于远服,疏荣可废于旧劳?尔夙蕴材猷,雅精辞艺。骖乘而临代邸,备著忠勤;舞干而卫舜阶,方资谨饬。其叙迁于诸使,仍遥刺于名邦。尚对恩华,益肩报礼。可。
曾觌加封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三、《玉堂类稿》卷二
门下:朕若稽列辟之盛,畴越放勋之先。德既冠于百王,年仍高于五帝。则天为大,康衢形尔极之谣;克逊允恭,华封有圣人之祝。孰追懿铄,繄我慈皇。比参订于师言,庸肇称于钜典。逮均庆赐,可后旧人?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信安郡开国公、食邑某千某百户、食实封某千某百户曾觌,夙禀通才,进逢亨运。以辞章而被遇,多历岁时;居富贵而守谦,久安閒适。领节旄于蜀道,总使范于祠庭。肃尔多仪,相予盛礼。朔冬奉册,缀三事以峨冠;春日称觞,粲万花而会弁。宜畴多邑,用溥醲恩。于戏!荡荡民无能名,既丕扬于德业;皇皇事之壮观,顾何吝于龙光?惟上圣为能兼古今之徽,惟至尊为能锡臣邻之祉。往思祇服,勿替恪恭。可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曾觌加封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三
门下:朕克堪用德,咸秩无文。先六月以戒期,各扬乃职;命五臣而总使,以迄于成。逮此均釐,首兹驭贵。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信安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曾觌,才华敏妙,器度宽和。朱芾映珩,慕壮猷于方叔;绿滕照乘,保眉寿于僖侯。既颁三事之崇,宜励多仪之助。提纲振领,道涂次舍之毕脩;款庙徂郊,辇辂烝徒之咸赖。勤劳至矣,褒赏随之。是丰多户之输,仍衍真畬之入。厥惟馂惠,亦以劝功。于戏!礼有五经,祭为最重;王之八柄,爵乃居先。尚图称于茂恩,庶永绥于来誉。可加食邑五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曾觌除少保改镇充醴泉观使加封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门下:八统驭民,敬故在进贤之上;三孤辨等,正仪高特揖之中。眷念旧人,独存耆老。久荣兼于将相,盍序进于班联?揆以刚辰,告于列位。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信安郡开国公、食邑三千一百户、食实封一千三百户曾觌,性涵温厚,识蕴通明。辞章焜耀于一时,议论驰驱于千载。事予潜邸,夙罄于勤劳;际我昌期,居多于忠益。处燕閒而自适,履富贵而能谦。岁月屡迁,眷知弥异。朕历览兴王之代,率优附翼之臣。《誓》纪带河,沛邑尽封侯之俊;《诗》歌伐木,周邦多归厚之民。若时鲐背之贤,可后龙光之渥?是用升华孤棘,新亚保之威仪;分镇葭萌,换元戎之节制。易使名于真观,衍封食于上畬。衮绣有光,丝纶甚宠。于戏!汉家再造,赏朱佑之旧恩;唐室方兴,叹元超之白首。勉思古谊,益介多祥。可特授少保、宁武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依前信安郡开国公,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曾觌加封制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四、《玉堂类稿》卷三
门下:朕率朝绅而款清庙,备法驾而登总章。梐枑再重,次帷宫而肃若;经涂九轨,行玉辂以安然。旋观周道之砥平,喜见汉官之仪盛。言念初潜之旧,实宣使领之劳。显布纶言,诞敷祭福。少保、宁武军节度使、充醴泉观使、信安郡开国公、食邑三千八百户、食实封一千六百户曾觌,宇量宽博,材资肃良。保躬存劼毖之心,卫上体忠纯之度。阅巾箱而考古,夷雅自将;执皮帛以会朝,寅恭匪懈。属宗祈之协吉,躬祼献以告虔。一纯二精,既内殚于诚意;千乘万骑,亦外展于祲威。纷祝嘏之告祥,知乾坤之飨德。是广配天之泽,载推加地之恩。于戏!祀文王于明堂,方祇念仪刑之典;授武帝之神筴,敢独当赞飨之辞?有加耆艾之臣,均畀神明之况。往膺徽数,益勉令猷。可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
福州观察使提举佑神观曾觌辞免转官不允诏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玉堂类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惟予贤子,昔在幼学,春诵冬读,诏之有人。逮兹升储,隆我国本。推恩笃旧,厥有故常。按籍序迁,卿其一也。理无可避,往即钦承。
武泰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充万寿观使曾觌乞致仕不允诏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九、《玉堂类稿》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古者大夫有服采之劳,故七十则致仕。由卿而上已不著引年之礼,况夫视仪台路,未尝任职,遂欲得谢,不其难乎?卿宽绰厥心,端庄其质。从容翰墨,既久益新;进趋会朝,虽老弥壮。宜安富贵,自乐清时。而甫及传家,遽还印绶。在止足之计则善矣,抑何以副予念旧之意哉?晞踪汉疏,未可轻议。所请宜不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