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答第二人曾渐殿元启1190年5月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九六、《诚斋集》卷五四、《宋四六选》卷二三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审言扬大廷,名亚举首。
刘蕡过董,岂惟二三策之嘉?
曹参次萧,犹在十八侯之右。
恭惟殿元先辈以英妙未壮之齿,挟磊落不世之才。
把钓而拂珊瑚,臞然山林枯槁之士;
排云而叫阊阖,勇哉忠义奋发之辞。
徒步来大江之西,一日惊盛名之下。
平生学力,当不为摘颔之资;
后日壮怀,以此占撄鳞之举。
某旧邻乡社,新识风裁。
偶陪集贤之堵墙,与闻九宾之胪句
未遑进牍,先辱赠文。
不敏之云,何足以谢。
司法晁君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攻愧集》卷一○八
晁氏系出于西周王子朝,汉有错为御史大夫元魏有清为乐陵太守,唐有左补阙大夫杲。
或谓其家有刘玄德起兵时钱券,则其传世远矣。
本朝文元公以清德雅望冠一时,文庄公继掌内外制,赐第京师昭德坊。
后益蕃衍,散处汴、郑、澶、济间。
南渡以来,江浙蜀道所在寓居,实皆出于昭德,无他晁也。
君讳某,字某,生于济之任城
曾祖仲参,赠金紫光禄大夫
祖端义,奉议郎签书高邮军官厅公事。
巽之,超然不仕。
妣闾丘氏。
君资禀不凡,少承家法,笃于孝友。
尝刲股以起母及仲兄之危疾。
年踰强仕,从叔侍郎济阳侯谦之以郊恩补君将仕郎,授迪功郎监潭州南岳庙,循从政郎,调建昌军新城县主簿,继为沅州司法参军
君宦情素薄,而临事殊不苟,率有可称。
其在新城,豪强犁人之墓,冤诉莫直。
君为得遗骸于田中,遂伸存亡之枉。
广昌以匿寇事攘富人之赀,骨肉骇散,冻馁于外,狱久不决。
君受责欲行,令辄赂,君拒之,以实闻,而还所籍,其家优裕如初。
居沅才三月,有冒官称者守意希赏,抵以深文,僚吏和之,君独不可。
守数谕意,不为动。
善善恶恶,行其志类此。
俄感疾,已而起居如平时。
忽趺坐而逝,安静不怛,不惟积善之报,殆有自得而莫知也。
君宜达而沈下位,宜寿而止六十一,寔乾道元年正月三日也。
娶姜氏,蚤卒。
子五人:子骞子与子思子游、子冉,文学才干俱有家法。
三女:婿通直郎赵某沈忠恕、杜隽,皆世家也。
孙男八人:百源、百则、百海、百制、百利、百礼、百扬、百顺。
女六人。
曾孙二:世黻、世表。
七月朔,归至寓居抚州金溪县
十月二十六日,葬君于临川县崇德乡嵯峨山之西。
敷文阁直学士公武,君之弟行,尝状君之行事。
至开禧三年,凡四十三年矣,君之子惟子游在,孙亦亡二人矣。
百海游鄞,求铭于钥。
老矣学落,何足以发幽光?
独念中原衣冠故家日就凋零,文献相传,如昭德之晁则又鲜矣。
少时及识敷学风采,服其该洽。
其诵君之贤如许,以托名不朽为幸。
铭曰:
王谢故家,风气一种。
晁之在汉,实配于董。
宋益大,名胜继踵。
法藏耄智,读者皆竦。
济北嵩山,词采泉涌。
恂恂法曹,典刑庄重。
以君之才,卒于流冗。
我思前良,托名为宠。
中奉大夫尚书工部侍郎曾公墓志铭1215年 南宋 · 叶适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水心文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水心村
公曾姓,渐其名,字鸿甫建昌南城人
曾氏散居江南、闽、浙,仕无不取卿相。
其别自抚州房居南城者,至公曾祖处仁、祖度,始种殖于学,为儒先生
父发,用累举恩监文思院
公生未十年,遍读经史,默诵《左氏》,能通举大义,笔下语五六十翁不能为。
踰冠,三上省,以第二人赐及第
承事郎签书南康军判官,政纤巨一佐其守。
值旱饥,沿村劝粜,又决狱问囚,走旁郡,劳苦未尝辞。
诸司赖其亲己,合议荐之。
公逡巡辞曰:「一路当荐有几,不知求,何用我」?
曰:「名孰先于子」?
公曰:「刺举不责功实,而以名取人,纵我急进不爱惜,得无反坠弃之乎」?
固辞而免。
召为国子正,迁博士秘书郎实录检讨官。
时论者方以道学为伪,攻讪出一口。
公厌之,求去。
得请矣,有觉其不可者,留于朝。
著作佐郎,兼考功郎官。
求去不已,知滁州
会新立法,不更邑,不守边。
主管冲佑观,知兴化军
将行,文思卒。
初,韩侂胄阴执国柄,宰相以下,升黜在手。
公不往见,故御史程松希指罢公。
至是侂胄自为平章军国事,未毕禫而以秘书丞召,改著作郎
兵部郎官军器少监秘书少监
公以骤迁为非,复求去,不许。
方下诏伐虏,直北门者既辞不就,将用公,公曰:「吾初不与议,必用我,即以自所为言者具之」。
诏遂寝。
又将以公检点枢密院机速文字,公复力陈不可,又寝。
连求去,侂胄虽不乐,然极重公。
秘书监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官,兼权中书舍人
侂胄贵,台谏、给舍供隶役,弹劾、封驳皆具检请命,意所欲者指授行之。
侂胄殊不以望公,有论执,即时止。
右史陈子翀归自泉州,众畏其凶险,公曰:「是尝无故自言为察官者。
今地位已高,必抗颜据要路,肆其噬搏,善人无类矣」。
侂胄不敢违,为改一州使去。
于是女真虽退,而濠州屡扰,小使议和久不决。
虏坚责正隆以前礼赂,持论者各怀苟且。
公推衍大义,载于训词,扶善警奸,得承平奥雅之意。
又为改定誓书,以存旧体。
俄而侂胄死,素抑夺者多收用,而赵彦逾亦在中,公争曰:「彦逾无预世道兴衰,何为于此」!
又将籍故宰相陈自强之家,公又争曰:「国家本忠厚为德,二百馀年矣,岂以自强故薄哉」!
时公已病,于更改向背之际多不合,慨然叹息曰:「天下事止于是邪」!
遂以亲嫌乞免,且以病力祈去。
权工部侍郎,升史官同修撰
病遂不愈,开禧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卒,年四十二。
顾其子曰:「汝虽贫,尚有田宅,谨持门户,无因我死乞怜于人」。
嘉定二年二月十八日,葬于太平乡香山。
夫人汪氏,封恭人
子曰颖茂,承务郎、监福州水口镇
曰颖秀,修职郎、新监绍兴府苗米仓;
曰颖敷,早卒。
女之婿曰卫樗,某官;
幼未行。
公孚尹明达,既早慧,长益贯研古今,出其英华,皆有新意。
方得志于科目,不知者以凡人料之,谓其驰逐资富贵,鲜淟相矜伐而已。
而公谦明无傲世之行,简远无近俗之名,未得不愿进,暂进辄求退,处乐而忧,遇变而安。
庆元嘉泰间朝衣负涂炭之羞而以冰玉自洁,青蝇蒙樊棘之诮而与鸿鹄偕逝,合德引类,思深虑长,天下以为贤而宜书,死而宜传,惟公也。
铭曰:
孰司下人,逐死奔生?
有膏其污,不臞其清。
是为鸿甫,正性之闲;
众攫群攘,舒徐其间。
时虽我畀,我不时即;
进怯退勇,先义后得。
终于开禧,始于庆元
吉士庇国,如珠润渊。
日之所杲,月之所耀;
不可盖藏,可以并照。
香山之冈,云木茫茫;
其年短折,其存永长。
嘉定八年九月□日。
曾渐权工部侍郎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一、《育德堂外制》卷二
萃英髦于三馆,久资领袖之良;
分职守于六卿,允藉羽仪之重。
有嘉伟德,式契隆知。
具官某,识造精微,学原正大。
、公孙之对,早擅修名;
庄、骚、太史之文,固其馀事。
比由东观,晋摄西垣,审观消长之机,力致忠邪之辨。
惟今多士,如尔几人。
顾以引嫌,于时改命,辍我代言之选,登诸宅事之官。
伊公道之日开,适善人之类进。
庶殚远虑,共赞丕图。
宫室苑囿之不增,方躬行于俭约;
期会簿书之至简,独深赖于论思。
尚采乃言,永臻于治。
曾渐中奉大夫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三、《育德堂外制》卷四
引疾乞身,勉徇垂车之志;
输忠报国,忍闻易箦之言。
矧方在于盛年,曾未舒于素蕴。
永怀雅望,用锡悯章。
具官某,精识过人,清标遗俗。
践履淳实,在孔门十哲之间;
论议开明,出汉廷诸老之右。
比与代言之选,有嘉陈善之诚。
擢置贰卿,仅踰挟日。
朕方博延众正,率励群工,欣旧德之偕来,叹英材之遽逝。
追崇四秩,以贲九原
贾谊早终,顾孰询于得失;
马周不寿,徒思见于仪刑。
尚想令名,克垂永世
曾鸿甫著作还朝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进退非关我重轻,乡来何屡乞青城
西风又上蓬山去,指日须为政地行。
卫霍功名思灭敌,时世欲持平。
西湖之上烟波阔,回首能令眼倍明。
兰亭 南宋 · 曾渐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一八、《兰亭考》卷末
泽卿汇次《兰亭考》,凡方册所纪,卷轴所题,亦略备矣。
其不可致者,天上书耳。
秘阁藏唐人钩摹,并钟离景伯摹三轴,皆有跋语,录以遗之。
南城曾渐书于道山堂。
条具置局造历事项奏嘉定三年八月 南宋 · 戴溪
 出处:全宋文卷六四三○、《宋会要辑稿》运历一之一二(第三册第二一三三页)
都省批送下礼部邹淮状,历书差忒,乞置局改造事,劄副秘书省
契勘向来置局及废罢因依,并今来置局,斟量合差官吏,并请给多寡数目,及合行事件,具申尚书省
准此,本省今开具下项:
一、检准开禧三年七月十八日省劄节文,为大理评事鲍瀚之理会《统天历》差失,乞置局改造事,诏提领官曾渐
本省申明见行《统天历》,来岁闰差既已用《开禧新历》推算,改颁行,今来提领置局,难以又行条具。
乞检照遵用先朝故事,一则特降诏旨搜求天下精通历书之人,令诸路具以名闻;
二则用沈括所议,令本局学生等用浑仪、浮漏、影表测验,每日记录晷影。
及遇日月交食,差官定其分数时刻,积三五年,前后参校,的知天道,庶几一代钜典得人讨论尽善,可以传之永久。
诏依太史局见行遵依指挥,每日局学生等瞻测午中晷影,及遇日月交食,差官测验分数,并用《开禧新历》推步戊辰己巳庚午辛未岁气朔等,权附《统天历》颁赐施行。
一、庆元四年造《统天历》,差提领官、参定官各一员,今置局欲从朝廷免支食钱。
一、造《开禧新历》鲍评事,照得本官见任大理寺职事,恐有相妨,欲乞朝廷指挥,许令三日一次赴局。
指挥
一、今来乞置局,造历人邹淮,合行取索本人所造新历,候置局告示本人,专一在局宿食演造,照向来同演撰人王考礼等,每日支食钱八百三十文。
邹淮食钱,取指挥
一、合要太史局历官刘孝荣,不妨本职,赴局提督推算,今取指挥
一、照造《统天历》例,于太史局差能运算局学生赴局同共推算。
今置局欲差二人,须是保明实能推算之人,照向来刘世显等例,每人日支食钱四百文,今取指挥
一、欲于本局出榜晓示,应草泽精于算造之人,前来本局投状,以凭延请入局。
所有向来曾献历并预造《统天历》之人,亦行延请。
其人多少,难以预定。
若本无学术,难以延入,所有食钱,照向来算造历,每人日支食钱六百文。
今取指挥
一、今来置局处,照旧例用秘书省提举厅,令临安府计料夹截,并照例排办合用陈设椅卓什物床榻等。
仍乞差客司帐设、茶酒司厨子及守把军员各一员,并看管案牍兵士二人,专一在所排办祇应。
一、提领官、参定官下行遣文字,昨来共差五人,今来置局,既差提领官一员,所有人吏,止乞差三人。
内差向上人吏一名,专一行遣文字,楷书二人,誊写历书。
照向来孙世荣等例,每人日支食钱四百文。
今取指挥
一、今来改造历书,欲限三个月了毕。
所有应干与造历之人,并就本局宿直,不许擅出。
如限满未毕,并不支食钱。
一、所有推算及本局应干纸札等,并行移合用纸札、笔墨、砚瓦、油烛、薪炭之属。
虽向造《统天历》,临安府应副使用,窃恐其时支破太多,今欲乞行下本府置历,纳提领官厅,请提领官亲自批历合用实数,就本府支食钱。
候见得人数的实,牒报临安作料次,纳提领官厅。
请置历逐日支副,庶无欺弊。
一、向来置局,所费悉出临安府供办,朝廷每月更于左藏库支拨一百贯,添助犒设特费。
今来既已撙节浮费,所有左藏库钱,乞免行支拨。
兼撙节之后,所费不多,所有犒设,欲下临安府,候结局请提领官斟酌劳逸,量拨钱酒,以凭支犒。
一、乞以提领造历所为名,所有印记,就用提领官本职印记行用。
杨文公玉溪生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七二、《西山文集》卷三四、《西山题跋》卷一、《偑文斋书画谱》卷七六
此吾乡文公书也。
国朝南方人物之盛,自浦城始,浦城人物之盛,自文庄公及公始。
咸平景德间,公之文章擅天下,然使其所立独以词翰名,则亦不过与骚人墨客角逐争后先尔。
惟其清忠大节,凛凛弗渝,不义富贵,视犹涕唾,此所以屹然为世之郛郭也欤!
某蓬藋之居距公故第不数里,盖尝徘徊终日,想公遗风而不得见,今乃从公之孙零陵史君获观其真迹,斯亦幸矣。
呜呼!
前辈之典型日远,乡邦人物既寥寥其可数,而杨氏之后如史君者复几人,其不可叹也夫!
其可不更相勉励也夫!
江西诗派序 其八 夏均父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六七
均父集中如拟陶、韦五言,纵使逼真,律诗用事琢句超出绳墨,言近旨远,可以讽咏。
盖用功于诗而非所谓无意于文之文也。
然竦之诸孙,故其诗云:「堂堂文庄公,事业何峥嵘」!
孟子曰「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均父欲改之乎?
其志亦可悲也。
玉山威显庙1269年 宋末元初 · 谢枋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八、康熙《广信府志》卷九、乾隆《贵溪县志》卷三一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弋阳县
公讳卿,姓桂氏,鲁人,季孙氏之裔。
其先讳仲武者,仕安南都护
祖世昌,为睦州太守,始渡江而家焉。
公少武勇,嗜书史,及老尤通练兵法。
南唐大司空
先是,数平盗有战功,军中号为捉生虎子
累官至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国子祭酒,兼监察御史上柱国,尝迁信州静边总辖
是时闽越边寇屡肆侵掠,驱掳男女,民不聊生。
卿至,出奇兵芟刈叛逆,绥怀边境,故数郡民赖以宁。
后主即位,加殿中侍御史
开宝甲戌,国除,公犹固守信,既而得后主手书,谕以城降。
公泣谓其下曰:「我辈既不能效死保我国家,姑遁身避世可也」。
遂跃马归贵溪隐焉。
太祖皇帝嘉其贤,欲赐以爵,屡徵不起。
太平兴国间寇复作,朝廷诏公讨伐,乃率师克邵武军,静黄竹涧,而贼遂平
太宗拜为都尉,不就,乃抗表力谢,恬退之志甚恪。
上亦莫能夺也。
雍熙间,又剿除寇孽,郡邑由是奠枕。
淳化三年九月,以疾终,敕葬所居桂林里之井坑,谥忠贞
内翰鄱阳洪公迈尝为传。
民受保障而怀,相与搆祠之,水旱凶患,螟螣札瘥,官民祷祈,莫不响应。
于是州县部使者转而上闻。
庆元间敕赐威显庙额,侍郎曾文庄公渐为之记。
有曰:公死生咸能为民御灾捍患,其忠烈之气不可泯如此夫!
咸淳三年大理卿黄公应龙复记新庙,迄今乡人子孙通祀之,非食其德,曷以享此?
枋得谨拜述赞曰:公显于五季,特起行伍,屹为捍城。
主任其忠,民怀其德。
洎宋受命,四方底平,神器有归,孰不敬应?
公独誓众,慷慨退□□密。
不逞力以逆天,不随时以屈志,从容出处□□,非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能若是乎?
□□□著御灾捍患之功,血食是邦宜矣。
伯氏曾渐先生奉使靖江王敬上四十四韵 明 · 王慎中
五言排律 出处:遵岩集卷五
汉将标南纪,周王暨外埏。
黄支象郡,赤社直牛缠。
潍水扶桑表,郁林沧海边。
霜清八桂瘴,岚结九疑烟。
立壁攒青盖,飞峰削紫莲。
伏波盘荔峡,罗阁瞰梧川。
光色美如此,珍奇产固然。
轨苞输御府,贡篚达郊廛。
经野襟交广,肇封俯全。
授圭罗赭组,分土胙炎天。
玉叶枝璀璨,银潢派接连。
维城宗子令,开国大君专。
带砺河山固,金汤磐石坚。
瞻依一万里,屏翰二千年。
惇族纡宸眷,建侯展睿权。
文阊簇仗启,广乐鼓镛阗。
贝阙丹霞袅,铜楼霁景鲜。
冠裳趋济济,缨𪻏萃翾翾。
节捧星辰上,制传象纬前。
瑶函藏宝册,金匮閟琳编。
翠琯祥云抱,紫泥卿日悬。
皇华十道出,司谏一身迁。
螭笔暂须辍,龙颜梦尚牵。
坰张祖晏,桐柱奏离弦。
雪送燕关骑,春催楚蠡船。
异花纷拂缆,怪鸟哕迎旃。
庐霍行堪结,巫衡览更便。
槎摇弱水影,旌飏阆风颠。
列洞密猩语,诸蛮解汉言。
冈峦眺邈邈,原薄骤駪駪。
篁竹啼猿合,石楠蹻𤢹缘。
輶轩骈入境,剑舄忽登仙。
圣主威光近,明王礼数虔。
遐荒宪命播,藩域宠灵宣。
昼向日边接,昏从花下旋。
墀迎珠蹑履,裾曳𤨟平毡。
淮国宴游洽,梁园词藻传。
观风行问俗,访古重怀贤。
帝子苍梧些,湘妃澧浦篇。
尧山浇桂酒,撷芳筌。
逢鹤还珠洞,寻砂勾漏泉。
岂云奔命远,宜是胜游偏。
谢客唫应遍,仲宣可镌。
茫茫五岭外,何日使星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