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杨补之鄂州支使 北宋 · 张耒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相逢顾我尚童儿,二十年来鬓有丝。
涕泪两家同患难,光阴一半属分离。
扁舟又作江湖别,千里长悬梦寐思。
何日粗酬身世了,卜邻耕钓老追随。
效白体赠杨补之 北宋 · 张耒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青衫居士断荤血,一榻萧然如在山。
堂下黄花惊岁晚,尊中绿酒觉官閒。
胸中已了一事大,镜里莫惊两鬓斑。
我亦久怀伊洛兴,烦君先为卜禅关。
寓楚题杨补之官舍 北宋 · 张耒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一辞螭陛走天涯,客路悠悠老岁华。
住久不知身是客,自来堂下采黄花。
杨无咎居士 宋 · 释克勤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一六
佛祖出兴于世,以大悲愿力,起无缘慈,唯务引接利智上根,具大器量,堪委任大解脱上上胜妙玄机,作人所不能为。
超群绝众,可以弹指證无生,可以立地越果海,眼观东西,意在南北。
如快鹰俊鹞戛戛腾云,迷风曜日,捎玉兔,拂金鸡。
英灵掀豁,乃拈当头末上一著子,似电闪星飞,不容拟议。
待伊全体脱去笼罗,直下不费一毫指点,遂乃披襟透顶透底领略,即两手分付。
是故体裁步骤,如狞龙之得水,似猛虎之靠山。
云突突,风飐飐,倾人肝胆,耀人心目。
方可谓之本家种草。
所以维摩大士大集会魔王,现《首楞严》,定魔界行,不污菩萨之俦,与夫文殊、普贤、金色头陀之类,皆离伦拔萃,而一旦举花密传,岂常事哉!
以至达磨西来,神光瞥地。
自尔多没量大人,特达精通,只向动用瞬扬,语默舒卷,纵擒与夺,显发底里
长时已思不露,等闲兀兀地,若百不知、百不会底人。
及乎挨拶著,便见惊群动众。
虽然,鞠其至趣,初无如许多事,唯直下明妙,一切无心而已。
苟能弃去学解执著,放教闲闲地,圣谛亦不为,自然契合从上来纲宗,便可入此选佛场中,转度未度,转化未化。
得不是再来人间世,不依倚一物,无为绝学,真正出格大道人耶?
诏使观察杨公无咎,高识远见,博学多能,而于祖道尤深造诣,智鉴机警,未举先知,未言先透。
都下日,获参陪,兹沿帝命,使宣抚司,再会锦官,特辱道照临。
还索葛藤,因出此纳败云。
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卷下终。
青州试院次监门韵四首呈同事李无咎补之签判王柏立之刘及至父二宰郑与权存道司户李致志道县 其一 1102年 宋 · 葛胜仲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朱颜幕府美如英,庇邑优闲闭讼庭。
语掾气刚工论事,讲郎材拙只横经。
相从此地初披雾,却望遥天想聚星。
速发试题乘不备,母令掩耳及惊霆。
青州试院次监门韵四首呈同事李无咎补之签判王柏立之刘及至父二宰郑与权存道司户李致志道县 其二 1102年 宋 · 葛胜仲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东秦人士富豪英,乡老宾贤上帝庭。
玉笋未知谁得地,金籯闻说剩通经。
雄夸气各千云汉,妙制文多焕斗星。
水镜诸公标鉴在,大声从此起非霆。
青州试院次监门韵四首呈同事李无咎补之签判王柏立之刘及至父二宰郑与权存道司户李致志道县 其三 1102年 宋 · 葛胜仲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樽酒重阳泛菊英,此时应得到家庭。
奔趋试席虽深贯,囚锁文闱苦未经。
梦入故园时栩栩,愁侵衰鬓欲星星。
评文赖有金闺彦,敏手从来号震霆。
青州试院次监门韵四首呈同事李无咎补之签判王柏立之刘及至父二宰郑与权存道司户李致志道县 其四 1102年 宋 · 葛胜仲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创作地点: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前山云物望英英,拘窘无从出户庭。
盖众未知除患术,居閒聊喜卫生经。
客涂淫滞将弥月,王事勤劳每戴星。
已恨归期误占鹊,阿香何苦更飞霆。
柳梢青 宋 · 杨无咎
 押支韵
范端伯要余画梅四枝:一未开、一欲开、一盛开、一将残 ,仍各赋词一首。画可信笔,词难命意,却之不从,勉徇 其请。予旧有柳梢青十首,亦因所作,今再用此声调, 盖近时喜唱此曲故也。端伯奕世勋臣之家,了无膏粱气味 ,而胸次洒落,笔端敏捷,观其好尚如许,不问可知其人 也。要须亦作四篇,共夸此画,庶几衰朽之人,托以俱不 泯耳。乾道元年七夕前一日癸丑丁丑扬无咎补之书于豫章武宁僧舍。
目断南枝。
几回吟绕,长怨开迟。
雨浥风欺,雪侵霜妒,却恨离披。

欲调商鼎如期。
可奈向、骚人自悲。
赖有毫端,幻成冰彩,长似芳时。
与人书 宋 · 杨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四九、石渠宝笈三编
仙药□□,上下均休。
行之辱书勤甚,偶冗未及报。
须向日千文,为好事者持去。
久久相见,当为书也。
十哥、十一哥为学必长茂有可观者。
六嫂一房,闻移出何宅,是否?
知向来新盖厅事极雄丽,旦夕归,愿假馆三数日,如何?
无咎再拜。
杨补之所藏了斋道乡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默堂集》卷二二、《南宋文范》卷六○
了斋刚正而不容奸,道乡清介而不受污,观其字,想见其为人,凛然皆见于心画之间矣。
方二蔡无恙时,士之欲谋其身而免于咎者,必先瑕疵此两人,乃能得志。
是时公论不行于朝廷之上,而此两人者窜逐流落,皇皇无归,以至于死。
然两人者,身可废,家可破,而天下谓之邹、陈,则自始迄今,无异辞也。
此岂口舌之所能得哉?
其必有感人心者矣。
此简作于异乡穷阨之中,语言翰墨,初不经意,而能久存者,岂非为无求于世者得之,独取其人,而不以时为轻重耶?
建炎二年七月十一日陈渊书。
杨补之真赞 南宋 · 陈渊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四、《默堂集》卷二○
分别黑白而无爱憎之私,故人不怒;
游戏翰墨而无好名之累,故人不争。
颓然天放,盖几于忘我者,而不能已其不平之鸣。
吾闻至人灰心槁骸,有口挂壁,其声如雷。
是谓不言之辩,终日如愚,古唯有回。
彼有十年端坐,莫或得之;
画工乃能传此一默,岂非吾师!
杨补之雪梅图 南宋 · 曾觌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笔端造化出天巧,写出江南雪压枝。
谁道春归无觅处,横斜全似越溪时清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四四)
杨补之墨梅 宋 · 高子凤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八十四 花卉类
篱根玉瘦两三枝,为绕吟香夜不归。
安得密林千亩月,仰眠吹笛看花飞(以上清姚弘绪风馀韵》卷二)
施武子所藏杨补之1201年3月 南宋 · 陆游
五言绝句 押遇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补之写生,至简亦半树。
此幅独不然,岂画横斜句。
李仲永墨梅 南宋 · 姜特立
写竹如草书,患俗不患清。
画梅如相马,以骨不以形。
墨君曩有文夫子,蝉腹蛇跗具生意。
当时一派属苏公,雨叶风枝略相似。
花光道人执天机,信手扫出孤山姿。
陈玄幻却西子面,此妙俗士那能知。
近时赏爱杨补之,补之妩媚不足奇。
李生于梅却有得,高处自与前人敌。
倒晕疏花出古心,暝云暗谷藏春色。
我一见之三叹息,意足不暇形模索。
君若欲求之点画,胡不去看江头千树白。
杨无咎画秋兰1202年10月1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五、《平园续稿》卷一○、《益公题跋》卷五、《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四、《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八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乡人徐丙字汉章,博于学而赡于文,示予杨无咎手画香草,题曰「秋兰」,后有兵部侍郎章茂献国子博士汤君宝跋语。
其说特未定也。
予老而学圃,问诸园丁,则曰:「春兰夏芷,秋蕙荪,叶茎花色及多寡往往不同」。
予异其说,遍以古书考之。
屈原《离骚经》「纫秋兰以为佩」,张衡东京赋》「秋兰被涯」,又《思玄赋》「幽兰秋华」,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潘尼《赠河阳诗》「流声馥秋兰」之类,此言兰以而花也。
屈原《九歌》「春兰兮秋菊」;
隋炀帝《烟花录》用此句。
陆机《庭中奇树诗》「欢友兰时往」,
梅谱后序 南宋 · 范成大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二、《梅谱》卷末、《山堂肆考》卷一九八、《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二二、《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八、《渊鉴类函》卷四○○、《群书通要》庚集卷一、《皕宋楼藏书志》卷五四
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奇者为贵。
其新接稚木,一岁抽嫩枝直上,或三四尺,如酴醾蔷薇辈者,吴下谓之气条,此直宜取实知利,无所谓韵与格矣。
又有一种粪壤力胜者,于条上茁短横枝,状如棘针,花密缀之,亦非高品
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杨补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实繁。
观杨氏画,大略皆气条耳,虽笔法奇峭,去梅实远。
廉宣仲所作差有风致,世鲜有详之者,余故附之谱后。
京仲远所藏杨补之红绫上所作著色掀篷1186年9月 南宋 · 杨万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髼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雕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
汤叔雅墨梅1198年3月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三、《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四、《晦庵题跋》卷三、《永乐大典》卷二八一二、《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墨梅诗自陈简斋以来,类以白黑相形。
逮其末流,几若禅家五位正偏图颂矣。
汤君始出新意,为倒晕素质以反之。
伯谟因有「冰雪生面」之句也。
然「白黑未分时」一句,毕竟未曾道著。
诗社高人,试各为下一转语看。
汤君自云得其舅氏杨补之遗法,其小异处则又有所受也。
观其酝藉敷腴,诚有青于蓝者,特未知其豪爽超拔之韵视牢之为何如尔。
病眼眵昏,不能覈论,故愿与诸君评之。
戊午三月,病起戏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