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刘处士参妻王氏诔 西晋 · 陆机
四言诗 出处:全晋文
猗猗嘉颖,朝阳方翘。
烈风严霜,殒此秀条。
璇玑倏忽,四序竞征。
清商激宇,蟋蟀吟棂。
兖州曲阜孔子 盛唐 · 李邕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六十二
尝观元化阴藏。上帝元造。虽道远不际。而运行有符。扬搉大抵。宣考神用。人统之可复。补天秩之将颓。其揆一也。昔者蚩尤恬贼。厥弟骄兵。巨力朋徒。合绪连祸。则黄帝兴圣。首出偫龙。推下济以君人。微勤略以戡乱。逮至横流方割。包山其咨。转死为鱼。鲜食不粒。则尧禹并迹。扶振隐忧。导百川。康四国。粤若殷礼缺。周德微。宋公用鄫。楚子问鼎。则夫子卓立。灿然成章。辟邦家之正门。播今昔之彝宪。此天所以不言而成化。圣所以有开而必先。其若是也。故夫子之道。消息乎两仪。夫子之德。经营乎三代。岂徒小说。盖有异闻。夫亭之者莫如天。藉之者莫如地。教之者莫如夫子。且沐其亭而不识其道。则不如勿生。其藉而不由其德。则不如勿运。故曰消息乎两仪者也。夫博之者莫如文。约之者莫如。行之者莫如夫子。且会其文而不扬其业。则不如勿传。经其而不启其致。则不如勿学。上代有以焯序。中代有以宗师。后代有以丕训。故曰经营乎三代者也。噫。唐虞之美。不必至是。赞而大者。进圣君也。夏桀之恶。不必至是。挤而毁者。激庸主也。伊尹之忠。不必至是。演而数者。勉诚节也。赵盾之逆。不必至是。抑而书者。诛贼臣也。至若论慈广孝。辅仁宠义。职此之由。于是君臣之位序。父子之道明。朋友之事兴。夫妇之伦得。虽朗日开觉。膏雨润黩。和风清扇。安足喻哉。借如九皇继统而政醇。七圣同年而道合。虽事业广运。而理济一时。未有薄游大夫。僻居下国。德敷既往。言满方来。庙食列邦。不假手于后续。君长万叶。必归心于素王。若此之盛。是以腾跨百辟。孤绝一人。曷成名可称。取兴为大者巳。我国家儒教浃宇。文思戾天。伸吏曹以追尊。建礼官而崇祀。侯褒圣于人爵。尸奠享于国庠。是用大起学流。锡类孝行。敦悦施于万国。光覆弥于允宗。三十五代孙嗣褒圣侯璲之字藏晖。洎族贤元亨等。或专门硕儒。罔坠于绪。或馀波明哲。克扬厥声。乃相与合而谋曰。夫墟墓之地。曰自哀。听颂之树。诗云勿剪。一则遇事遗爱。一则感物允怀。矧乎大圣烈风。吾祖鸿美。故国封井。旧居川岳欤。宜其悚神驰魄。膝行膜拜。陈斋祭。奠严祠。树缭垣以设防。刊丰石以为表。兖州京兆韦君元圭字□□王国周亲。人才懿德。明启风绩。休有名教。长史河南源晋宾字光国。贤操孤兴。清节相远。人以。成俗于师。司马天水狄光昭字子亮。相门克开。雅道踵武。闻义必立。从事可行。录事参军东海仲连曹成阳盖寡疑仓曹太原王道淳宏农杨万石户曹博陵少连宏农杨履元兵曹太原王光范阳张博望法曹安定皇甫恮东海于光彦士曹荣阳郑璋参军博陵崔调扶风窦光训河东裴璿陇西李绍烈□□□□仪传□南阳樊利贞曲阜县雁门田思昭丞河间刘思廉主簿吴兴施文尉清河晏宏楷等。宦序通德。儒林秀士。升堂睹奥。游圣钦风。佥同演成。乃共经始。其辞曰。
元天阴骘。大明虚镜。
神不利淫。物将与正。
凡曰投艰。在此逢圣。
吞沙荐虐。轩黄厎定。
襄陵兆灾。夏禹文命
周道失序。夫子应聘。
删诗述史。盛礼张乐。
雅颂穆清。训词昭灼。
片言一字。劝善惩恶。
诱进后人。启明先觉。
六顺勃兴。四维偕作。
元功济古。至道纳来。
首出列圣。席卷偫才。
大名震耀。广学天开。
蒸尝匝宇。诵习穷垓。
帝念居室。以光寿宫。
建侯于嗣。环封厥中。
孙谋不泯。祖德斯崇。
乃刊圣烈。克广休风
古义伯夷叔齐二公碑 唐 · 梁升卿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七
二公讳伯夷叔齐。昔有殷时辽东孤竹君之子也。自历载所记。有国以来。事之美者。莫先于让。是故君老于位。命立叔齐固辞以请伯。伯固辞以不嗣。遂相与义退。遁逃西周。当是时也。帝殷不臧。用错天纪。人弃莫保。以戴于周。周武王秉白旄。仗黄钺。经纶所以拨乱。威略所以龚罚。雷震万国。风行六师。二公于时推忠臣之诚。明死君之节。伏车而谏。慷慨沥血。且夫大运不以时旷。达节不以义距。黔首焉得以厌毒。鬼神焉得以无主。于是讨罪于商。为天下王。二公以立志贞也。检身操也。建侯戡难。不可以阙也。以臣伐君。不可以训也。相于国莫非其土。异于事不食其。乃西上首阳之山。歌采薇而死。盖天下义感之始也。及孔子东周之季。演中兴法。游夏之徒。皆诲纳于教。未尝叙仁人烈士。不先于二公者焉。谓不辱其身。不降其志矣。若乃纷纶茂德。载在策府。则泰伯之道。子臧之仁也。上思附义。退曰能贤。则宋穆之言。延陵之行也。道无不贵。志不苟合。则许由之节。伯成之高也。虑必中清。废能中权。则虞仲之居。夷佚之放也。声垂事载。功存业广。则范蠡之去。鲁连之辞也。此数公者。至于黜荣保让。亦以盛矣。兼之固君臣之分。以爱其节。曷可以同议也。所谓继之者忠矣。杖之者义矣。施之者诚矣。用之者确矣。昭矣至矣。韪矣允矣。上古无以加。百代为之宪。越大梁岁。行于是邦。遇县宰太原王公。惠工训农。劝学敬教。偫业顿以系赖。四方咨于作则。邑临未周。人悦有化。以为二公庙德不祀。实甚惧焉。复何以图不朽示来者而已。遂因閒力。考馀时。经始是图。敦崇旧规。厥构棘翼。自公尸之。然则表前载。扬懿烈。使俊光熊熊。彰纪事也。以吾学乎旧史氏。请骘其文。固不佞。乃作铭曰。
大道混混。或险夷兮。
殷实荒德。莫业于主。
人神疑兮。帝用克商。
运期兮。天下争利。
而独奔义。贞名垂兮。
神农虞夏氏已没。曷所归兮。
斲石千秋。闻风规兮。
吏部员外郎南曹厅壁记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四
汉廷尚书郎辨章制度。主文起草之任。
东汉方冠以曹名。用诸曹功次超卓者。
转迁选部魏晋已还。
其任寖剧。国家纪律昭明。
官修其方。凡荐绅之伦未命为大夫者。
满岁皆调于毂下。启事赋录。
必先有司。初上元中
天官赵郡李敬元号为称职。以覆视官簿。
差次裁成。端本肇末。
不得不重。乃请外郎一人颛南曹之任。
其后或诏同曹郎分主之。或诏他曹郎权居之。
皆难其才而慎斯举也。大抵膺是命者。
多士必属耳目焉。以其公私能否之闻。
不可遏也。以事之委会。
吏之奇邪。因缘诡故。
中若市道。居之者通则阔略。
守或深刻。苟成绩于是。
则翰飞不暇。登二掖。
六职。得之夷易。
疾若传置太原王仲舒字宏中
温毅廉直。清方敦实。
风概资才。迈乎偫伦。
贞元十年冬。繇诸侯部从事贤良对策。
历左右谏列仪曹考功郎十八年实受斯命。
类能故也。于是用心坚明忠恕。
循理官业。程品具举。
尤违自绝。然后以状之成。
质于冢宰小宰。罢遣者不讟。
受禄者不诬。恢恢然投其虚而芒刃不顿。
君子以宏中之道为折中矣。昔春秋书士縠曰。
堪其事也。鲁语曰。
署所以朝夕虔君命也。今因官署而举事任。
春秋邱明之志也。至若龙朔咸亨
改复之说。此皆不书。
江南西道观察使左散骑常侍太原王公墓志铭824年1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仲舒字宏中
少孤。奉其母居江南
游学有名。贞元十年贤良方正左拾遗
右补阙礼部考功吏部员外郎。贬连州司户参军
夔州司马。佐江陵使
祠部员外郎。复除吏部员外郎
职方郎中知制诰。出为峡州刺史
庐州。未至。
丁母忧。服阕。
婺州苏州刺史。徵拜中书舍人
既至。谓人曰。
吾老。不乐与少年治文书。
得一道。有地六七郡。
为之三年。贫可富。
乱可治。身安功立。
无愧于国家可也。日日语人。
丞相闻问语验。即除江南西道观察使御史中丞
至则奏罢榷酒钱九千万。以其利与民。
又罢军吏官债五千万。悉焚簿文书。
又出库钱二千万。以丐贫民遭旱不能供税者。
禁浮屠及老子僧道士。不得于吾界内因山野立浮屠老子象。
以其诳丐渔利。夺编人之产。
在官四年。数其蓄积
钱馀于库。米馀于廪。
朝廷选公卿于外。将徵以为左丞
吏部已用薛尚书代之矣。长庆三年十一月十七日
未命而薨。年六十二。
天子为之罢朝。赠左散骑常侍
远近相吊。以四年二月某日。
葬于河南某县先茔之侧。公之为拾遗
朝退。天子谓宰相曰。
第几人非王某耶。是时公方与阳城更疏论裴延龄诈妄。
士大夫重之。为考功吏部郎也。
下莫敢有欺犯之者。非其人。
虽与同列。未尝比数收拾。
故遭谗而贬。在制诰尽力直友人之屈。
不以权臣为意。又被谗而出。
元和初婺州大旱。
人饿死。户口亡十七八。
公居五年。完富如初。
桉劾偫吏。奏其赃罪。
州部清整。加赐金紫。
其在苏州。治称第一。
公所至辄先求人利害废置所宜。闭閤草奏。
又具为科条。与人吏约。
事备。一旦张下。
民无不抃叫喜悦。或初若小烦。
旬岁皆称其便。公所为文章无世俗气。
其所树立。殆不可学。
曾祖讳元暕比部员外郎
祖讳景肃。丹阳太守
考讳政。襄邓等州防禦使鄂州采访使
工部尚书。公先妣渤海李氏。
渤海郡太君。公娶其舅女。
有子男七人。初哲贞宏泰复洄。
进士及第。哲文学俱善。
其馀幼也。长女婿刘仁师
高陵令。次女婿李行修
尚书刑部员外郎。铭曰。
气锐而坚。又刚以严。
哲人之常。爱人尽已。
不倦以止。乃吏之方。
与其友处。顺若妇女。
何德之光。墓其有石。
我最其绩。万世之藏。
伯祖妣赵郡李夫人墓志铭800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夫人姓李氏
辨族氏者曰。
赵郡赞皇之东祖。
祖某。
为某官。
父冲。
单父
夫人生于良族。
嶷然殊异。
及笄。
德充于容。
行践于言。
高朗而不伤其柔。
严恪而不害其和。
特善女工剪制之事。
又能为雅琴素声操缦之具。
妇道既备。
宜为君子之配偶焉。
我伯祖临邛府君讳某
夫人于李氏之庙。
而归于正室。
临邛府君之先。
曰我曾王父清池府君讳某
清池之先。
徐州府讳某
又其先。
常侍府君讳楷
常侍之兄曰中书令讳奭
中书以上。
宰相四世。
噫。
我伯祖以宗冑硕大而济其德厚。
夫人以族属清显而修其礼范。
合二姓以承先祖
为士者荣之。
故佐奉养。
承祭祀。
妇德用光。
家道甚宜。
无何。
伯祖终于临邛而窆焉。
夫人从子而反于淮浒。
呜呼。
我先府君每得仕。
未尝不奉迎供养。
必诚必亲。
男既立。
必使之有禄仕。
女必使之有家。
将嫁己子。
必先择良士可以配诸姑者。
定然后议焉。
仲父殿中侍御史府君由是志也。
夫人生男一人。
讳某
不幸终于宣州旌德
女三人。
皆得良婿。
陇西李伯和。
杨子丞。
疾痹癈痼而没。
太原王纾。
今为右补阙
颍川陈苌。
校书郎渭南
知名。
贞元十六年
王氏姑定省扶持。
扬州至于京师
道路遇疾。
遂馆于陈氏。
以诸婿之良。
诸女之养。
无不得意焉。
享年八十一。
是岁六月二十九日
终于平康里。
自小敛至于大敛。
比及葬。
则二婿实主之。
有孙二人。
长曰曹郎
奉之以缞而正于位。
八月二十四日
于万年县之少陵原。
实栖凤原。
介于我先府君仲父二兆之间。
神心之所安也。
呜呼。
嗣子早夭。
临邛万里。
以岁之不易。
未克合祔。
哀孰甚焉。
诸姑命宗元以为斯志。
以从人之道。
内夫家。
外父母家。
且又葬于我。
志于我。
故叙柳氏为备。
铭曰。
蔼其芳。
寿且康。
大梁鹑火沈幽光。
夙沦夫子嗣又丧。
輤帏不复岷之阳。
兆灵趾。
栖凤里。
艮之山。
兑之水。
灵之车。
当返此。
子孙百代承灵祉。
谁之言者青乌子
故推诚奉义翊戴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右金吾卫上将军上柱国许国公食邑五千户食实封一千三百户赠太子太师太原王公墓志铭(并序建隆元年二月 北宋 · 杨廷美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
周显德二年十二月五日开府仪同三司右金吾卫上将军检校太师许国公王公薨于位。
皇上废朝,搢绅泫涕,诏赠太子太师
大宋建隆元年春二月十四日甲申,迁葬于河南县紫宅乡宣武管宋村,礼也。
公之得姓,公之门阀,公之勋庸,公之胤嗣,有国史焉,有家谍焉,有丰碑焉,有行状焉,此不书。
但叙历任官秩,丧葬年辰而已。
公讳守恩字保信
太原人,故明宗皇帝佐命元勋、太师、赠尚书令韩王之子也。
体貌魁杰,器宇宏深。
绍弓冶于德门,建功名于圣代。
明宗九三潜跃,委质于和门;
及九五飞翔,策勋于绛阙。
始授东头供奉官,相次授洛苑、六宅、尚食等使,加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
戊子岁,上有事于圆丘,升坛之日,诏以与皇孙为夹侍使。
寻授左羽林军将军,未几授宫苑使
庚寅岁辽州刺史,俾昼锦于故乡也。
秩满授左武卫大将军,爵开国男,邑三百户。
寻进爵开国子,邑五百户。
晋高祖之有天下也,授检校司空大内皇城使
未期,再牧于辽。
寻转卫州刺史
丁先王忧,毁瘠过礼。
起复授右千牛卫大将军,爵开国伯,邑七百户。
又转左屯卫、右领军、左骁卫大将军
累被宠灵,居官次。
凡居委任,皆著勤劳。
虽居拱极之班,每切奉亲之孝。
以太夫人在潞州,上章宁觐。
适遇犬戎咆𠷺,晋祚凌夷,天人合发于煞机,皇纬谁当于帝座。
区区少主,不如归命之侯;
嗷嗷苍生,真比在庖之肉。
时潞帅相国张公惧兹魁首,奔赴梁园,天假壮图,请公巡警
乘秋雕鹗,方呈天外之姿;
得水鲛龙,非复池中之物。
公英雄奋发,机略潜生。
推戴并汾,扫除凶丑。
于是扼天井,控壶关,蕃将惧公而靡旗,汉祖赖公而称帝。
境才数舍,众无一旅,六合涂炭而潞民以宁,盖公之雄才庙算也。
即授公光禄大夫检校太保昭义军节度,泽、潞等州观察处置等使
相次授开国佐命忠节功臣潞州大都督长史特进检校太尉进爵开国侯食邑一千户
未几授静难军节度,邠、宁、庆、衍等州观察处置营田押蕃落等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封开国公,邑二千户,实封五百户。
丁太夫人忧,孝将灭性。
寻起复,授镇军大将军右金吾卫上将军员外置同正员,夺情之异数也。
二年永兴军节度使,寻授检校太师西京留守尹正神都,保釐洛邑也。
三年躬趋象阙,入觐龙颜,授推诚奉义翊戴功臣进爵莒国公,增邑四千户,实封一千一百户,右领军卫上将军,处明廷而冠环卫也。
太祖皇帝应天顺人,握图御极,授右金吾卫上将军进爵许国公,增邑四千五百户,实封一千三百户,隆宠泽也。
世宗嗣位,授开府仪同三司,增邑五千户,彰覃庆也。
方将再提虎印,重领雄藩,忽婴二竖之祅,俄梦两楹之奠。
即世之日,年五十四。
公始从筮仕,迄至归全,所锡功臣自开国佐命忠节,至推诚奉义翊戴;
所授官自尚书右仆射司空太保太尉,至太师
所授阶自银青、金紫,历光禄特进,至开府仪同三司
所任职自东头供奉官,历洛苑、六宅、尚食、宫苑、皇城等使,至同平章事
所授封爵自开国男,历子、伯、侯,至许国公
所授勋自柱国,至上柱国
所食封自三百户,历五百、一千、二千、四千、四千五百,至五千户
实封自五百户,历一千一百,至一千三百户;
所理郡再牧辽,一临卫;
所临镇潞、邠、雍、西京留守
所授朝班自左羽林军左武卫右千牛卫右屯卫右领军卫左骁卫大将军右领卫右金吾卫上将军
薨赠太子太师
呜呼!
公才兼文武,智实变通。
契叶风云,位崇将相
唐朝旧德,汉室勋贤。
既得志而复得时,虽非寿而且非夭。
存殁之盛,其谁可侔!
诚间世之伟人也。
嗣子继昌等承家有则,在疚得仪。
虞深谷以为陵,刻徽猷而在石。
铭曰:
箕山之精,汾水之英。
降我王公,为国之祯。
辉华门阀,煜赫功名。
世济其美,莫之与京。
鳞翼早攀,风云玄契。
叠掌内司,累登环卫
幨帏出牧,宽猛相济。
展我宏才,宜乎乱世。
天地之否,犬戎猖狂。
资我王公,翼于汉皇。
二仪再造,四维重张。
三公衮冕,上将旂常。
节制雄权,保釐重寄。
宣□惠和忠肃恭懿
卫、霍勋业,名器。
何用不臧,水舟陆骥。
云北落,星□中台
□□□□,交亲尽哀。
洛城之西,邙山之隈。
斯为玄宅,魂兮归来!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六八二。
代王参谋谢贾相劄 南宋 · 陈著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本堂集》卷六六
江淮属吏,望公台之缠,邈在九霄。
不敢以烦语尘渎,首丐穹宥。
某龟之氛不能雨,井之水不能波,独以造物与机,元勋当轴,笃念先人登门之旧,借之羽翼而春风之,生之芽甲而时雨之。
既使随力驱驰,安意饮食,且挈而上鸳鸯行底,以观龙虎相随之盛。
虽大钧无私,等归坱圠,然凡骨之劳,变化百倍,其恩勤也。
方将依衮舄光,听屐履役,以毕此生。
就列曾未几,成命忽其改畀。
辞不得请,俯焉转帆。
素餐筹帷,无补丝发。
初意及考,即丐归田,中间狎忝跻升,由是不敢控吁。
日月如流,今又期矣。
二十馀年,凡四入幕,人所厌薄,亦自忸怩。
尝以情白使长,乞备申公朝,奉丛祠,为投閒计。
所求未遂,强颜尚留。
殆类在梁之鹈,恋栈之马。
旁观者笑,几无以自解。
重惟某何人斯,仁造所以成全者,视先太师之于先人有加也,而某抠趋帅墙,不得如先人之勤于事先太师也。
烛之武老矣,惟有谨密以保受知之身,靖退以养报德之志。
皦日在上,此外非所知也。
某本欲守刘元城不通书之戒,特以感激满怀,有不自禁,惟钧兹亮之。
某下情不胜战慄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