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林宜人墓志铭淳熙六年六月 宋 · 胡铨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二五、《胡澹庵先生文集》卷二四
朝奉大夫、新江南西路安抚司参议官董公将葬其室宜人林氏,抵书某请铭。
某与董氏世有姻契,且与参议公厚,知宜人为详,铭其何辞!
宜人林姓,先世家四明,故敷文阁待制庇民长女。
幼有淑质,母夫人李氏钟爱,长择所宜归。
郁林董公顷仕广东帅幕,与待制同僚,知宜人之贤,以子昌裔应东床之选。
久之,郁林捐馆。
靖康丙午昌裔亲迎于四明,偶罹兵火,其母硕人傅氏留庐陵
宜人当扰攘之时,不惮道阻,固请于父母,同归省姑氏,与共甘苦,不以一毫自靳。
奉祭承姑,必亲涖之。
时生理萧然,里居盗贼旁午,母子不自安,乃挈家如四明
宜人敬事益谨,不啻亲父母。
越三年,傅氏终,宜人罄首饰同夫卜地治葬,植松,筑舍,买田数十亩,为岁时烝尝之费。
暨夫出仕,克相居宇,内外有间,法度严整。
其治家,纤悉必举,尤笃意赞厥夫教子。
及教戒诸女,以孝谨贞淑为先,至于女红烹饪,皆使之习,且曰:「妇事也,毋怠」。
晚年生理就绪,从夫之爵。
方期偕老,董公单骑之官浙东参议宜人不幸逝于家。
易箦之际,神色不乱,盖有所得。
淳熙丁酉十二月乙酉也,享年六十有八。
生一男五女。
冲元,以恩补将仕郎
长女适进士陶模
次适朝奉郎、新权发遣武冈军林祖洽,从待制公先命也;
次适迪功郎、新萍乡簿方圭
次适修职郎筠州司户郭赟
幼适迪功郎邵州推官解僖。
宜人参议守官,所至畏谨,衣敝食粝,弗以文绣膏粱为乐。
不敢预闑外事,相依五十年如一日也。
平日觞酒豆肉,必合堂同席以享,亦贤于人远矣。
惜乎其亡也,参议不克见,盖亦有遗恨云。
卜以淳熙己亥六月丙午,葬于庐陵曲石之原。
铭曰:
阴柔坤幽,妇德之常。
出为厉阶,取讥辩强。
猗与宜人,不预闑外。
阃彝是守,晦亦光大。
曲石之原,千古其藏。
堋石埋词,隐而愈彰。
参议董君昌裔墓志铭庆元五年1199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君姓董氏,讳昌裔字梦贶庐陵郡著姓,儒风郁然,登科者相继。
仁宗景祐元年放进士五百人,郡之中选者十有一,而董氏曰洙与其子师德、弟汀、侄师道、仪一门五人焉。
洙父子仍同丙科。
太守江钧奏所居为五桂乡,邦人荣之。
仪仕至都官郎中,尝历部使者,赠左正议大夫,即君曾祖也。
祖乾粹又登嘉祐八年进士第,仕至左朝奉大夫,赠中奉大夫
父彭,右朝散郎、知郁林州,赠通议大夫
君自少力学,试郡庠率占上游。
宣和四年,父告老,补将仕郎
靖康间丁外艰
服阕,以迪功郎尉台之临海
母忧免。
再调郴州司户参军,摄永兴
蛮猺犯省地,君发丁壮,授方略,捍御境上,民以奠枕。
连州录事参军
二千石苛急,恚君守法,屡窘以事,君不为屈。
或诬良民为盗,君平反之,俄获真盗。
新守王大宝外台交荐,改宣教郎,为临安府钱塘丞,适阙令,君行其事,赤县繁剧,不劳而办。
显谟阁直学士刘公才邵荐君宜在台阁添差通判婺州
会省员罢,入摄行都酒官,连被最赏,出为湖南转运司主管文字
李全作乱,王师四集,粮饷不乏,幕画为多。
参知政事魏公良臣长沙,以名闻,隆兴元年擢知兴国军
宗室犯法,君绳治不少恕,谰辞诋诬,有诏禁锢,善良安焉。
地介江湖,田畴下下,非涝即旱,君祈祷立应。
大修学校,增给生徒,时号循吏。
以年高乞间,得浙东安抚司参议官
秩满求便乡,改江西以归。
积官朝奉大夫,赐服金紫。
宜人林氏,吏部侍郎保之女,治家有法,内外肃然,年六十八,淳熙丁酉十二月乙酉卒。
后三年岁在庚子正月甲戌,君亦卒于家,享年七十八,合葬州西万松冈
一子,文林郎、新监行在车辂院冲元
五女:长适迪功郎宜州宜山县高栖筠,次适朝议大夫江淮荆湖闽广等路都大提点坑冶铸钱林祖洽,次适从政郎全州司法参军,次适朝奉郎通判潭州郭赞,次适朝散郎通判衡州解僖。
孙男将仕郎塾。
女一人。
自君之没,其仲女适林氏者曰奉君姑从夫宦游,深念父母之葬有阙,又惟泉水之义重于归宁,数谂其弟,谋改卜,不事薰泽,不御酒肉,饭蔬饮水
越二十年,姑亡。
终制,适提点君按行所部,遂得偕来,毕精竭力,迁奉双柩葬抚州乐安县云盖乡西务之原,实庆元五年九月壬寅也。
云盖初属吉水县至和元年析隶永丰
绍兴二十五年,复割五乡置乐安,而云盖在中。
至是始祔董氏先垄以成亲志,义贯幽显,闻者叹息,或至泣下。
昔唐传列女,首以孝为先,而所记节义率系其夫,若孝于亲者仅得二李氏。
其一父殡于堂十年,朝夕哀临,不嫁以养母。
母死,身完葬具。
其一幼从他州,闻父亡,间道奔丧,至则已葬,力请开墓舌,去棺尘。
其母病笃,终日不亲匕箸,朝加旌表,史以称美。
由今观之,既曰内夫家外父母家矣,而苦节不匮,两致其义,则视昔为尤难,亦贤矣哉!
夫惟有女如此,父母之贤抑可知已。
况君中坦外庄,讷于言而敏于行,居家有誉无疵,涖官奉公履正。
乡人户知之,予亦深知之。
冲元提点君以铭见属,乃为铭曰:
居称善人,仕则循吏。
学缵先业,禄延后嗣。
生也能然,庶几无愧
有女而孝,言归故乡。
宅兆既安,子孙其昌。
没也虽久,庶几不忘(《平园续稿》卷三二。)
师:原脱,据明抄本、四库本及傅校本补。
宋故朝请郎贺州使君墓铭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七六
贺州使君讳僖字公和一字宗鲁
其先河北胡氏,在太祖皇帝时有勋臣曰兴曰槩者,其祖也。
仁宗时有为永定陵官属安石者,四世祖也。
丁谓雷允恭擅移皇堂,安石惧,弃官遁身,变姓名曰斛某云。
后家开封,今寓庐陵
曾大父道,故将仕郎
大父祥,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父继善,故朝请大夫、知汀州,累赠中奉大夫
君幼警敏好学,未冠能赋。
试闽之锁厅,荐名前列。
后以父任非其志,自右迪功郎用举者改宣教郎,终官朝请,历郴州郴县主簿邵州判官临江军新淦县丞隆兴府丰城县,知赣州兴国县通判衡州
贺州,未赴卒,年六十二,嘉泰二年八月十三日
新淦以母忧不赴。
初主郴簿,李金乱初定,加之年饥,溪蛮出掠,汉民震扰。
太守择官转粟,以赈群蛮,莫敢行。
君请行,郡中壮之。
郡檄宜章与俱至,则令已移病矣。
君笑曰:「洞中真虎穴耶」?
匹马孤往,悉召酋长谕以朝廷威德,太守慈惠,家诣人抚,赒之无遗。
蛮众感悦,相率送踰境。
既归,太守举酒相劳曰:「非主簿,孰了吾事」!
是时孙公侍郎逢吉吴公郎中镒初仕于郴,与君同寮,俱称重焉。
在郴勾稽一年,其馀岁月或摄邑事,或摄幕宾,或摄掾曹,并以才择,人叹独劳,君裕如也。
逮赞邵幕,民有兄弟以产讼者,阅七八有司,至是三十年,部使者以属君,君决以文法之平,训以骨肉之恩,相与感泣罢讼。
里民输租,异时有司受输,往往虐取,利其赢以自入,民甚病之。
及君下不民渔,上不官朘,赢则归之官,输者欢乎,以为创见。
逮令丰城,乃豫章剧邑缿筒日四百纸,君卯出辰毕,老吏駴䮙,退食再出,吏呼一人立庭下以试君,君顾曰:「此非晨来投牒者」。
吏争曰:「即是矣」。
诘之,非也,即杖吏,观者如堵,皆称神明。
居亡何,新连帅枢使王公蔺至,幕府初开,凛然风生,诸邑震恐,公笑曰:「惟正人可与极言民瘼矣」。
首条三事以告。
如:「关市之征,有岁入之常,有庚逋之奇。
逋者一,庚者十,病民一也。
公使之帑,有纸估之布,有醯估之布,大府之僚又有圭田估之布。
圭田者,其田半,其倍,其一,其估三,是数者皆徵于县,县将安出?
出于吏耳,吏又将安出?
出于民耳,夫以官戢吏,吏犹渔民,以官渔吏,吏不渔民乎?
病民二也。
经常之布,不及其初已三十年,积而为逋钜万矣。
不举而蠲之,徒为黠吏之外府耳。
病民三也」。
王公曰:「微君忧民,吾安闻此」!
于是蠲徵商之积逋,减经总之缗钱。
光宗登极,诏议免诸郡无名赋以宽县道,君白府祈痛蠲月贡之布谓之月桩者,遂免十四邑。
地洼濒江,恃堤为安,异时一水,县为巨浸,民皆登屋不炊,死者十二。
至是水复然,盖甲子一周矣。
父老以曩事告,皆泣。
君曰:「我在此,若等毋恐」。
君即循行堤上,躬负一土囊以苴罅漏,吏民争先趋之。
东北隅堤坏,莫敢往。
君寝食堤上,夜漏二十刻,视堤不没者三寸,君默祷且沉牲酒,有顷水势顿却,父老驩呼来贺。
水既落,堤朽而陀,君丐诸帅、漕,得钱三百万,躬率吏民劝相板筑,市木石,择揵菑,增卑培薄。
期月之间,新堤告成,至今水不为灾。
隆兴茧丝之征曰和买者,征之不均,君上帅书,请损益其政,使尽善可久。
幕府沮之,后漕使郑公汝谐变其法,与君合云。
未几,王公召登政地,枢使施公师点忽表荐君改秩,君惊曰:「吾与施公未尝有一日雅」。
盖王公荐之。
时郑公汝谐为祥刑使者,行部过邑,见圄空已喜,又见耆老士民数百人遮道请借留,郑公曰:「若等应故事耶」?
皆曰:「令之于民,若保赤子」。
即表荐君改秩。
逮宰兴国,时赣之十邑治赋卬罚金,君尽罢之,一裁以法,宿奸詟伏,善良吐气。
助役之征敛之过厚,民皆病之,君计出为入,岁蠲缗钱数千。
郡丐于朝以会诸邑,得二万斛,吏鬻之。
君不赇吏,兴国独寡,君发吏奸,乃均得之。
盗入老子宫,杀守者,尉求盗不得,执平民掠治诬服,君直其冤。
祥刑使者赵公不遏闻之,以语太守,俱论荐之。
逮丞衡阳,郡有部使者二台,与太守而三,君中立不倚,皆蒙其知。
常平使者李公楫荐以所知,祥刑使者陆公世良荐以廉吏,吏部尚书刘公德秀荐以公正聪明。
桂阳缺守,漕檄君摄之。
郡小而窭,君痛省穑,去日有羡。
郡介蛮洞,无城无兵,君募骁勇,缮干甲,训技击,军声载振,群蛮远遁。
漕使陈公研荐君可二千石,得临贺
辞行,诏免见,令中书取君奏议以闻。
一曰君德,二曰役法,其言端实可行,朝论嘉之。
待次未上,而君病矣。
竟以不起,士夫嗟悼。
初,临汀府君没,太恭人性严,奉迎之官,承颜养志,惟恐忤焉。
及属疾,尝药上食,不以妻妾。
居亲丧以孝闻。
兄弟二人,仲氏蚤世,君字其孤,训迪迄成,仕有能称。
君性简易,旷无畦轸。
其居官也,吏惮其严,民乐其宽。
爱惜公藏,甚于家产。
坐曹听讼,至忘寝食。
遇事精明,终归宽厚。
性本冲素,不事华靡。
暇则读书,或鸣琴奕棋,虽家人子莫见喜怒。
初,太恭人将及月辰,临汀府君假寐,梦一释子曳杖及阶,曰:「能仁寺僧也」。
惊寤而君生。
娶陶氏,朝请大夫尧夫之子。
继室董氏,朝散大夫昌裔之季。
皆封安人
三子:述、蘧、逮。
一女,适文林郎、监广州都盐曾宏父
孙男二人:闻礼、立礼。
女一人。
病且亟,语述、蘧曰:「吾官止外郎,泽不能遍,汝有伯仲,齿长矣,仕恐时过,盍以畀逮」?
二子曰:「愿逊逮」。
来年八月壬寅,诸孤葬君于庐陵县美化坊明月岗之原,以中散大夫提举亳州明道宫林公祖洽之状来谒铭。
铭曰:
士患不位,君夙乎仕。
位患不才,君刃乎恢。
才患不遇,君鴥乎翥。
我鱼我书,我菟我符。
一麾在手,十骑在厩。
蓘弗囷兮,弋弗鹑兮。
龄弗椿兮,于嗟旻兮。
按:《诚斋集》卷一三二,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武节大夫胡公志铭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三
嘉泰三年武节大夫胡公邦孚应仲解东南第六将组,明年上归老章,待报于家。
明年二月三日,已故,謣家人丐沐,沐已丐薰,薰已张拱趺坐,晏如也,俄而溘然。
阅三十旬,厥月荼,厥日上弦,其孤天凤举以葬于安国乡西津里金洞之原。
先事之三月,请铭。
予识公晚,重从也,而请意颛且广,重违之。
一再翻宣教郎吉水令公赵善质所状行。
所爱公京公镗、谢公详、赵公师挟,非朝贵则卿大夫,书相问答,诗相倡酬,议论相上下,其交至厚也。
所知公侍郎薛公叔似吏部彭公演户部林公祖洽检详余公侍言,非部使者太守,相先后荐闻,曰谨,曰勤断,曰忠勇,曰公介,其辞至力也。
所用公王公淮、曾公逮、王公传,非国相郡将
或命之按驿,或命之护戎、讥酤,其选至艰也。
人士得钜公相与云云者二三焉,固自可书,况凡十耶?
按谱,籍新淦
曾大父太清、父浩,蓄德未他钟,公当之。
始髫,诵书解大指,日计千言,慧也。
逮长,讲学却属文,文却赋诗,佔毕食顷成,敏也。
既壮,所向履礼蹈道,非君子人不交,非长者事不为,明也。
于生事死葬父若母无缺礼,柔辑兄弟闻亡间言,孝也、友也。
家故饶訾,自奉薄。
族姻以无聊赖告,周之不计费,仁也。
金溪征官,代输代者逋,代者得释去,义也。
永嘉船官,舶商馈希世珍,人所垂羡,一唾去,廉也。
广西纲驿,佩赣上将印,邹具戎器箸费,公上有欿,辍俸左之。
大本立矣,先声出焉,曾不酷罚醲赏,吏心自一,军气自百。
所至群废兴起,辞色未始自多:正也、大也。
始慨吾先世潜夫,非册名,莫贲也,矢以诸生奋。
绍兴二十年间号太平,口与心语,版舆奉亲,驩莫比时若。
用中宫恩籍吏部,其阶自承信至武节凡二十二,其职自征官正将凡四,其赠先级自忠训至和州防御使凡十六、母邹自孺人至令人凡五,其遗后泽承信郎自子至孙凡三:宠也、荣也。
娶刘氏,子天麟,先公卒。
赵氏,子宣教郎、石城令公希尧,迪功郎高安县尹公希訦,兴国公善宣。
其女婿也凡三,孙、孙女视子亡赢缩,曰伋、曰俦,孙也。
曾孙视孙缩者一,曾孙女视女赢者半:繁也、盛也。
先庐负山,别墅负江,坐啸登赋处所之具其断,而得赵、谢题额,则「燕」其堂、「南」其楼、「横玉」其亭也凡三。
勌游归,率常率令子弟弦诵,閒则与胜流觞咏其间,清也、雅也。
享乐忘年,享年七十有四,福也、寿也。
可志矣,可铭矣。
志后铭曰:
害微吏治,刀笔从事,傛哉其气。
公饰以儒,弦歌泄武,味远味。
害微武功,介胄在躬,尘哉其颂。
公济以文,雅歌融融,颍阳遗风。
能有一于此,集美之偏。
公于二者,况得其全。
姑小用尔,绰其裕然。
何当大用?
为吾门室。
彼不慭遗,闻者胥痛。
我无讱言,传者胥诵。
使凡原知,与千载共(《缘督集》卷二六,清抄本。)
林祖洽宁国府旨挥状(奉圣旨依) 南宋 · 蔡幼学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七七、《育德堂奏议》卷三
臣闻汉宣帝始亲政事,厉精为治,常称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亡叹息愁恨之心者,政平讼理也。
与我共理者,其惟良二千石乎」!
故拜刺史守相,辄亲见问,观其所由,退而考察其所行,以质其言。
宣帝所以致中兴之治,盖由于此。
今陛下一新治道,诚欲上追宣帝之美,其于选任二千石之际,固不可不审也。
比年以来,吏尚贪墨,民力空虚,一时大藩,不过十数,往往财计殚匮,不可枝梧。
宣城本号乐土,自傅伯寿李澄辈相继为守之后,日以彫弊,正须宽厚慈祥之吏,撙节抚摩,庶几公私,渐可苏息。
林祖洽历官虽久,本无可称,在孝宗时已以回邪贪黩,为臣僚所论矣。
总饷湖广,钱物不明;
近守当涂,赃状彰露。
及为户部,专事诛求,追逮鞭笞,曾无虚日,台臣之所疏者皆可考也。
今使祖洽守宣城,将取其能养民耶?
将取其能理财耶?
取其能养民,则祖洽之在户部,犹敢肆其迫切,无所顾忌,宣城之民其何以堪之?
取其能理财,则其为总饷、其守当涂,既有贪浊之声,今者日暮途远,必且滋甚,聚歛之馀,又将掩为己有,必无益于宣城之郡计也。
臣区区之愚,以为祖洽之所由所行,在公议者已不可掩,固难复委以二千石之寄。
欲望圣明收还林祖洽差知宁国府之命,且令依旧宫观,别选良吏,以惠此邦。
庶收政平讼理之效,以无愧于汉宣帝之治。
所有录黄,臣未敢书行。
淮东总领林祖洽依前司农卿同参计官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四、《后乐集》卷二
总饷一道,委寄匪轻,比年以来,将指亡状,利源寖壅,弊穴滋深。
方六师之在行,期中原之克复,益艰厥选,宜得其人。
以尔智术疏通,才猷彊济,蔚以老成之望,居然扬历之多,比进列于大农,实参稽于经费。
就畀使权之重,允资心计之优。
尔其屏去奸欺,谨考出纳,酌重轻之序,适阜通之宜,操赢赀以佐军,不加敛而足用,协济吾事,嗣有宠褒。
可。
林总领祖洽正启(代何尚书作)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九八、《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九
岁统开端,茂蒇始和之吉;
王人共命,肇迎滋至之休。
恭惟某官望重持,功高挽粟。
三阳谨始,时已进于泰交;
一札遄归,宠益新于涣渥。
某又看新历,真是陈人。
道阻且长,缺致椒觞之庆;
仪图莫助,载驰竿牍之恭。
代回林总领祖洽冬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一、《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四○
阳月终更,庆一阳之亨复;
福星出使,符五福之照临。
宜对令辰,茂膺纯嘏。
恭惟某官刚随天运,和本时中。
养九德于黄钟,凤鸣解谷;
贰卿之紫橐,虎卧长江。
衮绣昼行,樵苏宿饱。
牵牛极晷,既占候于汉台;
骆马怀归,宁倭迟于周道。
某滥尘朝缀,莫旅贺綦。
烹鲤得书,先辱五云之坠;
拂龟占《易》,惟期七日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