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欧阳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禹庙神座顷服金紫苹自到镇申牒礼司重加衮冕今因祈雨偶成八韵 唐 · 薛苹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三部
玉座新规盛,金章旧制非。
列城初执礼,清庙重垂衣。
不睹千箱咏,翻愁五稼微。
祇将藻洁,宁在饩牢肥。
徙市行应谬,焚巫事亦违。
至诚期必感,昭报意犹希。
海日明朱槛,溪烟湿画旗。
回瞻郡城路,未欲背山归。
(《会稽掇英总集》卷八)(〖1〗《欧阳文忠公文集》卷一四二《集古录跋尾》卷九《唐薛苹唱和诗》〖大和中〗云:「右薛苹唱和诗,其间冯宿冯定李绅皆唐显人,灵澈以诗名后世,皆人所想见者,然诗皆不及,岂唱者得于自然,和者牵于强作耶!」〖2〗《宝刻丛编》卷十三引欧阳棐《集古录目》云:「《唐禹诗》,唐浙东观察使越州刺史薛苹诗,不著书人名氏。初至镇,易金紫服以冠冕,后因祈雨,作此诗,其和者盐铁转运崔述等凡十七首。」按:岑仲勉先生贞石證史·薛苹唱和诗即诗》对此诗考證甚详,可参看。惟订欧阳修云「大和中」刻石为误,实未察《集古录跋尾》著录年岁,为刻石时间而非写作时间,为小疵耳。)
欧阳修追封兖国公制绍圣三年五月 北宋 · 盛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五九、《欧阳文忠公集》附录、《欧阳文忠公年谱》卷一
敕:宗祀之泽,充塞穹壤。
国之故老,褒叙有章。
朝请郎、充秘阁校理轻车都尉、赐绯鱼袋欧阳棐,弟通直郎飞骑尉辩故父任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赠太子太师追封康国公某,名世之才,出应期运,明于辅弼事业,而以风节始终。
馀庆嗣人,追命成国,亶惟不没,尚克享兹。
可特赠太师追封兖国公
景贶履常屡有诗,督叔弼季默倡和,已许诺矣,复以此句挑之1091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君家文律西京,旋筑诗坛酒兵
袖手莫轻真将种,致师须得老门生。
明朝郑伯降谁受,昨夜条侯壁已惊。
从此醉翁天下乐,还应一举百觞倾文忠公赠苏、梅诗云:我亦愿助勇,鼓旗噪其旁。快哉天下乐,一釂宜百觞。)
次韵答钱穆父穆父以仆得汝阴,用杭越酬唱韵作诗见寄1091年 北宋 · 苏轼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大耿疲劳已离群,小冯慈爱且当门(某以弟亲嫌请郡。)
(轼本以舍弟亲嫌请郡。)玉堂不著扶犁手,霜鬓偏宜画鹿轓
豪杰虽无两王继子直深父。),风流犹有二欧存叔弼季默。)
叔弼季默。)清诗已入新歌舞,要使邦人识雅言。
欧阳叔弼(他集互见诗) 北宋 · 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昔葬衣冠今在否,近来消息不须疑。
曾闻圯上黄石,久矣留侯不见欺。
复次韵谢赵景贶陈履常见和,兼简欧阳叔弼兄弟1091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能诗李长吉,识字扬子云
端能望此府,坐啸获两君。
逝将江湖去,浮我五石樽。
眷焉复少留,尚为世所醺。
或劝莫作诗,儿辈工织纹。
朱弦寄三叹,未害俗耳闻。
共寻两欧阳,伐薪照黄昏。
是家有甘井,汲多终不浑。
叔弼云,履常不饮,故不作诗,劝履常1091年 北宋 · 苏轼
 押遇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我本畏酒人,临觞未尝诉。
平生坐诗穷,得句忍不吐。
吐酒茹好诗,肝胃生滓污
用此较得丧,天岂不足付。
吾侪非二物,岁月谁与度。
悄然得长愁,为计已大误。
二欧非无诗,恨子不饮故。
强为釂一酌,将非作愁具。
成言如皎日,援笔当自赋。
他年五君咏,山、王一时数。
与赵、陈同过欧阳叔弼新治小斋,戏作1091年10月26日 北宋 · 苏轼
 押鱼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江湖渺故国,风雨倾旧庐。
东来三十年,愧此一束书。
尺椽亦何有,而我常客居。
羡君开此室,容膝真有馀。
拊床琴动摇,弄笔窗明虚。
后夜龙作雨,天明雪填渠(时方祷雨龙祠,作此句时星斗灿然,四更风雨大至明日乃雪。)
梦回闻剥啄,谁乎赵陈予。
添丁走沽酒,通德起挽蔬。
主孟当啖我,玉鳞金尾鱼。
一醉忘其家,此身自籧篨。
欧阳叔弼见访,诵陶渊明事,叹其绝识,既去,感慨不已,而赋此诗1091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渊明县令,本缘食不足。
束带向督邮,小屈未为辱。
翻然赋归去,岂不念穷独。
重以五斗米折腰营口腹
云何元相国,万钟不满欲。
胡椒铢两多,安用八百斛
以此杀其身,何啻鹊抵玉
往者不可悔,吾其反自烛。
次前韵送刘景文1091年 北宋 · 苏轼
 押虞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白云在天不可呼,明月岂肯留庭隅。
怪君西行八百里,清坐十日一事无。
路人不识呼尚书,但见凛凛雄千夫(君一马两仆率然相访,逆旅多呼尚书,意谓君都头也。)
岂知入骨爱诗酒,醉倒正欲蛾眉扶。
一篇向人写肝肺,四海知我霜鬓须(君前有诗见寄云:四海共知霜鬓满,重阳曾插菊花无。)
欧阳、赵、陈皆我有,岂谓夫子驾复迂。
尔来又见三黜柳,共此煖热餐毡苏
酒肴酸薄红粉暗,祇有颍水清而姝。
一朝寂寞风雨散,对影谁念月与吾(郡中日与欧阳叔弼赵景贶陈履常相从,而景文复至,不数日戒之亦见过,宾客之盛,顷所未有。然不数日,叔弼景文、戒之皆去矣。)
何时归帆溯江水,春酒一变甘棠湖景文近卜居九江,近甘棠湖。)
屏山欧阳叔弼1091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
漫郎天骨清,生与世俗异。
学道新有得,为贫聊复仕。
每于红尘中,常起青霞志
屏山辍赠子,莫遣污簪珥
寓目紫翠间,安眠本非睡。
梦中化为鹤,飞入长松寺
新渡寺席上,次赵景贶陈履常韵,送欧阳叔弼。比来诸君唱和,叔弼但袖手傍睨而已,临别,忽出一篇,颇有渊明风致,坐皆惊叹1091年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新渡寺
神屠不目全,妙额惟妆半
更刀乃族庖,倚市必丑悍。
平生魏公筹,忽斲郢人墁。
诗书亦何用,适道须此馆。
多言虽数穷,微中或排难
子诗如清风,翏翏发将旦。
胡为久闭匿,绮语真自患。
许时笑我痴,隔屋相咏叹。
竟识彦道不,绝叫呼百万。
清朝固多士,人门子皆冠。
莫言清颍水,从此隔河汉
异时我独来,得鱼杨柳贯。
持归不忍食,尺素解凄断。
中有清圆句,铜丸飞柘弹。
春愁结凌澌,正待一笑泮。
百篇倘寄我,呻吟郑人缓。
小饮西湖,怀欧阳叔弼兄弟,赠赵景贶陈履常1091年 北宋 · 苏轼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阜阳市西湖
岁暮自急景,我闲方缓觞。
欢饮西湖晚,步转北渚长。
地坐略少长,意行无涧冈。
久知麦青,稍喜柳黄。
盎盎欲动,潋潋未央
水天鸥鹭静,月露松桧香。
抚景方晼晚,怀人重凄凉。
岂无一老兵,坐念两欧阳
我意正麋鹿,君材亦圭璋。
此会不可再,此欢不可忘。
观音赞(并引)1093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全宋文卷一九八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兴国浴室院法真大师慧汶,传宝禅月大师贯休所画十六大阿罗汉,左朝散郎集贤校理欧阳棐为其女为轼子妇者舍所服用装新之。轼亦家藏庆州小孟画观世音,舍为中尊,各作赞一首,为亡者追福灭罪。
众生堕八难,身心俱丧失。
惟有一念在,能呼观世音。
火坑与刀山,猛兽诸毒药。
众苦萃一身,呼者常不痛。
呼者若自痛,则必不能呼。
若其了不痛,何用呼菩萨。
当自救痛者,不烦观音力。
众生以二故,一身受众苦。
若能真不二,则是观世音。
八万四千人,同时俱起救。
按:《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一。又见《东坡禅喜集》卷二。
乞郡劄子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五、《太平治迹统类》卷二三、二五
元祐三年十月十七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兼侍读苏轼劄子奏:臣近以左臂不仁,两目昏暗,有失仪旷职之忧,坚乞一郡。
伏蒙圣慈降诏不允,遣使存问,赐告养疾。
恩礼之重,万死莫酬。
以臣子大义言之,病未及死,皆当勉强,虽有失仪旷职之罚,亦不当辞。
然臣终未敢起就职事者,实亦有故。
言之则触忤权要,得罪不轻。
不言则欺罔君父,诛罚尤大。
故卒言之。
臣闻之《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
又曰:「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
以此知事君之义,虽以报国为先,而报国之道,当以安身为本。
若上下相忌,身自不安,则危亡是忧,国何由报。
恭惟陛下践祚之始,收臣于九死之馀。
半年之间,擢臣为两制之首。
方将致命,岂敢告劳。
特以臣拙于谋身,锐于报国,致使台谏,例为怨仇。
臣与故相司马光,虽贤愚不同,而交契最厚。
既大用,臣亦骤迁,在于人情,岂肯异论。
但以所建差役一事,臣实以为未便,不免力争,而台谏诸人,皆希合意,以求进用,及既殁,则又妄意陛下以为主光之言,结党横身,以排异议,有言不便,约共攻之。
曾不知至诚为民,本不求人希合,而陛下虚心无我,亦岂有所主哉!
其后又因刑部侍郎范百禄门下侍郎韩维争议刑名,欲守祖宗故事,不敢以疑法杀人,而谏官吕陶又论专权用事。
臣本蜀人,与此两人实是知旧。
因此,韩氏之党一例疾臣,指为川党。
御史赵挺之,在元丰末通判德州,而著作黄庭坚方监本州德安镇,挺之希合提举官杨景棻,意欲于本镇行市易法,而庭坚以谓镇小民贫,不堪诛求,若行市易,必致星散,公文往来,士人传笑。
其后挺之以大臣荐,召试馆职,臣实对众言,挺之聚敛小人,学行无取,岂堪此选。
挺之妻父郭槩为西蜀提刑时,本路提举官韩玠违法虐民,朝旨委槩体量,而槩附会隐庇,臣弟辙为谏官,劾奏其事,、槩并行黜责。
以此挺之疾臣,尤出死力。
臣二年之中,四遭口语,发策草麻,皆谓之诽谤。
未出省榜,先言其失士。
以至臣所荐士,例加诬蔑,所言利害,不许相度。
近日王觌胡宗愈指臣为党,孙觉丁骘云是臣亲家。
臣与此两人有何干涉,而于意外巧构曲成,以积臣罪。
使臣桡椎于十夫之手,而使陛下投抒于三至之言。
中外之人,具晓此意,谓臣若不早去,必致倾危。
臣非不知圣主天纵聪明,察臣无罪。
但以台谏气焰,震动朝廷,上自执政大臣,次及侍从百官,外至司守令,皆畏避其锋,奉行其意,意所欲去,势无复全。
天下知之,独陛下深居法宫之中,无由知耳。
臣窃观三代以下,号称明主,莫如汉宣帝唐太宗
宣帝盖宽饶太宗刘洎,皆信用谗言,死非其罪,至今哀之。
宣帝初知盖宽饶忠直不畏强禦,自候、司马擢为太中大夫司隶校尉,不可谓不知之深矣。
盖宽饶上书有云:「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
当时谗人乃谓宽饶欲求禅位。
宣帝不察,致使宽饶自刭北阙下。
太宗信用刘洎,言无不从,尝比之魏文贞公,亦不可谓不知之深矣。
太宗征辽患痈,泣曰:「圣体不康,甚可忧惧」。
当时谗人,乃谓欲行之事。
太宗不察,赐自尽。
二主非不明也。
二臣之受知,非不深也。
恃明主之深知,不避谗人积毁,以致身首异处,为天下笑。
今臣自度受知于陛下,不过如盖宽饶之于汉宣帝刘洎之于唐太宗也。
而谗臣者,乃十倍于当时,虽陛下明哲宽仁,度越二主,然臣亦岂敢恃此不去,以卒蹈二臣之覆辙哉!
且二臣之死,天下后世,皆言二主信谗邪而害忠良,以为圣德之累。
使此二臣者,识几畏渐,先事求去,岂不身名俱泰,臣主两全哉!
臣纵不自爱,独不念一旦得罪之后,使天下后世有以议吾君乎?
昔先帝召臣上殿,访问古今,敕臣今后遇事即言。
其后臣屡论事,未蒙施行,乃复作为诗文,寓物托讽,庶几流传上达,感悟圣意。
李定舒亶何正臣三人,因此言臣诽谤,臣遂得罪。
然犹有近似者,以讽谏为诽谤也。
今臣草麻词,有云「民亦劳止」,而赵挺之以为诽谤先帝,则是以白为黑,以西为东,殊无近似者。
臣以此知挺之崄毒甚于李定舒亶何正臣,而臣之被谗甚于盖宽饶刘洎也。
古人有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
臣欲依违茍且,雷同众人,则内愧本心,上负明主。
若不改其操,知无不言,则怨仇交攻,不死即废。
伏望圣慈念为臣之不易,哀臣处此之至难,始终保全,措之不争之地,特赐指麾,检会前奏,早赐施行。
臣无任感恩知罪,祈天请命,激切战恐之至。
取进止。
〔贴黄〕郭槩人材凡猥,众所共和,既以附会小人得罪,近复擢为监司者,盖畏挺之之口,欲以茍悦其意。
正如向时王岩叟在言路时,擢用其父荀龙澶州、妻父梁焘谏议,天下知其为岩叟也。
〔又贴黄〕臣所举自代人黄庭坚欧阳棐,十科人王巩,制科人秦观,皆诬以过恶,了无事实,臣又曾建言乞行给田募役法,吕大防范纯仁皆深以为便。
方行下相度,而台谏争言其不可,更不得相度。
至今臣每见大防纯仁,皆咨嗟太息,惜此法之不行,但畏台谏不敢行下耳。
〔又贴黄〕中外臣寮畏避台谏,附会其言,以欺朝廷者,皆有实状。
但以事不关臣,故不敢一一奏陈耳。
〔又贴黄〕陛下若谓臣此言狂妄,即乞付外核实其事,显加黜责。
若以为然即乞留中省览,臣当别具劄子乞郡付外施行。
欧阳仲纯(二)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伯仲、叔弼昆仲,各计安胜。
杨掾行速,未及拜书,乞道下恳。
子由南都,时得书,无恙。
彭城最处下流,水患甲于东北。
奏乞钱与夫为夏秋之备,数章皆不报。
曹河若可塞,固大善,不尔,仓卒之间,不免调急夫使系省钱,岂暇复禀命乎?
所费必多,而为备不如先事之精也。
人微言轻,信命而已。
仲纯知我之深者,聊复及之。
欧阳仲纯(五)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伯仲兄闻监西岸,已视事未?
叔弼近托孙元忠附书季默,今安在?
因风无惜惠问。
宛丘谁与往还,有可与语者否?
文公大夫1096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二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轼再启:谪居已再经春,徒以知罪信命,故受之恬然。
除旧苦痔外,亦无甚恙也。
杜门少出,所云携青衣童步松下,好事者粉饰也。
罗浮初过时,一至其下耳,后亦不复到。
叔弼亦久不得书。
中间得书,报去年二月间,仲纯之子临邑逊者有事,必已知之。
所云病者,乃其閤中也,后闻已安矣。
此中真井底,了不知北方事。
风物却粗可,但无医药耳。
轼再拜,手启上文公大夫阁下。
轼谨封。
与欧阳亲家母1090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二九、《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迨既忝荐赴省试,遂可就亲。
叔弼尚在疚,想可别令人主婚,已令子由咨禀。
彼此欲及时了当,想蒙开许也。
轼再拜。
老妻不敢拜书县君亲家母,不殊此恳也。
陶渊明1084年10月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五、《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七 创作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
「清晨闻扣门,倒裳自往开。
问子为谁与?
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檐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谁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此诗叔弼爱之,予亦爱之。
予尝有云:言发于心而冲于口,吐之则逆人,茹之则逆予,以谓宁逆人也,故卒吐之。
渊明诗意不谋而合,故并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