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刘揖”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奏约束梁王立 西汉 · 梁太傅辅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五
一日至十一犯法,臣下愁苦,莫敢亲近,不可谏止。
愿令王,非耕、祠,法驾毋得出宫,尽出马置外苑,收兵杖藏私府,毋得以金钱财物假赐人(《汉书·梁怀王揖传》:荒王嘉薨,子立嗣。鸿嘉中太傅辅奏,事下丞相御史,请许,奏可。)
上疏理梁王立 西汉 · 谷永
 出处:全汉文 卷四十六
臣闻礼,天子外屏,不欲见外也。
是故帝王之意,不窥人闺门之私,听闻中冓之言。
《春秋》为亲者讳,《诗》云:「戚戚兄弟,莫远具尔」。
梁王年少,颇有狂病,始以恶言案验,既亡事实,而发闺门之私,非本章所指。
王辞又不服,猥强劾,傅致难明之事,独以偏辞成罪断狱,亡益于治道,污蔑宗室以内乱之恶,披布宣扬于天下。
非所以为公族隐讳,增朝廷之荣华昭圣德之风化也。
臣愚以为王少父同产长,年齿不伦。
梁国之富,足以厚聘美女,招致妖丽
父同产亦有耻辱之心。
案事者乃验问恶言,何故猥自发舒?
以三者揆之,殆非人情,疑有所迫切,过误失言。
文吏蹑寻,不得转移,萌芽之时,加恩勿治,上也。
既已案验举宪,宜及王辞不服,诏廷尉选上德通理之吏,更审考清问,著不然之效,定失误之法。
而反命于下吏,以广公族附疏之德,为宗室刷污乱之耻,甚得治亲之谊(《汉书·梁怀王揖附传》:永始中,相禹奏梁王立对外家怨望,有恶言。有司案验,因发淫乱事,奏禽兽行,请诛,太中大夫谷永上疏。)
对讯 西汉 · 梁王立
 出处:全汉文 卷十二
立少失父母,孤弱处深宫中,独与宦者婢妾居,渐渍小国之俗。
加以质性下愚,有不可移之姿。
往者傅相亦不纯以仁谊辅翼立,大臣皆尚苛刻,刺求微密。
馋臣在其间,左右弄口,积使上下不和,更相眄伺。
宫殿之里,毛厘过失,亡不暴陈。
当伏重诛,以视海内。
数蒙圣恩,得见贳赦
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迫促,贪生畏死,即诈僵仆阳病,侥幸得逾于须臾。
谨以实对,伏须重诛(《汉书·梁怀王揖传》:哀帝建平中梁王立复杀人,天子遣廷尉大鸿胪持节即讯,至移书傅相上中尉惶恐免冠对。)
移书梁傅中尉 西汉 · 方赏、毕由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五
王背策戒,悖诿暴妄行,连犯大辟,毒流吏民。
比比蒙恩,不伏重诛,不思改过,复贼杀人。
幸得蒙恩,丞相长史大鸿胪丞即问。
王阳病抵谰,置辞骄嫚,不首主令,与背畔亡异。
丞相御史请收王玺绶,送陈留狱。
明诏加恩,复遣廷尉大鸿胪杂问。
今王当受诏置辞,恐复不首实对。
《书》曰:「至于再三,有不用,我降尔命」。
傅、相、中尉皆以辅正为职:「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匮中,是谁之过也」?
书到,明以晓王。
敢复怀诈,罪过益深。
傅、相以下,不能辅导,有正法(《汉书·梁怀王揖附传》:哀帝建平中梁王立复杀人,天子遣廷尉赏、大鸿胪持节即讯。至,移书傅、相、中尉。)
南阳王冯东海王祗祭礼对 东汉 · 孔融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三
圣恩敦睦,感时增思,悼二王之灵,发哀悯之诏,稽度前典,以正礼制。
窃观故事,前梁怀王临江悯王、齐哀王临淮怀王
并薨无后,同产昆弟,即景、武、昭、明四帝是也,未闻前朝修立祭祀。
若临时所施,则不列傅纪。
臣愚以为诸在冲龀,圣慈哀悼,礼同成人,加以号谥者,宜称上恩,祭祀礼毕,而后绝之。
至于一岁之限,不合礼意,又违先帝已然之法,所未敢处(《后汉·孔融传》。)
唐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魏国公太傅贾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
德宗皇帝享国二十有七年。注意于将相之臣。惟魏国贾公字敦诗。始则四握兵符。保釐节制。终乃再践师长。燮和枢极。文武致用。实宁斯人。景钟书伐。金鼎和味。咸有一德。用平泰阶。奉缀衣之诏。公始感疾。先复土之期。公乃捐馆。属太上皇重公耆硕。进加司空。今皇帝悯公徽懿。追命太傅。春秋七十六。佩相印十三年。前史称贾生通达国体。其孙嘉好学世其家。其曾孙捐之建议深切。汉元帝为之罢珠崖郡。皆其先古之有议论风节者也。曾王父远则。皇长河尉。王父知义。沁源主簿。赠扬州大都督都督烈考炎之。燕居不仕。赠尚书左仆射。皆代德安贞。延耀于后。公忠正仁恕。极深研几。究今古于百氏。穷地域于九译乾元初。寰海未静。褐衣危言。始尉太平。连辟大府。三入御史府。再为尚书郎亚尹北都。剖符西河。嘉猷循行。所莅居最。大历十四年冬十月。繇大鸿胪贞师于梁。协力偫帅。平夷江汉。青绶大封。烜然光明。进参六职。节制襄岘。载会兵车。抚征淮右。徵诣行宫。真拜冬官明年。以三后之任。分正洛师。加地进律。察廉唐邓。复总赋舆。镇于灵昌。政成八稔。恺悌清静。于是膺审象之寄。赞格天之业。中外授受。勤劳王家。易坤之说曰。地道也。臣道也。惟公有博载之量。露生庶物。书洪范之说曰。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惟公推宽信之诚。弼亮时化。故其抚封也。不尚禁厉。不施皦察。扶导善气。折销未萌。使贪者让。躁者静。四邻敬之如神明。阖境爱之如父母。其作相也。当先皇帝洪覆阴骘。财成造化。宗工旧老。但以忠厚承清光。故公之扬庥德辉。涵泳无际。蔼然和平之运。恬然易之道。至若匪躬诡词。劳谦不伐者。亦何可胜言。坦夷而周密。广大而洁静。从善虚已。求天下之才。博闻强识。通天下之志。斯不可及已。所著梁怀王傅碑先君子碑。陈祖德以自况。载家声于可久。体要闳达。迈乎偫伦。撰海内华夷图。及论次地理之书。凡五十有五篇。贡在中禁。传于域内。言方志者。以公名家。被病更时。屏绝医术。且曰。吾以忠信为孔祷。死生为天理。一气聚散。斯焉顺之。美槚寿堂。自为终制。隤然委化。以启手足。虽从古知命之士。所难能焉。夫人武功苏氏。驾部郎中守忠之曾孙。处士珣之女。有柔仪淑行。殁于中身。二十有五年矣。嗣子畴。太常寺协律郎。早夭。次子疄。太子司议郎。少子㽥。京兆府参军事。驯行孝谨。号咷毁瘠。奉二尊裳帷。合于九原。刻兹乐石。以永终古。铭曰。
麟之仪仪。
凤之师师。
有倬魏公。
发辉清时。
外总方国。
埽除螟螣。
入居公台
左右皇极。
于学无不通。
于士无不容。
穆如和风。
叩若华钟。
伟材闳议。
信以发志。
中行循性。
其道易易。
始初清明。
纪号永贞
维阳月之朔日兮。
返智气于冥冥。
下旬逮半兮。
祖载于庭。
神休古原兮。
閟此音形。
前直国门兮。
旁迩梁傅
不忘本兮公之素。
笳箫启路。
归此壤树。
呜呼有唐元老兮。
魏公之墓。
贾谊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六、《郧溪集》卷一八
屈平窜而死,诋之曰:「何必怀此都也」?
又著《鵩赋》以自开。
扬子云亦曰:「何必湛身哉」?
梁怀王王堕马死,哭泣亦死。
子云迫于莽,投之阁,此又何也?
士君子介穷屈忧急之际,果难自置与?
死之不审所处也,至于创制度,兴礼乐,厝汉于三代,乃曰色尚黄,数用五,则吾曷知于也哉?
贾谊传后 北宋 · 曾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九四
贾谊自疏远之中,遭遇世主,数言天下事,不忌权倖,至于废斥而不变。
予读其书,固已伟其材而哀其志,与夫世俗偷合苟得,取容一时者异矣。
读《屈原文》、《鵩鸟赋》,又知其于道德性命之理,无不学也。
而考其行事,文帝使傅梁怀王怀王坠马死,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卒。
呜呼!
此又何其好善之笃也。
盖自汉兴,先王之泽熄,道术不明,士忘其本,而役于利害得丧之地,弊聪明于外物,而殁世不知自反。
所谓道德,世固不得而闻矣,安有杰然自信于此者哉?
于斯时,独能不汩于流俗,而以道德自信。
其见于辞者,皆发明天地万物消息盈虚之理,吉凶祸福倚伏之数,圣人君子行止、进退、去就之义。
以列士众庶、贪夫夸者怵迫之徒,同为有徇于物,而纵躯委命,与道翱翔者,独能无累而不忧,其所知宏远矣。
至其行己,亦无悖于古人。
孔子称:「智及之,仁能守之」。
之所知与其所守,亦可以庶几矣。
夫人不能自进于德者,以其不肯责善于己,而好移其过于人,此天下之公患也。
梁王之死,虽有以致之,顾岂非命哉?
独身任其责,忧伤悲涕,以至于死。
此与夫不肯责善于己,而好移其过于人者异矣。
非德性之厚,而笃于好善,安能及此乎?
孔子曰:「未见蹈仁而死者」。
,可谓蹈仁而死矣。
孔子之所思见而不得,是岂可轻也哉!
惜其不幸,不得充其志,悲夫!
刘揖青者十四年前所见与吴仲懿以文彩相悦者也今其穷而访我且携其十四岁女子字秋水者以画为贽余夫妇绝宝爱之青他去遂留余家内人既勉以诗潜之夫妇亦有赠余亦七叠前韵 晚清 · 范当世
 押阳韵 出处:范伯子诗集卷第十七
秋水亦何有,书画男儿装。
把兹一片玉,使我心神凉。
阿翁作举子,少小声名香。
胡然十四载,流落居穷乡。
世路绝艰险,脩途亦阻长。
途穷会须通,路歧亡羊
阿母有妇德,戒旦将翱翔。
凫飞忽已尽,弋获真微茫。
汝来且安砚,有汝一月粮。
大女解提携,小女刚扶床。
群嬉亦可乐,离居弗徬徨。
深堂雷弗至,衣多无畏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