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汤璹” 相关资源
诗文库
杨无咎画秋兰1202年10月15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五、《平园续稿》卷一○、《益公题跋》卷五、《佩文斋书画谱》卷八四、《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八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乡人徐丙字汉章,博于学而赡于文,示予杨无咎手画香草,题曰「秋兰」,后有兵部侍郎章茂献国子博士汤君宝跋语。
其说特未定也。
予老而学圃,问诸园丁,则曰:「春兰夏芷,秋蕙荪,叶茎花色及多寡往往不同」。
予异其说,遍以古书考之。
屈原《离骚经》「纫秋兰以为佩」,张衡东京赋》「秋兰被涯」,又《思玄赋》「幽兰秋华」,曹植《朔风诗》「秋兰可喻」,潘尼《赠河阳诗》「流声馥秋兰」之类,此言兰以而花也。
屈原《九歌》「春兰兮秋菊」;
隋炀帝《烟花录》用此句。
陆机《庭中奇树诗》「欢友兰时往」,
国子正陈希点太学录汤璹并除太学博士九月二十七日1194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三、《止斋先生文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具官某:朕新嗣服,崇长学校,所以加惠诸生甚渥也。
则联教事于其间,亦盍序进矣。
希点、尔,俱以名胜来掌学士之版,誉处蔼然也。
晋之讲席,发明经意,佥曰汝宜,则朕以怿。
可。
主管吏部架阁陈希点国子正汤璹国子录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七、《攻愧集》卷三七
敕具官某:士修于家而仕于朝,又典胶庠之教事,可谓荣矣。
希点上甲科,久为掌故;
首冠南宫,未登华途。
嘉其静退之风,俾参乐育之选,雅有声望,司予成规。
子率以身,畴敢弗恪。
先君范墓志嘉熙四年十二月 南宋 · 范应玑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三一
先君讳字叔贽,上世繇婺涉兰江,徙衢之龙游,遂定居焉。
曾大父讳世昌,大父讳子珍,父讳致尧
先君自幼机悟,识见超诣,卓有植立志,且性禀刚特,不随俗仰俯,事无巨细,经先君区画,悉就条理,情伪是非若烛照龟卜,瞭然胸次间。
赀产虽日盛,绝无德色,自奉愈约,接物愈谦,有古人之风。
乡之所苦者役法,先君灼见弊端,殚谋毕虑,创为义役,务在保护,乡井咸嘉赖之。
宝庆三年,天子有事南郊,有秀邸戚属恩补登仕郎,亦泯意荣进,退处恬如。
年六十八,端平三年十一月十五日不疾而殁,震悼之声,遐迩一辞,佥曰:「斯人也,诚当世吉人,天何夺之速耶」!
先君娶徐氏,同里闬,亦诗礼家。
生男四人:长长璿,先先君九年卒;
应玑、应琦,俱以献书窃禄,应玑从事饶州馀干县主簿,应琦从事徽州祁门县主簿,叨庚子漕荐;
君宝早夭。
女三人:长适进士吕元弼,次适进士叶德一,幼适承直郎待班赵师
男孙三人:梦龄、梦符、承孙,孟聘叶氏,仲聘吴氏,季尚幼。
女孙二人:长适甥进士逢龙,次许聘进士袁烨,姻盟亲谊,胶漆比坚,冥冥之中,可无恨矣。
呜呼天乎!
光阴易迈,追慕奚堪!
忍死卜兆,协吉于郭石之阳,芳佳坞涓,嘉熙四年十二月十三日奉先孺人合葬焉,从治命也。
敬刻贞珉,以诏来世。
孝男范应玑等泣血百拜谨志。
按:《龙游县志》卷三三,民国十四年印本。
陈规守城录乾隆癸巳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十五
摄篆德安固守城,因而失事论东京陈规靖康丙午德安府事群盗王在等攻城在城上问贼何因到此贼言东京已破初不信迨贼遁遣人诣都城奏功始知城果陷因叹当时身不在围城中以效守禦并论官吏将帅应敌捍禦之失更因靖康朝野佥言于所载攻守各条下附以己见并为之序)
陈规屡禦应之暇(守城机要备载陈规德安事自城郭门墙楼橹之制以及攻城备禦之方凡四十馀条极为详备又载群贼王在等攻德安未两月而退张世李孝义四日引去杨进十六日引去孔彦舟三次皆不克而去董平三万人即日败去赵寿亦三日引去曹成李宏九月始引去桑仲下邢尚孙群贼阅三月引去李横则六十五日引去前后应敌机宜纪载甚悉其后浏阳汤璹编为德安守禦录表上其书欲沿边守宰共为䌷绎其意固善夫陈规力保危城九遇贼至皆随机应敌卒赖安全可谓长于守矣但此特施之郡邑用得其人或见功效然因幸遇小寇耳若宋靖康汴京之失则由于时政事之乖违岂尽系临事捍禦之疏略彼时即陈规果在围城又安能救其败亡之祸乎)汤璹深知纪以精。
小县傍州或可赖,通都大邑转难行。
四夷守在垂明训,逮迫临冲祸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