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诗一首 北宋 · 刘敞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本是昌家,又为非类。
但有雄声,唯闻艾气(宋沈作哲《寓简》卷一○ 《寓简》:刘原父嘲吃者云云。谓周昌、乾非、扬雄、邓艾皆病吃,亦善谑也。)。
游山院记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二、《演山集》卷一三
山水,外物之可乐者尔,非真乐也,真乐之所寓而已。仁者乐山,知者乐水,亦以真乐之所寓欤!治平戊申之仲夏,赴诏西上,踰绝岭,涉巨江,度炎暑,履素秋,凡四十日矣。而后次于霅川之逆旅,弛担宴坐,自感其尘劳,未有慰焉。及其环顾山水间,有髣髴南国者,默然坐中,意思南向,已历旧隐,无复尘劳之叹,而亦不知其身之所逆旅也。于是援笔而书之。延平居民枕寒泉,倚青嶂,真山水之国。有浮图氏之宇,尤寓山水之胜处,清景爽气逼人眉睫间,与才思争无穷。遇目之所得,即当走笔赋之。且恐胜概相夺,出人不意,而又忘去也。当予清閒无事,偶然独往,则簪冠曳履,策枯筇,道幽径,与书偕焉。风摇松阴,人践寒影,异花灵草,幽香相迎,日含喷泉,红玉散乱,此人所由之径也。两山相临,怪石欲活,仰则翠岑,俯则幽涧,神刓仙划,为之幽构,此人所憩之亭也。山角转来,风物相际,猿鹤上下,烟云聚散,飞甍华榱,矗然寘彼,此浮屠氏之宇也。宇之中又为游者之观美,凡有七焉。长涧自山之西,趋寺而东流,有释为堂跨之。及其入夜,泉清而月明,适然相得于堂下,号水月堂。予之游是堂也,秋势泻云边之泉,金波泛天涯之月,妙相有无,搏之不得,故为之歌云:「水浑而月丧,水动而月漾。澄寂虚一中,涵有微妙相。水有风兮披人襟,月有波兮浴人神。兀然坐者非尔玩,其中有物争光明」。是兹三者,不期约会,诸广莫都忘情。涧自水月堂趋西庑,有释为阁跨其上,激涧之水,其声潺潺然,环绕乎坐中,号潺湲阁。予之游是阁也,遗世俗之喧哗,即山泉之清泠,是非去来,不落双听,故为之歌云:「与其听繁喧,不如听潺湲。潺湲聒吾耳,不聒吾心渊。世俗譊譊殊不闻,只闻潺湲如车奔。潺湲如车奔,我心都无缘」。阁之左,临涧为小轩,俯视涧之水,澄寂如鉴,分辨人颜色,号鉴轩。予之游是轩也,纤埃不能驻流光,微瑕不能玷浩明,于外照古貌,于中照古心,貌与水清,心与水平,故为之歌云:「至虚不可磨,至柔不可折。至精岂须练,至一莫能别。情忘非与物相绝,万象于中自生灭」。鉴乎鉴乎,非徒明鉴之有道,犹诸心。梯阁而下实地十数尺,为小室,而沼其前,引涧之水实之,号养真室。予之游是室也(阙),一声,素琴数曲,恬然忘机,自在绝境,故为之歌云:「尘劳妄想谁知非,落着埋没皆人为。养心养到不化处,亦令此室生光辉」。去潺湲阁,升法堂,堂之左有释为阁,揖院之客山,瞰流涧于坐间,环佛书而观之,号精进阁。予之游是阁也,目闲而山色见,心虚而古意明,出妄想境中,入清静觉海,故为之歌云:「道固不违物,物常与道违。道非近能得,亦非远能离。精尔思兮捐尔思,其中有物不可围」。由堂而西,有室倚山为小轩,轩之前为方沼,沼之滨植脩竹三四茎,凭轩而视,翠峰寒泉,茂林碧草,皆在其左右,号凝碧轩。予之游是轩也,春晖秋光,漫然融成,日颓竹阴,落在方沼,琉璃瓶中,青玉倒植,故为之歌云:「凝碧以自然,尤赖成之天。碧色非渍黛,籁声非鸣弦。此心寓此声色中,虽有大巧无由传」。去凝碧,下斋堂。堂之左有释西向旷野为亭,据其要,物象清远,一览而尽之,号豁然亭。予之游是亭也,希夷之乡,旷閒之郊,逸思浩而往,尘绪斩而绝,故为之歌云:「吾登豁然轩,吾开豁然怀。水犹其心圆,曲直随因缘。云犹其心閒,聚散无悲欢」。尘怀俗虑,难追攀是山之胜也。胜者虽不能自暇,及其戾止,亦皆有閒意。以至于息机而后去。然而予之游与来者之乐异焉,来者为其景而用其乐,而予能用其景以寓其乐者也。世俗之喧,相与讥谈调娱,醉酣舞歌,吹弹叫呼,而后得其乐,亦已劳矣。其乐不在道,特乐其有山水而已。山水之可乐者尽,而寂寥之态生,则其乐荒矣。故虽吹弹调诙,醉酣舞歌,不足以继其乐,彼尚知吾乐中之旨哉?乃书其乐之情以示之。
与叶彦忠学士帖 其二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五三、《鸿庆居士集补遗》卷八
子野遣介,得所遗诲饰,尚闻侨寓山閒,大以为慰。即日,不审台候何如?某久负大谤,至于吁天,出于无术,行此下计,维仅免五岭瘴毒之厄,必触群公切齿之恨。进退惟谷,祇自怜耳。某后月三四閒至临川,伫当一见,不复详。
沈明远(作哲)教授用东坡仇池石韵赋予所蓄英石次其韵 宋 · 曾几
押词韵第十五部
维南有丝溪,溪石如水绿。
瞻相百里间,抱负一夫足。
声名作灾怪,攻取及背腹。
在者略无奇,溪神为颦蹙。
蛮烟瘴雨地,故旧实州牧。
坐令数峰青,飞过大江渎。
何尝说向人,恐类和氏玉。
公然遭夺攘,不使得藏伏。
广文到吾庐,索隐妙蓍卜。
东坡韵险艰,句句巧追逐。
幽人所好山,已占一林谷。
又兼小峥嵘,无乃太多欲。
端如耐久朋,相与会心曲。
大胜轻薄儿,浮云变何速。
雨中望灵山呈明远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骑曹公事日纷纷,荀令香炉欲罢薰。
冷雨定知还作雪,好山无奈只藏云。
看花便觉名何用,劝酒谁能耳不闻。
岁晚官仓尘满眼,只应清坐独输君。
伏日诸君小集沈明远以小疾不预作诗戏之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广文官冷酒钱空,平日清樽一笑同。
苦忆车公来座上,翻成王老隐墙东。
定中示病应非病,诗里能穷有底穷。
凉月满天新雨足,试凭檄语愈头风。
次韵答沈明远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如君绝足向风尘,顾我宜为途路人。
阿买八分时自笑,阮瞻三语讵能新。
狂谈尚欲嘲风伯,妙笔真堪赋洛神。
得酒相寻那厌数,醉归官长未应嗔。
新晴梅花可爱欲招明远少稷冻醪未熟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痴儿了事不能閒,犹喜骚人共往还。
岁晚真成废书史,雪晴那得负江山。
多情春与梅花厚,一醉天于我辈悭。
剩作新诗催酒熟,曲池冰断水潺潺。
次韵沈明远春尽书事 南宋 · 韩元吉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街槐园柳绿初连,花尽春归思黯然。
密叶鸣琴清梦断,白云双眼暮山前。
明远次韵超然谈道因以谑语为戏将无同耶 南宋 · 韩元吉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忘机亦忘言,政作口挂壁。
因君强一语,习气乃乘隙。
昨夕饮君家,看朱忽成碧。
醉归城南路,不记足所历。
尚想两红妆,翠袖香襞积。
我歌君为舞,举手还恨窄。
诗成漫不省,叹我真恶客。
剩肯来看山,未厌一水隔。
少稷劝饮每作色明远忽拂袖去戏呈 南宋 · 韩元吉
无多酌我盖司隶,不能满觞田将军。
坐中幸免沐猴舞,且复周旋非贵人。
人言劝饮无恶意,君胡作恶使客起。
少陵亦遭田父肘,况我忘形友君子。
从今勿劝亦勿辞,我欲眠时君自归。
先生一斗一石醉,莫问喧争与嘲戏。
土人池中有新荷戴钱而出者少稷明远相率赋诗戏作长句 南宋 · 韩元吉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君不见紫髯将军射无敌,志目中眉犹动色。
晚年惊见卖油翁,一线穿钱曾不失。
人言手熟会当尔,世事由来真一剧。
纷纷刻楮技已穷,厌看人力须天工。
湘妃抚掌汉女笑,为我试手冯夷宫。
芙渠生叶不自展,胡为正在阿堵中。
青铜翠羽光相映,莫遣游鱼动荷柄。
芳心满眼谁得知,坐使诗人发嘲咏。
我言羞涩囊久空,井中飞蚨那得逢。
不如青鸭为衔去,剩买明月酬清风。
句 其二 南宋 · 韩元吉
但如王粲赋从军,莫为班姬咏团扇(送沈明远使虏)。
按:宋韦居安《梅涧诗话》
送沈明远序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九二、《南涧甲乙稿》卷一四 创作地点:江西省上饶市灵山
部使者之职,所以廉察一道,翕张其财赋,疏理其狱讼,而举刺其官吏,厥任甚重。朝廷为之设属焉,将以佐其长,治其部,俾悉应夫使者之职而已。十数年来,使者之属,漫不之选,非出恩家则倖门,文书总总,懵不悉为何许事,间以豢乳臭子,则轻脱自肆。甚者假使者之权以把握州县,斗怒其长,开阖其黜陟,黩货而济其私,故贤士大夫率诋而议之。天子方新政事,当位者不敢蹈其故常。今年春,吾明远始用为江西转运之属,贤士大夫则又曰,以明远之学且甚文与其才之可用也,岂特一部使者之属哉,乃自师儒而迁,岂丞相以犹子之嫌,故推而远之也?虽然,使明远不以丞相之故,少寘于承明著作之地,其谁曰不宜,然而特以是屈焉。吾是以贺使者之属得人,将自兹始也。大官厚禄,固非君子之慕也,非君子亦不能有也。自麓而跻于巅,自涯而涉其流,其必有渐乎哉!若是则明远之所蓄与士之所期,信不可以迟速计也。既相与言,因为之序以送之,且歌以系之。歌曰:鼓桂兮汛兰舟,乘春风兮放中流,雨漫漫兮云油油。江之南兮千里,山有庐阜兮津有彭蠡。其蓛笋蒲兮其鲙鲂鲤,其荼孔甘兮其酎则旨,奉亲之寿兮可以至喜。玉策兮金绳,漆书埃墁兮斯文未登。桂宫兮宣室,干云委路兮工师未即。嗟摇落兮春菲,彼功名兮各自有时。时倏往兮易失,期子于高墉兮庶以永日。
哀扇工歌(按:原未署作者,元韦居安《梅涧诗话》卷上谓沈作哲作。《宋诗纪事》、《吴兴诗存》因之。此从。) 宋 · 沈作哲
押词韵第四部
某(《宋诗纪事》卷四四、《吴兴诗存》二集卷五作黄)州竹扇名字著,织扇供官困追捕。
使君开府未浃旬,欲戴纶巾挥白羽。
新模巧制旋剪裁,百中无一中程度。
犀革镌柄出虫鱼,麝煤熏纸生烟雾。
蕺山老姥羞翰墨,汉宫佳人掩纨素。
衙内白取知何名,帐下雄拿不知数。
供输不办箠楚频,一朝赴水将谁诉。
使君崇重了不闻,呜呼何以慰黎庶。
闻道园家卖菜翁,又说江头打鱼户。
号令亟下须所无,官不与钱期限遽。
归来痛哭辞妻儿,宿昔投缳挂枯树。
一双婉婉良家子,吏兵夺取名为顾。
弟兄号叫邻里惊,两家吞声丧其妪。
死者已矣可奈何,冤魂成群空号呼。
杀人纵欲势位尊,贪残无道天所怒。
邦人蓄愤不敢言,君其拊马章台路(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一 《梅涧诗话》卷上:沈作哲尝为江右漕属,作《哀扇工》诗,忤洪帅魏道弼,捃深文劾之,坐夺三官。)。
寓简序 宋 · 沈作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八○、《寓简》卷首、《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九二
庄周氏疾夫世士之沈浊,不可与庄语也,则托意于荒唐谬悠之说以玩世滑稽。而其文瑰玮奇特,諔诡可观,盖实无心于言也,寓焉而已尔。予屏居山中,无与晤语,有所记忆,辄寓诸简牍,纷纶丛脞。虽诙谐俚语无所不有,而至言妙道间有存焉。已而诵言之,则欣然如见平生故人,抵掌剧谈,一笑相乐也。因名之曰《寓简》,聊以自娱。庶几漆园之无心,抑有如惠子者,或知其为无用之用乎!甲午夏,寓山自序。
句 其二 宋 · 方恬
押锡韵
微波荡晴墩,倒影动悬壁(丙戌观山)。
按:《鄱阳五家集》卷六徐瑞《松巢漫稿·二月望暂寓山有感旧》注引
朝散大夫宋明远特授行军器监主簿制 南宋 · 高定子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六、《永乐大典》卷一四六○八
籴事之难,古今一辙,耿中丞请籴百万斛而得四十万斛,赵充国咎其失册。裴延龄以元佑布帛增一倍价充和籴,陆贽论其抑配。非得人以参伍,缓急焉罔攸济。尔素以敏迈彊济称,用命尔为峙根计,不欲徒诒尔肄也。预颁温旨,俾勾稽于戎监,已事乃竣,归服予采。
答张大监书(忠恕,张忠献之孙。)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一、《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三四
李丞所疑书先儒字,蒙大监不鄙示问,此亦当商略者。古人称字者最不轻,《仪礼》子孙于祖祢皆称字。孔门弟子,多谓夫子为仲尼。子思孙也,孟子又子思弟子也,亦皆称仲尼。至汉魏后只称仲尼。虽今人亦称之,而人不为怪。游夏之门人,皆字其师。汉初惟子房一人得称字,中世有字其诸父,字其诸祖者,近世犹有后学呼退之、儿童诵君实之类。今曰胡子仁仲、张子敬夫、朱子元晦,是尊敬之至。而前后称谓不同,则左丘明体。但迩来久不称前辈字与称谓必欲归一,大监从而易之,以释疑怪,此自无妨。况已刻石,亦不必再修换,徒为郑重。惟是改云南轩、晦庵,则轩、庵之类似于金石文字上用之,稍欠经雅耳。盖前辈只以所居所寓山水为名,如伊川、横渠、濂溪、涑水、东坡之类。不可胜数,亦有自立一名,如漫浪、聱隅、痴顽、六一之类,此外又有门人私谥者。而轩、庵则自近世,盖轩因车得名,庵字无所出,以是为敬,殆不可晓。愚见又如此,不识高明以为何如?
宋明远叙朝散郎制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二八、《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二、四库辑本别集拾遗
敕具官某:粮道不继,蜀师所以还;籴谷既丰,羌人弗敢动。二事古人所难。尔之不称其职,是过也。既以过而劾,复以能而叙。朕于尔明远夫亦何心之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