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好事近 其一 毅夫内翰梅花1067年 北宋 · 张先
 押职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月色透横枝,短叶小花无力。
北客一声长笛,怨江南先得。

谁教强半腊前开,多情为忆。
留取大家沈醉,正雨休风息。
天仙子 其二 郑毅夫青社1070年4月 北宋 · 张先
 押词韵第七部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持节来时初有雁。
十万人家已满。
龙标名第凤池身,堂阜远。
江桥晚。
一嶂湖山看未遍。

障扇欲收歌泪溅。
亭下花空罗绮散。
樯竿渐向望中疏,旗影转。
鼙声断。
惆怅不如船尾燕。
宜城修水渠记后奉呈朱寺丞(续校:朱名弦,字仪甫治平中宜城修水渠有功。熙宁二年冬吴充荐改大理寺丞郑獬为作渠记。公诗当在三年,合入外集第四卷,误置第三)1070年 北宋 · 欧阳修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因民之利无难为,使民以说民忘疲。
乐哉朱君鄣灵堤,导鄢及蛮兴众陂。
古渠废久人莫知,朱君三月而复之。
沃土如膏瘠土肥,百里岁岁无凶菑。
鄢蛮之水流不止,襄人思君无时已。
公辅舍人谢新除书嘉祐八年八月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九六、《古今事文类聚》遗集卷七、《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二一、《渊鉴类函》卷八四
伏承显奉制恩,升华禁掖,允膺圣选,式协舆谈。
朝廷之体尊严,王者之居渊默。
德泽宣布,必使入人心之深;
号令发挥,而能鼓天下之动。
惟是代言之任,实资博古之英。
伏惟某官履行敦方,材猷敏茂,蔼一乡之佳誉,掩众俊以名科。
通达古今,固已优游于儒学;
出入侍从,是宜顾问清间。
果被佥俞,并司典训。
竦万方之视听,追三代之文章,遂升荣涂,益奋贤业。
共庆得人之盛,方深窃抃之私。
遽辱谦撝,特贻诲翰。
感铭之素,敷叙奚殚。
充御试官日记 北宋 · 赵抃
 出处:全宋文卷八八九
二月二十六日
宣赴崇政殿后水阁,同直孺内翰贯之杂端充编排官。
御前劄子三道下编排所。
二十七日晴。
上御崇政殿,试进士明经诸科举人
《王者通天地人赋》,《天德清明诗》,《水几于道论》(出老子《道经》。)圣驾幸后苑,往来迎驾。
御药院公文二道,传宣精加考校。
内臣二人传宣赐食并酒。
编排三四五等第一百二十七等。
二十八日晴。
内臣传宣赐「文儒」二字。
圣驾卯刻幸考校所。
编排经生。
特奏《毛诗》十一人,特奏《尚书》九人,特奏明法四人。
传宣赐食,二酒一茶。
二十九日阴,旬休。
传宣赐酒食七宝茶。
初考经学官王惟熙祝咨、夏璋。
覆考经学官王彭张兑、朱从道。
详定官贾寿吴中复
封弥官傅求王陶
义官王逢傅卞卢士宗
三月一日微寒,风。
圣驾幸考校所,起居四拜。
编排诸科卷子。
宣赐酒食果子。
二日晴。
圣驾幸覆考所,起居。
考到诸科卷子。
三日晴,上巳日
圣驾幸覆考所,起居。
上巳酒各二,果子一。
四日微雨,春寒。
圣驾幸覆考所,起居。
赐酒食果子。
五日阴,寒。
驾幸覆考所,起居。
宣赐酒食果子。
第一谓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出众特异,无与比伦。
第二谓才学该通,文理周密,于群萃中堪为高等。
第三谓艺业可采,文理俱通(须合得及第者。)第四等谓艺业稍次,文理粗通,于此等中仍分优劣,优即为第四等上。
第五等(须必然合落者)谓文理疏浅,退落无疑。
不考,谓犯不考式。
纰缪,谓所试文字并皆荒恶。
六日阴,寒。
驾幸详定所,起居。
点检官:孙坦郑穆
进士初考官沈遘司马光裴煜陆经
进士覆考官祖无择郑獬李綖王瓘
点检官:孙洙(一作渊、)王广渊
详定官杨畋何郯王安石
读官胡稷臣苏衮傅尧俞张次立宋迪孟阳
特奏名进士三十八人。
《作乐荐上帝诗》,《谨用五事以明天道论》。
编排特奏名进士卷子。
赐酒、果、寒食节食。
七日晴。
驾幸详定所,起居。
寒食节上酒各二壶,果子一合。
又酒、果、冷食。
编排进士卷子共一百号,特奏名一号。
八日晴。
驾幸编排所,起居讫进呈进士卷子二道。
御药院录白中书劄子进士以下等第云云。
编排进士诸科等卷子。
赐食酒果。
九日清明,雨。
奏乞送焻字号卷重详定。
封弥关详定五号,奏取旨。
御药院关奉圣旨看详定夺鞃、𨑊、󱿐、䚟、虭五号等第。
赐酒食果子。
按:《芦浦笔记》卷五,中华书局一九八六年校点本。
乞追还王拱辰等四敕奏熙宁二年五月 北宋 · 吕诲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八、《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四、《宋史全文》卷一一
侍臣者盖近于尊,实陛廉隆峻之级也。
进之以礼,退之以礼,乃君臣之分,邦国之礼也。
宣徽使王拱辰,陛下即政之初,还其旧官,委寄北都,召入供职,不闻有过,迁谪在外。
臣不知陛下用何人荐论而召之?
因何人訾毁而黜之?
翰林学士郑獬三班院,皆称公当,权府亦甚平允,不闻瘝旷,遽然补外。
传闻见禁罪人喻兴与妻阿牛谋杀妇人阿李公事,不肯用新法理断,将欲论列,故有是逐。
虽转官得郡,实夺其权也。
知制诰钱公辅,先因营救滕甫,遂罢谏院,今又被逐。
盖甫与王安石素所不足,今无罪被黜,甚伤公议。
龙图阁直学士韩贽代还,未及两月,亟除知江宁府,复又何名?
臣不惜四人之去,所惜者朝廷之体,无俾权臣盗弄其柄。
以臣言是,乞追还四敕;
以臣言非,愿并臣屏逐。
前乡贡进士郑獬将作监丞通判陈州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四○、《华阳集》卷三六
敕某:朕惟欲治之主,固尝寤寐天下之贤豪,而艰于得人;
士之抱魁垒之材,思欲佐时发蕴,而难于逢辰。
尔等文蓺之赡,预拔有司。
迨朕亲较于庭,而才词丰华,先多士之选。
今始一命,丞工监,属法卿,而平赞藩郡之政。
尔其念时之不易得而名之不可恃,毋或少懈,以惰予至训。
可。
乞知青州劄子熙宁三年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一、《华阳集》卷八
臣以孤陋之学,久尘禁林,终无所补。
仁宗朝累曾乞出外,比亦数于朝廷乞京东西一閒郡,未遂私诚。
今闻郑獬以疾求罢青州,傥使臣得代行,臣虽齿发蚤衰,犹能勉力民事,上副陛下图治之心。
叠冒宸聪,死不知避。
取进止。
礼部尚书张公墓志铭熙宁四年作)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七、《司马公文集》卷七七
熙宁四年三月癸巳礼部尚书致仕张公年八十八,薨于冀州私第。
孤保孙状公之功行,遣使者洛阳,谓光曰:「公将以八月壬申葬,子为我铭公之墓」。
光既哭,自惟文辞鄙恶,不足发明公事业。
然婚媾累世,庶知公之志于佗人为详,用不敢辞。
公讳某,字诚之
其先家于深州,曾祖讳侑,祖讳光伟,赠太子中允
父讳文质,赠尚书左仆射
太原郡太君王氏。
仆射以上皆不仕,而家饶于财。
太平兴国中契丹屡入塞,仆射深州城恶,始徙居冀州明年深州陷。
公以景德二年进士第,历蜀州赵州司理,迁安肃军判官
天禧末,诏诠司以身言书判取士,应诏者五十馀人,唯二人中选,而公与其一。
由是除著作佐郎,知朝城县
寇忠悯公大名,于僚吏中待公独异,曰:「观君器业,他日必当远到」。
秩满,为开封府司录,出知将陵县通判雄州
王文康公御史中丞,荐公,自屯田员外郎殿中侍御史,迁侍御史,弹劾不避贵戚。
兵部员外郎判盐铁勾院
明道二年京东大饥,选公为转运使,赈救有方,优诏褒美,就赐紫衣金鱼。
间一岁,徙陕西,又徙河北,举按贪横,风迹益显。
景祐四年,入为户部副使
宝元元年,迁度支副使
寻元昊僭乱,西鄙骚动,诏以公为天章阁待制陕西都转运使
诸将争进攻取之策,公上言:「戎狄狂僭,自古有之。
今大兵出征,臣恐生民遍受其弊。
若元昊果有悛悔怀服之心,无佗邀求,虽名号未正,臣谓亦可阔略。
与其责虚名于戎狄,曷若拯实弊于生民也」?
朝廷虽不即从,其后绥抚元昊,亦略如公策。
康定元年,迁龙图阁直学士,知延州
是时太夫人高年被疾,公难于远离而不敢辞,朝廷责公不即之官,复以待制泽州
明年,徙知成德军
遭太夫人忧,有诏起令视事,俄还学士职。
公上言:「契丹与元昊为婚,恐阴谋相首尾。
河北城久不治,宜留意」。
契丹聚兵塞上,求关南地。
庆历二年,诏以公为河北都转运使,悉城河北诸州。
契丹讲解,复知成德军
明年,自兵部郎中右谏议大夫,充河北都转运使
公辞以河北幸无事,愿以故官留成德,诏从之。
明年,徙知青州
间一岁,入知审官院,改知开封府
明年知成德军,未行,改河北都转运使
公上言:「恩州守臣非其人,州兵骄悍,恐有意外之变」。
不报。
俄徙陕西都转运使恩州兵王则果作乱,公坐失觉察,明年左迁知汀州
先是,冀州男子李教醉酒妄言,涉妖逆,事觉自经死,教兄扬为公婿,其怨家告扬父母因扬私属公得免缘坐,事下御史府案验,皆无实。
公犹以婚家落学士,自给事中降授左谏议大夫
初贬江南,寻徙知郴州
皇祐元年,复以给事中洪州
明年复为学士
在洪三年,入判流内铨知审官院,出知澶州
明年,徙河北都转运使
至和元年,徙知相州
明年知审官院
嘉祐元年,知邢州
明年告老,以吏部侍郎致仕。
家居凡十五年,遇英宗今上即位及郊礼恩,就迁三官,为礼部尚书
公性孝友,始罢蜀州归,得蜀中奇缯物,入门不以适私室,悉布之堂上,请太夫人及昆弟姊妹恣择取之。
常曰:「兄弟天之所生,譬如手足,不可离绝
妻妾乃外舍之人,奈何用外人而断手足乎」?
宗族虽甚疏远,其贫窭者无不收恤,男女孤嫠者皆为之婚嫁,无一人失所者。
然为人庄重,虽家居常自整饬,衣冠不具,不以见子孙。
与语或至夜分,不命之坐。
闺门之内,肃然如官府,事小大皆有条理。
自始仕至终老,凡与宾友相接,常垂足危坐。
或燕饮终日逮夜,未尝稍轻倚有倦怠之色,佗人莫能为也。
其在官以精敏廉直为朝廷所知,故每有边警及灾害处,多以公当之,事无不集。
识量高远,能甄别人物,前后荐举僚吏数百人,讫无一人败官为累者。
翰林郑学士獬屡举进士不中,见公于洪州
公曰:「君科名当为天下第一,得自有时,勿以为忧」。
已而果然。
家本河北,不习舟楫,及谪官南方,极江湖之险,每值风涛,家人不胜愁恐。
公曰:「吾自省平生处心无可愧者,神明必将卫我,岂沉溺于此哉」!
怡然不以屑意。
在南方累年,夫人及子孙相继物故者数人。
冀州蒋偕尝有憾于公,乘公之谪,以事残破公家。
至伐墓中以治道路,佗人谓公罹此忧患,必不能济。
以道自宽,卒无恙而返。
为侬蛮所杀,家人或有快之者,公辄怒责。
公既纳政还乡里,熙宁初河北地大震,往往坏官府民居,公方食案上,器皆倾坠,左右奔散,公安坐自如,徐曰:「地震常理,何至惊遽如此」?
时河决枣彊,势逼州城,或劝公徙家邢州,公曰:「吾家众所望也,茍轻为举动,使一州吏民何以自安」?
卒不徙。
朝廷优礼旧德,五授其子保孙以冀州官。
保孙欲顺适公意,凡居处出入及燕待宾客,奉养供张之具,皆不减为二千石时,故公虽退居,不自觉异于昔日也。
年逾八十,耳目手足犹聪明轻利,饮食起居,壮者或不能及。
嗜读书,老而不衰,临终前一日,呼门生问西边用兵今何如?
朝廷法令无复变更否?
其忠爱之心,盖出天性,非有为而为之也。
讣闻,太常谥曰恭安
夫人永嘉郡刘氏,先公亡。
二男:长曰贻孙大理评事
次曰保孙,殿中丞
五女:长适前进士李扬,次适供备库副使贾世永,次适端明殿学士司马光,次适供备库使任永,次适历城主簿刘忠辅。
贻孙及适贾氏、刘氏女皆早卒。
公久在贵位,宗族用公荫补官者凡三十馀人。
铭曰:
福善之道,世或疑之。
以公而观,决无可疑。
仁不遗亲,忠不忘君。
立身谨严,当官恪勤。
入践台阁,出临藩服。
自少通显,逮于纳禄。
体强无疾,资用常充。
年垂九十,荣禄而终。
章绶累累,延于九族。
归从祖考,是谓全福。
宋 · 张伯玉
 押支韵
红梅花下一樽酒,抛掷清香是负伊红梅
按:宋郑獬《郧溪集》卷二三《迫晚风雪出省咏张公达红梅之句》注引
程给事李壁注:此诗恐非公作。按:诗亦见王圭华阳集》卷三、郑獬《郧溪集》卷二七、秦观《淮海后集》卷三。《瀛奎律髓》卷五作郑獬诗。)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忆昔都门手一携,春禽初向苧萝啼。
梦回金殿风光别,吟到银河月影低。
舞急锦腰迎十八,酒酣金盏照东西。
何时得遂扁舟去,邂逅从君访剡溪
归燕(张本李壁注:或云此乃郑毅夫所作。按:查今本《郧溪集》无此诗。) 北宋 · 王安石
五言绝句 押灰韵
马上逢归燕,知从何处来。
贪寻旧巢去,不带锦书回。
访隐者(张本李壁注:郑毅夫集亦有此作,未知果是谁作。按:查今本《郧溪集》无此诗。)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童子穿云晚未归,谁收松下著残棋。
先生醉卧落花里,春去人间总不知。
初晴(按:《后村千家诗》卷五作郑獬诗,亦见《郧溪集》卷二八,题作雪晴。) 北宋 · 王安石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一部
一抹明霞黯淡红,瓦沟已见雪花融。
前山未放晓寒散,犹锁白云三两峰。
郑毅夫内翰 北宋 · 强至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四四、《祠部集》卷二七
伏审就奉茂恩,入司内命,比传睿选,始厌群言。
窃以翰林诸公,禁路元老,文有体要,代为训辞。
凡诏书之谕臣民,或赞册之除将相,惟廷中诰令之所出,虽海外幽荒之必闻。
导宣上心,粲如星斗之揭;
鼓动群听,肃若雷霆之驰。
岂文章之独难,抑论议之兼赖。
恭惟内翰秉彝惇大,涵德惇深。
学造圣贤,力跂列科之回、赐;
量包公辅,蚤名未仕之
及出而冠天下之英翘,进以立朝端之风采。
道谊时懋,声光日新。
掌王言者数年,追圣作于三代。
适图西掖之旧,更直北门之严。
大笔足以写造化之微情,密谋足以赞太平之伟绩。
居常被前席之问,威严最亲;
由此践中阶之尊,足迹相蹑。
聊演弥纶之大手,即谐经国之初心,谟明四邻,宰制万类。
某闻命窃忭,衔恩未酬。
惧泯功名,随众人而空老;
第形歌咏,嘉君子之丁时。
东望门墙,不胜竦跃。
伏谒太(疑当作祖)御殿(按:此诗原题郑■(亻角犬)作,疑郑獬之讹,待考。) 北宋 · 郑獬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景烟满殿晓香清,日角龙颜五色明。
五季积成天下乱,千年方有圣人生。
重开混沌立万象,独斩蚩尤销五兵。
愿作周公清庙颂,神孙世世告升平(以上宋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一)
诗一首 北宋 · 郑獬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高论唐虞儒者事,卖交负国岂胜言。
凭君莫笑金槌陋,却是屠酤解报恩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 《老学庵笔记》:王荆公素不乐滕元发郑毅夫,目为滕屠郑酤。一日毅夫送客过朱亥冢,俗谓之屠儿原者,作诗云云。)
后阁四松(《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二三题作中书相公任兵部侍郎日后閤植四松逾数年忝此官因献拙作) 北宋 · 郑獬
五言排律 押灰韵
丞相当时植,幽襟对此开。
人知舟楫器,天假栋梁材。
错落龙鳞出,襹褷鹤翅回。
重阴罗武库,细响静山台
得地公堂里,移根涧水隈。
吴城梦寐远,泰岳岁年催。
转觉飞缨谬,何因继组来。
几寻珠履迹,愿比角弓培。
柏悦犹依社,星高久照台。
后凋应共操,无复问良媒。
谢赐飞白书(按:此诗原题郑澥作,疑即郑獬,姑录俟考。) 北宋 · 郑獬
五言排律 押鱼韵
伏驲驰天阙,飞文下玉除。
奎成苍颉,龙受伏羲书。
功业升平外,文章妙绝初。
形声秦隶拙,点画蔡邕疏。
动星辰转,笔停风雨馀。
珍藏传万世,安敢比琼琚。
郭祥正太博 北宋 · 章衡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二七、《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七、《能改斋漫录》卷一○
介来,辱书,并惠《杂言》及新诗十首。
启缄伸读,感与抃会,恍然若掀雷掣电,霹雳群动,使人魂惊魄悸,何气质之壮至于此耶!
泠然若冰壶雪窦,漱涤万物,使人骨寒而神潺,何词句之清至于此耶!
而又挥毫落纸,洒然如龙蛇之蟠蛰,烟云之卷舒,使人心开而目明,何笔力之精妙至于此耶!
天下之士,其才性如功甫者,孰为勍敌哉!
郑毅夫、吾叔表民,及梅圣俞,皆谓功甫李谪仙之后身,吾不知谪仙之年如夫子之少时,其标格渊敏已能如此老成否?
惜乎贤士大夫未有以功甫之名为天子道者
予既力弱而言轻,难取信于当世,又不能与之陟虚阁,临清流,飞大白,笑傲万物,听玉声之琅琅,慊然于中,乌得而已耶!
春深气暄,强饭自爱。
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