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闻礼生日(二月二) 南宋 · 王十朋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
桃水仲春月,蓂阶双荚生。
添丁慰卢老,小子庆徐卿。
禀得中和气,看成远大名。
青春已如许,勉力继家声。
闻诗闻礼不赴秋试以七月二十五日离太学八月二十六日至兴国军喜其来也因作是诗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不将蜗角与人争,走侍双亲蜀道行。
免为家书忧子美,饱闻情话悦渊明。
一名所得知多少,万事真宜审重轻。
更愿相随且归去,田园薄有要同耕。
曹梦良寄柑闻诗闻礼辈取以祭母哭泣不已 南宋 · 王十朋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嘉果遥来自故乡,去冬初熟记同尝。
尔衔怀橘无穷恨,我亦传柑念不忘。
十月十六日欲与梦龄弟及闻诗闻礼同游兰亭仍约喻叔奇偕行会天气不佳喻亦以疾辞出门而止兀坐终日怀抱殊恶 南宋 · 王十朋
押佳韵
我欲游兰亭,天气殊不佳。
同行感微恙,杖屦不可偕。
出门兴遽阑,兹游竟未谐。
遗文阅永和,聊用慰此怀。
生日示闻诗闻礼 南宋 · 王十朋
押豪韵
哀哀父母生我劳,生日不见徒悲号。
今年偶然梦三刀,二千石向鄱阳叨。
身虽五马已二毛,烹羊击鲜斫蟹螯。
殷勤为寿劳尔曹,愿尔它年著䌽袍。
二亲无恙年俱高,更与诸孙持寿醪。
满堂宾客来英豪,会看醉脸如仙桃。
问石经 南宋 · 杨冠卿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二四、《客亭类稿》卷八
问:自秦灭学,圣人之经沦于煨烬,天下不复见其纯全。残编断简出于屋壁间,赖汉儒收拾其遗而补其缺,故圣经于是复明。然人自为学,家自为师,父子异同之论纷然而起,甚者至于改兰台漆书以合其私文。此李巡所以有刻经于石之请,而灵帝且诏诸儒雠定之也。当时名儒如议郎辈尝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刊于石碑,立之太学门,时人谓之石经。而天下学士咸所取法,固若可尚焉。然石经既立,议者尚或讥其《礼经》之失,何耶?信如其言,则诸儒之雠定亦未足为世之法则矣。今考之《洛阳记》,其碑之残缺虽不能全,然存者十七八,皆可覆而验也,似又不容轻议于其间。而唐人乃慨然悯经籍之讹不能刊正,力与诸儒讨论,正其遗失,立石于太学以为万世法,又何耶?李唐去今犹未远,其载籍所传,皆耳目所接,是否尚可究也。彼之所正遗失者竟何事,其略亦可得而闻否?或曰:扬子云作《太玄》,后世必有扬子云者出,然后其书为可传。圣人之经自遭秦火,后世亦必待圣人者出,然后其经为无疵。汉唐诸儒其识见岂及乎此,纷纷之论奚益哉!我太上皇中兴以来,崇尚经术,亲洒宸翰,刊之翠珉,荫以丰宇,圣人之经固已是正遗缺,昭如日月,传诸无穷。圣上临幸两学,思有以尽宝藏尊崇之意,又且建为杰阁,揭以璇题。栋宇翚飞,奎壁焕烂,穷今亘古未之前闻。士生斯时,得以圣主为师,拭目观盛典,千载一遇,何其幸耶!窃谓自古帝王有盛德大业,必见于歌颂。诸君蒙被教养之日久,所谓老于文学者,视此其可已乎?愿摭汉唐石经之得失,形容夫今日之盛,以待有司之所决择。
应诏荐李信甫徐谊郑湜王闻礼范荪杨翼之状 南宋 · 赵汝愚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九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四七、《宋赵忠定奏议》卷四
臣伏见朝请郎、主管建昌军仙都观李信甫质实无华,刚毅有守,入居台院,颇著直声,出守近藩,亦多美政。朝奉郎、两浙西路提举常平公事徐谊育德粹温,受才肤敏,方居学校时,已慨然有忧世之志,今把麾持节,所临有声。朝奉郎、知建宁府郑湜文为国华,积有时望,建宁灾寇之后,人情未安,自湜下车,宽猛并用,旬月之间,吏民悦服。右三人各曾任监司、太守,可备郎官、卿监之选。宣教郎、荆湖北路安抚司干办公事王闻礼,故太子詹事十朋之子,重厚质直,有其父风,临事毅然,义形于色。宣教郎、邛州蒲江知县范荪资禀粹然,清约自守。臣见其尝临利害,群议纷纭,荪独退避不争,人服其量。从政郎、前汀州武平县丞杨翼之风力敏彊,有志当世,莅官则政事可纪,居乡则信义可称。右三人资历未深,可备职事官之选。若蒙朝廷擢用之后,其间有不如所举者,臣甘坐谬举之罚。
新毗陵守王立之书来以诗答之蜀中同寮也 南宋 · 孙应时
五言律诗 押微韵
俯仰三年梦,差池万里归。
双鱼蒙记忆,五马庆光辉。
且说还家乐,休论与世违。
平生岁寒约,搔首重依依。
与赵太丞书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八、《烛湖集》卷七
某顿首再拜上状几道节推尊兄:客绪无聊,日念东归,以此久不奉书,可量驰仰。春暄,伏惟幕画奏功,解龟改秩,尊候万福!今岁计已不及春班,受代后且还黄山,或尚小留耶?诸公推毂寖力,或当有异渥也。某昨便欲买舟治行,以水未生,姑以春夏之交为期。今主人又苦留未听,盖此间事正亦要宾客商榷,通达内外之情。蜀士持高论尚气节者,或未切事理,其他又只唯唯。王立之幸已到,其人平直引大体,最可恃。刘师文尚未来也。邱丈虽刚毅,然深思而内恕,与善不疑,但不相谙者,却未免成疏隔耳。以此恐不得不为更留至九月,乃决去。惟是日夕念亲,不能自宁,犹赖仲兄在膝下,而荆妇颇能躬井臼之劳,以谨奉养之职耳。蜀比春旱损麦,今雨后可半收。绵州饥甚,东川荒政,适刘副端受代,殊有利害。朝廷于远方监司、太守似少精择,帅亦不敢一一有言,但可叹息,不知都下传闻此间政事无过甚之论否。递中附此,馀惟千万良食自重,不宣。
答王郎中闻礼书 其一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九、《烛湖集》卷八
请违数年,惓惓尊仰之心,不假自言。曩者黄岩黄君来,得惠书,寻上报,又尝因虞钤干下书人便中拜状,皆达否?比聆过阙奏事,朝辞北来,不胜赞喜。而侦伺不的,不知千骑过吴之日,失于驰问,皇恐。恭想今已遂涓吉开府,仁贤所临,山川草木为之吐气,境内父老欢慰可知。某黾勉剧邑,兢兢度日。今去替尚五个月,未知果能善去与否。州家但见今日此邑之粗办,遂疑其有馀力,而责备不已,不知向来此邑之狼狈,而无人敢承当也。以此倍费分说,然仆亦只自守其常,听命于天耳,祸福岂敢计哉。所幸老母强健,此外无足云者。尊兄作郡,规模已熟。毗陵素号窘乏多事,然累政来亦不甚费力,在兄固优为之。然区区所望,且当以察人才、举大体、厚风俗为本,若其泛应日用,未免相时适变,要其圭角可稍磨砻,其中不可易也。恃爱厚,辄僭及之。宜兴知县张仲浃泽,某之乡人,老成朴质,能以字民为职者也。望垂知遇,幸甚。邱丈声迹相闻,亦已通书否?专人草草拜此,天寒,惟倍万自寿。
答王郎中闻礼书 其二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九、《烛湖集》卷八
昨领问赐之重,寻具谢,必达。继闻体气尚怯,应酬之繁,且自视无谓,不敢以书渎听。胡兄来此,得详起居状,极以慰喜。春寒益退,伏惟神所护持,台候倍以康胜。尊兄下车以来,纲条井井,吏畏民服,比虽或闭閤不出,而外无壅事之叹。诸邑凛凛,不敢少懈,治效甚美,闻之良亦欣慕。但顷见兄性颇不受触,遇事不平,或怒詈伤气,旧恙之作,恐亦由此。区区忠爱之私,愿以为戒。胡用之蒙以医药见知,得书甚感激。此公向来豪举,视钱如泥沙,老而益贫,有可念者。然气有不衰,乃今得依二千石之门,殊亦以为渠庆也。
答王郎中闻礼书 其三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九、《烛湖集》卷八
三月末留鄞中,有汪兄者觅书进拜,因寓叙悃愊,不知达听与否?区区每思向来赐教,有揽辔澄清之怀。窃谓君子志在及物,义不素餐,以地以时,要当如此。果遂从欲,将漕江东。江东之漕,光华为天下最,见大夫有奥助,一旦无过免之而属节于兄,中外莫不改视易听,叹公朝之妙选,而信吾兄之当仁也,甚盛甚善。伏想皇华载驱,已留所部,犯暑良劳,明神相之,台候起居万福!尊兄风采不患不振,纪纲不患不举,凡百官吏不患不人人自新。然下情贵通,谋虑贵熟,接物贵知,处事贵宽。荆公之为监司也,南丰常以书箴之,其言有味,愿幸毋忽。某平昔忠爱之私,素蒙识察,敢尔僣横,皇恐死罪。
梅溪先生文集跋 南宋 · 王闻礼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九四
右,先君文集合前、后并奏议五十四卷。绍熙壬子,闻礼锓木江陵,藏于家。痛念先君即世二十有一年矣,不肖孤家贫力弱,夜抱遗书以泣,一旦惧溘先朝露,无以赎不孝罪。会兄闻诗假守浮光,以俸馀命闻礼董其役。始事于莫春,讫工于中秋。先君正大之学、忠愤之气、爱君忧国之诚、仁民爱物之念,庶几一展卷而尽见之。职校正迪功郎谢汝能、乡贡进士任炎。其间阙亡者,异时为别集云。男宣教郎、充荆湖北路营田使司干办公事、赐绯鱼袋闻礼谨书。
按:《梅溪先生文集》卷末,四部丛刊初编本。
赏罚黎州守臣将帅诏(庆元二年三月四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九二、《宋会要辑稿》兵二○之二(第八册第七一○二页)
黎州守臣王闻礼特转一官,义勇军正将杨师杰、准备将王全各特转一官,与升擢差遣;新荣州提督军马赵鼎特降一官放罢,移近里州军居住,知安静寨魏大寿特降一官,令制置司斟酌移近里州军差遣,今后不得于黎州注授。仍令制置司行下黎州,精察贼情动息,严为备,约束官兵不得邀功生事。
送王考功(闻礼)江东漕 南宋 · 魏了翁
押庚韵
分部设将漕,黈旒寄聪明。
直须撼山岳,亡但采畸赢。
而况江以东,襟淮翼吴荆。
民力九十空,所恃人为城。
南宫辍望郎,方输饷连营。
荧煌鹊锦袍,明日趋遐征。
阳春脚未到,淑气先流莺。
向来嵇中散,仅试薶九京。
阿兄亦未究,有书今在楹。
驱车踏前轨,若木以为程。
千里隔香案,洗目观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