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秘书丞翁彦深除礼部郎官制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七、《忠惠集》卷三
朕承命古帝,制器考礼,粤尊彝牺象改作,匹休三王,乃祠后土,肇位方泽,接于古帝,迄用享神人,交驩以妥。汝我司籍,克守典礼,惟昔《鲁史》、《易象》、《春秋》,俾周礼不斁是赖。汝繇外史即命于兹,其能毖于瑚簋。
九域志编修官翁彦深除秘书丞制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忠惠集》卷三
《诗》、《书》去世古远,错乱弗完,然有志之士,至收漆书脱简于鲁壁、汲冢之馀,其所存微矣。朕建册府,裒三代之遗文,齐谐所记,稗官所录,靡不毕集,使学者益观所未见,以广育材,不亦华乎!命尔典籍,无忘所职。
张劝黄伯思翁彦深周颖蔡经国朱载蔡竑蒋宁祖进书转官制 宋 · 翟汝文
出处:全宋文卷三二○八、《忠惠集》卷四
朕承列圣传序,惟天全付有邦,陟禹之迹,至于河源,使吏治赋。爰及出日,乃诏儒臣,稽考职方氏之志,增益广轮之数。尔等咸以博识,推广旧闻,岂无宠命,答尔劳哉!
和翁秘监彦深喜绝句四首 其一 宋 · 程俱
七言绝句 押萧韵
朝来喜气溢层霄,侧听封人共祝尧。
密雪正应歌九扈,疾雷先已破三苗(自注:时初殄睦寇。)。
和翁秘监彦深喜绝句四首 其二 宋 · 程俱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即看新绿归千亩,还见陈红积九年。
便觉雨旸如有意,不须花草苦争妍。
和翁秘监彦深喜绝句四首 其三 宋 · 程俱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九重诚意格天关,一夜风回万寿山。
银阙琼台迷远近,直疑群玉接萧闲。
和翁秘监彦深喜绝句四首 其四 宋 · 程俱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风铃相语纸窗鸣,拭缩饥鸦冻下惊。
却忆剡木高兴尽,雪消江草唤悲生。
翁养源因先冢瑞松作亭求诗 宋 · 汪藻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樛枝偃盖蔚相扶,绝胜分封五大夫。
天遣岁寒双干合,人言江左百城无。
闻孙为表祠丛胜,好事争传宰树图。
肯学并柯桃与李,四时佳色照黄垆。
论黄陵碑二女 北宋 · 黄伯思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六一、《东观馀论》卷上
《黄陵碑》引《山海经》云:「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郭璞疑二女舜后,不当降小水为其夫人,因以二女为天帝之女,退之遂以璞为失。殊不知《山海经》凡言帝者皆谓天帝,如所谓「帝之密都」、「帝之下都」、「帝之平圃」与「帝之二女」,皆谓天帝也。至言帝俊、帝颛则各兼称其号,不但曰帝也。其论二女一篇,最为详确。据《列仙传》,江婓二女与《九歌·湘夫人》称帝子者是矣,退之难之非也。予顷在道山,与翁养源论此,亦以为然。翁于《江湘图志论》中,其说盖与余合。
书传道集后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卢溪文集》卷四八
世传吕先生受道于钟离先生,有《传道集》,其书秘,世或罕见。近岁转相传写,往往人皆有之而不甚宝惜,字多驳谬,「乌」「焉」成「马」者,俗莫能辩。因借此本于清真道士杨庆存,爱其字小楷可观,为窜定百馀处,尚有阙误可疑者,不敢私意改之,以俟后人是正。余特哀夫蓬心蒿目者之远于道也,盖道不远人,读此书则知道之在我而已。绍兴癸亥中元日,卢溪真逸书。
右朝奉大夫集英殿修撰翁公神道碑(绍兴十二年十二月) 宋 · 胡寅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九一、《斐然集》卷二六
东汉而后,贤士大夫多由铭诔以传。国朝官至卿监即附史立传,史之体略而直,志铭之义婉而详,以二者参考之,则斯人之寔殆不可掩已。不幸而史或阙遗,志之又有所未尽,则金石之托亦无以行乎悠久,岂非尚论者之所惜哉!前奉常翁公既没之六年,某为其孙女婿,得徵士刘勉之所述公行事状,与故中书舍人吕君本中所撰公志铭,而求公遗文于其孙绍之,盖乱离放失之馀,尚班班也。夫作史者未尝不先询求于当传之家,次及于见闻,故其家之所载宜尤悉,以俟太史氏采择。而孝子慈孙思显扬祖考者,必为之行录,以请幽藏之文。犹以为未也,复大书深刻于外,曰表,曰碣,曰神道碑,而门人学者往往为之歌诗赞咏,以翼而张之,庶乎其先德之流光而不泯,斯亦仁之至义之尽矣。绍之以是见谓曰:「先祖应得神道碑,愿属之子」。寅曰:「公父执也,不敢辞」。乃次序之曰:公讳彦深,字养源,世居建州崇安县之白水。曾祖伯珍不仕,祖元方赠朝奉郎。考仲道,仕至朝奉郎,累赠至特进。恂恂长者,不言人过,师事安定胡瑗先生。归以诸经教授,从之者数百人。守官多建学校,兴水利,前后溉田万馀顷,朋游有贵达者欲援之,辄辞以亲老。生三子,公仲也。初补太庙斋郎,绍圣元年进士第出身,福州侯官主簿,摄闽清令,为濠州钟离令,详定九域志所编修官,秘书丞,礼、金部员外郎,提点淮东、湖南、京西路刑狱,尚书右司员外郎,秘书少监,国子祭酒、秘书监。除集英殿修撰,知济南府,提举南京鸿庆宫。知婺州、亳州,皆未赴。入为太常少卿,复以修撰提举江州太平观,则公所历任也。由选调改宣德郎,迁至右中奉大夫,则公所历官也。生于熙宁己未十一月之甲午,终于绍兴辛酉五月之戊申,则公所享之年也。葬于所居里之钟台山,与其妃余氏恭人合葬,则公将没之治命也。初,与乡荐中南宫选,而丁父忧,次榜乃奉廷对。其在侯官,月奉钱十有二千,公以五奉母,以一资女弟。与布衣数人交友论文览胜,后皆知名。闽清故令厚敛谀部使者,公条具以告,且乞闻诸朝省,部使者善之,邑之苛政尽革。令钟离时,崇宁间也,岁大蝗,公请于当路,得米十万斛食饿者,贷之种,明年邻邑田尚芜,而钟离独赖麦以免饥。既满秩,丁内艰,哀毁骨立。服除,不忍去坟垄者几年。大臣荐入书局,更六岁不迁,淡如也。其于古今地理多所是正,而丞中秘,遂为南宫郎。逾年改金部,凡度支用度无成法者,移金部给之,重复无以稽考,公立籍以著移,吏奸遂沮。自外使召为都司,入对论奏谳之弊曰:「伏见淮东十一州军,政和六年七年坐杀人而死者才十有二人,刑几措矣。然计二年之狱,盖一百三十二人,而独此十二人者死,问之有司,则曰:『不死者有情理者也』。自五帝三代至于汉唐,未有杀人不死之法。在律詈人者笞四十,借如以一詈之故,即遭殴杀,是杀人者不死,詈人者顾当死,轻重倒置,莫此为甚。且百有二十人皆大辟也,州郡奏而免之,可谓仁心矣。彼其遭杀者受无辜之虐,而衔不报之冤,反不足恤乎?廷尉天下之平,乃仁于强暴,使寡弱者不保其生,乌在其为平也?以一路二年计之已如此,天下复当几何?所谓好生者将以省刑而召和气也,今舍止杀之具,致被杀者滋多,非所以省刑也。宽杀人之人,使衔冤者益众,非所以召和气也。朝廷徒见夫岁断大辟之少,以为刑将措矣,盍亦并奏案而计之乎?致治犹元气也,刑之禁民为非,犹药疾也,慕措刑之虚名而忘失刑之寔患,是犹慕治古之无札瘥,而但去其药,民知挤于沟壑矣。今之官吏外希雪活之赏,内冀阴德之报,递相驱煽,遂成风俗。一作奏案,无敢异议,胥吏乘之,奸弊万态,文致情理,莫可究诘,谳状径上,不由宪司,其就东市者大抵贫民耳。臣请于谳状列囚之日,必使大理刑部得以检察,庶少革其弊」。从之。退而以民间疾苦论于宰相,且条所宜更张者甚众。又与同僚纲纪省务,追复旧制,于是堂吏失权,而宰相不悦。会公弟为御史中丞,公引嫌自列,即徙为秘书监。公建言:「唐人文章悉藏御府,而本朝不然,宜访求国初至今诸儒论纂可传永久者,并以来上」。从之。宣和元年冬,盗起睦州,东南大震,上言:「两浙自钱氏纳土百四十馀年,无桴鼓之警。今狂夫一啸,从者如云,若非百姓不乐其生,何以致此?夫民有疾苦不得上闻者二十馀年,以言为讳故也。宜取上书邪等名籍焚诸通衢,应太学生上书更不经由长贰,删去大观三年指挥,而下诏求直言,则天下之事毕陈于旒扆之前矣」。又言:「谏官久缺不除者,以朝廷无事,四方无虞,不必论列故也。今羽书狎至,禁旅出征,诸路骚然,调兵馈饷,不可谓无事矣。杭为都会,歙、睦,岩邑也。城郭焚荡,死者莫知其数,不可谓无虞矣。迹其致此,岂无所自哉?宜悉召忠臣义士列于谏垣,使直言日闻,秕政尽去,则海内竦然,知陛下之德如禹汤之心,虽太平可致也。盗何足云乎」?又言:「六路者,朝廷府藏,而淮南处上流。淮南者,六路咽喉,而扬据要害。今乃地最狭,力最弱,非所以为控扼也。乞如熙宁故事,废高邮为县,及取泰州之泰兴、海陵俱隶扬州,则官减冗员,民力顿宽,形势增强,战守有备矣」。且乞亟选忠义名节之士,易沿江守臣之不胜任者,其语之切当者曰:「折冲禦侮,要在得人而已」。明年秋方贼平,公又言:「大军之后,公私虚困,抚绥安集之事,尤当加意。唐既平,庞勋不能深恤其民,遂致乾符之乱,可以为监。今贼魁就擒,而它方相应蜂起者尚多有之,宜曲赦二浙、江东西、福建、淮东南路,不问前过,俾各复其业。令下十日不散者亦未得进兵,具贼首姓名以闻。其所破六州及诸县遗民无几,宜蠲放两税三年,免役一年,权罢和预买,倚閤见欠常平钱。坊渡课利并减半,尽三年止。州县官非治狱,可暂减者减之,曹官可暂并省者省之。茶盐宜暂弛之。非泛抛买年例科率,宜并止之。商人贩牛及五谷农器如六州者,宜蠲其征。比缘军兴,除武臣守郡若尉者,宜还用文吏。其越、台、温、秀、信、建、宣则勤于战守,升与润则大兵所驻,饶、苏、湖、明、常、广德则供亿频烦,皆失耕桑之候,宜与蠲两税一年,免役和预买一次,而蠲放所在官兵之费。宜委发运司速于丰熟州郡置场和籴,专一应副,仍不得苛籴于人户,及用官告、度牒、香药钞准直,乞从朝廷支降见钱,务令寔惠早及百姓」。朝廷既下赦,其间条目,往往有用公所请者。南师凯旋,即议北讨,公见宰相论曰:「匈奴自古抗衡中国,前世能臣服之,未尝不因其乖乱。今辽主犹存,而守燕者自立,此其乖乱之时也?徒以女真内侵,隔绝其间,是以未至争国。为吾之计,莫若驻师境上,养威饬备,俟女真退却,匈奴两主必且交兵,吾勿有所助,彼兵拿不解,人畜耗尽,猛敌时发,势力皆穷,当有款塞称臣者。然后抚而定之,使向风慕义,永为宋藩,则功光祖宗,德垂后裔,可谓万世一时矣。既不渝盟,信结方外,一利也。大河东北,无调发之劳、金革之患,二利也。契丹为吾固圉,女真不得窥边,三利也。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又况全燕本非吾有,委之以封北狄,吾又从而助之,则备女真有馀力矣。今女真虽半得燕地而不能得其人,则引弓之民燕尚属之,王师出境,能必克乎?未能必克而先自渝盟,兵连易水之上,旷日引久,是使女真为卞庄子也。万一燕已衰弱,屈服于吾,露布告捷,天声赫然,信可夸耀一时矣。女真席破燕之威,长驱而南,是吾代契丹受猛敌也。然则王师克与不克,皆未见其可。且契丹与国也,女真强敌也,今有强敌,压据垣墉之外,己自当之乎,抑使人当之乎?夫拓复土宇,诚曰美事,亦必长虑却顾,保无后虞乃可也。矧女真方张,蚕食无厌,而欲与之为邻,决有近忧,岂惟土宇未可拓复而已乎?以愚见揆之,如二汉故事,使契丹当女真便」。是时庙算已定,不可回也。车驾幸三馆,赐公三品服。未几师表成均,建言:「自三舍法行,学者急于中选,有苟得之心,不复穷经阅史,惟诵程文为楷式,以剽窃对义,以阿谀荅策,气节委靡,寔关盛衰,识者以为深忧。今既罢舍法,宜降诏旨,申敕多士,俾深明经术,博知古今,以养其气节。在外旧无教授处,委知通物色名士,为众所推服者充之」。于是太学士习稍变。蔡氏子任大宗伯,媢公异己,谮之云:「所以劝诱,皆元祐学也」。徙拜秘书监,公笑曰:「彼亦知有元祐学耶」?八月朔日食,太史前一夕以奏,且移省知,而执移者误送著作局,及期百官赴明堂待班,朔,车驾不出,始知日食。公坐是降两官,守济南。复值岁大饥,公发粟平粜,民赖以安。辇运司和籴麦、经制司责民燕山府贷钱,皆奏罢之。帅司捕盗,将过境内,杀平人十二,公痛劾之,诏鞫引伏,而为权倖所沮。宦者李彦奉使至,公待之如旧仪,彦大怒,除公提举南京鸿庆宫。公素爱金陵江山之胜,遂买宅居焉。除守婺,改亳州,尚待次。建炎元年十月召贰奉常,从车驾自睢阳至江都。是岁卜郊,宰相以出城可虞,筑坛城中,公陈三不可,争之,不从。又每陈江都无险固,宜早渡江以定基业,又不纳。二年冬,大谏郑瑴者论公缘李纲相有今命,见纲被黜,怀忿恚,神识如痴,无心职事,每食已乃赴寺,数刻而出。有旨罢免。未两月,女真轻军来袭,而东南亦多故矣。公自是不复当世之念,归老旧山,贫甚,故食祠禄逮于终。其为人忠厚乐易,平居静默,喜怒不形,接人无众寡小大一以庄谨,虽家人不见其惰容。自少至老且病,未尝释书不观,道论古昔,博洽审致,无少舛谬,鉴裁精远,臧否泯然,而胸中是非如白黑也。语甚希简,出必中理,不以己所不能者告人。女兄尝以子属公补官,公经郊祀恩即以名上,而法不许也,或劝公改奏族党者,公泫然曰:「亡姊之意切,姑行吾志焉」。守官四,值旱饥,力举荒政,皇皇然如在己,所活者不可胜计。在济南日,山东多群盗,公所部独无之。每与僚属论事,率以教化为本,勤恤为先,不汲汲于簿书期会。驭吏不严而畏,亦无敢欺侮者。志慕前修,期以所学及物。既稍用,会在位者以市为朝,公冲泊自守,见谓连蹇,然弗屑也。梁师成提举中秘书,凡文士希进者必称门生,宰相且然。公未尝一造其舍,师成数数致愿见之意,公卒不往。或尤其太甚,公正色曰:「三馆在大庆殿旁,乃国家书院也。臣珰虽贵,犹直事老兵耳。吾领袖群英而纳交于彼,不惧辱天子之馆乎」?少监蜀人韩其姓者,方以词采受梁知,犹难于越公而进,乃以日食不奏出公,翌日韩即召试知制诰。公之文质而丽,体制多放古作者,凡十五卷。又有《皇宋昭姓录》十五卷,《忠义列传》二卷,《唐史评》一卷,《钟离子自叙》一卷。公尝宰钟离,故因以为号。其著述之最刻意者莫如《春秋》学,盖纂特进公之遗业,而源流自安定先生以来,成书十二卷,有卓绝之论百馀条。尝有客以荆国王文公图像示公,求为赞者,公笔之曰:「壮长图书癖,老大禅寂痼。枉教黄閤开,竟把苍生误」。虽才二十言,而王氏之平生亦概举矣。惟公学术有本,取舍素定,不必进亦不必退,扁舟短棹,夷犹于横流之世,泛而不溺,既老且穷,所履益固。呜呼!孔子称「尚德君子」,诗歌老成人,子云所谓「不作苟见,不治苟得」,非公其谁?其葬以终之明年十二月丙寅。子揆,文林郎、密州司户曹事,及二女皆先卒,揆自有志。孙男:绍之,右迪功郎、湖州德清主簿。存之,登仕郎。象之,右迪功郎、衢州常山县尉。孙女长适右文林郎、福建茶司干官余祉。次即寅妇。寅既得公言行之详,而属比之如此,又系之以诗曰:
士名一善,其中或偶。言纯行懿,惟学斯有。学亦多门,各趋所安。孰溯其派,而穷其源。元丰作人,迪以新说。元祐之教,祖训是式。浑浑翁公,亶其觉而。何去何从,善则吾师。潜思麟经,多所自得。发于云为,正静温直。以其不竞,因不见庸。以或泥之,德名乃崇。散逸之馀,裒载遂少。于稽厥心,亦既皎皎。白水之原,千古之藏。赉其后人,寔繁且昌。
元日闻养源文少醉诗以简之 南宋 · 李处权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南州新岁换,北客长年悲。
吾日且三省,我生仍百罹。
谷深云不起,树暖蝶先知。
闻道山翁醉,何如卧雪池。
谢翁养源惠醋 南宋 · 李处权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已著莲花酿,仍兼竹叶醅。
橙和致上味,蚋聚见良材。
政想攒眉漉,须烦掩鼻开。
先生元自立,不是乞邻来。
吊彦深 南宋 · 李处权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已秀不成实,长怀事可吁。
宁论日下鹤,遽失掌中珠。
扰扰遭斯厄,冥冥丧厥躯。
高堂亲白发,泪眼尚青枯。
奉怀养源士特似表 南宋 · 李处权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一坐关山百念灰,德邻诗社许徘徊。
静看林鸟衔花去,寒觉溪风送雨来。
小阮有怀应种竹,步兵无事且传杯。
东床坦腹真佳婿,俗客多惭数月陪。
道中口占呈翁养源 南宋 · 李处权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山行密雨来纷纷,过午人家犹掩门。
水寒鸥鸟亦亡赖,烟湿梅花如欲言。
顿忘客子怀抱恶,可喜丈人颜色温。
而今何计百年事,乞与清诗当绿樽。
谢养源惠茶兼陪士特清啜 南宋 · 李处权
七言律诗 押东韵
仰止先生道不穷,爱茶直似玉川翁。
灵芽动是连城价,妙手才争一水功。
贱子诗书元未饱,愁肠藜苋岂宜蒙。
高斋罢酒陪清啜,归御泠然两腋风。
临江仙 南宋 · 曾慥
押词韵第九部
子后寅前东向坐,冥心琢齿鸣鼍。
托天回顾眼光摩。
张弓仍踏弩,升降辘轳多。
三度朝元九度转,背摩双摆扳弩。
虎龙交际咽元和。
浴身挑甲罢,便可蹑烟萝。
按:钟离先生八段锦,吕公手书石壁上,因传于世。其后又有窦银青八段锦与小崔先生临江仙词,添六字气于其中。恨其词未尽,予因释诸家之善,作临江仙一关。简而备,且易行,普劝遵修,同证道果。绍兴辛未仲春,至游居士曾慥记。
叔父常平墓志铭 南宋 · 洪适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四五、《盘洲文集》卷七五
绍兴十九年八月壬戌,前提举福建常平事洪公卒,得年六十。既歛,犹子某日往哭,退将比辑公之胄出官行,俾其孤逸求声于文者志之。逸拜曰:「逸将以今之十一月壬寅蒇大事,苟远取达官闻人,惧不及期,敢以属吾兄」。某辞不获,乃为之文曰:昔包牺氏既衰,共工氏以水纪伯九域,共氏其后也。后世避怨,为洪氏。在吴有庐江太守矩,在唐有集贤学士孝昌。五季乱,始自歙徙名数于饶之乐平,又七世始家鄱阳。讳某,于公为曾大父,生赠中大夫讳某。代有芬懿,薰范䣊闬。中大生公之考,讳某,至给事中,终徽猷阁待制、荆湖南路安抚使,赠左光禄大夫。政和中,给事公历三院御史,拜琐闼,立朝八年。公入国子学,磨砻涵浸,校官第文,屡占异等。以荫授承务郎,监在京草场,淮宁府工曹。以给事忧去。没丧,监洪州苗仓,江宁府司录,京东制置司干办公事,通判密州。剧贼丁一箭、王大刀众数十万掀郡邑,围城七日,矢石旁午,楼橹摧塌。公登陴励众,矢着右股,无慑容。乃造毡笆木架为蔽捍,守者赖之。夜遣壮士火营,毁其攻具,贼不酬欲而去。密人德公,岁时蒸尝之。入通判江州,未行,丁张夫人忧。没丧,主管江州太平观、台州崇道观。四满秩,又通判鄂州。未行,擢提举两浙市舶,赐五品衣、鱼,迁提举福建常平茶事。福州民张圆觉自言遇钟离先生授以五花杖,因剪发从浮图教,颇能谈人往来證。瓯粤禨鬼媚佛,一咻千煽,鬨然神之,谓之张圣者,扶携耋稚,丐庇澡雪,至暍殕道上无退心。尝欲作建州大中寺,齐民罄委赀积,日荐百万。恶少年板名伍中,潜有不逞谋。它在位者冘豫福祸,茹不敢宣。公斧其杖,迎刃而碎,惑者始靖。遂以状闻,验治抵法。摄行宪事半岁,多所平反。公自少栖心禅宗,在建康日,从南遁铨公游。尝夏行县,黎明陟山,日初吐,舆人呼盖,声受虚谷,豁然有得,遂称「一了居士」。板舆养缺,即坦坦无宦游意,庵居穷山,蒲茵楮帐而已。尝识于壁曰:「山居不问人间事,饱饭支筇看补篱」。不治官簿,十有四年,朝廷休之,起贰武昌。先葬元配于城东怀德乡之上福里,公自为寿藏。闽川代还,乃简材市甓,欲营道院于墓侧,曰:「轩裳非我嗜也」!将晦远人事,徜羊馀景,不幸遇疾。既亟,家人欲祷释老氏,公曰:「死生夜旦尔,何祷为」?将易箦,召荐福道行师,与语世间法。寄禄七迁至承议郎,既纳禄,转右朝奉郎。公讳昕,字光佐。母张氏,永嘉郡太夫人。三娶皆王氏。前孺人真定府路安抚使、赠少师本之女,通书能文,尤尚竺典。盛年去粉黛之饰,自号「寂照道人」。次孺人提点江西刑狱汝舟之孙,亦先公没。今孺人其娣也。男,右从政郎、铸钱司检踏官逸。五女,长居室,次适左迪功郎、建州州学教授李绮,馀尚幼。孙男三,榗、檬、朾。女四。公色温气平,喜愠不形于颜,口无谄言,接贵贱尊卑一如。闻人一长,不啻己有。在闽,部中官属有获谴其长者,必曲为营护。凡居官,不为惊人耳目事以压众牵誉,去咸思之。为铭曰:
仕不汲汲,西都之扬,丁年闻道,襄阳之庞。晚遌其时,弗高厥飞。人以拙归,一笑领之。天不祉公,公则无憾。琢辞于石,式款其坎。
八仙庆寿墨(汉钟离,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蓝采和,何仙姑。) 清 · 申纬
押支韵 出处:警修堂全藁册十六蓉泾小草一
髽髻道人汉钟离,北宋见者陈尧咨。
图南睡榻对支颐(钟离权见宋史陈抟传。陈尧咨谒抟。有髽髻道人先在座。尧咨私问抟。抟曰钟离子也。),通元先生纸驴骑。
开元天子致丹墀,银青光禄爵虚縻(旧唐书开元二十二年。微恒州张果先生。授银青光禄大夫。号通元先生。)。
韩湘侄孙谒昌黎,顷刻花开红满枝。
幻戏蓝关雪拥词(即韩诗。左迁蓝关。示侄孙湘者也。),日八百里铁拐支。
会见化作两钱锥,丹术试人聊戏为(坡诗何当一过李八百自注。李八百宅在筠州。神仙传谓相传。拄拐日八百里。魏汉津传。师事唐人李八百。授丹鼎之术云。)。
曹太后弟绮纨儿,学仙一念富贵差。
晏家托生践台司(宋史。慈圣光献太后弟曹佾。道山清话记。晏殊。乃仙人曹八百托生。),纯阳吕祖剑术奇。
飞过洞庭人不知,烂醉草书石榴皮(洞宾亦见陈抟。抟谓关西逸人。有釰术。年百岁馀。步屐轻捷。顷刻行数百里云。)。
蓝衫采和柏板持,踏歌入市本不痴。
冬雪夏絮一冰肌(太平广记。谓常衣破蓝衫。一足靴一足跣。夏则絮。冬则卧雪。常入市。持大柏板。唱言踏歌踏歌。蓝采和世界能几何。古人混沌去不返。今人纷纷来更多。),何家仙姑问是谁。
弟子名隶纯阳师,年代乡里传说歧(刘贡父诗话谓是永州人。续通考谓广东增城人。曾达臣独醒杂志谓宋仁宗时人。续通考谓唐武后时人。胡应麟谓元世。王重阳教盛行。以钟离为正阳。洞宾为纯阳。何仙姑为纯阳弟子。)。
八仙庆寿昉元时,戏台旧本颂颐期。
何年摹画入隃麋(今戏有八仙庆寿。尚是元人旧本则八仙之说。出于元人。),有客祝嘏送书帷。
八铤一意不可亏,磨人磨墨且歌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