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翟汝文”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张中允墓志铭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四、《长兴集》卷二五
君讳牧,字养正,其先河东人刘继元之亡河东,乃来居澶州
曾王父某,王父某。
父皓,至是始仕,卒于东头供奉官
君少强学,为进士未达,以父勋起为三班借职,监澶州竹木务
奉职,监德州德平酒务。
以其素学,不乐以武用,自谒为苏州常熟主簿
其后用师于夏州,天下搔于兵,复议益赋于五岭
君时为广州四会,谓使者言:「交州地非能饶也。
其大商贾胡赖以富者,其根乃在异国。
知将困之,彼则踔海而去,昼夜万里,广遂将不为州矣。
与其无事而失广州,孰若捐尺寸之利,为百姓计多也」?
使者然其言,为格其令。
去为万寿主簿,于颍州以疾不行,改郓州中都
时盗频发,有司数坐法去。
君尽择良兵,役吏卒,日夜督试,为完其廪舍。
抚之有恩,劝以重利,而法其不恪者。
当日为贼乡道者,皆反以其情告君。
于是群偷十五相钩以败,岁击治且俘几二百人。
转运使过县,君入谒。
语未交,有贼牒至,使者为之留馆。
君徵得其情,夜半驰即其栖,尽拘以归。
使者大喜,于坐上其状,迁秘书省校书郎、知歙州休宁县。
休宁江南大邑
其俗阴害,贩狱自喜,至吏不能治。
君能得其微情,必抔其根柢而锄夷之。
其谋益不用,皆去为善良,而寺中以无事。
太常寺太祝
秩满,签书资州判官事,又通判秀州
代还,以疾卒于京师,年六十有八。
以子赠太子中允
时景德元年契丹遂城,踰保轹定,偾□于唐河
既僵而起,东薄瀛、冀,鱼烂而南,引军压河,于是天子即师。
既而客战数不利,虏势携,骤请讲平。
乃使閤门祗候曹利用以王命诏之罢军。
王钦若大名,以虏新得志,未有败形,疑其言无状,遮利用未遣,会围合不得出。
狄人请平者前后数曹。
诏谁可以使报者,或言供奉府君忠毅可用。
即召与语,人主□然为感。
入辞,手稚子以见曰:「以此累陛下。
臣不操质归,死不复入白沟矣」。
既遣,上与其子金三百两,使赐其家。
稚子则君也,于是生九年矣。
府君既出,为徼骑所掠,将见窘,乃呼告之以所以来之意。
骑乃引与俱,得见主单于
单于不任军事,主断者乃其母萧。
帐军轩辕中,呼府中入,道两家语正欢,赐饮食之,皆良厚,使以其意归报。
未至澧州,会狄人谋袭我北寨。
北寨盖重兵处也。
府君转出兵閒,闻其私,乃夜驰至军下,见督军周文质,告之以其谋。
文质以告李继隆秦翰,使谨备非常。
是时,皇帝军河南,二人者将水北军。
黎明,虏果引兵走北寨,不得入,迎射其大帅挞览,越于马下。
其众奔乱,自相笮与死兵者当。
上以其军已破,易德也,复使申前约,诏有司岁给单于金缯良币直数十万为结欢。
府君为道诏书及所以遣曹太师利用意。
萧复喜曰:「天王不欺我。
可还将利用来,吾与之卒计」。
府君乃驰至大名,而大名之围未解,以奇计得入见。
曹太师携与俱出,夜缒于壁外,旦登巃𡺍而望,愕曰:「是蛰者,安可入耶」?
府君曰:「彼众不吾备也。
吾已再出其閒,无畏为也」。
遂与俱行,见单于母萧。
褰其车,以木横轭上,为设具,坐饮。
所与言,意常在得关南之地。
二人者每刺折其端,竟取要领,得其使与俱还。
道逢其别将有所驱虏者,府君遮谓之曰:「单于与天子言不负约,未有效,先自见不信,非使臣所望也」。
于是乃还所俘数百人,牛羊杂畜以千计。
既达行在,当谒,府君独以无籍不得见天子。
始时与曹太师俱出大名,解鞍寝其上,枕之以股,曰:「与子为昆弟,死生无相忘」。
及是,曹太师复使北,而以府君左侍禁,罢之,历数官,皆外迁。
曹太师已贵显用事,府君未尝得入见。
真宗封太山,过濮州府君为州都监,遂以说干乘舆。
上记其人,曰:「汝尚复尔耶?
比吾还,可即乘传来」。
人谓府君自此且起。
行未至,逆除华州都监,竟卒于官。
转运使郡守相皆为追讼其功。
诏录其一子,此君之所为得官者。
简劲以气节自喜,善与人交。
家贫,不事生业,读书,好为文章,尤长于诗,生平以此自怡。
有集十卷。
始娶赵氏,封蓬莱县君
后娶韦氏,今为长寿县
二子:刍,刑部郎中秘阁校理
三班奉职
一女子,适士人闻人寀。
八孙:公履、公益、公震、公贲、公巽,其三人皆稚。
八女子:适殿中丞章元方、太子中舍李稷试校书郎沈某苏州长洲主簿钱僧孺,其四人未嫁。
曾孙男女七。
熙宁元年,归公之丧于濮州鄄城
月甲子襄事于陈台原之旧茔。
刑部,君之嗣子也,尝喟然谓曰:「始时吾翁驰单车,操两国从约出入幡幡死生閒,以侠自任,可谓有劳矣。
其失势,见轧于权倖。
及其身在时,而不能以自明。
此其卒也,妇弱子幼,不知志其室,此先大夫生平泣血以惜者也。
今公复亡失,予可不勒于志耶?
其列于家牒可以考信于耳目者,子能为我书而纳诸其圹,使死者有知,尚克有伸于地下也」。
始闻其以义自奋,壮士也,卒以不见知于人,穷死小官,初若可疑,退而考诸国史而信,是可悲也哉!
虽然,微公言,固将请而铭之金石。
观二人相要于矢石之閒,及其处成功,爵位不啻相去若燕楚。
方事未冷,而名已几于晦灭,尚欲以取舍是非,一證于书传,而区区求古人于功名之际者,何哉?
铭曰:
维昔燕戎,啮疆构阻。
吏陊不纲,亟暴我圉。
虎臣奏功,帝不时歆。
彼刘我邦,不报以淫。
六师殷作,戾于澶渊
伏马包兵,羞有豆笾。
谔谔张君,往莅疆事。
逖震其心,释彀请吏。
什伍后先,系踵交臂。
既庭不宁,民用匪疚。
士馌在原,马莝在厩。
□贸,疆邑如绣。
邦人来歌,携挈子妇。
彼喋嗫者,阻以为庸。
刮骨锄根,断其语踪。
天厚公祉,多令孙子。
勉勉中允,有嘉维嗣。
车不下骖,靡职不试。
翘翘自揭,谓宜多媚。
谁啬公者,不遐以逝。
熙宁之元,阳月维谷。
有翩斯旟,言阻于濮。
帝丘维宇,楚宫在户。
我卜其藏,作是吉土。
牲箕硕良,乃事敏克。
宠我后人,世昌令德。
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应天府南京留守司公事畿内劝农使上护军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张公墓志铭 北宋 · 沈括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六、《长兴集》卷二九
公讳刍,字圣民
大王父隋,濮州鄄人也。
王父皓,始仕于朝廷,为东头供奉官
父牧,赠职方郎中
公少贫,能轩然自持于困中,力学为文章。
起家应乡举,为州第一人。
覆试礼部,公名复第一。
由是声誉翕然。
吏部江州司户参军,迁馀杭令
县初无学宫,公为开堂庐,盛劝迎之礼,率其子弟日讲诵其间,自是邑多学者。
县依山,多未发之土,公为导泽浸之利,趣时劝耕,田以广饶
州岁遣大校治赋于诸邑者,令常与之为傧介,敛取于民,属厌而后去。
有州校至馀杭,簿督令以不责赇于伉胥。
公钩得其奸,杖而械送之州。
于是路使者以下伟其才,为之荐籍甚厚,改著作佐郎、知大名府永济县事。
贝州军乱,丞相潞公宣抚河北,表公从军,得豫军议。
贝州平,迁国子监直讲
潞公监修国史,以公为史馆检讨
未几,同知太常礼院
是时,太常方议温成后园寝。
公论不合,夺职监潭州酒务。
潭州西接五溪诸猺,属县益阳山久为猺人所据,招合亡命,时出为盗湘中,吏不能禁。
是时,天章阁待制刘元瑜安抚湖北,公依其幕下
始议欲通梅山,以说于元瑜,使士人杨谓即其庐告之以逆顺祸福,得其豪与俱,出见元瑜,坐之堂下,饮劳终日,皆呼蹈曰:「使君幸贳我罪,使得伍民籍,愿保边奉约束」。
自是湖湘之间盗亦方稀,朝廷安平无事,不务边略。
以杨谓补州县官,馀一切不报。
至熙宁中梅山竟复为县,而公未尝以言也。
岁馀,徙通判扬州
久之,除秘阁校理、判登闻鼓院吏部南曹、知登州,召为群牧判官开封府推官
廷事迎解,曹无留讼,都人称之。
三司户部判官,丁亲丧去。
终禫,起为淮南转运使,至部数月,抑扬称职。
不累月,除荆湖江浙淮南制置发运副使
发运司岁漕六百二十万斛,筑敖仓淮南,以受诸路转运之
淮南仓,然后隶发运司发运司以饷京师
岁久,江湖见舟益少,至不以时,而发运之舟久系,运卒皆羸饿,私发所载以食,抵死徒者无虚狱。
有司胶旧法,无为变者。
公至部,始请下发运舟以补诸路之缺。
舟既出,而民盐稍得至于湖湘之间。
公乃为之谨盐政,峻治吏禁弗称者。
久之,奸盐不出,而岁漕大至,几七百万斛。
朝廷以为能,再迁刑部郎,复将漕
踰四年,除三司盐铁副使
既而以集贤殿修撰越州
州远,不便养亲,改密州
少时,复移沧州
沧州居北边,为重镇。
公常以远亲为戚戚,丐还者数。
上以知陈州
提举在京诸司库务
公每自按治漕事,多所操勒,其下为之敛手。
时有善承伺当路者,公尝面斥其人。
既而以贿败,同辈多挂吏,而公独以此显名。
俄拜谏议大夫,安抚京师南路。
邓州,士之方廉者莫不自喜。
至州踰岁,复以亲辞,徙知应天府南京留守司公事。
元丰三年九月丙戌暴疾,终于官,年六十有六。
公性仁厚,无逆于物。
与公游,终始无可与间者。
人有一善,必倾心爱之。
乐推后学,凡所汲引,其后多至公卿。
事继母仁寿君过其所生。
陈留有第舍,花木甚盛,仁寿爱之,不忍去。
公数欲解官以徇亲之乐。
既不果,去而择官无美恶,惟以近陈留为乐,而竟卒于南京
士无疏戚,闻公丧,皆怅然哀之。
端修无所附离,不为訾诈危行。
集贤修撰凡十年,上察其退廉,擢寘侍从
治平中扬州军事,是时公为本道转运使,某以官见公。
公一见,坐语终日。
时有诏,路使者人得荐所部官一人。
公即以某当诏书。
后数岁,某不幸失笾豆之助,遂婿公门下。
每见公之所以治身为家,推财乐施,天性纯茂。
与昆弟亲友相从,笑歌欢怡,始终如一。
呜呼,古所谓善人君子者,其公也哉!
公少好读《易》,老而弥邵。
所为文章凡四十卷,其好学笃志又如此。
夫人魏氏,兵部郎中兼之女,今为昌元郡
子九男子。
公履,太子中舍知开封府太康县事。
公贲,濮州司法参军
公巽、公临、公济承务郎
一稚未名。
其三人早世,曰公益,太庙斋郎公震,将作主簿,公晋。
公之始仕,屡为进士第一人,而公之子公益复为别头第一人,士人荣之。
女子嫁国子博士章元方、陕西转运使李稷江宁府溧阳县钱丞、朝奉郎王九龄,其一未行,与某之室凡六人。
诸孙男女九。
公堋有日,诸孤谋铭其墟者,使人走延以告。
时当有军事,就所能言者如是。
呜呼!
铭曰:
孰㽎匪善,蹈善惟艰。
实公少修,不强所安。
弗轹弗依,逮于白首。
从容令都,乐不蕲忸。
先耄中零,不淑谓何?
仁则公与,岂曰不那?
巉巉新藏,有穹大原。
匪谷焉依,神实公藩。
既安斯狙,丕用尔后。
匪龟则谋,公作伊兆。
丘有则颠,石有则磨。
公无泯夷,以直匪它。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石鼓文》笔法,如圭璋特达,非后人所能赝作。
熟观此书,可得正书、行、草法,非老夫臆说,盖右军亦云尔。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瘗鹤铭》,大字之祖也,往有《故一切导师之碑》字可与之争长,今亡之矣。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黄庭经》王氏父子书,皆不可复见。
小字残缺者,云是永禅师书,既刓缺,亦难辩真赝。
字差大者,是吴通微书,字形差长而瘦劲、笔圆,胜徐浩书也。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珊瑚网·书录》卷二四上
周秦古器铭皆科斗文字,其文章尔雅,朝夕玩之,可以披剥华伪,自见至情,虽戏弄翰墨,不为无补。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五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乐毅论》旧石刻断轶其半者,字瘦劲,无俗气。
后有人复刻此断石文,摹传失真多矣。
完书者,是国初翰林侍书王著写,用笔圆熟,亦不易得,如富贵人家子,非无福气,但病在韵耳。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遗教经》译于姚秦弘始四年,在右军没后数年。
弘始中虽有译本,不至江南
至陈氏时,有译师出《遗教经论》,于是稍行。
长安雷氏家《遗教经》石上行书,贞观中行《遗教经》,敕令择善书经生书本颁焉,敕与经字是一手,但真行异耳。
余平生疑《遗教》非右军,比来考寻遂决定,知非右军矣。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七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蔡明远帖》是鲁公晚年书,与邵伯谢安石中题碑傍字相类,极力追之,不能得其髣髴。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八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鲁公《与郭令公书》,《论鱼军容坐席》,凡七纸。
长安安氏兄弟异财时,以前四纸作一分,后三纸及《乞鹿脯帖》作一分,以故人间但传至「不愿与军容为佞柔之友」而止。
元祐中,余在京师,始从安师文借得后三纸,遂合为一。
此书虽奇特,犹不及《祭濠州刺史文》之妙,盖一纸半书而真行草法皆备也。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九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鲁公寒食问行期》、《为病妻乞鹿脯》、《举家食粥数月从李大夫乞米》,此三帖皆与王子敬可抗行也。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鲁公《祭季明文》,文章字法,皆能动人;
《与夫人书》迫切而有礼意;
《与郭灵运书》、《送刘太冲序》予未之见也。
颜惟贞兰陵夫人告》,佳笔也。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东方曼倩画赞》笔圆净而劲,肥瘦得中,但字身差长。
崔子玉字形如此,前辈或随时用一人笔法耳。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二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张长史《千字》及苏才翁所补,皆怪逸可喜,自成一家。
号为长史者,实非张公笔墨。
余中年来,稍悟作草,故知非张公书。
后有人到余悟处,乃当信耳。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三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张长史行草帖,多出于赝作。
人闻张颠,未尝见其笔墨,遂妄作狂蹶之书,托之长史
其实张公姿性颠逸,其书字字入法度中也。
杨次公家见长史真迹两帖,天下奇书,非世间隔帘听琵琶之比也。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四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柳公权《谢紫丝靸鞋帖》,笔势往来,如用铁丝纠缠,诚得古人用笔意。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五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道林《岳麓寺诗》,字势豪逸,真复奇崛,所恨功巧太深耳。
少令巧拙相半,使子敬复生,不过如此。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六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
禁中板刻古法帖十卷,当时皆用歙州贡墨,墨本赐群臣,今都下用钱万二千便可购得。
元祐中亲贤宅从禁中借版墨百本,分遗官僚,但用潘谷墨,光辉有馀而不甚黟黑,又多木横裂纹,士大夫不能尽别也,此本可当旧板价之半耳(《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又见《新安志》卷一○。)
「禁中」以下原与前条连属,今据丛刊本析为另一条。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七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
《阴符经》出于唐李筌,熟读其文,知非黄帝书也。
盖欲其文奇古,反诡谲不经。
盖糅杂兵家语作此言,又妄托子房、孔明诸贤训注,尤可笑,惜不经柳子厚一掊击也。
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又见袁州本《郡斋读书前志》卷三上,《柳子厚集》附录二。
翟公巽所藏石刻 其十八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一三、《山谷全书·正集》卷二八
李翰林醉墨,是葛公叔忱赝作,以尝其妇翁,诸苏果不能别。
叔忱翰墨亦自度越诸贤,可宝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