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蔚昭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蔚昭敏移镇充殿前副都指挥使加恩制天禧三年七月十七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宋大诏令集》卷九八
门下:秉十连节制之权,统七萃纪纲之士,任惟亲信,位处崇高
当慎择于仁贤,固不轻于倚注。
其有谋猷允茂,忠烈兼资,克符授钺之求,夙被登坛之命。
俾迁师律,简在朕心。
忠果雄勇保顺功臣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建武军节度邕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尚书左仆射使持节邕州诸军事邕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善阳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食实封二百户蔚昭敏,锐气无前,雄材杰出。
周旋致力,克施驭众之劳;
慷慨论兵,洞晓知方之勇。
凌雪霜而挺操,贯金石以推诚,每愿奋身,宁辞衽革。
飞荣戎秩,历职辕门,著整军经武之能,有许国忘家之志。
自选抡而拜将,委部分以雄边,屡易岁时,蔚为保障。
会中坚而制敌,禦外侮以呈才。
是用特改近藩,擢司禁旅。
肃九重之宫阙,壮万乘之威容。
仍示宠章,并加食赋。
于戏!
握兵符而处右,宜务训齐;
侍宸极以居中,倍持兢慎。
谨申严于戎政,思保乂于皇家。
明恩,聿遵休命。
可。
蔚昭敏加恩制乾兴元年二月五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宋大诏令集》卷九八
门下:朕昨以仲春戒序,初吉在辰,躬御端闱,式覃霈泽。
采章焜耀,克展于盛仪;
贶施纷纶,诞昭于鸿庆。
眷吾良帅,实典卫兵,谨申令以有方,奉乘舆而匪懈。
宜疏宠渥,式告明廷。
忠果雄勇保顺功臣殿前副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邠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邠州诸军事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善阳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四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蔚昭敏,沉雄迈伦,忠厚成性。
郁有公侯之表,咸推将帅之材。
而自出偶亨期,骤登勇爵。
镇临边部,蕴全师保胜之谋;
拱卫宸居,著警夜巡昼之绩,洎领蕃宣之重,载扬旌鼓之威,式是中权,叶于众望。
是用荐举畴庸之典,俾从进律之文。
增食采之真封,加褒功之美号。
便蕃斯在,眷注弥隆。
于戏!
赏以劝能,既循于成宪;
贵而奉上,宜竭于乃心。
服我训辞,勉图令问。
可。
蔚昭敏检校太傅移镇保静军节度殿前都指挥使加恩制乾兴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仁宗即位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宋大诏令集》卷九八
门下:王者绍承先业,敷大赉于庶邦;
伸奖勋贤,示隆恩于异数。
斯为茂典,可举而行。
朕猥以眇冲,嗣于基构,载念纂图之始,宜推懋赏之文。
眷乃帅臣,实惟旧德,方司王旅,用霈徽章。
忠果雄勇保顺翊戴功臣殿前副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邠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安州诸军事安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善阳郡开国公食邑五千七百户、食实封九百户蔚昭敏,岳立奇姿,渊停伟量。
识洞韬钤之要,学穷诗礼之言。
聿遘亨期,早登勇爵,克励匪躬之节,允怀尽敌之谋。
爰自先朝,荐膺隆奖,树风声于藩翰,总师律于禁营。
王常金石之心,精忠克劭;
祈父爪牙之任,善志弥宣。
授将钺以增雄,卫宸居而载肃。
训齐董率,厥有成勋。
属涖政之云初,顾念劳而加等。
惟苻离之奥壤,实近辅之名邦,易以麾幢,委之节制。
俾兼荣于帝傅,仍总统戎昭
复益爰田,载优真赋。
于戏!
加地进律,予方示于报功;
经武整军,尔无忘于国事。
勖兹多训,以保令猷。
可特授检校太傅使持节宿州诸军事宿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充保静军节度宿州管内观察处置河堤等使、充殿前都指挥使,加食邑七百户食实封三百户,功臣散官、勋、封如故。
主者施行。
蔚昭敏入朝不拜诏天圣元年七月庚寅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殿前都指挥使、保定节度使蔚昭敏,以足疾,特听入朝不拜。
蔚昭敏特授节度使加食邑制 北宋 · 韩维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南阳集》卷一五
门下:朕昨以仲春戒序,初吉在辰,躬御端闱,式覃霈泽。
采章焜耀,克展于盛仪;
贶施纷纶,诞昭于鸿庆。
眷吾良帅,实典卫兵。
谨申令以有方,奉乘舆而匪懈。
宜颁宠渥,式告明廷。
忠果雄勇保顺功臣殿前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邠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保使持节邠州诸军事邠州刺史、兼御史大夫上柱国善阳郡开国公食邑四千四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蔚昭敏,沉雄迈伦,忠厚成性,郁有公侯之表,咸推将帅之才。
而自出遇亨期,骤登勇爵。
镇临边部,蕴全师保胜之谋;
拱卫宸居,著警夜巡昼之绩。
洎领蕃宣之重,载扬旗鼓之威。
式是中权,协于众望。
是用荐举畴庸之典,俾申进律之文。
增食采之真封,加褒功之美号。
便蕃斯在,眷注弥隆。
于呼!
赏以劝能,既循于成宪;
忠而奉上,宜竭于乃心。
服我训词,勉图令问。
可。
推忠保节翊戴功臣忠武军节度许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尉使持节许州诸军事许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渤海郡开国公食邑八千七百户食实封三千户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烈武高卫王神道碑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五、《华阳集》卷四九、《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九
惟高氏始得姓于齐太公之后,历秦汉以来,世固多徙而北者。
王之先蓟门人
五代扰攘,李景盗据江南,数通使契丹
王之皇祖密国公者,与其子适将敌命至,而欲搆患中原,阴使人害密国公,声言为汴人所杀,迁其子濠、梁。
积厚报隆,乃有兹冀国
冀国公知人事之变,举其族内属,占数于濠之蒙城
王即冀国之中子也,讳琼字宝臣
少起田里,沈勇有大略。
太宗尹京邑,闻其材武,召置帐下。
太宗尝燕罢禁中,太祖命同升辇至讲武殿
出苑东门,太祖亲扶上马。
时王与戴兴王超李斌桑赞等五人皆从。
太宗醉不能穿马镫,王左手按辔,右手代镫。
既出,太祖顾谓王继恩曰:「此数人者皆将帅之器也」。
特以控鹤冠带及束帛赐之。
太宗即位,补御马直指挥使,迁御龙弓箭直都虞候
太平兴国四年,从征太原,押弓弩两班合围攻城。
太原平,太宗引兵自幽州还,闻敌兵盛至,留王夜作引龙真乐于御营
迟明,王度车驾已远,乃谓众曰:「今敌在肘腋,若并力拒之,尚可驰溃围中。
不尔,则不得脱」。
于是众与王转战至行在,而六班率不至。
及见王,数加劳存之。
太宗欲诛六班,王曰:「陛下晨夕兼行,令不密下,主将之罪也。
卫士皆以材勇选,从下太原,有功未赏,尽诛之可虖」?
帝怒遂释。
擢天武军都指挥使西州刺史,又为神卫左厢都指挥使西州团练使
再幸大名,为京新城巡检
卢多逊遣吏私通秦王邸,坐失徼巡,降许州马步军都指挥使
适有亡命卒聚,盗于界中,伺知州臧丙出,将劫库兵以为乱。
王侦得之,即白丙,选从卒数十人袭贼至榆林里。
贼穷保民舍,王挺登墙,贼酋号青脚狼者,将注矢射王。
王引弓一发,应弦而踣,尽擒馀党。
上其事,稍迁御前忠佐马步军都军头蓟州刺史
会将北伐,以为楼船战棹都指挥使,部船千艘趋雄州,城易州
天武左右厢都指挥使、蓟、富二州团练使
端拱元年,与范廷召王超孔守正同时落权。
王出为单州防禦使,徙贝州兵马总管
不数月,廷召等复进补军职,王引领忽忽,内恩所不及。
驸马都尉王承衍贝州公主间入见上,颇知顾王厚承衍屡慰勉之。
明年,遂制授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归义军节度使廷召等皆列其下。
王自单州不一年,蒙擢至此,而数为殿前都指挥使戴兴所呰。
太宗曰:「朕自幽州还,便欲除琼此命,盖已迟十年已」。
及为并、代马步军都总管,时潘美亦为节度使,同在太原
旧制,领军职者班其上,王以数战有功,乃自陈原班其次而许之。
保大军节度使镇州行营都总管,又以彰信军节度使太宗山陵都总管,复之并、代。
咸平中契丹内略,阏氏车帐至狼山夏口
王方偏将王万海等七人择兵异道与敌确,而自据要设伏以邀击之。
杨允恭持诏至,趣王出土门
都部署傅潜畏不出战,既得罪,乃以王代冀州,敌寻解去。
明年召还,授殿前都指挥使,上《鞭箭陈图》,真宗赐对便殿。
时言者以高阳之战,范廷召等所领兵颇闻有不用命者,今释不诛,后何以责死力?
真宗以问,王对曰:「前日圣恩释之,令其众分隶诸将。
一日闻召而欲诛之,疆埸多虞,傥众惧而变生,臣窃为国家忧」。
真宗遽曰:「微卿,几至误事」。
王因言殿前诸班捧日天武诸军,皆拱卫之兵,其数日益耗。
真宗曰:「三司以边储不足,未暇增补也」。
王曰:「臣兴国雍熙中,为军厢主,是时诸指挥皆满五百人以上,若积计所阙军食,固当有馀,三司曷为不足」?
虽以其言为然,而未能遽行。
未几,后殿选补诸军班,王请于所绌中更选人以益之。
或曰:「上意所不欲,王固欲之,且典握禁兵,不惧疑至则身辱乎」?
王曰:「吾以死许国,安复以疑自顾也」。
马军都指挥使、权步军司葛霸在告,管军独有四厢指挥使刘谦一人,王既兼领二司,乃言:「臣老矣,如有负薪之忧,谁为可任者?
先期自殿前而下,各置副都指挥使及都虞候,常有十人。
职近事亲,易以第进,又使士卒预识其威名,缓急临戎,上下得以附习,此军制之大要也」。
于是施用其言。
景德元年契丹直抵澶州真宗北幸,驻跸于韦城,大臣有劝上南巡者,召问王行幄。
王惕然曰:「且敌之大入,去国远斗,势不可以持久。
况羽檄召天下兵,行且至,进则可以决有功。
今止军不发,众情大惑,谁为陛下建此策者」?
真宗曰:「将更议于大臣」。
王曰:「天子亲御六军,蒙犯霜露,国之安危,事在转漏,尚何议也」?
遂发韦城,次澶州
将抵浮桥,左右犹踌蹰未进,王下马自扶辇,拥众渡河。
既而请帝御北城观兵,汉军望黄盖,皆仰呼万岁,而敌人亦大呼,声闻数十里,其种酋皆骇视失色。
有顷,劲弩伏发,射契丹之将某几殊,遂奉书请盟。
师还,赐燕于行宫,而李继隆石保吉魏咸信酒酣争功。
王曰:「天子神武,一举而折敌,公等何功之与也」?
继隆等愧甚。
已而赐黄金三百两。
它日,卫士有白廪粟陈腐者,王曰:「边防战守之兵,暴露寒苦,而所食之与豉同色。
若等日既食大官,月所给又先进样于上前,岂特诸军比也?
有一言以动吾军者斩」。
于是众莫敢有言。
其后王被疾久不出,辄有遗陈粒于殿下者,中贵人得以闻,人赐精米一斛。
王叹曰:「安有是邪」?
遂以疾辞典军,章数上,拜忠武军节度使
王素宰相寇准所知,方澶州,劝上南巡者,王钦若也。
尝叱钦若,退而心甚恨。
三年,罢相,钦若知枢密院
王疾甚,真宗趣驾欲临,问钦若,乃言:「天子问疾,所以宠勋臣,今琼无破敌之功,不可往」。
帝勉为止。
其年十二月四日,王薨建宁里第,享年七十二,赠侍中
有司请辍视朝一日,终以王有旧勋,特辍二日,官给丧事。
明年正月二十九日,葬开封府开封县吹台乡建邑里。
王仪状英伟,不学古兵法,而临变中机,奇密如神。
典禁兵之日久,顾裨佐不足以计事,特以材自任。
方其代傅潜提三路之兵,以数十万出入进止,其听号令若一人,敌故惮王,终岁不敢近塞下。
王善骑射,与士卒同饮,赐予辄分其麾下,家无所馀。
真宗尝问:「卿子几人」?
曰:「臣子十有四人,臣诚愚不肖,然未尝不教以知书」。
于是赐诸经史于其家。
每戒诸子:「毋曲事要势,以蕲进身。
自吾奋节行间,至秉旄钺,岂因人力哉」?
又尝论:「前后与吾同在宿卫者,孰最有闻」?
诸子以其所闻者对之。
王曰:「与蔚昭敏李斌孰愈」?
诸子曰:「此众之所非也」。
王曰:「吾尝与此二人者言,其忠质一心,无铢发敢欺朝廷。
众之所非,吾是以取也」。
王少时,尝醉卧田中,父夜往,见有神人擐金甲侍王之侧,父窃奇而爱之。
父没,王负父骨十馀年,故其后子孙莫不以忠孝承家。
嘉祐八年,王之曾孙女进册为皇后,以故累赠至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秦国公
治平四年,为皇太后,遂赠至卫王,王薨七十一年矣。
其葬也,弗及请谥于有司
熙宁九年,天子笃宝慈之养,而念王之功,乃亲考六家之书,以「安民有功曰烈,折冲禦侮曰武」,特赐谥曰「烈武」。
又以王墓有窆碑而文未刻,乃诏臣圭,述王遗休而刻之。
既又赐之篆,曰《决策靖难显忠基庆之碑》。
呜呼,何其盛欤!
臣圭伏思太宗之发燕南,真宗之渡澶北,当是之时,王智有足过人者。
一旦济国家之难,以休兵靖民显名于后世,顾所施岂不闳哉!
与夫自昔将帅搴旗斩馘之事异矣。
泽流子孙,与宋无极,殆神理之有相乎?
曾祖冕,赠中书令
祖霸,赠尚书令密国公。
父乾,赠尚书令冀国公
王娶李氏,追封魏国夫人
继亦李氏,追封楚国夫人
子,长曰继勋,建雄军节度使,赠康王
次曰继忠四方馆使荣州团练使
次曰继和,崇仪副使
次曰继伦西头供奉官
次曰继密,内殿承制閤门祗候
次曰继宣天武捧日四厢都指挥使眉州防禦使
次曰继隆引进使陵州团练使
次曰继元东上閤门使嘉州刺史
次曰继荀,右侍禁
次曰继芳,供备库使忠州刺史
次曰继颙,左侍禁
次曰继丰,供备库使昌州刺史
次曰继敏,内殿承制
次曰继昌西头供奉官
皆已卒。
女十二人。
孙,西京左藏库副使遵度等六十三人。
曾孙,左班殿直士先等一百四十五人。
四世孙,东头供奉官公庠等七十一人。
来孙,右班殿直世祚等十三人。
铭曰:
绍恢皇基,于赫神宗。
憺我神武,繄王之雄。
威威繄王,出入金革。
外动四夷,其武孔硕。
王从北征,翼帝之舆。
龙安御,天旋日舒。
逮事真宗,决策于河。
敌骇枝披,奉书请和。
王长六师,阚如虓虎。
蒸徒啴啴,畴予敢侮?
谁谓人遐,尚有遗烈。
至今受祉,亦莫我遏。
思齐曾孙,宝有慈极。
天予仁孝,化及万国。
上方念王,幽州之功。
澶州之画,其利亡穷。
乃诔王行,乃铭王劳。
作碑磪峞,在浚之郊。
陟彼高冈,望王之茔。
千载而下,其凛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