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龙水县龙潭嘉祐八年九月 北宋 · 任辅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一三、金石苑、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二九
单阏之岁,自孟夏至季秋不雨,民失其莳,愁嗟于无生。
县令宋□为是邑,奋然以衋其心,遍索境内之神,将有祷焉。
吏有告者曰:「县之北数百步龙潭古迹实有灵,积三十年无祠」。
于是专心致志,设酒醴致祝,自罪以请。
礼未具,而中夜泽已及矣。
既而礼行,遂以告曰:「泽虽及,未足以苏吾民。
果将大霈而膏吾民也,愿为神立其堂而图其象,俾斯民知所奉而有报于是」。
翌日,复大澍。
自是有阙则祷,如响之应声。
于戏,得非人之灵于神,而神能为灵于人邪!
彼嵌崆之下,泓污之水,非龙人之所处,其能福于生民也如此,设处沧海之大,兴云致雨,以时兼济,于天下有异哉,在乎人之灵尔。
因而决为之堂而图之象,示民必信。
继是而治者其无忽焉。
时以嘉祐八年九月十五日记。
陵阳进士天益书。
将仕郎、试秘书郎夹江县范亦颜给事郎、守资州龙水县宋克正建。
按:将仕郎、守县尉兼主簿任辅撰。
宗室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右武卫大将军使持节舒州刺史充本州防御使兼御史大夫上柱国清源郡食邑二千一百户食实封三百户赠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密郡公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九、《华阳集》卷五四
惟皇从兄高密郡公讳宗望字子国太宗皇帝之曾孙,潞恭宪王元佐之孙,安远军节度使、密国公允言之第七子。
初命为供奉官,先帝念邢王之后不可以无祀,命公以内殿承制实嗣邢国,是为文惠王元杰之孙。
景祐中,朝廷始用卫府之秩,宠加同姓,改右监门卫将军
庆历中,诏封诸王之裔,遂爵清源郡
皇祐二年,秋祠合宫,除右领卫大将军,积迁右武卫大将军舒州防御使
公少聪警,力学,善属文。
其进止方重,驭内外严而有法,然不以富贵加人。
喜亲师友,每陈书于前,观自昔忠义之士,未尝不掩卷而叹。
作《戒子文》,刻石斋楹下,其大略以世禄骄华为戒。
初,先帝尝敕宗室子弟学虞永兴之书,公退阅字法,亟书《千字文》一卷以进,上嘉其笔翰精婉,特宠以刺史之拜。
后复于延和殿试宗室子弟所学书,令宗正第其高下,以公书第一。
比献所为文,上问所欲,愿尽赐国子监书,以勉诒子孙之学,遽从其请。
先帝好飞白书,侍从蒙赐者以为荣,公前后所得殊多。
又尝以金泥纹罗书「宗望好学乐善」及「为善最乐」字以赐之,非它儗也。
公因请建阁第中,贮帝所赐书。
既成,上又为亲书阁名,其见宠遇若此。
公所被赐予,多赒人之急。
外姻之贫未葬者,公为出金缯,歛而葬之,闻者高其谊。
今年春,闻先帝寝疾甚,因谓族人曰:「虽托肺腑,而不得进侍左右,吾积沈忧,恐先犬马,不能以报厚恩」。
未几,果发疽,太医驰视,已不及。
其终,嘉祐八年三月十七日也。
启手之夕,召诸子床下受遗令,其言如《戒子文》。
享年四十四。
上闻,恻然为哀,命入内供奉官梁从政典护丧事,所以赙襚之礼甚厚。
安化军节度观察留后高密郡
其年十月甲午仁宗皇帝昭陵,遂举公之丧西祔于文惠之园。
夫人张氏,封永嘉郡夫人,赠太师、兼中书令徐国公耆之女,先公亡。
子男七人:长仲合,次仲嘉,皆右监门卫大将军
次仲炎、仲峭,皆右千牛卫将军
次二子蚤亡,次尚幼。
女五人:长适侍禁天益封南阳县君
次适侍禁李庠封华容县君
次二女蚤亡,次尚幼。
铭曰:
天子仁恩,闵族弗绪。
有贤维公,实大邢宇
其来有仪,组䩛镂膺。
以烝以尝,孝孙是承。
夙志于学,德日俊茂。
锄首金葩,赐书盈构。
讣闻几何,忽出缀衣
素车之从,万祉无期。
春州建置记皇祐二年 北宋 · 薛利和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九、道光《广东通志》卷一二七、道光《阳春县志》卷一四
国家富有天下,凡四百州,分为四等,曰节度,曰防御,曰团练,曰刺史,而春居一焉。
《九域志》:粤地斗牛分野。
自秦通五岭,置南海郡为属部;
汉移隶合浦
晋分置恩州
唐为南陵郡,领阳春、罗水二县,版户万馀;
隋以其地统于高凉
五代多故,刘氏窃据岭表,开宝初王师讨平,得州四十馀,以流南、罗水入阳,以勤之傅林入铜陵
来属数年,土人叛,民罹兵火,十亡八九,合二州计户仅登千数。
景德中本道转运使以州之古城水土恶弱,迁于铜石,俄又徙隶新州,越数岁复归于旧,从民便也。
西北陆抵京师六十有三驿,东西水大海,总百馀里。
环山绕林,襟岩带峒,夷獠杂居。
其地上下泾,宜稻粱。
民力穑外,常优逸自足。
其封殖所载,射木山以为望,漠阳之江以通舟楫。
岩泉有甘婪之奇,石穴有金膏之异。
其物产不过橘柚、猿狙之类,凡富商大贾无因而至。
其地卑且燠,岁多疫,四方之言瘴疠者以为称首。
故凡补吏得罢,必加优赏。
天子祀明堂岁,河东薛利和来守是州,新南栖以奏鼓角,节动静也;
修城门以谨关钥,防奸宄也;
重廓屋以阁敕书,尊条教也;
甲库以实兵器,谨戎律也;
劝农亭,敦政本也;
招商院,恤逆旅也。
起旧补废,踰月告成。
以山川方物之常,古者废兴之迹,砻石以刊,使后人守是州不须索版图、询耆耋而有考焉。
皇祐二年河东薛利和撰。
中秋见月寄子瞻1078年8月15日 北宋 · 苏辙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
西风吹暑天益高,明月耿耿分秋毫。
彭城闭门青嶂合,卧听百步鸣飞涛。
使君携客登燕子,月色着人冷如水。
筵前不设鼓与钟,处处笛声相应起。
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
杯中渌酒一时尽,衣上白露三更寒。
扁舟明日浮古汴,回首逡巡陵谷变
河吞巨野入长淮,城没黄流只三版。
明年筑城城似山,伐木为堤堤更坚。
黄楼未成河已退,空有遗迹令人看。
城头见月应更好,河流深处今生草。
子孙幸免鱼鳖食,歌舞聊宽使君老。
南都从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
飞鹤投笼不能出,曾是彭城坐中客。
桑柔传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六、《柯山集拾遗》卷一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一六
《桑柔》之诗,芮伯所以告厉王者。
其言虽不一,然大要止于「告尔忧恤,诲尔序爵」而已。
自「菀彼桑柔」至「乱况斯削」者,告厉王以忧恤也;
自「谁能执热」至「既作尔歌」者,诲厉王以序爵也。
夫忧恤与不能序爵者,岂有两端也哉?
王不能序爵,使贤者在上,不肖在下,分守各当,其职事治,故国至于可忧可恤,则是忧恤者,以爵之无序故也。
今将使忧恤无至于前,则反其本而已,故此诗以序爵为本也。
「四牡骙骙,旟旐有翩」,而乱益生,国益泯,民益不得其所,则兵之可忧恤者也。
「国步斯频」,则非不动作也,而人蔑资,天不相,此则政事之可忧恤者也。
其君子则力争而不心竞,不能治国而职为厉阶,而其患久而未已也,此则臣之可忧恤者也。
土宇日削矣,乱而无所定处也,东西皆是矣,非特国中之东西也,四国之外亦孔棘矣,乱自内而之外者,如此其广也,日夜谋谟务以广之,而日斯削矣,此国都之可忧恤者也。
凡此者,厉王剥丧其徒,如桑柔之将采而杀之,而民受其病,非特心可忧也,怆于兹久矣,而昊天莫之矜也。
故事之可以忧恤者,至于如此之众:治乱则无兵,治民则无政,朝廷则无臣,疆域则无土,大小内外并乱矣。
故告王以是忧恤,而使之序爵也。
自公卿诸侯至于大夫士,皆爵也,宜为公卿者,爵之以公卿,宜为大夫、士者,爵之以大夫、士,此爵之所以序也。
愚者爵尊、贤者爵卑,爵之所以乱也。
故序爵者,别贤不肖而已。
古之将序爵者,养才为先而官人次之,官人为先而任贤次之。
养才则无逆其善性而使之有成,官人则别贤不肖而使之有分,任贤则委己以听之而使之有为,如是者,古之道也。
厉王不能道人之肃心者而与之赴事立功,而沮抑陷败之,使之自以为不逮。
故曰「民有肃心,荓云不逮」。
则哲谋肃乂之善性,亦沦胥以败矣。
芮伯诲之以养才也。
先王为政于上,而稼穑勤于下,岂并耕而食,力田以养为谷哉!
先王任贤于上,而万民各得于下,岂使野人食君子之养,而后为务农哉!
厉王不知为治之本,而好稼穑以亲之,此所以好力民也。
「好是稼穑」,未必宝也,曰「稼穑维宝」,宝之矣。
「力民代食」,未必好也,「代食维好」,又好之矣。
非所当宝而宝之,非所当好而好之,不知先王任贤序爵之本而徒志其末,则日劳而无功。
故虽「稼穑维宝」,好民力,而天益降丧,而稼穑日已不登,蟊贼并作而卒痒,田莱卒亦多荒而已。
故「降此蟊贼,稼穑卒痒。
哀恫中国,具赘卒荒」也。
言此者,诲厉王以官人也。
夫惠君者,定其心则播告而不慝,参其犹则合众以济功,以为未也,又「考慎其相」而行之。
考者有所法,慎者有所重,而厉王之不慎,独徇偏见,而使臧者从之,则臧者反枉矣,若所谓「惟圣罔念作狂」是也。
民之所以作狂者,以王之「自有肺肠,俾民卒狂」也。
芮伯以谓匪用其言,至「覆俾我悖」者,所谓「自独俾臧」也,此芮伯厉王以任贤也。
诚能养才、官人、任贤,则将如先王之盛时矣。
「六师及之」,则兵非所忧恤也;
「蹻蹻王之造」,则动作非所忧恤也;
「尔土宇版章」,则国都非所忧恤也。
成王之诗曰「曾孙来止,以其妇子」,「馌彼南亩,田畯至喜」。
则非不好稼穑而亲之也,而诗美之,厉王好稼穑而芮伯刺之,何也?
夫立政任贤于上而使民务稼穑于下者,本也。
亲至农亩之间而馌馈以将其厚者,末也。
成王修其本而及其末,厉王好末而忘其本,故稼穑则同,而美刺异也。
「维此惠君」,此者,兴之而思得之也,与「维此圣人」、「维此良人」同意。
「维彼不顺」,彼者,斥之而思远之也,与「维彼愚人」、「维彼忍心」同意。
王不能养才,不能官人,不能任贤,故芮伯之「朋友已谮」,而「不胥以谷」矣。
圣人难知而良人易察,「瞻言百里」者远之矣,「弗求弗迪」,遂废之矣。
昔者特远其所难知,其恶微矣。
今也遂废其所易察,则恶甚矣。
愚者不智而非罪也,忍心则害人而非愚也。
「覆狂以喜」,乐之也。
「是顾是复」,爱之至也。
昔者特乐于不智,其害微矣;
今也深忧于有喜,则害甚矣。
「是顾是复」,与「顾我复我」意同。
凡此者,厉王不能养才、官人、任贤,故其好恶错乱如此。
曰「靡圣管管」,则「自独俾臧」可知也。
《抑》曰「哲人之愚,亦维斯戾」,则「民有肃心,荓云不逮」可知也。
《荡》曰「曾是掊克」、「曾是在服」,则「维彼忍心,是顾是复」可知也。
沦胥以败,言败而已,未溺也,「载胥及溺」,则有死之道。
厉王尚不知听用我谋而序爵,则胥溺矣,非特败也。
「其下侯旬」,旬之言均也。
十日为旬,十日则自甲至癸一周,惟其周遍故旬为均。
「荓云不逮」与「莫予荓蜂」之荓同。
性命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三、《嵩山文集》卷一四
或曰:凿九窍而戴爪发,均天民乎?
曰:然。
曰:苟无大恶,得罪于天,则天将生养之而有间乎?
曰:苟无大恶得罪,则天将生养之而无间也。
曰:今有人焉,才不相高,德不相尚,贵或有馀,而天益侈之以福;
贱或不足,而天益穷之以祸。
为之天者私乎,为之人者自取乎?
曰:汝岂未知陶者之用心?
陶之为器,范金合土,埏埴之巧一也。
至于形状既判,则一为埙,一为缶,一登清庙而和玉瑟,一隈岩墙而包酱豆,岂陶者之私耶?
各安于分邪?
故方其完也,或以埙贵而缶贱,一旦落而碎之,则同会于粪壤之颠矣。
为器不同,为弃一也。
彼贵埙而贱缶者,又何浅哉?
夫然后知陶者之无私也,汝知陶者用心,则知性命。
王君夫人毛氏墓志铭政和四年二月 宋 · 周行己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六、《浮沚集》卷七
吾友良弼将葬其母,以乡八行朱敏功状来请铭。
维母夫人姓毛氏,永嘉郡人,年甫及嫁,归同里王氏之瑜。
王氏家方多资,属舅姑相继丧世,口众费广,家财稍衰。
夫人才智出诸男子右,能不爱其装具,悉货所有,佐其夫以事本业。
于是闭门处约,问遗服用,不敢修饰,至衣其子,虽弊不耻。
艰踬数岁,家乃少赢。
诸子稍长,悉遣远就师学。
闻州里之贤者,辄语其子曰:「苟如其为人,虽不利进取,吾何汝责」!
故其子所与游,多乡里善人君子;
而所习问学,知本德性,异于科举茍得之士。
此其夫人所知,过人远矣。
良弼夫人长子名清臣,最贤。
方夫人之疾,其初甚微,虽明医不能察其所以治。
良弼以为忧,悉考方书,精求药材,得所谓乳核之證,与所以治疗之方。
于是夫人疾小间者数年,而良弼遂知医药。
他疾有不能知者,往往投药屡中。
二弟天益、天泽,皆能遵其训守,循循无大故。
夫人年五十一,卒于政和元年六月十四日
四年二月十二日,乃始克葬于其里大罗山天柱峰之麓。
铭曰:
才而智,成人之室维其义。
子克家,法后世。
夫人之誉,永终惠。
别茂直 宋 · 郑刚中
 押词韵第二部
故人官江滨,蔼蔼起清望。
因漂似木偶,千里远相向。
穷达怀异趣,雅故恐遗忘。
暨我即门墙,公喜不可状。
握手问辛苦,容我细伸吭。
凛然高义生,开怀出云上。
衔恩在双腮,图报心愈谅。
岁暮天益寒,江湖足波浪。
箧中乃得诗,安流反门巷。
岁晏 宋 · 晁公溯
 押阳韵
岁晏天益寒,短景殊未长。
晓日出愈迟,翳翳迷扶桑。
微阳不破雾,髣髴光有芒。
开门视屋瓦,北风吹朝霜。
起坐拥寒炉,束带指已僵。
灰中见宿火,晶荧无馀光。
天寒不可出,墐户宜深藏。
朝衙不敢后,敛板趋公堂。
归来日正出,临阶负朝阳。
兹晨暂自适,明朝殊未央。
秋日睡起1207年8月 南宋 · 陆游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白露已过天益凉,练衣初覆篝炉香。
天其闵我老且惫,付以美睡声撼墙。
离骚古文傍倦枕,砥柱巨刻悬高堂。
睡馀一读搔短发,万壑松风秋兴长。
吉州聂倅谈风月轩 南宋 · 曾丰
 押词韵第五部
黄堂指顾了凡最,红幕奔驰了苛碎。
更无可了别驾翁,赢得徜徉是非外。
未有可偷风月天,峥嵘新起东偏废。
风含浑沌窍里音,月弄光明藏中态。
吹开云雨天益高,照破山河地加大。
兼之足以答公馀,妙处何人同领会。
无酒客有诗相酬,有酒可无客相对。
主酣客醉舌俱饶,说到无声无色界。
发难恃细并毛融,骨不禁清连肉蜕。
目不信为山河影,耳岂信为天地籁。
主困欲眠客且归,不容耳目宁容喙。
策问历象 其二 南宋 · 袁燮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七二、《絜斋集》卷六
问:昔者帝尧首命羲和历象日月星辰,历步其数,象占其象也。
大舜承之,协时月正日,治历也;
在璿玑玉衡,观象也。
历数既明,象复参焉,天道于是乎不差矣。
汉历莫密于《太初》,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联珠,清台所课,未有能及者,行之久远,可以无差矣。
而至建武中,才百馀年,分度已差。
元和之际,去天益远,得非其初亦有所未尽耶?
汉之浑仪,古玑衡之遗也。
洛下闳贾逵皆为之,而张衡尤精,所谓术数穷天地,制作侔造化,宜其尽善,无可议者。
而淳风讥其推验七曜,尽从赤道,则是无黄道也。
焉有黄道不明,而可推测造化者乎?
一行有言:「六家之说,迭为矛盾。
以为盖天,则南方之度渐狭;
以为浑天,则北方之极寖高」。
且有「不在浑、盖是非」之语,则是浑仪亦不足用耶?
夫历之精者既不能无差,仪之善者又难以尽信,天道何以步占,人时何以敬授乎?
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
而史迁乃谓:「天运三十年一小变,百年一中变,五百年一大变」。
既曰变矣,自五百年以往,变有不可胜穷者。
千岁之日,果何以推知乎?
璿玑玉衡,自古以为观天象之器,而史迁乃曰北斗七星也。
以斗定四时,夫岂不可,而遂以为玑衡,其然乎否乎,盍并陈之?
初八日传闻光州虏退又云东海之捷 南宋 · 韩淲
 押萧韵
疆埸未云静,家国疑摇摇。
深乎帷帐筹,公卿日以朝。
虏势固不壮,虏骑固为骁。
强弱士气少,战守民力凋。
荒山涧壑冷,岁暮风萧萧。
百草皆烂死,扑面黄叶飘。
枭鹠互鸣啸,狐豺纷踯跳。
秃鬓祗枯藜,伫立天益寥。
恭惟我寿皇,恢复悉有条。
咄哉开禧臣,妄动尤虚嚣。
女贞亦分裂,幽燕乱无聊。
贤愚世运厄,隆替华夏焦。
羌戎汉威灵,河隍唐僖昭。
民老曾何知,但愿归富饶。
中外持论平,致君舜与尧(同上书卷一○八七七)
贺皇帝冬至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二五、《东涧集》卷九
朔旦冬至,适阳气之潜萌;
圣德日新,宜休祺之毕集。
绅緌交贺,夷夏均欢。
恭惟皇帝陛下,清明在躬,缉熙讲学。
时和玉烛,三光全而寒暑平;
瑞应金穰,五谷熟而人民育。
式临亚岁,茂介繁禧。
假守凤城,阻陪鸳列。
天益远,犹隔弱水而望蓬莱
迎日初长,但向太阳而倾葵藿
代回赵开府师垂正启 南宋 · 李刘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九九、《梅亭先生四六标准》卷三九
玉历授时,日始和于象阙;
金支胙土,天益厚于龙光。
恭惟某官揆路崇勋,宗藩令德。
棣华韡韡,增光伯仲之联;
瓜瓞绵绵袭庆神明之胄。
宜从谷旦,益衍丛祥。
某滥缀班,阻称斝。
夏正人统,已孚草木之和;
周以宗强,愿介椿之寿。
天益辞归延平1257年 南宋 · 刘克庄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自说镡津上,辛勤葺数楹。
一家侨寄活,只手拮据成。
俗薄诗人厄,州贫太守清。
闻君不由径,想见揽衣迎。
天益由福侨剑水灾毁室辄奉小诗劝缘1252年 南宋 · 刘克庄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水患被东南,陵谷倏变易。
朝犹万家聚,夕为一沙碛。
非惟齐民灾,亦是诗人厄。
鹳鸣鲁望田,蛙跳周颙宅。
稚子衣露骭,处士泥没膝。
厨人需米盐,匠氏索材甓。
先当缮井灶,次议补篱壁。
自古托天公,讵肯怨河伯。
后村空劝缘,诗不一钱直。
莫愁草堂赀,必得檀越力。
跋周天益1259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八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八、《后村题跋》卷一○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君生于福而侨于剑,剑人皆沿崖临流以居,望之如在图画间。
然多水患,壬子溪涨,至冒城郭,君之草庐毁焉。
家具荡尽,独橐其诗来访余,余为作诗劝缘。
后八年复至,曰:「吾庐虽复旧观,然年益长,身益窭,溪山风月虽美,如饥何」?
余问别后何所为,君又出橐中诗,数倍前作。
余语君曰:使君之家室屡漂摇、屡拮据而未定者,溪误之也;
使君之身世栖栖然浪走于江湖、见遗于场屋者,诗误之也。
意君厌且倦矣,将改图矣,而君尚恋溪不忍去,耽诗不辍吟,人固有嗜好与世如是之相反哉!
天台林景思诗家前辈号雪巢,近有同人刘某亦号雪巢
建阳刘叔通考亭高弟,号溪翁,君亦号溪翁
余尝戏刘君与景思争巢,今君又与叔通争溪耶!
景思叔通诗皆行世,君其勉之。
考亭三帖后 南宋 · 姚勉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三五、《雪坡舍人集》卷四一
友同年伯慥示某以考亭夫子与莲荡先生三帖,某拜手钦玩,仰见夫子格言大训,无所往而不寓。
一曰:「向见意气颇多激昂,而心志未甚凝定。
此须更于日用之间,益加持敬工夫,见得本来明德之体,动静如一,方是有入头处」。
夫子此言,岂惟莲荡先生可行之,正为某辈后学地也。
二曰:「某连年疾病,今岁差胜,然气体日衰,自是无复强健之理。
所幸初心不致忘废,亦时有朋友往来讲习。
伪学污染,令人恐惧,然不得避也」。
三曰:「某衰于疾病,更无无疾病之日。
明年便七十矣,区区伪学,亦觉随分得力,但少文字不能得了,恐为千载之恨耳」。
夫子年愈高而德愈茂,血气衰而志气盛,党禁方严,经历患难,曾不少变。
方且欲了文字,以诏千载,其与宣圣七十二而成《春秋》者何异。
持敬功效,乃能如此。
伪邪真邪,无党禁不足以见先生之学。
然则伪学之禁,天益以表夫子之真欤?
某三复三帖而三叹。
奉化重修县治记1292年8月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一、《延祐四明志》卷八、成化《宁波郡志》卷五、光绪《奉化县志》卷二 创作地点:浙江省宁波市
越之东境为,汉属会稽,唐合鄞于鄮。
开元中州以四明山名,始建县奉化,其地则汉之鄞也,古鄞城在焉。
鄞有大里黄公,列于四皓,卓乎千载人物之冠冕。
先贤风流所被,其俗纯如,其士邠如,在《九域志》是谓望县。
迪简墨绶,长吏保绥受命民,非才足以拨烦、廉足以砥俗、仁足以摩拊疲瘵,不轻以百里畀也。
县治燬于丙子,师旅饥馑相仍,遗黎蒿焉困悴,令长迫期会,急茧丝,虑弗及远。
王君宗信仅克创听事三楹,李尹天益才缮吏舍
襄贲君济宰兹邑,惟武城之室、单父之堂所以疏视瀹听,清应物之原,若昔董安于晋阳,一墙一柱犹不茍,匪贲轮奂以为华,壮栋宇以自奉也。
爰契我龟,经之营之。
任城王君泽为丞,比善协志,而新是谋。
邑士大夫咸劝趋之,庶工丕作,民不知劳。
始事辛卯之冬,考成壬辰之秋
丁君以书曰:「一日必葺,古有明训;
百堵皆兴,诗人咏焉。
听事东西吾名以『节爱』、『清安』。
两庑翼焉,吾名以『一清』、『四畏』。
堂曰『得物』,以息以燕;
亭曰『清斯』,有沼有
爽西山,扁以高清。
殖殖其楹,䡾䡾其门,胥吏攸处,下逮圜扉,粲然一新,曷敢视官舍如遽传而怠厥事?
愿谂后之人,俾勿坏」。
余病髦不能文,尝谓君子为政,其本自相在尔室始,千室之邑易治也,一室之自治为难。
子程子之视民如伤,子张子之训民善俗,以一邑为天下之式,其本焉在?
暗室不欺而已。
岩谷深窈,欲其疾痛必闻,如接几席;
胥徒嚣悍,欲其隐微必察,如在户庭。
堂上之一笑嚬,堂下之万休戚系焉,若保赤子,心诚求之。
推是心达于政,蒲、密中牟之化可复也。
《诗》曰「无已太康,职思其居」,然则居此室可不敬欤?
闻丁君律己首公,爱民来吏,日涖庠序,惠训不倦,多士䜣䜣,诵子产之诲我弟子,是能知本矣。
耆寿俊民相与言曰:「兹不可不书」。
乃不敢固辞,书其事诒永久,用勉夫字民者
至元二十九年八月前进士王应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