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范”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六 北宋 · 苏轼
押词韵第一部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老詹亦白发(惠州太守詹范,字器之。),相对垂霜蓬。
赋诗殊有味,涉世非所工。
杖藜山谷间,状类渤海龚。
半道要我饮,意与王弘同。
有酒我自至,不须遣庞通。
门生与儿子,杖屦聊相从。
题白水山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六、《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浮山志》卷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白水山;佛迹寺
绍圣二年三月四日,詹使君邀予游白水山佛迹寺,浴于汤泉,风于悬瀑之下,登中岭,望瀑所从出。出山,肩舆节行观山,且与客语。晚休于荔浦之上,曳杖竹阴之下。时荔子累累如芡实矣。父老指以告予曰:「是可食,公能携酒复来」?意欣然许之。同游者柯常、林抃、王原、赖仙芝。詹使君名范,予盖苏轼也。
葬枯骨疏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二、施食通览、乾隆《归善县志》卷一七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诸佛众生,皆具大圆觉;天宫地狱,同在一刹尘。是故恶念才萌,便沦苦海;善根瞥起,已證法身。要在摄心,易同反掌。窃见惠州太守左承议郎詹使君范,与在州官吏,奉行朝典,支破官钱。埋葬无主暴骨数百躯,既掩覆其形骸,复安存其魄识,使归泉壤,别受后身。轼因目睹胜缘,辄随喜事。以佛慈悲誓愿力,以我广大平等心。尊释迦之遗文,修地藏之本愿;起燋面之教法,设梁武之科仪。伏愿诸佛子等,乘此良因,离诸苦趣。沐浴法水,悟罪性之本空;鼓舞梵音,知道场之无碍。三皈已毕,莫起邪心;一饱之馀,永无饥火。以戒、定、慧,灭贪、嗔、痴。勿眷恋于残躯,共逍遥于净土。伏乞三宝,俯赐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