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敷”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宋故朝奉郎太常寺太祝云骑尉石君墓志铭 北宋 · 王史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千唐志斋藏志》第一二八五页
君讳祖方,字干之姓石氏,世为开封祥符人
右仆射、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元懿公熙载之曾孙,太子少师、赠太子太傅、文定公讳中立之孙,赞善大夫、赠光禄卿讳昭简之子。
母楚氏,追封长安县太君
始,君以文定公荫守将作监主簿,又以遗奏迁太常寺太祝散官朝奉郎,勋云骑尉
初授孟州监税,以文定公高年,君辞不赴,以便宁侍。
再授徐州监酒
不果即治,亦未及娶,以皇祐二年五月十二日卒于京师之私第,享年二十二。
君少端厚敏给,才智有馀,而不为浮侈骄逸之行。
长益修洁,勤于学问,而尤喜为诗。
光禄君倾谢,君祗恪孝谨,以事长安君
间或疾病,君躬视药饵,忘废寝食。
居常先意承志以迎顺乎颜色,故长安君日遂怡豫,而未始有纤介不满之慊。
时君之二弟尚幼,君友爱导育,以至后皆有成。
呜呼!
以君颖迈超异之资,使少假以年,获发其所蕴,则显设致用,其可量哉?
惜夫,寿止于此而才不及施,斯可叹已。
今其弟尚书司门员外郎祖温、太子中允祖冲,以元丰三年九月十三日,奉长安君归葬于河南府河南县武原光禄君之兆,而并举君以葬焉。
因书其实以求铭于余,余与司门兄弟有妻族之姻,乃不获辞而为铭。
铭曰:
有颖其材,有潜其德。
孝也不匮,友焉无斁。
维友维孝,克承厥家。
维德维材,不韡其华。
吁嗟乎君,曷为其然?
从兆先公,安斯止焉。
吴国太夫人1145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六、《浮溪集》卷二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
宝文阁直学士贾谠母,吴国太夫人王氏者,秦王审琦五世孙,而显恭皇后之姑也。
精修乐施,终身如一日。
建炎二年,随金陵,薨焉,菆于城北正觉寺
会有司以其地为元懿太子坟堧,欲举夫人葬零陵,不可。
绍兴十五年,始得请启菆,棺衾腐败,巾屦杯圈,触之埃散。
独夫人面如生,肩而下异蔓覆之若铢衣。
及易棺衾,香闻数十步。
金陵倾国都而出,焚香作礼,曰:「善哉!
非夫人愿力所成不及此」。
于是藻为之赞曰:
夫人生王家,具足诸福慧。
珍宝千百亿,视之如微尘。
倾以饭伊蒲,了无留吝色。
用檀波罗蜜,精进终其身。
窆于给孤园,经十八寒暑。
彼物皆朽坏,而吾面如生。
爪眉齿发肤,以至脂泽等。
光润柔软相,与生亦无殊。
宝花绸缪之,芬馥世希有。
坐遣诸草木,悉成旃檀林
云何劫灰馀,有此殊胜事。
谁非幻泡影,独现金刚身。
一时生信心,见者及闻者。
极无边无量,数等恒河沙
由兹證菩提,是名为说法。
资政殿大学士左光禄大夫王公墓志铭绍兴八年 宋 · 张守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九四、《毗陵集》卷一三
绍兴七年冬十月资政殿大学士左中奉大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王公以不起闻,天子震悼,辍视朝,以左光禄大夫告第。
明年既葬,其孤走毗陵吏部侍郎晏敦复状号且诉于某曰:「先公顷同御史府,相继登政事堂,先公平生惟夫子知之。
先公即世,盛德遗泽不绝如线,不肖孤惧弗克负荷以没,傥有词刻诸石,惟夫子铭之」。
余曰:呜呼,余其敢以不敏辞?
于是叙其世次、官阀、行实、年寿、卒葬而书之。
公讳绹,字唐公,系出辽西,迁太原,又徙河南
至公五世祖秦正王审琦艺祖,以佐命功赐第京师,遂为开封人
高祖承衍,尚秦国贤肃太长主,累官护国军节度使驸马都尉,赠郑王谥恭肃,于是为京师甲族。
曾祖世融,内园副使赠太子太保
祖克存,都官郎中,赠太傅
考发,宣德郎,赠太师
宫师学行著称,元祐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有进策十卷行于世。
尝上书论时政,坐党锢几二十年。
公幼敏悟,始冠,游太学,试艺数占前列,士誉籍甚。
崇宁五年上舍第,授将仕郎和州含山
襄州光化,除辟廱太学录、辟廱正。
秩满,再任,迁博士
仕两学十馀年,恬于进取,未尝谒请权贵为身谋,士论归重。
遂擢尚书礼部员外郎
有吏代书文案为奸利,公案获,法当得赏,公曰:「人被罪,吾受赏,安乎」?
王府直讲,赐对,徽宗曰:「卿德行素著,宜为人师」。
由是宣和初皇子出閤,必以公兼讲席。
元年,赐绯衣银鱼,明年,赐金紫,拜国子司业,迁秘书少监
明年,为廷试详定官,天子以得士为喜,褒诏有「举善以善,知贤以贤」之语。
起居郎,试中书舍人
宰相与公有旧,尝遣客私于公,要结为党助,公不纳,惟公事往见,未尝辄请间也。
宰相不悦,留掖垣四年而后迁给事中
宣和六年贡举。
蔡京复用事,根排异己者,公畏之,上章求去。
子固留,乃谕曰:「如郭三益王绹之贤,不可去朝廷」。
谗不得入。
公终不自安,复力请,以徽猷阁待制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
靖康中,蒐用耆旧,起公知寿春府
及境而溃兵至,公呼首领谕遣之,皆俯伏叩头,云秋毫无所犯。
乡民有啸聚为盗者,逼府城,闻公至,相语曰:「给事非秦王家耶?
王尝持中正节归镇,有德于我邦,今其子孙来,奈何犯之」?
一夕遁去。
视事三日,谒庙堂出城,忽复溃兵宵集城下,有司请易日,公不听。
启关则兵露刃立,从者惧,公沛然如平时,叱驭而行。
众有宣言者曰:「此雍丘王给事也」。
挥众就列听命。
盖公尝居雍丘,邑人识之。
其世德纯诚、驯伏强暴如此。
金人寇亳社,寿春城恶,岌岌不自保,士民相邀引避。
公留家城中,不为动,众恃以安。
今天子即位,覃恩犒军,郡帑空乏不能办,众汹汹几变。
时有经制使寄帛十万有馀,莫敢辄用,公命给之,众遂定。
即上章自劾,朝廷置不问。
再除给事中,自宋都扈跸至维扬,迁礼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天子初诏取进士,命公条上所当行者,公因论经义兼用注疏,不当专王氏之说,学者以为然。
侍讲,拜御史中丞,不务矫激,亦无所阿徇。
近侍有超转使额者,引旧制论列,时相遣客讽击其所憎,公曰:「中执法天子耳目,可属以私耶」?
相恶之,除工部尚书,虽迁,实夺之权。
建炎己酉岁,金人渡河,远近惊惧,以为必犯行在所
公率二三从臣对便殿,陈迎击退保之策,得旨诣政事堂与大臣议。
宰相曰:「诸公之言,三尺之童皆能及之」。
不听。
卒破淮南,遂致南渡,公仓卒扈驾,不复至其家。
储宫初建,以公为资政殿学士权太子太傅
未几,元懿太子薨,公惶恐上疏曰:「臣为傅无状,故事当免」。
不报,即拜中奉大夫参知政事御营副使,盖天子欲大用久矣。
移跸建康,遣大臣宣抚川陕,公奏川陕重地,不可专任,宜求同心同德之臣协赞之。
虽不行,士大夫以公言为然。
其后大臣以专命被罪,亦颇悔不以命副为请也。
始上践阼,太学生陈东言事忤权臣被诛,上自建康临安,至镇江公言以忠死,此其乡里也,于是赐金其家而官其子。
退语人曰,乃知死非上意。
上幸会稽韩世忠邀金人归骑于扬子江,公议遣兵与世忠夹击。
虽格不行,士论韪之。
在位几年,稍厌机务,上章求罢,遂除资政殿大学士提举醴泉观侍读
公虽得请,上眷不衰,尝于讲筵御书「霖雨思贤佐,丹青忆老臣」之句于扇以赐公,又尝遣带御器械辛永宗至私第宣示御制《徐熙墨梅花》诗,命公和进,俾书于画卷。
及扈跸还临安,请外逾力,上面谕曰:「卿潜藩旧僚,岂宜远去」?
抗章不已,改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还居会稽
未几,就除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专务德化,民不忍欺
艰难以来,乡校隳圮,上丁释奠,顾瞻而叹曰:「斯吾责也」。
乃捐俸葺之,斋馆一新,多士坌集。
积次淮南军衣绢及禁军阙额钱粮数猥多,朝廷责偿甚急,公度无以办,即疏以闻,且移书宰相曰:「宁以偿次不足获谴,不欲以违诏剥下被罪也」。
浙东地震,诏求直言,申言之。
寻求奉祠,复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徙居吴门
虽閒退,犹以国事为念,应诏上民间及边防利害十数条,优诏褒答曰:「有臣如此,朕复何忧」!
公自侍从政府,于时得失多所建明,章既上必焚稿,故世莫得知。
晚喜佛书,颇契宗旨。
寝疾,家人命医且灼艾,公曰:「时至便行,留连无益」。
至革不乱。
十月九日薨于平江府昆山之僧舍。
前二日,命笔书「戊戌」字示左右,乃属纩之日也。
享年六十有四。
爵至清源郡开国侯食邑至一千一百户,食实封一百户。
娶高氏,赠广陵郡夫人
再娶强氏,封建康郡夫人
子陔,右奉议郎,前通判严州
孙男三人,晞高、晞曾皆右承务郎,晞祖未仕。
孙女二人尚幼。
八年五月一日葬于湖州乌程永新乡永定里。
公天资醇厚,不事矜饰。
行己恭,待人恕,好贤下士,与人语亹亹无倦,人一言善则手自记录。
族既众大,南渡以来,往往流散失所,公存抚赒恤,曲尽人意,婚姻丧葬皆身任之,官未仕者数人,每以禄不洎亲为恨。
衣食裁取温饱,服用简朴,虽位通显,退然如寒儒。
处一室,惟书帙纵横,无一种长物,窗几萧然,不异在学校,时人不堪,公晏如也。
博涉强记,议论有根据,属文该赡,落笔有至数千言不衰,极师儒翰墨之选,人不以为过也。
有《内外制》四十卷、《进读事实》五卷、《论语解》三十卷、《孝经解》五卷、《群史编》八十卷,又掇取佛书密议号《内典略录》一百卷,藏于家。
铭曰:
王氏之先,植德储庆,接武两王,开国秦郑。
本支硕茂,冠冕蝉联,笃生醇儒,有光于前。
学以发身,诚以悟主,出入三朝,不茹不吐。
晚始大用,翊襄政经,言必蹈义,善不近名。
进退有馀,始卒无玷,钟鼎山林,孰赢孰欠。
俯仰一室,左图右书,人或病之,公则晏如。
忘筌佛乘,脱屣世故,临绝之言,不疑不怖。
卜宅苕溪,山苍水清,勒铭弗谖,万世之宁。
赵敷文文 南宋 · 陈文蔚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克斋集》卷一一
公之受才,疏通敏疾。
及其为政,详明缜密。
公之禀气,和平乐易。
及其厉行,正直刚毅。
人之有善,如自己出。
靡矜所长,闻义则屈。
自初筮仕,以至通显。
始终一节,未尝少变。
辞荣就閒,戒满知足。
徜徉丘园,惟欲所欲。
有时巾车,或命杖屦。
气飘飘然,如欲轻举。
胡为一朝,不闻婴疾,遽然长逝,理不可诘。
某等萤雪寒衣,久依墙仞。
恩沐涵濡,奚止河润?
载惟平时,言契席促,岂无分际,不见边幅。
士高其风,民乐其谊。
自闻公讣,无不陨涕。
某等于中,尤剧悲切。
痛如之何,几欲肠折。
升公之堂,举酒一酹。
号诉此情,魂兮如对。
朝奉郎权发遣大宁监李君炎震墓志铭嘉定七年十一月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一三、《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四川省眉山市
李氏系出颛帝,自唐高祖郑惠王元懿十二世而为右仆射、韩文正公昉
宗谔,入翰林学士,父子言德之懿,语在国史。
宗谔生昭逢,为大中大夫、判登闻检院,赠金紫光禄大夫
昭逢生清卿,为朝议大夫提举鸿庆宫,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卿生士观,登元祐六年进士第,为左朝散大夫尚书工部员外郎。
文正工部京师赐第,凡五世共爨,内外肃雍,无惎间言,京师号西
工部以建炎扈跸出守合州,卒于官,其妃张夫人丞相商英女也,因家于合。
士观生敏随,为右宣义郎,赠中散大夫
敏随生如晦,朝请大夫,历知叙、邛、资三州,赠中大夫
娶黄氏,生四子,侯其季也。
少与伯兄鼐同登淳熙十一年进士第,历任四十年,尉绵竹、青石,宰泸川资阳县通判洋、绵、汉、涪州,累官朝奉郎权发遣大宁监,未赴而卒。
始登第时,资州公在邛,同年士争取近美官,侯重违亲侍,待戍凡四年。
仅之官八阅月,丁母黄令人忧,除丧未夕,又丁父忧,执丧咸尽礼。
及尉青石,勤恪被荐,注泸川
至县则偿旧逋负,释其囚,表孝妇,脱其死。
值节守操下日急,侯微闻悖语,亟请閒宽其令,士心豫附,帅由是大见亲重。
移宰资阳,裁听健决,狱无系囚,邑人称之。
宣抚司举辟通判洋州,未赴,大制司改辟绵。
会守昏恣,事有不便于民,侯辄持不下,吏民益加敬爱,虽武夫悍卒亦知属心。
寻改倅汉州,且行,吏持金附耳语以旧比羡馀献者,侯叱责之,俾著于籍。
顾谓亲友曰:「岂吾信未孚邪,此奚宜至我居」!
以此为大恨。
至汉未几,民气浃和。
忽灯夕游人自蹂躏,侯以是例罢去。
去之夕倅寺堂宇尽压,人谓侯去不以罪,殆若有相之者。
亡何,起家倅涪。
郡素蕞陋,随事整缉,剖决留讼,摧折豪民。
方伯知其能,俾摄忠州,辞不行。
侯劲气庄色,不妄笑语,与人言必竭尽底里,以是信于亲友。
然不知者往往以厉己望之,久而察其无他。
工篆籀,得父笔意。
尤敏于词章。
乐施舍,分孤恤贫,如恐弗及,奉赐入家者无几。
初,开禧用兵,宣抚使程松檄侯至幕府,行至果州,权府召饮。
酒半,闻边将以蜀叛,失声恸哭,倍道驰还,悒悒成疾。
贼平,疾若稍夷,然自是精力萧然耗矣。
又以药误,浸成末疾。
虽未能脱然全愈,而坐或移晷,语或淹夕,字或寻丈,书或累牍,尚娓娓不倦。
大宁当上而疾作,属姻旧有所假贷,褚无馀赀,又义弗拒,于是冒甚雨入郛,为乞诸尝所往来。
归而疾革,乃卒,盖嘉定七年七月己亥也,年六十有四。
侯讳炎震,字元脩
元妃资中黄氏,妣令人之侄也;
继室杨氏,军器监朴之孙,先侯六年卒。
子二人,曰世臣、直臣。
女一人,适杨縡,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熹之子,即继室之甥也。
孙一人,曰昌。
世臣将以十一月甲申,奉侯之丧归于先大夫之兆,向侯所卜筑也。
先事之二月,与其族谋,曰先君子平生有言有德,不可以不肖嗣罔闻于后,铭必图诸先友之亲且厚与笔之信且久者,则以状求余铭。
余尝取于杨,盖侯之妻之侄也,比守广汉,又辱僚于侯,今又辱使其土,义不得辞,乃铭曰:
皇肇区宇,烈烈耆耇,敷求厥绍,谁似谁有。
维西,源流滀厚。
侯飏其芬,如酌孔取。
于役于处,于仕孔疚。
忠以被疾,惠以陨寿。
唐高维先,文正维胄。
云深且厚,胡不焘后。
尚其嗣人,与邦俪久。
乙酉真侍郎1225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六、《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八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莆田
顷承大行遗诏,率土悲陨,念以尺书奉慰,继闻新天子访落召公,未至,除命已四五下,又念四方贺书必盈几案,遂并前书不果作。
驶足至,伏领诲翰,捧对惊喜。
闻以此月初发仙里,不知入对清光定在何日。
向得陈益夫湖南书,谓侍郎近于心上做工夫,出处语默方寸之间必有成说,然犹虚心下问,仰见谦志。
悠悠之谈,皆以不出为是,但侍郎挟盖世盛名,洁身乱伦之事自是做不得,逆知一出决不能免。
世有一种人,好持高论责人,仆不敢效尤,姑言目前浅事以答尊意。
上孝友,闻天下近日之事,辍朝不怡,圣意可见。
永熙之世,廷美贬卒,德昭暴薨;
明受之变,元懿夭殁,此则诚有可恨。
今故王乃是为盗迫胁,在朝廷宜下哀痛之诏,流涕恸哭,致孔怀终鲜之恨可也,厚葬美谥,尽送往饰终之义可也,今皆未之闻焉。
东朝则非鸣鸠平均之意,在上则少鹡鸰在原之情,万世谓何!
哲庙之待徐邸、祐陵之待简王,即是本朝家法,诚能将明此事以扶人纪,第一义也。
其次边事,某从前以为大将不当在极边,今并制帅在极边矣。
夫婴城固守,守臣之事也;
提兵出战,军帅之事也;
发踪指示制帅之事也。
制帅处军帅之地矣,又兼守臣之事矣。
自昔制帅必居形势之中,以应接四面事机,料敌而不临敌者也,解围而不受围者也。
设自临敌,使谁料敌?
设自受围,使谁解围?
譬如下棋,必安排数著,制帅在极边,是有第一著而无第二著也。
猛虎出没无常,所以可畏;
若弃山林而即城市,则人将烹食而寝处之矣。
自移司以来,天下之势偏重于一郡,帐卫单寡,手足尽露,壤地孤绝,气脉不接,知爱极边而不知爱次边,知防边城而不知防江面,极非长算,今盍少徙于内乎?
不特制帅当徙内,润帅当在维扬不当在盱眙,升帅当在合肥不当在安丰,骑帅当在滁不当在濠,江、池帅当在蕲黄不当在浮光。
极边诸郡城坚多,只合付之郡守
极边有守臣,次边有军帅,江面有统府,自然国势奠安。
方今人物眇然,所用皆无赖新进,愚谓守臣要须得如田琳李郁辈能守得一城者,军帅要须得如李宝、赵樽辈能杀得一阵者,统帅要须得如郑亨仲刘彦修辈能制得诸将下者。
平时既不素储人才,如此三等人物,侍郎面上已有几人,颇曾留意否?
若夫初政合行之事,尚多未讲。
历观前史,或焚锦绣,或出宫人,今未闻也;
或访故老,或求直言,今未闻也。
前日非不褒崇耆旧,但随人着少恩意而已,未尝乞言也;
非不收用名胜,但置之礼乐文字华选而已,未尝与之图事揆策也。
上下钳结,谀悦取容。
庙堂之上,不闻有如召公之于周公唐子方赵阅道之于王介甫者;
禁闼之内,不闻有如严延年之于博陆侯王乐道之于韩魏公者。
此等风俗虽难骤革,亦不愿诸贤薰陶渐渍之也。
天下常恨公等三数人不用,今皆用矣。
唐人有言:万代瞻仰,在于此举。
愿公无改初节,益进昌言,以答天下之望。
某极知侍郎非爱做官职之人,但魏元忠少立名节,末后不免捧制呜咽。
欧公当新法之际,有宣徽使并门过阙之命,韩公深忧之曰:「永叔莫被牵动」。
及闻欧公力辞,方大喜。
吕居仁末年云:「好相识惟恐其老寿错做了」。
陈图南亦谓种明逸曰:「名者造物所忌,恐有物败之」。
侍郎勉旃。
某久无一字脚入都,非侍郎寄声,此书亦自懒作。
纯正堂铭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巽斋文集》卷二六
西雒石行修寓居长沙郡
其先世元懿公太宗皇帝枢密使,拜尚书右仆射,未几薨,帝悼之,曰:「石某事君之心,可谓纯正矣。
方委用而遽至此,岂命乎」!
行修今以「纯正」名堂,碣铭曰:
齐圣广渊,明允诚笃,宣慈惠和,共懿忠肃
传载其名,虞书所无,或曰禹皋,之徒。
在帝盛时,天运初泰,意有斯人,九官之外。
名则不浮,德则殊尤,德人在庭,与世作刑。
我哀季世,葩荣实坠,啁唽之音,羽短于喙。
神宋立极,帝乐再韶,不显石公,翼舜承尧。
问公行事,不简不策,问公话言,不金不石。
知子匪父,知臣匪君,纯正之褒,熙陵实云。
风气一初,君臣隆古,化覃下国,农邠士鲁。
惟正且纯,式此元臣,孰圆尔觚,孰玉尔珉。
忾我寤叹,念彼京汴,公家八世,人事百变。
公昔镇湘,公孙居之,乃居乃室,有扁在楣。
岂无故笏,不如华衮,帝训孔明,以昭悠远。
臣忠子孝,纯正之思,百尔云来,视我铭诗。
赵敷道觅石榴 金 · 元德明
 押词韵第四部
仙人囊中五色露,得种昔与蒲桃俱。
猩猩染花开五月,已觉秋实悬庭除。
张园一酸齿欲裂,君家两株蜜不如。
马儿童厌梨栗,绿囊聊为剥红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