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章”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诏王匡等(地皇四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
太师王匡、国将哀章、司命孔仁、兖州牧寿良、卒正王闳、扬州牧李圣亟进所部州郡兵凡三十万众,迫措青、徐盗贼。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车骑将军王巡、左队大夫王吴亟进所部州郡兵凡十万众,迫措前队丑虏。明告以生活丹青之信,复迷惑不解散,皆并力合击,殄灭之矣!大司空隆新公,宗室戚属,前以虎牙将军东指则反虏破坏,西击则逆贼靡碎,此乃新室威宝之臣也。如黠贼不解散,将遣大司空将百万之师征伐剿绝之矣(《汉书·王莽传》下)。
书某氏辨诬录后 南宋 · 陈造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五九、《江湖长翁集》卷三一
理然而人不然之之谓诬,即然不然而晓之之谓辨。谓夷、惠污,谓仲尼佞,是诬已。若昔孟子著书而杨、墨熄,孔道明,辨之之力也。至然其然,不然其不然,则固不可谓之诬。然乎不然而彊为之辨,则欺矣。某之在本朝,穷凶极恶,流毒天下,载之公论,有不容掩后之言,奸邪必稽焉,是固可谓之诬也乎?非诬也而猥曰诬,从而辨焉,孝子顺孙之心,其亦出于爱矣乎。夫爱祖祢则有恩,而是非曲直则有义,以私恩而挠公义,其可疾也,而出于爱祖祢之心,其亦可怜也。夫圣贤君子,不幸而祖祢如某有之矣,爱之固有道也。舜之瞽,禹之鲧,舜禹岂不爱其父,然不闻果于辨以自饰,欺人而废公义也。周公告蔡仲以盖前人之愆,曰「惟忠惟孝,迈迹自身」。蔡叔之恶极矣,圣人犹以为可盖者,系仲也。盖之之说,舍忠孝无他术,而蔡之绵祀始终春秋,则仲之盖前人至矣,非自身耶?沈充之附王敦,罪浮于哀章王伟,劲也耻之,虽耻之,未闻譊譊焉以不诬为诬也,卒之甘死国难;死于难,其足以赎乃祖之恶矣。冀缺耨,妻敬之甚,晋用之,而功夫非芮宗耶?士不幸为某之子孙者,吾谓事上则如仲之迈迹忠孝,临难当如劲之处死不避,置未用,如缺之不忘敬,孰曰不可,夫何暇烦于言?昔者敬宗之有远也,武之有儒衡也,义甫、怀光之有湛与璀也,皆凶人之后无恶也,赘而辨则恶矣。且某亦可悲也已,甘取凶忍悖戾之名不暇辞,汲汲为富贵计,为子孙地。富贵则酬其欲,而其子孙至于含耻彊颜,费辞犯严,而万一其言之售。是何工于为身,而拙于谋子孙欤?取快一己而贻祸无穷,不仁孰甚焉?心之不自抑以计后世也,而其为后世累乃尔,不智孰甚焉?仁且智,曾于某而责诸?吾以谂仕而计子孙者。
浮丘道人招魂歌(原注:见《文丞相集》附录。) 其九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押漾韵 创作地点:北京市
有官有官位卿相,一代儒宗一敬让。
家亡国破身漂荡,铁汉生擒今北向。
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
惜哉斯文天已丧,我作哀章泪悽怆。
呜呼九歌兮歌始放,魂招不来默惆怅。
咏史(上) 其四 光武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
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自注:光武在位三十年,三公二十人下狱杀之二,欧阳歙、戴涉;欲杀而赦之一,王梁;自杀一,韩歆;罢免六,邓禹、宋弘、伏湛、李通、窦融、朱浮;畏祸而退者三,邓禹、李通、窦融。其他碌碌幸免。惟吴汉以功,谨质而不置田宅,保禄位三十年。用人如此,何以为国。所谓讲论经理者,亦尝见虞夏商周有骤进骤退,今年下狱,明年自杀之人乎。明帝号为好古,不能改父之道,遂使其后三公无权,政移宦竖,以亡其国。然则建武、永平之际,所讲何经,所论何道,所学何学哉。始王莽以哀章金匮,用卖饼儿王盛为四将,天下所共笑也。光武初兴,又按赤伏符用王梁为大司空,以谶文用孙咸为大司马,群情不悦,始以吴汉易咸,后欲以罪诛梁。夫名应赤伏符而有可诛之罪,则所谓刘秀者,何足道哉。且人情所不悦,而与《河图》《洛书》同宝,抑何悖也。)。
咏史(上) 其五 光武 宋末元初 · 陈普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金匮哀章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
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自注:封禅,邪说之一,其祸害独甚。近覆辙相寻,盖未之思。梁许懋之论诚善,然而未尽。封禅所以告成功,不祥莫大焉。治天下无止法,兢兢业业,无一日可已。苟以成功自居,必侈然自大,宴安淫佚之心生而祸乱起矣。秦皇、汉武、东汉世祖、唐太宗、明皇、宋真宗,皆祸乱死亡相踵,无一人受封禅之福也。《易》曰:初登于天,后入于地。其封禅之谓矣。此盖器小虑浅,无经远之计者之所为。是乃祸乱之源,非徒无益,而不必行之谓也。)。
悼蓉峰处士(原注处士宋景濂先生父) 元末明初 · 宋禧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庸庵集卷四
处士年高太史宅,仙华山坠少微星。
客车送柩过千两,子业传家重六经。
山气犹疑风肃肃,溪光长见水泠泠。
从来同姓多伤感,三诵哀章涕泪零。
次王古直哭兆先韵柬方石二首 其一 明 · 李东阳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刚道人琴一夜亡,故人明日报哀章。
才如卞玉元居楚,业比童乌不姓杨。
华表城头真浪语,干将地下有遗光。
画图指点趋庭事,恨杀多情杜古狂。
挽人 明 · 洪彦忠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寓庵稿卷之一
吉昌勋业冠东方,糠秕犹能纪太常。
宾客一时皆可数,风流当日更谁长。
生前富贵鬼神忌,身后功名简册香。
嗟我敢论君子德,一言聊复写哀章。
同年李上舍(成庆)挽 其一 明 · 崔演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艮斋先生文集卷之八
吾何归怨怨穹苍,既予奇才又夺忙。
绿駬未登千里路,紫芝先挫一宵霜。
杯樽永辍埙篪应,魂梦长寻面目详。
同榜故人零太半,老夫和泪写哀章。
挽汤广文父 明 · 罗泰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三百五十六
凄风吉水寒,海色日光薄。
中天殒少微,倏忽惊摧落。
临文悼若翁,允哉古先觉。
志尹独盘桓,希颜甘自乐。
照乘怀魏珠,连城隐荆璞。
至宝既弗售,何以事雕琢。
流辉媚川渊,种德高嵩岳。
趋庭有贤嗣,大振芹宫铎。
于焉敬亭峰,肆情在丘壑。
兴尽赋归欤,故园景犹昨。
拂衣竟长往,远吊辽城鹤。
山颓梁木坏,斯道安所托。
穹碑太史铭,哀章俱馆阁。
俛首企高踪,萝月生虚幕。
石室夜迢迢,佳城云漠漠。
楚些空悲凉,九原人不作。
哭尹亨仲(衢) 明 · 郑士龙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湖阴杂稿卷之四南宫日录
髫稚深情出辈流,中年遭摈各遐陬。
过逢梦寐俱衰境,乾没风埃共白头。
衔恤过常嗟仅见,转官称屈遽长休。
愧无絮酒追埋璧,空把哀章替奠刍。
挽全沙西 明 · 佚名
七言排律 押庚韵 出处:沙西先生文集附录卷之二
谁遣哀章促我成,相公灵驾报将行。
温良德厚殊凡质,磅礴扶舆间世精。
清谨律心要有立,中和持论贵无争。
推称可记先人语,景慕何如小子情。
弱冠才华倾众士,暮年文彩动诸卿。
洪恩曾被三朝渥,遐算终归八帙盈。
海路乘槎鲛鳄避,骚坛落笔鬼神惊。
故林云月身常稳,平地风波足不轻。
廊庙论治违夙愿,郊扉养疾了馀生。
千茎已白伤时发,一片空丹恋主诚。
硕望端宜升紫棘,盛名那遽上红旌。
南州长老凋零尽,此日难堪涕泪横(逸姓名)。
寒冈郑先生挽(庚申) 明 · 申楫
七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河阴先生文集卷之二
崇岭之南秀气钟,挺生人杰振文风。
胸中霁月钦冥老,座上春风挹退翁。
礼法已为时领袖,名声方入□□□。
元王醴酒虽尊敬,周老经纶柰阸穷。
廊庙许身山入梦,江湖忧国日临衷。
天教硕德扶伦纪,士得宗师牖瞽聋。
非舜敢陈君可格,不容何病道弥隆。
惟将礼说徵前辈,更发心经启后蒙。
波远幸寻清泗上,山颓遽报大伽东。
吾将安仿亡仪范,今往何监有事功。
知姓幸同司马卒,及门还似互乡童。
深惭往日违承教,况又今朝负送终。
一代风流归士则,百年公论托儒宫。
哀章不尽平生慕,摧恸非私实为公。
挽高峰奇明彦 明 · 辛应时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高峰先生别集附录卷之二
西川攀柏隔南乡,汉水长怀作恶场。
北阙初传宣室对,中途何遽伯牛亡。
士林无地为依仿,大厦其如逸栋梁。
不尽三霜馀泪在,为君和墨写哀章。
挽全持平季贺(庆昌) 明 · 权文海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草涧先生文集卷之二
斯人何幸挺南荒,少小声名间世良。
珥笔螭墀严衮钺,振纲乌府肃风霜。
刚肠不逐人言改,清论能扶国脉昌。
天步渐艰还夺速,忍令吾辈赋哀章。
挽申同知(拨) 明 · 沈喜寿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一松先生文集卷之三
达尊偏爱后生行,和气薰薰上下床。
歌比钟音酣更亮,身如鹤骨老犹强。
初筵勋廨容连膝,再会兵厢阻献觞。
授简叨将摹盛事,攀轜忍复写哀章。
吴正言(长)挽章 明末清初 · 张显光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旅轩先生文集卷之一
丧奴追致手封书,书出丧前仲夏初。
末语丁宁连信札,哀章胡耐寄灵车。
死生自是乘除里,祸福由来升降馀。
径逝安知非不幸,归从先正意何如。
挽曹承旨汝益(友仁) 明 · 赵靖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出处:黔涧先生文集卷之一
质禀冰霜操,才兼锦绣肠。
誉腾莲桂籍,忠炳搢绅行。
短律敷深悃,长歌替痛伤。
幽都升瑞旭,羑里脱诬殃。
晋接纡宸眷,承宣补衮裳。
清班辞二竖,委巷滞三霜。
未慰苍生望,先惊玉树僵。
老夫妨执绋,遥涕寄哀章。
沈进士檼挽(黄秋浦之外孙。沈舍人光世之子也。) 明末清初 · 金尚容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仙源遗稿上
秋浦死于谪,中书年不长。
犹欣宅相在,所慰白眉良。
天道诚难测,斯人又见亡。
残生哭三世,何忍写哀章。
曹高城胤申挽 明末清初 · 崔晛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出处:讱斋先生文集卷之一
忆昨庆坊初度会,狂生犹得侍清樽。
一松妙句人争和,四皓仙风世共尊。
天上瑞星光忽暗,人间胜事迹无存。
临分尚惜秋期远,忍写哀章寄九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