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龙图阁学士宣奉大夫特进程公大昌神道碑庆元二年1196年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八○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吏部尚书程公龙图阁学士就第,踰年而卒,其子准等持兵部侍郎杨公大法所状行实属予以铭。
予与公同年进士,数尝同僚,厚我莫如公,知公莫如我,其何敢辞?
恭惟孝宗皇帝圣学高妙,励精政事,尤有知人之明。
惟公历两省六曹,以该洽直谅见知,相与论道,统平政体,在廷少比。
公亦忘身徇国,思为朝廷植悠久之计。
其在外则心乎爱民,长虑却顾,未尝便文自营,士大夫皆以不大用为恨。
及事寿康皇帝,兴念旧僚,叠加恩礼,而左右乏里言,公亦老矣,无意仕进,得谢于家,尽发所蕴,著书立言,启迪后生。
盖其自幼至老,禨祥卜祝无所信,玩好技艺无所嗜,唯通经评史,考古验今,一事未详,一理未穷,弗措也。
其始终大概如此。
若乃爵里议论,则可一二数矣。
公讳大昌字泰之
按程氏其先出自重黎,周有休父封于程,地在关中,子孙散居西北。
开府仪同三司灵洗者,效节萧梁,著功于陈,封忠壮公
《南史》以程安为新海宁人,即今徽州休宁也。
厥后或北归,或遂留,故公为休宁人也。
曾祖晟,娶洪氏。
士彦,娶金氏。
父畎,累赠正奉大夫
淑人陈氏,世积善尚义,孜孜教子。
至公颖悟殊常儿,十岁能为文。
绍兴癸亥重立太学,年甫冠矣,一试即与选,学官争为延誉。
二十一年,登进士第一左迪功郎、主吴县簿
丁正奉忧。
服除,献文于朝,宰府奇之。
二十六年,除太平州教授明年召为太学正
三十年馆职必试乃除,初召朱熙载等,再召刘仪凤等,皆辞。
上命宰职择人,不许辞。
以公应诏,仍谕上旨,遂除秘书省正字,改左宣教郎
三十二年六月孝宗受禅,擢著作佐郎
初政锐意事功,命谕四出,贵近或预密议,公因轮对及之。
寻命百官条弊事,公又极言:「汉石显元帝信己,先请夜开宫门之诏。
他日故投夜还,称诏启关。
或言矫制,帝笑以前诏示之。
自是真矫制,人不复言。
国朝命令必由三省,防此弊也。
请自今被御前直降文书,皆申省审奏乃得行,以合祖宗之规,以防石显之奸」。
又论:「去岁完颜亮入寇,无一士死守,而兵将至今策勋未已。
李宝胶西虞允文战采石,实屠亮之阶,今罢兵,允文守夔,此公论所为不平也」。
上韪其言。
皇子就傅,遴择宫僚,九月以公为尚书驾部员外郎,兼恭王府赞读,又兼兵部郎官
隆兴元年,兼庆王府直讲
十二月丁母忧
乾道二年春服阕,召为考功员外郎,六月复兼恭邸赞读,八月迁国子司业
三年十二月,兼权礼部侍郎,一时文柄举属公。
其成就人才不可计,凡今老师宿儒多公门生也。
五年正月,兼权直学士院,宣对于选德殿
上曰:「朕治道不进,如何」?
公知上志在恢复,迎合者多,即奏:「陛下勤俭过古帝王,北虏自通和知尊中国,不可谓无效。
但当求贤纳谏,使政事日修,则大有为之业在其中,不必用迎合之言,求奇策以幸速成」。
又言:「淮上筑城太多,缓急何人可守?
臣谓设险莫如练卒,练卒则在选将」。
上深然之。
后数日再召对,上曰:「卿前言朕俭是也,独病风俗太奢,用度不足,今早与大臣议立法以止之」。
公奏:「居室衣服、吉凶之礼,皆由著令,要在上之人持久以化之耳」。
上又问:「卿更有何事为朕言之」?
公曰:「事有大小,有先后。
今四方狱案必经圣览,大臣因是亦困省阅,何暇议大事、急先务乎?
往陛下尝增左右司为四员,若渐复减员,分以委之,中书之务清矣」。
后数年,迄如公言。
八月除直龙图阁江东转运副使,盖公求试民事,故以乡部宠之。
公引嫌改浙东提点刑狱
越帅多大僚,适岁丰,酒税溢额,漕臣不敢问,乘公摄帅,遣其属挟朝命括羡财,且将增额。
公力拒之,曰:「某宁罪去,不可增也」。
越人迄今德公
七年,复徙江东运副,诏勿引嫌。
公犹不自安,踰年乞祠,就徙江西路。
公曰:「可以兴利除害,行吾志矣」。
九年岁歉,出钱十馀万缗代输、吉、临江南安四郡五等夏税折帛,遏饥民为盗之原;
又迁吉安造船场于台治,以省费革弊,凡吉旧欠皆捐之。
清江县有破坑、桐塘两堰,堤江四十里,护田千三百七十顷,民居陆地又三百顷。
堰坏四十年,岁罹水患,公力复其旧。
又奏漕臣遇代,积累欠数病州县,乞行蠲削。
淳熙元年冬诏可,凡乾道七年八年诸路欠税赋丁役及他钱物并除之。
由公一言,上恩及天下矣。
岁满再任,进告不下,宰执问其故,上曰:「程大昌职事修举,自合加职」。
乃升秘阁修撰
二年四月,召为秘书少监,九月兼权中书舍人
六合塔僧以镇潮为功,求内降给赐所置田产,仍免科徭。
公奏:「二税外和预买折帛正额、额外科借皆科也,保正长、身丁杂役皆徭也。
僧寺既违法置田,复移科徭于民,奈何许之?
况自绍兴二十二年修塔之后,潮果不齧岸乎」?
御前置忠锐、忠武军,以浙西路钤辖李师古统制带御器械世明兼训练,援例增请给。
公执不可,其命俱寝。
俄兼崇政殿说书
三年四月权刑部侍郎,升侍讲,五月兼国子祭酒
公言:「辟以止辟,未闻纵有罪为仁也。
今四方谳狱例拟贷死,臣谓有司当守法,人主察其可贷则贷之,如此则法伸于下,仁归乎上矣」。
上以为然。
旧法,宰执初除、转厅,皆有给赐,减半。
其后太尉使相三少而上往往取旨视枢密使都官用例,寖失法意。
公请自侍从执政、自执政而相则为初除,法当全与;
馀为转厅,皆减其半,遂为定制。
上知公持正不避怨,滋欲用之。
四年八月给事中
江陵统制官逢原纵部曲殴百姓,守帅辛弃疾谓曲在军人,坐徙豫章
公极论不可。
上曰:「朕治军民一体,逢原已削两官,降本军副将矣」。
康与之绍兴时以谈谐进,后坐事长流广南,至是有与为地,刊除旧犯,还其资历,公封还敕黄。
上喜曰:「待迁擢卿,其益尽心,无避忌」。
十月落权字。
五年正月知礼部贡举,御制《原道辨》,寻易名《三教论》,独公与闻之。
六月进吏部右选侍郎,兼同修国史
小使臣监镇兼烟火者,验老病而已,公以其亲民,面令读律,且诘其大旨,不通者辄罢遣。
八月兼权吏部尚书
六年夏,正除权吏部尚书
公遇事启请,知无不言。
如论军中强壮子弟及西北伉健之人不可轻听离军;
禁卫不以膂力进,今率三年辄补外官,用违所长,宜留寘三衙
又欲酌绍兴旧制,命诸军挽强转资,稍示劝诱。
又请究归正伪冒,裁减添差,以宽州郡。
面奏堂白累万馀言。
会举行中外更迭之制,公力请郡,是冬除敷文阁直学士、知泉州
陛辞,上谕曰:「凡有见,悉奏来」。
自南渡后,泉为台、信、建昌邵武四郡代输银二万四千两,诸县并缘苛歛预借。
公条便民事,具言本末,有司持之未下。
明年首为民代输一年,且乞禁绝后日预借,又蠲前岁秋苗之未输者。
八年春,汀贼沈师作乱,诏并剿其徒。
公请罪止渠魁,赦其胁从,仍许徒众相纠,可使亡命解散,不然数州据乱,是坚其附贼也。
宰相然公言,奏行之。
是冬,沈师独与死党窜伏漳州山谷间,距城百馀里。
州有左翼军戍将萧统领者卷甲赴之,逮夜力疲,搏贼不胜,死焉。
闽中大震,漕檄左统制裴师武出兵。
武置司在泉,谓帅符未下,不敢擅兴。
公手书趣之,曰:「事急矣,有如帅责,君可持吾书自解」。
又取前得释胁从之旨,散榜以间其党。
师武至漳,群情顿安,捕获谍者十馀曹,皆椟藏兵器,谋刻日纵火为贼内应。
微公先事从权趣师武行,漳且屠矣。
太守刘正义、郡人今左司郎中郑公显驰书谢公曰:「城邑获全,公之赐也」。
终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十三年秋,起知建宁府十四年提举南京鸿庆宫
自公为郎,首侍寿康于王邸,多所宏益,其后间谒东宫,必款语移时。
尝用家人礼许见,今上及公主亲取宝器酌酒饮公。
受禅之初,与宫僚一等推恩。
绍熙元年宝文阁直学士,旋知明州,示将复用,遽以祠归。
四年,超进龙图阁直学士
明年请老,进本阁学士致仕,皆非常典也。
庆元改元十一月甲申,以疾不起,享年七十三。
积官宣奉大夫,爵新安郡开国公食邑二千一百户,食实封一百户,赠特进
公自宦游去乡里,乐吴兴溪山之胜而卜居焉。
晚得安吉县梅溪乡邸间山,规营茔域,未成而卒。
淑人陈氏,公母之从兄女,生百日,值方腊乱,父母携匿谷中,祝曰:「儿若贵,勿啼」。
自是悄然。
既长归公,事舅姑以孝闻,生诸子躬自鞠育。
公嗜书,未尝省家事,宾祭孔时,淑人力也。
年七十六遭公丧,谓诸子曰:「吾得从而父足矣」。
病不服药。
后公四十七日,安然而逝,遂合葬焉,二年四月辛酉也。
四男:准,朝散郎、新通判太平州
本,早世;
阜,朝奉郎、知上元县
覃,宣教郎、新浙西茶盐司干办公事
三女:适承直郎监行在文思院都门郑汝正;
次适奉议郎、新知湖州武康县丁大声;
季,早亡。
孙三人:端复,登仕郎
端节、端履以遗泽补官。
孙女三人。
公有文集若干卷,别著《禹贡论》五十二篇,辨江、河、淮、汉、济、弱水、黑水甚详,凡诸儒舍经泥传注失禹本指者一皆正之。
又为《山川地里图》,端明殿学士汪公应辰博洽重许可,读之大叹服,谓不可及。
公在讲筵,遂以进御,天语嘉奖,今行于世。
别有《演蕃露》六卷;
《考古编》、《易老通言》、《易原》、《雍录》四书各十卷;
《北边备对》六卷;
《书谱》二十卷,取五十八篇互相发明,篇为一论,抉隐正讹,尤有功于学者。
呜呼,若公可谓博学笃志者矣!
铭曰:
浩浩千古,孰知其津?
扰扰万生,孰致其身?
伟欤程公,绝类离伦。
气以直养,业以精勤。
士之指南,国之宝臣
其在两禁,昌言复君。
使于四方,仁心庇民。
胡不弼谐,迄其经纶,归而著书,极道之真。
既没言立,庶几不泯。
自歙而湖,肇自于今。
有式新阡,尚考斯铭(《平园续稿》卷二三。又见弘治休宁志》卷二七,《新安文献志》卷六八,《南宋文范》卷七○,同治安吉县志》卷一四。)
「减半」上疑脱「转厅」二字。
宗正丞郑公显浙西提举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五九一○、《攻愧集》卷三九
敕具官某:朕惟仓庾敛散之法,山海摘煮之利,分道置使,所任甚专。
畿甸之间,选用尤重。
以尔学赡而文敏,外宽而内刚,进丞司宗,华问罙畅,兼掌名表,属词最工。
持节有行,去天尺五,酌丰歉而赋政,辨能否以简僚。
惟尔之能,思所以称。
浙西提举郑公显改除湖南提举1194年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三、《止斋先生文集》卷一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敕具官某:汉三互之禁,吾本朝莫之行也。
至士大夫以嫌自言,则亦从欲以便其私尔。
公显持寰内之节,风指凛然。
而以司宪姻党,雅不欲联事也。
恳章来上,易汝湖湘
姑徇尔怀,毋曰胥远。
可。
左藏库提辖官题名记绍熙元年八月 宋 · 郑公显
 出处:全宋文卷五八二九、《咸淳临安志》卷八
左藏库受四方财赋之入,以待邦国之经费,其原盖起于周。
职内主赋入,职岁主赋出,而邦布之入出,则外府又主之,皆其职也。
汉更隶大农少府,颇与周异。
至晋,始置左、右藏,分建东、西库,于是职掌益密。
然以太府少卿知出纳于左长庆门之东,帑官殆不得职,非古训也。
国初,左藏止一库,置使领焉,率居以清望官。
太平兴国淳化间,或裂为三,或增为六,旋以名物汇而四之。
大中祥符以来,并为南、北两库。
政和六祀,修建新宇,始复以东、西库名焉。
盖至于今用之。
中兴驻跸临安,草创于和宁门之东北隅,迫隘不足以受天下之灌输,绍兴癸酉,实徙今地。
二帑对峙,其东币帛絁䌷之属在焉,其西金银泉券丝纩之属在焉。
大抵国家用度多靡于兵,西蜀湖广、江淮之赋类归四总领,所以饷诸屯,其送京者殆无几。
唯闽、浙悉输焉,东西库岁入以端计者率一百四十万;
以缗计者,率一千万。
给遣称是,而大军居十之七,宫禁、百司禄赐裁三之。
间有非泛浩繁之费,则请于朝,往往出内帑封桩以补所缺。
监官凡五人,分帑而治,旧以京朝官为之。
今唯才是用,故四选通得入辖官一人,掌凡库之政令。
初,绍兴间择丞若薄之隶于计曹者兼领之。
乾道辛卯,始专置。
今皆朝廷遴柬,以备职事官之阙,其选亦不轻已。
先是监辖各有题名,规模庳陋,岁久题识且溢。
陈君宏规纠帑事,始与同官议易新刻,访穹石,混载而区别之,实谓宜称。
公显佐司府,每以职事造焉,诸君以记为请,其敢辞。
嗟夫!
官无崇卑,皆可以行志,会计当,出纳吝,吾圣人所不废也。
近世忠献韩公尝居是官,不唯不鄙夷之,且益加意焉。
奏复传宣,合同一司,以相防察。
内臣监受纲运,以革稽留之弊,盖贤者及物之心,所至辄发,见三朝相业,未必不由此基之也。
诸君深惟国计之重与夫民力之艰,给受之际,敬之重之,思如韩公所以善其职者,异日登显,美垂芳馨,当与此石俱不朽矣,敢以是告焉。
绍熙改元八月望日
豪山碑记咸淳二年 南宋 · 王明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闽中金石志》卷一○、乾隆《泉州府志》卷一六、道光《福建通志》卷二二
《祭法》:山林川谷邱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
又曰: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县东南三十馀里曰豪岭,又南一里曰豪山,山巅有龙潭
天将雨,龙击水声如钟磬,时有蟹五色出潭傍。
山麓故有祠,雨祷辄应。
崇宁三年,谓天下名山大川有功于民者,听所在州县立庙。
摄令赵公文仲奉诏书,度材鸠工,庙成,扁「豪山」焉。
初,朱文公邑簿,尝诣祠祷雨,雨立至。
淳熙十一年春夏旱,令郑侯公显禜于潭,是夕雷电交作,俄雨大霔。
绍定癸巳四月不雨,西山真公遣吏谒祠,为文告龙神,越二日雨。
明年端平甲午六月不雨,守竹湖李公修真公故事,未几大雨,遣吏谒谢。
所谓能出云为风雨者欤。
豪岭溪间,林薄阴翳,虎豹所穴,民有王姓者,父子号诉于神,募善射者一射中之。
先是,疫炽盛,病者十室六七,夏蝗蔽天,食苗几赭,独近庙十里,人无札瘥,蝗不害稼。
桐岭与漳接,鼪鼯出没不常。
绍兴盗起,统制陈敏出兵剿贼,神发蜂导之。
绍兴庚寅,陈三抢掠永春,撇德化县,掀长泰,距境才二十里,居民赖神以安。
所谓能御灾捍患者欤。
庙建于崇宁癸未淳熙戊申新之,脩于嘉定甲申咸淳丙寅重修之。
董役郑遂应等请书其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