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子奇 南宋 · 程大昌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八、《新安文献志》卷四八
武皇临御久,商度天下利害,比旧较审。
田千秋论事合意,超拜丞相,相例当得封,遂不本土壤,别制美名以佳之,号曰富民,示将究地利而补兵耗也。
千秋知指,下公车,募能为种植言者悉上相府,以待平奏,前后十百辈,独子奇、公实可取。
二子酬难,且有辞义,千秋总而奏之,武皇嘉纳,益诏赵过为搜都尉,期以究极富庶也。
绩既效用,民益痊复。
子奇曰:「丽土合滋,条枝葳蕤,何世何地,而独无斯?
有丹者,有白者
月窟星躔,扶疏陆离。
本不根著,顾能倒垂?
柳宿经秋而不零,扶桑偕日而升辉,赤松霏雨以自润,瑞云布叶以昭奇。
夫能运大钧而出此巧,乃可盖一世而为师」。
公实曰:「神卉不土而生,仙裔不培而孳。
子特人尔,力将安施」?
子奇曰:「天载幽渺,毋容明搉,请援地产,以售吾学。
珊瑚之枝,璠玙之璞,瑟其坚凝,明与物各。
然而珊瑚缓收则干烂,玉璞嫩采则力弱,既可分乎老少,理何殊乎种穫?
有田而可锄,受月而应朔。
石秀而身森耸,乳滴而鹅翎圆薄。
是皆载稗说而有状,著竹书而不削,其理甚神,子独无觉」?
公实曰:「黄金珠玉,以币而贵,设遇饥冻,不可食衣。
前齐相而后汉文,皆尝悼敝而深喟。
况一日再食,几人几喙?
三年一叶,何由家至?
虽惊大言,恐微实致」。
子奇曰:「凡道上形,凡艺下成,吾惟择术之已卑,故欲抗辞而自宏。
子既致诘,今当有明。
伯益之所掌,郭橐驼之所营,皆尝推极其妙,而遂奉之以行。
或奉护于已茂,或发达乎初萌,与物为春,与春为青。
上而明堂之浮空,小而茅舍之埋楹,非我族类,岂其能成?
况又别创新机,追模圣能,合异类为一类,符桑槐之寄生。
故且可莳可稼碧桃红桃之顶,姚花仍魏花之茎,或时同本而骈末,遂能半白而半赪。
是皆超阴阳之炉鞴,斡造化于刀硎,遂使有生无知之植物,能偕应肖祝之螟蛉。
吾如有列于上林,罄司苑囿之工程,分名品之柯蕊,为他木之孩婴,则何用开西域而求萄榴之种,责南海而贡蕉荔之名,岂无所云补而浪饕美称」?
公实曰:「物不贵异,以适用为大。
用之所及,以该众为夥。
南箕哆口而不簸,雪花六出而不果,其观固美,其用则那。
繄吾生涯,始时甚脞,及其成功,良不微么。
则垄布,惟水播,黍苗芃芃于膏雨,颖苍苍于雷火。
原阪则旆旆荏菽,疆埸则绵绵瓜蓏。
菰有米而香软,如鸱而蹲坐。
方其初布窠丛,未傅粒颗,与庶草以何别,无殊尤而可课。
然而极宇宙之所抵,亘沧溟之所裹,此草有实,人颐乃朵,其积不丰,人腹不果。
今且使子国多玉木而青葱,埒布水精之磊珂,珠帘可以烛夜,象床可以华卧;
而云汉忽愆于解泽,田苗不堪乎马莝,凫茨已竭,木酪徒剉,籴已关而停炊,囷无麰而阁磨。
则咽李仅收乎螬馀,被锦不充乎鹄饿。
是故三登所指,九歌所贺,凡指民天,不兼贝货。
神农惟是,援农以识德;
后稷因之,借稷以名我。
此上古之光烈,照来今而駊硪。
谓他技之能参,虽童蒙而知叵」。
子奇于是理屈口呿,敞罔惨挫,顾而他言,不遑否可。
兑斋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五五、《诚斋集》卷九七
晋卿以兑名斋,而谒铭于予。
则铭之曰:
孰迹吾门,自门徂斋。
有釜而鱼,无酤而罍。
宾忘馁而,主亦乐哉。
曰乐斯何?
仆夫其咍。
有韦者编,有丽者泽。
润雨作兑,交相为益。
厥益交如,其弗悦怿。
惟圣作则,爰得讲习。
两仪乃神,讲则贯兮。
万理则夥,整弗乱兮。
相彼一鬨,悦言乎利。
我友萃止,则喻于义。
口之非难,性之惟艰。
群餔独欣,易牙则然。
孰天而言,孰圣弗传。
我友归止,我其求旃。
黄通判明叔座主 南宋 · 度正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政在伾文过十年,几多岩穴老英贤。
公车牍上皆亨路,夜壑舟移閟下泉。
事业鼎彝千古恨,文章衣钵万灯传。
兑斋遗稿今无恙,更看诸郎各勉旃。
拙斋先生行实 南宋 · 姚同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七六、《拙斋文集》附(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先生姓林氏名之奇字少颖侯官人,世以儒学闻。
朝议公忻取李氏,得先生以大其家声。
先生幼聪俊不凡,与外兄李和伯迂仲如亲手足,常称伯也德宇如元紫芝,仲无间然叔度之陂。
日夕相从,惟道艺是讲是究。
名肄业之所曰兑斋
晨兴诵读经史,各以所见结衣带而识之。
逮暮相与参订是否而书之,谓之《兑斋录》。
西垣吕公入闽,公闻其以道学名世,乃与二李往候之。
一见之顷,遂定师生之分。
吕亦欣然,进而语之以嵩洛、关辅诸儒之源流,庆历元祐诸贤之本末。
且欲以广大为心,陋专门之蒙昧,以践履为实,刊繁文之支离。
致严乎辞受出处,欲其明白无玷;
致察乎邪正是非,欲其毫发不差。
先生之学,自是日以光明。
绍兴丙辰,以贤书将试南宫,西垣公饯以诗曰:「我为福唐游,破屋占城市。
城中几万户,所识一林子。
蓊然众木中,见此真杞梓」。
先生见重于西垣公如此。
先生西上,日夕以膝下温凊为念。
行至北津驿,慨然作诗,有「耿耿一寸心,不能去庭闱」之句,遂改辕以归。
先生爱亲之心,重于利禄,非学识过人,畴克尔?
先生声名由此益重,士类归仰,如水赴壑。
其知向正学、宗正论,皆先生指踪之力。
吕紫微犹子仓部公莅宪幕,时吕成公未冠,以子职侍行。
先生西垣之传,乃从先生游。
先生尝语诸生,以为若年寖长矣,宜以古文洗濯胸次,扫其煤尘,则晶明日生。
成公受教作文,主以古意而润色之。
先生每读必击节赏叹,知其远且大。
绍兴己巳先生奏名春官,注长汀,未上。
乡枢陈公诚之荐试馆职,除正字
乡枢薨,先生哭之曰:「声名一旦,径达扆前,遂阶试用,躐升群贤」。
示知己之恩不忘也。
再除校书郎,修《神宗宝训》。
改京秩,以三劄入见,首言执中不离仁义,次言宜革文弊,归于忠实,又其次言毋尚庄老之学。
高宗玉音曰:「卿得事君之体」。
高宗御制《损斋记》,先生因奏三说,谓损思以益德,损用以益本,损华以益实,闻者是之。
又言:「王氏三经,大率为新法地。
晋人以王、何清谈之罪,深于
靖康祸乱,考其端倪,王氏实负王、何之责,在书所谓『邪说诐行淫辞之不可训』者」。
金人自秦桧讲和二十年,或传敌欲南侵徙汴。
先生作书抵当路,以为:「久和畏战,人情之常,故必以和为重。
敌知吾重于和,故常以虚声喝我,而示我以欲战之意,非果欲战。
所以坚吾和,欲与之和,宜无惮于战。
以战而和,其权在我。
章圣澶渊之役,与契丹约和,中国终无北顾之忧者,用此道也」。
又曰:「战之所须者不一,而人才为先。
苻坚以百万临淮兵止于八千,谢石大都督谢幼度前军都督谢琰桓伊皆领众而前。
众寡不敌,而校其人才,则幼度足以吞苻坚姚苌,故望晋军曰:『是亦勍敌,何谓之弱』?
然则人才其可后乎」?
又曰:「人才有三:一曰文采华丽,二曰持身谨密,三曰沈实有用。
由前二者言之,平居无事,羽仪朝廷足矣。
一旦缓急,往往如贾谊所谓见利则逝,见便则夺,茍免而已,立而观之耳,非可与共患难也。
欲求可与共患难者,必得如庞士元所谓俊杰者然后可也」。
陈福公参赞戎幕,先生尝以书论进取,以为:「自巴蜀以临中原,此不可易之常势。
桓温刘裕尝欲浮江绝淮下梁宋,举齐赵,平燕绝塞,径造北廷,非不可以邀功。
抑形不便,势不利,虽淝水赤壁之役,其势可长驱而前。
而卒不能有中原寸土者,不由进取之常势故也。
今王师小胜不足喜,大计不可失,当假以岁月,先固吾圉,使不可犯,然后由进取之常势而图之,庶乎其可耳」。
福公深然之。
先生在馆三年,搢绅浩然归重,行且柄用,倏以末疾告。
朝廷惜其去,除贰宗正司,俾就医于会稽
既而疾向平,先生丐归闽,遂除泉舶。
及抵官,益究心厥职。
居亡何,力丐祠命,赞本路帅幕。
越忠定王史公镇闽,与先生道旧,款曲加敬。
有以私嘱先生为入言者,先生拒之力,而求不已,乃阳诺之。
暨归,以为问,则曰:「吾忘之」。
他日又云,则曰:「吾忘之」。
如是者数四,竟不之言,其胸中不挠于私如此。
初,先生在馆时,与于湖张紫微厚善。
先生别后,张紫微未尝不言及之。
先生门人江清卿张所告归,张赠之诗,以为:「吾友林少颖,读书不计屋」。
又云:「此君抱高节,雪柏照霜
造物儿戏,卧病在空谷」。
观张之诗,无一字溢美,亦可谓大贤矣。
先生家居,弟之邵之子子冲能嗣先生之学。
士子会者坌集,先生时乘竹舆至群居之诸生列左右致敬,先生有喜色。
或命诸生讲《论》、《孟》,是则首肯而笑,否即令再讲。
或令诵先生编《观澜集》,而听之倦则啜茗归卧,率以为常。
未几,先生病革,不浃日而逝。
方贤士大夫闻者悲怆。
吕成公在官,走介致奠,侑之以文,凡数百言,且曰:「某未冠,缀弟子之列,期待之厚,独出千百人之右。
顾谫薄何以得此,实惟我西垣之故,施及其后人。
培植湔祓,闵闵焉如农夫之望岁。
齿发日衰,业不加进、大惧先生之功力为虚施,每腼然惭,惕然恐」。
又曰:「惟当与二三子尊所闻,行所知,使先生之志犹有考也」。
成公先生可谓敬之至而不敢忽,感之至而不能忘,师生之义,宜如是乎!
先生一子缜以遗泽尉建阳,未上而卒。
二孙亦知学。
犹子子冲字通卿登科,初任南丰簿,次丞将邑。
耕叟行艺不愧前修,诸生避席常数百人,君子是以知拙斋馀泽之不泯。
先生著不一,如《书说》、《周礼说》、《论》、《孟》、《扬子》讲义,《通鉴论断》、《兑斋录》,世已传诵。
先生遗文二十馀卷,子冲裒集。
及《场游录》、《道山记》,闻藏于子冲之家,世未之见。
嘉定五年,郡博潘自牧诸父尝从吕成公游,知成公之学原于拙斋,乃请于郡而祠之于学。
耕叟奉祠焉。
拙斋先生自号,天下之士唯曰三山先生云。
先寄郭子奇 南宋 · 薛师石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世道祗如此,君心我得知。
先教栽菊在,预作去官期。
梦觉秋风起,行吟夜月迟。
怀人几十载,欣有扣门时。
郭子奇 南宋 · 薛师石
五言律诗 押鱼韵
永嘉官满后,归处是仙居
陶潜阮肇车。
名高唐寺塔,箧满晋人书。
看步青云上,题缄寄隐庐。
湘中万伯宗宗大兑斋 南宋 · 魏了翁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八、《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五七
湘中万伯宗宗大名所居之室曰「兑斋」,而属予铭。
铭曰:
朋友讲习,于义为大,圣人观象,奚取于《兑》?
两泽相丽,众水之汇,孚实在中,和柔处外。
同气相感,朝滋莫溉,如人相观,匪命匪诲。
筋骸之束,肌肤之会,渐摩不已,晬面盎背。
万君名室,克自儆厉,我铭申之,尚谷同志。
李强父宗勉 南宋 · 吴泳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四六、《鹤林集》卷二七
某伏自丁酉去国,奉违光范,已跨四年。
昨者荐拜柔缄,申叙衷曲,计必关彻钧览。
丞相秉钧以来,尽道事君,清不言贫,勤不言劳,忠不言己效,公不言己能,真可以表仪百辟矣。
但有沂公守正奉法之心,而事权不如庆历之一;
有温公至诚用人之意,而贤才不如元祐之聚。
智独运而难周,善孤行而无助,有志于当世者,不能不为丞相忧也。
近者以唐伯玉奉常,以王幼学秘书监,殊惬公论。
前所召者子华、元善、直翁,胡为犹未赴阙耶?
蔡遵父最重于丞相者,甫及脩门而遄得郡。
郭子奇风力可以担当事,而天又不假之年。
云气簇则成雨,今片东片西牢落如此,安足以熙百度而釐庶工哉?
况时机易失,圣恩难恃,丞相只宜密加之意也。
某疏戆之人,动与时忤。
置身多士之邦,既不能饰过使客以抬声价,又不肯奉贵要以虐茕嫠,飞文流言,哗于都市。
凡契旧朋友,皆能具道所以然之故,其得免于戾幸矣。
杨文公大年累被谮,流落于外,赖王文正公始终保全之。
某之文之才,何敢望大年
丞相之心度,实无愧于文正
傥蒙笃念登门之旧,许以退閒,俾得早脱郡事而去,不胜至幸。
言莫能尽,伏乞钧察。
仙都山题名嘉定九年四月 宋 · 留元刚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二、光绪《缙云县志》卷一二
嘉定丙子四月十有二日留元刚来游仙都,访小蓬莱
漾舟溪曲,散步岩扉,倚清啸,虚谷响答,恍焉浮湘中,溯武夷之旧。
已乃登倪翁洞,扣初旸谷,问舍玉虚,会饮宿云,浩歌长吟,月午无寐。
睇空碧之石,想轩黄之驭,质疑祛妄,出有入无。
明日竟留,览图索胜,穷足力之所到而去。
同游者应镛周表、留暄、赵善淏、周建子俞兴孙、郭磊卿,子潚侍。
将还,赵希裕自至。
按:光绪处州府志》卷二六,光绪三年刻本。
通天岩题名嘉定九年十二月 宋 · 留元刚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二、《赣石录》卷一、《蒐古汇编》卷六○
郡守留元刚嘉定九年十有二月上浣,与客朱□□应权郭磊卿□□□天岩。
循崖访古,得清献濂溪题刻,乃知此山之重,昉于二公。
仰止高风,裴回久之。
忘归岩,憩慧灯精舍,泛舟而还。
吉祥九斋铭 其五 兑斋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九
二水交润而乐生焉。
相得则乐,惟人亦然。
吁,盍相与浚其泉源而达之川乎!
秘书少监李公墓表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四
端平初元西山先生帅闽,闻廷议大举,忧愤,坐卧不能安,拜疏力争。
余忝议幕先生录副以相示,手自窜定,今藏余家。
于时洞斋李公方需绩溪次,亦应诏封上曰:「荆帅少师,图上陵寝,淮阃勇鸷,抵掌关河,陛下轻信,兵端遂启。
丙寅妄动,剜肉医疾,三十年未合,讵堪再坏」!
又言:「南阳之燄炙人,虢国之门如市,奄人窃弄,女冠阑入,清明之气如此,旦昼之梏可占」。
又言:「庙堂务承顺,风宪怀观望,给舍多回护,德望徘徊未进,贪恶不伤毫毛」。
皆切当世要务,而谏北事尤若与先生疏暗合。
既而先生召拜内相,门下高弟多显擢,公独绾铜墨,甘平进。
以邑最登朝,论建益广。
一迁而为监察御史嘉熙己亥春也。
余与亡友方公德润俱为言官蒋岘排斥,屏居田里,每传时贤奏疏,其间议论精确、贯穿经史者,余二人辄能辨之,曰此洞斋笔也。
其论内治,于君子小人、近习女宠、斜封内降,词严气劲,端、嘉以后能言者不能加也。
惟议边事归咎首谋,不乐公者类曰:「既罪战将,主和乎」?
一唱百和,闻者皆惑。
其冬秘书少监,俄除职与郡,皆不拜,主管云台观
四年甲辰,起知潮州,擢广东运判
提舶谢蘧漕司泥子场锡课,提盐王铎违诏书买浮盐以献羡,公条二司害民状于朝。
湖南提刑,旋与俱罢,不复出矣。
越二年戊申,复以台疏镌一秩。
会言者论广东事,是公非,诏复元官予祠。
初,公伯祖樗号渡江名儒,有《诗传》行世,所谓迂仲《诗》也。
公髦逮事,耳目濡染,终身不忘。
晚卜新筑,辟学诗堂,䌷绎手泽,由是新义与旧传并行。
宦情世法悉置膜外,老不衰,疾不乱。
卒年七十一,遗命以先庐逊孤侄成子,以埋文托其友前史官郑公彝叟
凡公历官行己、世系卒葬,彝叟叙事有法,纪述甚备。
既葬,韶子、诏子、相子来谂予曰:「郑铭已纳于坎矣,吾子亦先友也,独无以表其阡乎」!
余念昔与公同受业于西山之门,先生奖公与陈瑢端甫□。
己亥之去,非有他咎,直疑公罪战,必主和、必附督而已。
按入洛之役,有诏集议,内则洪公舜俞赵公履常苦争,外则西山先生极谏,其后李公元善亦有此论。
公咎首谋,犹端平封事意也,岂为督地哉!
余读公奏藁,有曰:「和之啖人,其犹酖乎」!
论督帅之职曰:「援枹忘身可也,斫案勿道和可也,地不可弃,小使不可纳也」。
其议和战如此,公不自明而世又未尝考详,徒随声接响以訾公短,不亦可悲之甚乎!
公果附督,彼既相矣,予夺黜陟皆在其手,必当进公以报德,援公以助己,何为斥数年而不收乎?
又何为一麾刺潮、单传使粤,不数月而复斥乎?
必当与渊、起潜、斗南数子相雄长,何至与铎、蘧辈角胜负乎?
公之少蓬也,实谏官郭子奇之疏。
或劝公互劾,公曰:「此与儿女子奚以异」?
一日出小轴示余,内有郭跋语,余退而叹曰:「取魏收文沉江,以李贺诗投溷,世固有之,公于郭翰墨藏诸家,传诸友,甚德而度矣」。
公经学醇宜劝讲,文律高宜为诰,顾龃龉以去,留落以死。
梁丘贺施雠曰:「结发事师数十年,不能及」。
退之子厚曰:「子之文章,而不用世;
乃令吾徒,掌帝之制」。
古人于斯文有定价、人物有公论如此,曷尝衒己之长而没人之善乎!
余尝谓能驱使愚俗者权势也,能淆乱是非者毁誉也,在彼者也;
能流行今古者,文字也,在我者也。
在彼者销歇则在我者暴白矣。
公有《诗解》若干卷,杂论著若干卷。
如玉韫石,虹贯山川,如剑埋地,气冲牛斗,此岂权势之所能泯没、毁誉之所能增损欤!
乃述公论事梗槩及往诬本末揭之墓道,以吊吾亡友于地下,且以慰三子者之心。
公讳遇,字用之甲戌进士,秩至朝请大夫洞斋其自号云(《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五。)
帅闽:原无,据清抄本补。
州学六贤祠堂记淳祐六年 南宋 · 吴子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三、《赤城集》卷八、民国《临海县志》卷一二
淳祐五年秋,予被命将漕神京,实忝两道提学事。
不自揆庸陋,颇欲恢教法,振儒风,俾州县学于训厉程别外,各议祠乡先贤之未祠者,以示标表。
于是明年之三月,台郡学始祠六贤,曰金部郎鹿公何,曰知南康军石公𡼖,曰户部侍郎商公飞卿,曰郭正肃公磊卿,曰国子司业陈公耆卿,曰丞相杜公范
建祠之日,太守丁君璹、教授王君宗,率诸生奠谒成礼,而王君以诸生之书来请记。
余告之曰:士所蕴抱者志,所讲磨者学,所涵养者气,所植立者节。
若夫功业之钜细,隶之于其所处,不较也;
爵位之通塞,系之于其所遭,不数也。
使其禀纯实之志,明正大之学,负刚直之气,著忠鲠之节,岂不恢恢乎大丈夫哉!
虽然,志与学根源也,气与节枝派也,惟志与学所向而气与节随之,未有志与学纯实正大而气与节不刚直忠鲠者。
夫士君子莫重于进退语嘿之义,天地间莫大于是非邪正之分。
嗜进而不知退,当语而嘿,是掩非而邪干正,此之谓树人欲,灭天理,罔君上,误国家。
自古乱亡,继此而出者总总也。
今夫朝廷尊安,名位寖通显矣,而投簪于未暮之年,脱履于必争之地,孰有如鹿公者乎!
奸憸柄国,群小塞要津矣,而或弹击不避,或封驳甚勇,论谏益力,孰有如商、郭、杜三公者乎!
大儒之与游,匪但义理之空谈,名世之与偕,不止文辞之杰出,虽非必于退而亦非苟于进,虽不得居弹击封驳论谏之地,而实凛乎有弹击封驳论谏之风,又孰有如石公、陈公者乎!
是故鹿公之遁居野也,贪顽者可使耻,躁竞者可使息。
商、郭、杜三公之鸣于朝也,懦夫闻之而增气,权倖望之而褫魄。
石公之沉于州县也,宁忤郡将,不肯以旱租困饥氓,宁弃官去,不肯以非义媚贵客,宁身与狱卒对,不肯使赤子死无辜。
陈公之滞于三馆也,乡人属以祠记谄权相,则谢不为,所亲啖以两制而索其文,则拒不予,陛对失人心一疏,则触忌讳不顾,端平用兵之议则众辨之不随也。
呜呼,是六贤者,其于进退语嘿之义,岂枉己而求容者哉!
其于是非邪正之分,岂阿意而为欺者哉!
是其气与节之刚直忠鲠,岂非出于其志与学之纯实正大者哉!
然则士萃而居上,师而旁友,志当何志?
岂非当志六贤之志哉!
学当何学?
岂非当学六贤之学哉!
夫志与学以六贤为宗,而不止于六贤之所到,六贤之所望于士也;
志与学不以六贤为贵,而或出于六贤之所贱,非六贤之所望于士也。
而况于丝粟之得丧,瞬息之休戚,曾足以污吾齿,絷吾足,吾胸哉!
拜六贤之祠者,可以凝焉思,悚焉慕,悠焉悟矣。
李伯玉降两官放罢诏淳祐十二年十一月一日 南宋 · 宋理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七四、《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三四
国家设御史,所以纠正百官;
宰掾,所以参赞机务
御史乃天子耳目之臣,而掾不过一大有司,未闻有以庶僚而纠劾御史者。
近者徐霖都司而按大有,今李伯玉又以都司而按泰来,阴怀朋比之私,蔑视纪纲之地,是非所以轻台谏,乃所以轻朝廷也。
李伯玉乃复援张商英等事,以文其过,然三省、密院奏请专邪?
郭磊卿正言而按李遇吴当可,以体统之联属也;
翁甫下士而按别之杰,以其人事之关系也。
都司可以按御史,则御史反将听命于都司矣,朝纲不几于紊乱乎!
李伯玉可降两官放罢。
资政许枢密神道碑淳祐九年四月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一、《庸斋集》卷六
淳祐戊申九月九日,前佥书枢密院许公应龙薨于三山府第,其孤峻以己酉四月奉公兆于圣泉寺西。
余适以罪归里,峻哭泣拜,以端明李公韶所为事状,来乞笔隧道之碑。
予辞,峻请益力,经年不辍。
予惟昔者给劄玉庐,实公发策,则今执笔以铭公实宜。
又予仍年居閒,采诸旦评,皆谓公居乡可法,不干请州县,不侵渔田里。
年踰八秩,而手卷不辍;
贵跻政地,而延士不倦。
庶几前辈气象,是可书之尤者也。
谨按公字恭甫闽县人
曾大父泰,初赠太子少保
妣王氏,赠文安郡夫人
祖材,宣教郎、赠太子太傅
妣谢氏,赠蕲春郡夫人
仲宏承议郎、知漳州漳浦县,累赠少保
妣张氏,福国夫人
少保历官清白,生于建安尉廨,乾道戊子九月八日也。
公幼颖悟,四岁受书立上口,五岁晓经旨。
间侍少保坐,客以「小儿气吞牛」命属之。
公应声曰:「丈夫才吐凤」。
四座嘉叹。
一夕,梦至一所,雄壮珍丽,如王者居,下有石,石有字,傍有导公至其上,又更导公历践十馀石。
觉以白少保少保曰:「石上有字者,文石班也,汝异日践其地」。
十三善属文,时时为俪语,识者谓有词掖气。
少保殁,侍福国夫人尽孝,刻志记览之学,日抄夜讽。
嘉定壬戌,补入太学,连取解。
嘉定戊辰,擢进士甲科教授临汀,作成后进甚至。
偶学职缺员,郡将意有所属。
公一遵法守,视分升降,郡将无以夺。
漕檄主文富沙,所得士后皆有闻,徐参预荣叟,其一也。
秩满,堂差浙东抚掾,画诺有声。
户部架阁,除藉田令,太学博士
李全、时青辈归附,公虑山东有偏重之势,因登对,有「荓蜂是惩,养虎遗患」之说,后皆如公言。
国子博士国子丞宗学博士
时皇上践阼,公对,首陈正心为治国平天下之纲领。
秘书郎、兼权尚右郎官,除著作郎
盗发汀、邵,绵亘数郡。
公登对,乞以大军土兵相为应援,招捕司得以便宜从事,上皆嘉纳。
丐外,得守潮州
汀、邵寇甫平,而鄣寇陈三枪作,出没江、闽、广间,势炽甚。
元枢陈公韡江西,任招捕三路,调官兵分道追剿。
潮、连、汀、赣、循、、惠盗声摇四鄙,兴宁勇丁钟全之徒乘衅起,且逼境上。
公亟调水军禁卒,鼓楼、赤砂两寨土兵,三县弓级,分扼要害,明间谍,守关隘,断桥开堑,斩土塞途,点集民兵,激劝隅总,谕以保乡井、守室庐、妻子。
蒐补亲兵,日加训阅。
时外邑警报狎至,人心大恐,郡僚欲张皇陈利害,公不为动。
既而横冈、桂屿相继以捷闻。
招捕司遣统领官齐敏率大军由漳趋潮,截赣寇馀党。
公呼敏谕之曰:「兵法攻瑕。
今钟寇将穷,陈寇猖獗,若先破钟,则陈不战擒矣」。
敏惟命。
公调民兵为先导,敏以部军踵进,捣其巢穴,歼渠魁,宥支党,三枪旋亦授首,江西馀丑荡平。
方未解严时,有行旅数辈,隅总搜其装,多黄白,指为贼党。
公疑而诘之,乃乡人,尝贩牛潮阳,援邸舍翁以为證。
公立追问,如其言,遂还资橐,佐以归费,皆罗拜,咸泣去。
始,人疑公儒者,不娴戎事。
及见公区处事宜,分别齐民,静练雍容,莫不叹服。
僚属请上功,公曰:「守职捍城保民,何功之云」?
距州六七十里,地名山斜,猺人所聚,自耕土田,不纳官赋。
禁卒与鬨,公平决之。
其酋感悦,率父老鸣缶击筒,踊跃诣郡谢。
公在潮恩惠孚浃,去之日,阖郡遮道攀送。
端平初,召除礼部郎官
因登对,上谓公曰:「卿治潮有声,与李宗勉治台齐名」。
公曰:「民无不可化,顾牧民者何如耳。
臣治州幸免旷瘝,皆陛下德化所暨,臣非曰能之」。
除兼荣文恭王府教授,力辞,除国子司业
时徐公侨为祭酒,议学校差职,欲先誉望。
公曰:「誉望固可得人,然今之挟阔扁而求者,皆誉望也,不若差以资格。
资格一定,则侥倖之门杜,而造请之风息」。
徐公以为然。
时有凭势干职者,公力却之,行之以公,人无异议。
时至诸斋诲生徒,以勉学行。
兼权直舍人,除国子祭酒,摄吏部侍郎
外恕内明,吏不能欺。
邑子尝请那移阙次,公曰:「有法在」。
学士院权直
是日明禋肆赦甫竣事,学士院赍御笔,不许辞免。
宣押至院中,使出宸翰,罢郑清之乔行简相,独相崔公与之,俾草三麻。
文成如宿制。
次日,文德殿宣布毕,上遣中使召公,公顿首谢。
上曰:「草制甚善」。
公复谢曰:「臣闻昔人有言:进人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
臣今草制,述二相乞罢机政与陛下体貌大臣之意,庶几君相之美两尽」。
上曰:「卿言善」。
令草敕书,戒谕诸阃。
权吏部侍郎,兼侍讲,兼权直学士院
嘉熙丁酉春试吏部侍郎,升侍读权兵部尚书
时楮弊折阅甚,乔丞相主行称提之说,州县希旨奉承,贫富交相猜惧。
公奏从民便、节用二说,乔丞相然之,奏只令五路提刑分任责。
吏部尚书,差同知贡举
丞相游公似范丞相钟并命,观者如堵,号主司得人,一时所取,又皆老成知名之士。
兵部尚书、兼中书舍人
三上章丐外,不允。
给事中、兼吏部尚书
请外,旨免兼中书,御笔除端明殿学士佥枢密院事
公以足疾,不便拜跪,亟欲丐去。
除大礼卤簿使,黾勉就职。
恭谢毕,即五疏丐外。
正言郭公磊卿亦有论疏,笔遂除端明殿学士提举洞霄归第。
徜徉奉祠凡十载,颐养精健,精力不减年少。
属痰涎作,竟至大故,享年八十一。
上闻,辍朝一日。
积阶至中大夫致仕,特赠大中大夫
遗表上,赠资政殿学士银青光禄大夫
公风貌伟重,襟度粹夷,立朝不躁不竞,不激不随。
不妄荐士,而亦无伤人害物之事。
自掌故至为郎,十有五年,而澹然无进取志。
晚由两制宥府,是虽翰墨策勋,然亦守潮日治最可纪也。
黄霸功名起于治郡,公其似之。
娶张氏,封魏郡夫人福国之侄。
男二人:崧,承事郎、监温州在城商税,先公七年卒;
峻,承奉郎主管户部架阁
孙男纯仁承务郎
铭曰:
为甲科郎,早擅词章。
澹于进取,馆阁徜徉。
更出迭入,来自潮阳
一夕三麻,遂跻玉堂。
紫薇青琐,法从文昌。
何天之衢,阔步高骧。
亦既宥府,归欤故乡。
寡欲无营,深关退藏。
匪名匪利,清健未央。
薨讣流闻,枌梓痛伤。
尚有典刑,无复堂堂。
于何式之
东山之冈。
中兴集后序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三、《心史·中兴集》卷末
思肖生于理宗盛治之朝,又侍先君子结庐西湖上,与四方伟人交游,所见所闻广大高明,皆今人梦寐不到之境。
中年命于涂炭,泊影鬼区。
仰怀理宗时朝野之臣,中夜倒指,尝数一二名相:崔公与之李公宗勉、游公似、杜公范吴公潜董公槐
阃臣:孟公珙彭公大雅、余公玠、赵公、陈公靴、向公士璧
名臣徐公元杰蒋公重珍、度公正、徐公峤、潘公牥、郭公磊卿张公端义、刘公汉弼、章公琰、李公韶、张公忠恕、王公遂、刘公宰、蔡公范王公迈、曹公豳、杜公渊徐公经孙萧公山则、陈公昉黄公自然洪公天锡范公丁孙、李公伯玉
道学:真公德秀赵公汝谈、袁公肃、蔡公抗、赵公汝腾、钱公时、徐公霖。
文臣:李公心传洪公咨夔魏公了翁、危公科、程公公许刘公克庄汤公汉、刘公子澄
诗人:徐抱独逸戴石屏复古敖臞庵陶孙赵东阁汝回冯深居去非叶靖逸绍翁、周伯㢸弼、卢柳南方春翁宾旸孟寅曾苍山几、杜北山汝能翁石龟逢龙柴仲山望严月涧中和李雪林龏严华谷粲、吴樵溪陵、严沧浪羽、阮宾中秀实章雪崖康孙花翁惟信
其他贤能名宦、豪杰人物、老师宿儒、仁人义士,僻在遐方异县、深山穷谷,诚匪车载斗量所可尽。
如斯诸君子,落落参错天下,当时气燄,何其盛哉!
度宗登极,权臣持国,士气沮丧,畏祸燃身,相尚卖谀,平日挺为君子者,亦舌噤若死,宜其人才咸无称焉。
养成德祐莫大之祸,不可救药!
虽德祐后忠臣义士,亦理宗朝涵养所致者。
万乘南迁,宗祏尘土,臣子之痛,终天罔极!
今忍死暂生,期集大事,不暇以欢情倩目,调笑风月,为诗人美丽之辞。
畴昔咸淳壬申,尝确然立志,悉委旧学,已绝笔砚文史,谋入山林,蜕去姓字,甘与草木同朽尽,敬以我还之于无声无臭之天。
向非德祐虏祸天下,无复赋诗作文矣。
昔上有圣天子,下有贤公卿、儒士、豪杰人物,我藐然匹夫,可以隐泯于天游,今而上无君,世皆贼,我当为天地斯道之主。
主也者,天其纲常于无穷也。
率有闻而笑之曰:「岂少君一人哉」?
每厉声应之曰:「正少我辈一人耳」!
实万万不容不出为斯道立极也欤!
大逆熏心,冤愤填抑,目遇逆事相忤,尤觉气豪不自禁。
非不知贼之刀锯之痛,然痛有甚于刀锯者;
宁忍避一身微痛,不救天下至痛!
时吐露真情,发为歌诗,决生死为国讨贼之志,心语心谋,万死必行,故气劲语烈,殊乏和平兴趣,实非诗之正道。
先君子尝谓「英气道之累」,又谓「《离骚》亦不得其正,但以高古忠愤过之」,其以是之谓。
先朝作诗,皆尚盛唐制作,冠冕佩玉,五音相宣,如大朝会,法度森然,此皆我朝祖宗仁义之泽。
况美教化,移风俗,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果能一出诚心公道,斥去伪语邪思,盖诗道必致之效;
舍是而诗,恐非古圣人之所谓诗。
今天下人所思皆邪,诗之根本,摧丧无馀。
此为何时,出而言诗,为仁义辱甚矣!
果欲为之,必知所立身乃可。
思肖幼本不肖,且大不孝,资质顽钝,授之以学,若水灌石,了不相入。
先君子尽平生精力,竭其所学,痴咒枯木,望其必花。
今若鸟雏能飞,讵敢易父母所行之辙,恣谬其所之?
乱后所作诗二百篇,固近于正,一或不能行其所言,愿天诛之,人诛之,彰其不孝不忠、伪语罔世之罪,使悉闻其恶,皆相顾而语曰:「其父母如是,其子如是,吾与汝其戒之」!
我昼夜怀惧,深思远计,施于言语果无益,不若身之于事,以风天下,暂乎默雠缄誓,屏吟咏事,决其必行计,独以谋之,神以运之,剖析清秽,豁如天开,位三纲,福万物。
愿俾天下后世,莫不知有君;
愿俾天下后世,莫不知有父。
始可以见我父母平日教子之志。
今忘叨叨,再四䌷绎,力主于行,为终身誓。
不求天知,不求人知,不求心知,亦非有所利而为之,盖臣子之职分当如是也。
若律以诗,去古人法度诚远矣,当怜所遭之时为何如,时之为戾如是之极也。
夫以时论之,在天不在我;
以理论之,在我不在天。
时虽异,卒不能违于理;
理至大,实可以制乎时。
昔父母教我勿违理而行也素矣,是以我自许我可必集乱世难成之事。
时曷能果病我耶?
我誓执无终极之终,以终其有终,期无负于国于家焉!
愿毕天下后世之人,一而行之,三极之道,至矣尽矣!
大宋三百二十有二年,德祐七载岁在辛巳阳月望日,景定诗人三山所南郑思肖亿翁后序。
题扇次兑斋 明 · 林俊
五言绝句 押青韵 出处:见素续集卷五
独客迷莎径,双松直野亭
岩泉虚更落,别调不堪听。
题扇次兑斋 明 · 林俊
七言绝句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见素续集卷五
新箨剥鳞参玉笋,小糟分蚁过茅柴。
溪桥隔断非人世,犹有山翁拄杖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