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仰山庙 南唐 · 朱恂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七十一
夫胚浑肇分。元黄肇判。
其覆之者圆盖。载之者方舆。
有晦明寒燠以成其序。有五星两曜以丽其上。
故曰四时行焉。又曰万物生焉。
矧夫神明之道。其来尚矣。
古者有弗臧不顺之事。则遍走群望。
郑子产亦谓风雨不时。禜于山川。
至诚神感。贻厥百祥。
抑复善者福之。淫者祸之。
总倚伏之纲纽。提惨舒之权衡。
施之于人。犹反掌尔。
假使以不法之事。而请其神。
又胡异于拾沈。孰能尸之矣。
所以王表称灵。实知休否。
阮瞻著论。自贾凶危。
或草木化于山头。或土田化于华地。
一顾千里。辅德依仁。
简策所存。事摭非泯。
且古犹今也。孰得而论。
如此则观者神凝(旧志作痴)。闻者发耸。
逖者影响。以至于斯。
苟欲穷其理。探其源。
又何异张目于闇室。莫认其隅。
阒焉默焉。何所视也。
仰山广惠公。汉文之世。
而立于山之阿。神姓萧氏。
不知何许人也。其季曰七郎。
亦立像于别殿。昔有徐璠。
芜城宜春。系舟于彭蠡之岸。
忽有人附载。自称曰萧氏
居于仰山之阴。石桥之右。
逮及兹乡。告别而去。
约于石桥。应期而至。
璠因诉以无产。思十亩之田以给其家。
彼乃信舍之间。骤发大水。
漂荡陵谷。出田五顷。
璠即惊骇。他日再往其处。
潜觇其形。睹之乃二龙也。
方悟其非人也。即仰山之神矣。
且龙者。阴阳不测。
变化无穷。非史墨无以详其由。
刘累无以品其性。盖神之所变。
岂不圣欤。厥后灵验。
不可胜记。里民归之如流水。
恃之如慈母。肸蚃垂祉。
威神愈彰。有唐代宗广德末
神感梦于太守公瑜曰。我龙之伯仲也。
实姓萧氏。其祠在仰山
既险且阻。我其徙之。
将近尔郊。俾祭祷。
诘旦视之。则尽拔其殿宇。
置于山下。去旧祠仅一舍之地。
即今新庙是也。朝廷以广惠公赠太保
其次曰昭灵侯司徒。足以旌其神通。
歆其血食也。噫。
巨灵之擘大华也。万古以为圣迹而神之。
拔彼栋宇。涌出丘壑。
岂非圣乎。袁之啬夫
实有所赖。其或疠疫潜起。
水旱荐臻。九扈告灾。
六淫迭作。莫不仗二神之力而祛之。
瓿瓯之祷。隘于轩庑。
千里封圻而受其赐矣。坱圠之内。
孰不畏仰。我皇纂嗣之七稔。
刺史边公镐以庙貌弗严。榱甍渐损。
尘侵翠阶。苔剥虚廊。
像设虽存。帘箔将弊。
遂兴心匠。重构雕梁。
方架重门。旋属解任。
明年。刺史张公承杰下车。
是岁微旱。爰请军事判官骆延卿虔祝二神。
更新缔建。果获元贶。
乃称有年矣。因率属邑。
各输其竹木。僝工鸠力而修之。
并命都头阮洪以蒇其事。由是搜林以求俊材。
出帛以徵鲁匠。移湿就燥。
去旧为新。未终其谋。
而去其职。十年六月
司徒李公徵古自铨曹郎而牧斯郡。求瘼之始。
亲造其祠。命毕厥工。
用成前美。由是召执事者督之。
累月而后圆备。虽令尹之九旬。
无以加也。平叔犹存。
作赋休誇于古殿。由余若在。
发言须让于神功。莫不广槛长廊。
丹楹刻桷。文珰刊外。
藻井悬空。檐高而螮蝀欲飞。
瓦乱而鸳鸯不散。绣栭星拱。
䌽柱云趋。前架层楼。
旁堆翠巘。引清流而缭绕。
面蓝岫以参差。岂惟玉女窥窗。
可以天人下视。以兹宏丽。
固卜延长。然后缋饰其像。
迎于二殿。得不仰如在之容。
思莫大之福。懿夫雕雘之成。
威神之盛。憧憧往来。
凫趋螽集。有以尽其瞻敬矣。
自然礿祭加笾。两无虚日。
则知非二神不能垂其祐。非贤侯不能崇其祠。
望祀之中。此实为最。
无以继也。遂命载笔传文。
以纪其事。恂学愧缥囊。
才非䌽笔。徒奉受辛之旨。
实惭狂狷之辞。罔愧直书。
用刻贞琬。保大十年龙集壬子冬十二月五日记。
钟离瑾等安抚河北天圣七年七月戊午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
等所至发官廪以赈贫乏,其被溺之家存三口者给钱二千,不及者一千;
溺死而不能收敛者,官为瘗埋。
已检放税外,听就近输官,权停州县配率。
其经水仓库营壁,亟修完之,庳下者徙高阜处。
水坏官物,先为给遣。
坊监亡失官马者,不加罪,第根究送所部。
官吏贪暴者奏劾之。
囚系狱者委长吏从轻决遣。
其边防事机、民间疾苦,悉具经画以闻。
钟离郎中婺州 北宋 · 陈襄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皓首潘郎少似君,一麾新得浙江濆。
神仙窟宅金华近,吴越封疆宝婺分。
沈约来题八咏,张颠醉后扫千文。
才高政美应无事,莫厌双溪卧白云(以上《古灵先生文集》卷五)
宋故寿安县太君任氏墓志铭熙宁五年正月 宋 · 马仲甫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五七
夫人姓任氏,曹南人。
曾大父光辅,赠太师中书令封兖国公
大父载,赠尚书令,□中书令封徐国公
父中行,任兵部员外郎,赠工部侍郎
夫人既笄,归钟离尚书瑾之夫人。
尚书初娶宋氏,生三男三女。
夫人既至,舅姑皆不逮事,而岁时享祀,必尽其诚。
母诸子慈爱仁厚,虽钟氏密亲,不以为非己出。
其御事不平而肃,左右女府,未尝见愠色,而乐其法度。
尚书之子多幼,夫人亲教以诗书孝悌,诸子温温然能蹈夫人之训,皆□□成人。
夫人累封寿安县太君,由子贵也。
享年七十有五,熙宁四年二月六日,以疾终于宣州次子景融之官舍。
明年正月二十有九日,葬于庐州合肥县神龙乡南平里,祔尚书之茔。
任氏,大族也。
夫人之伯父康懿公□□□□公,当仁宗朝继践二府,阀阅盛大,耀于一时,夫人隐而不言,若寒家子。
晚尤嗜浮图书,平居乐易,视一切物无纤毫厚薄之间,岂□□□□□至理者欤。
男十人:曰景献真州六合县主簿
景倩庐州舒城县
景裕太常奉礼郎
曰景裔,三班奉职
景融供备库副使
曰景俭,越州□□县□。
景伯水部郎中
景圭殿中丞
曰景行,曰景华,并将作监
景倩景裕、景裔、景行、景华皆先卒。
女六人:长适都官员外郎宋俅,封永宁县君
次适和县团练参军刘珣。
次适太子洗马李伯昂,封德安县君
次适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马仲甫封灵昌郡君
次适鼎州司理参军梁宗望。
次适大理寺丞崔□□。
□十四人:闻礼、闻道、渊、涣、湍、深、淑、汶、泾、况、洙、沂、滂、演。
孙女十人:长适进士□□;
次适太子中舍致仕徐宗臣,封永康县君
次适进士侯璹;
次适进士邵常;
次适□州修武县王左;
次适进士吴子冉;
馀未能行。
状夫人之行,以属□□□□□诸子也。
仲甫忝姻门下,而尤知夫人之行详,义不敢辞,故为□□□□:
□□□□,车服□煌。
夫人之生,淑柔静庄。
于德门,弗逮遵章。
□□□□,虔于享尝。
夫荣子显,封邑之选。
洗马在庭,福禄繁衍。
□□□□,村由礼兴。
刊此铭诗,以告幽远。
景伯书丹,昭信军节度推官刘忠填讳(下缺)(《安徽史学》一九八四年第五期(以上罗国威校点)
)/题下原署:「朝散大夫给事中、充天章阁待制纠察在京刑狱、□知通进银台司门下封驳事曹州、提举进奏院判尚书礼部勾当三班院柱国扶风郡开国侯食邑一千二百户、赐紫金鱼袋马仲甫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