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答清长老 其一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五、《山谷全书·续集》卷五
顿首太平和尚几下。
辱赐书累纸,诲谕曲折,相望万里,如奉巾拂,开慰无量。
道昌于灊皖之间,固自有数。
亦闻禅子奔凑窥室,无所得而去者,宜其谓太平把定封疆者。
古人所谓江湖无碍人之心者也,道人自谓已得无得之得,而疑宗师把定不放过,此即一大事因缘,诸佛谓出世者。
不肖居黔戎四年矣,未尝有人及此事,但觉身闲益自在,放纵而不逾矩,则向来诸道友之力为多。
何时复参承几杖?
临书怀仰。
渐冷,千万珍重。
白莲社图记1109年 北宋 · 晁补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九、《鸡肋集》卷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四一、《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八四、《八代文钞》第三一册、《四续古文奇赏》卷二六、《奇赏斋古文汇编》卷一九一、同治《庐山志》卷一二 创作地点: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
庐山白莲社十八贤者,始晋太元中雁门正觉法师慧远爱此山,卜居之。
河内寂大师慧永先居西林,故法师所居号东林云
法师神明英越,初从太行释道安落发,道安知其能使道流东国者也。
时诸方名德闻风而至,与同修净土之社者甚众,而十八贤者,社中之杰也,曰佛驮耶舍、佛驮跋陀罗竺道生慧持慧睿、昙恒、道禺、道敬、昙诜,内有士曰刘遗民雷次宗周续之宗炳张野张诠,合十八人。
而佛驮二尊者罽宾人,皆神僧也,馀各有异迹。
法师最善陶渊明、陆修靖,两人高蹈,不肯入社。
先是,南海渔人尝网得文殊金像,有文云「阿育王造」也。
后,商人于东海得其圆光以合像,若符节
陶侃尝取之,旋失去。
至是,法师祷之江上,出焉。
永公室中尝有虎,或畏之,即驱上山,去。
恒公行,有鹿驯扰,耶舍赤髭咒水洗弟子足,使闭目,但闻风声,自龟兹一夕至姑臧
跋陀罗尝见弥勒兜率天上,得不还,果有释迦舍利三颗。
及群士等皆有异迹,见于其传,则法师可知已。
初,法师送客常以虎溪为限,最厚陶潜、陆修靖,偶送两客,不觉过溪。
然陶忘怀得失,晋宋间一人耳;
修靖后得道度世。
两人固非入社者,皆善法师
谢灵运恃才傲物,尝求入社,法师以心杂止之,灵运不恨也,为凿二池,种白莲,后名其社云。
殷仲堪之为荆州也,时入山修敬,故图中所绘陶、、殷在十八人之外。
今龙眠李公麟为此图,笔最胜,然恨其略也,故余稍附益之。
凡社中士十八人,非社中士四,从者若干,马六。
盖人物因龙眠之旧者十五,他皆新意也。
菩萨像仿侯翌,云气仿吴道玄受塔天王图,松石以关仝,堂殿杂草树以周昉郭忠恕,卧槎垂李成,崖壁瘦木以许道宁,湍流、山岭、骑从、鞬服以魏贤,马以韩干,虎以包鼎,猿猴、鹿以易元吉,鹤、白鹇若鸟鼠以崔白
余自以意,先为山石位置,向背物皆作粉本,以授画史孟仲宁,使模写润色之。
余幼慕无生法,堕世网不得出。
玉溪时,道庐山,爱而欲居不可。
家缗城八年,时往来于怀也,至为《思山辞》十数,醉辄歌之。
初见李图,悠然忽如蜡屐扶杖行其中,故为此图,特尽意。
黄幼安适过予所居题诗草圣甚妙1105年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怀袖功名手未探,乱头睡美厌朝参。
笔端五色藻万象,胸次大千供剧谈。
山寺寻僧宿风雨,水轩见月出东南。
题诗满壁龙蛇动,盛事他年说草庵
送晓上人归西湖白阁所居1104年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
我忆钱塘雪鬓新,三年东望肺生尘。
那知南浦清湘岸,忽见西湖白阁人。
熟视音姿疑梦寐,便惊风物有精神。
倏然又入千峰去,惆怅孤云野鹤身。
抵琼夜为飓风吹去所居1112年2月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
贪看长鲸吸舟楫,忽惊娇蜃吐楼台。
朦胧醉忆王城别,汗漫游从海国来。
夜半飓风携屋去,朝来瘴雾放天回。
会须横笛骑云背,笑响从教落九垓。
所居连超然自见轩日多啜茶其上二首 其一 1114年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三生事办吾知要,一室香凝独掩门。
睡足便惊清昼夜,火红消尽白灰存。
巷无俗驾蚁纷绕,邻有高人玉粹温。
隐比价膺犹可愧,会茶时复到幽轩。
所居连超然自见轩日多啜茶其上二首 其二 1114年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六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
功名今古一鸡肋,美味那知是祸根。
扫迹世途龟曳尾,僻居烟雾豹埋文。
如期见访穿窗月,不告而行出岫云。
火浴未为无伴助,塔吾遗骨尚烦君。
宣和五年四月十二日余馆湘阴兴化质夫土山来一昔夜语甚颠倒且日前尝梦见东坡今复见子何清事相联耶吾所居有亭名闲美尝有白燕巢梁间屡见鹤翔舞于层霄嘱予为诗纪其事质夫大梁人贤而有文佳公子1123年4月12日 北宋 · 释德洪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兴化寺
徐侯官舍土山边,颇为看书废昼眠。
偶见画梁巢雪乙,更惊云汉舞胎仙
致坡入梦殊堪纪,与俨忘形亦自贤。
闻道小亭时纵目,江山信美似斜川。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一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啸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披云斲奇峰,稍稍堕危峭。
百年能几何,万事付一笑。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二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屑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方经脱手,又复送馀热。
悬知到故山,定与秋风别。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三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故山久不归,田园废耕锄。
但馀玉涧碧,依旧绕吾庐。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四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吾庐亦何有,草屋八九间。
床头挂湿水,枕上见他山。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五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阮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夫子固真亮,刚劲如何远。
玉骨定含秋,出语便清婉。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六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歌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西斋君去后,别绪乱于
乃知长笑语,始奈客愁何。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七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我诗水清浅,只鹄浴不烦。
君才正豪迈,霜足拥华轩。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八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个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门前短石桥,日日送君过。
归来院落间,还作北窗卧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九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一从秃毛发,万事成乖阻。
贪食等饥鹰,酣眠如饱虎。
所居竹寺门外有溪流石桥汪履道过余必终日既去送至桥西履道诵笑别庐山远何烦过虎溪之句作十诗以见寄因和之 其十 1100年 北宋 · 释德洪
五言绝句 押齐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常州市承天寺
与君游戏处,个中无悟迷。
冰华来脉正,不独是曹溪
昌禅师瓦翁塔 北宋 · 释德洪
瓦翁外瓦中旷达,未死不妨先建塔。
心如平地起骨堆,聊对时人翻著袜。
住山送客不过溪,瓦径不减石头滑。
诸方来者莫粗心,举步亦须防倒跶。
堕斋偈序政和六年正月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七、《石门文字禅》卷二三 创作地点: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九峰山
《圆觉经》云:「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如人言蜂酝百花之香为甜耳」。
永嘉曰:「若以知知寂,此非无缘知。
如手执如意,非无如意手。
若以自知知,亦非无缘知。
如手自握拳,非是不拳手。
亦不知知寂,亦不自知知。
不可为无知,自性了然故。
不同于木石,如手不执物。
亦不自握拳,不可为无手。
以手安然故,不同于兔角。
如人言所以,甜者为蜜耳」。
南泉曰:「三世诸佛,不知有狸奴白牯,却知有如人见蜜及亲尝耳」。
曹山以堕统三法,如人以蜜触舌,自知纯甜,无中边味耳。
南州道人本忠闻之,击节赏音。
余曰:「此郎殆人类精奇,追友其人于百年之上」。
遂名其所居曰「堕斋」。
请余记之,为说三偈,曰:
生在帝王家,那复有尊贵。
自应著珍御,顾见何惊异。
又曰:
纷然同作息,银碗里盛雪。
若欲异牯牛,与牯牛何别?
又曰:
有闻皆无闻,有见元无物。
若断声色求,木偶当成佛。
政和六年正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