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车” 相关资源
诗文库
优诏答司马皓 南北朝 · 阙名
出处:全后周文卷二十一
昔主父从戮,孔车有长者之风,彭越就诛,栾布得陪臣之礼,庶子乡国已改,犹怀送往之情,始验忠贞,方知臣道,即敕荆州,以礼安厝(《陈书·司马皓传》承圣中除太子庶子。江陵陷,随例入关。而梁室屠戮太子,瘗殡失所,皓以宫臣,乃抗表周朝,求还江陵改葬,辞甚酸切。周朝优诏答。案承圣三年,悯怀太子与元帝同遇害,又三年而周受禅。此诏不知当周何帝时,入阙名类。)。
世祖封不义侯议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八
予读东汉史。至彭宠举兵拔蓟城。自为燕王。苍头子密等因宠独在便室卧寝。遂共杀之。以其首诣阙。封为不义侯。愚以为非先哲王封赏之本旨也。遂作议云。先师曰。惟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又曰。必也正名乎。又曰。惟则定国。于戏。有国者可不务乎。当东汉世祖之初。天命再集。宜于此时贞百度。正三纲。纂修德教。允答天意。时彭宠以南阳旧恩。位列上将。有举渔阳之功。馈邯郸之忠。意以谗谤获罪。反侧怨望。遂攻朱浮于蓟。自称燕王。其时师旅孔炽。元元苦甚。时君宜以息人纾难为心。则当录念功用。昭洗瑕秽。次则布之威怀。革其非心。必不得已。则仗大顺以讨之。出王师以征之。以明君君臣臣之义。此三者皆不能用。或用之而不能尽。及夫苍头子密有便室之逆。运其狙忍。同其卧寝。遂使命悬仆隶。仓卒授首。及诣阙也。封为不义侯。愚以为伯通之叛命。子密之戕君。同归于乱。罪不相蔽。各宜致于法。昭示王度。反乃爵于五等。又以不义为名。且举以不义。则莫可侯也。此而可侯。汉爵为不足劝矣。春秋书齐豹盗。三叛人名之义。无乃异于是乎。且如栾布之哭彭越。孔车之葬主父。使于东汉议罪。罪孰甚焉。况四方甫定。伤痍未复。不稽古训。以喜怒为刑赏。使天下陪台厮养。各幸其君之乱。而徼侯印。授诸侯危疑之势。鼓臣下叛涣之源。弃名器而汨彝伦。且以宪令为戏。时风浩浩。荡而不复。至使桓灵不君。山阳胁夺。本其所自。庸讵知非封不义侯之效欤。
楚风四首 其一 北宋 · 刘敞
押先韵
三楚多秀士,从古谓之然。
接舆既髡首,三闾复沈渊。
大屈备时玩,白珩为世传。
秕糠凤鸟歌,瓦砾离骚篇。
已矣德既隐,孔车为回旋。
书主父偃传 北宋 · 郑獬
出处:全宋文卷一四七六、《郧溪集》卷一八
主父偃方困于齐梁间,故人亲戚皆厌弃之,及为齐相,乃以五百金谢之。曰:「始我贫贱,昆弟不我衣食,宾客不我内门,今迎者乃至千里,与诸君绝矣,亡复入偃之室」。呜呼!膻者,蚁之所聚也,膻尽则去。趋富贵,恶贫贱,此世俗之所同也,又奚独以为怪?偃既显用,颇能移人主意,故其宾客亦千数,此岂尽慷慨服义,慕高风而来者也?富贵之所趋,贫贱之所弃,有以异乎哉?而偃且谢绝之者,岂得以平生所拂郁,茍快其一时之志欤?何见乎往而未睹其来也!其后被诛,果无一人视,独孔车收葬焉。悲夫!
跋陈少阳奏议 南宋 · 泰州野人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四、《陈修撰文集》卷一○、《陈少阳先生尽忠录》卷七
予观主父偃以直言悟主,汉世宗起见晚之叹。其后建城朔方之议,公孙弘欲沮罢而不能。至偃以齐王事下吏,治无状,世宗欲勿诛,而公孙宏固争,卒夷偃族,则前日之隙也。然偃方贵幸时,宾客以千数。死之日,无敢往视者,独孔车收葬焉。上闻之,以车为长者,未常逮治,则世宗无罪偃之心,终可知矣。且弘之居相位,内深意忌,虽同时贤者若董仲舒,犹且疾之,使相骄主而欲罹其害,况偃辈晚进用事,才出弘右,而数诎其议,宜乎必陷之死地也。则人主有好贤乐善之心,而为害能之臣肆谗巧以挤之者,世岂鲜哉!今观少阳,其始也被召赴阙,是必有悟主之言若主父偃者,既而进言不已,岂公孙弘辈谗嫉妒害者所能容之耶?嘉仲与少阳乃布衣之交,能收殓其尸,俾得还葬,又宝遗帖,使不泯其传,是亦孔车之流亚也。异时嘉仲之名苟达于上,而上无罪少阳之心,安得不以长者归嘉仲哉?
题张外史登善精舍 明 · 袁华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阴森水石林堂幽,六月彷佛如三秋。
高遁何惭孔车骑,旧游还忆董糟丘。
鹤台夜礼紫虚象,凫舄朝回黄篾楼。
愿乞引年餐玉法,颉颃飞佩阆风头。
丁未纪事 其三 明 · 袁华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入参帷幄运奇谋,翼赞功成礼数优。
华盖醉樵周尚父,军营借箸汉留侯。
有身暴露家千里,无骨归埋土一抔。
多少门生并故吏,不知还有孔车不。
读《史记》四十首 其三十二 五鼎食 清 · 张晋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
主父当时何太横,途穷日暮乃倒行。
四十年来阨日久,得路谁能顾身首。
一出拜齐相,其志始毕伸。
沾沾数故旧,毋复入我门。
燕王论死齐王杀,赵王乘间乃敢发。
五鼎食,食无几,五鼎烹,竟族死。
吁嗟乎!
身贵宾客皆从游,身败骸骨无人收。
残魂茕茕泣原野,独有孔车是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