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陈知和” 相关资源
诗文库
陈郎中知和1058年 北宋 · 梅尧臣
 押陌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蔼蔼尚书郎,出为二千石
伯父历将相,兄弟皆烜赫。
前罢永嘉守,民俗遮阡陌。
独将海松归,夸与都下客。
今去乌江边,寂寞空旧迹。
当求虞姬草,无风舞随拍。
城头可旷望,千里波月白。
俱助使君欢,平时遗宋荦本作遣)吏责。
陈绎飞白书碑记嘉祐八年十一月 北宋 · 吴充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九七、《金石萃编》卷一三五、乾隆《偃师县志》卷二八、《偃师金石遗文记》卷下、《偃师金石遗文补录》卷九
臣充友人陈绎丧其母,居于缑氏之野,间使人来告曰:「不幸少孤,今年春,老母以天年终京师,归葬于此。
未几而先皇帝弃群臣,遗制之来,斩焉在衰绖之中,无籍以通,不得与于朝晡之临。
招福寺昭陵复土,不得列于同轨之末。
拊心自悼,閒则抱赐书以泣。
赐书者,嘉祐八年正月先皇帝遣中使所赐御飞白字也,其下宝画存焉。
泣已,则又私自念:君赐如是,虽巾箱之秘,神明所护,非镂金石,不足以久。
贫无以家,唯先墓之庐有置锥焉。
将刊诸琬琰,为不朽之观,俾千万年子孙实宠嘉之,较之夸乡人以组、负遗弓而号者,不犹愈哉!
子状吾意」。
臣辞让不得命,因应曰善。
恭惟先皇帝之德,在臣民,在草木,在鸟兽。
其遗风馀烈,在史官,在宗庙器,在曼世之传。
其在笔墨文字者,特其土苴绪馀。
虽然,听政之隙,不用之于田猎声色而留意藻翰,如是之精,非天纵之圣,孰能与此哉!
陈绎河南人,少取进士第,有名声于朝而善为文。
其拜赐也,方为秘书丞集贤校理,观其意可知其人。
时嘉祐八年冬十一月十日京西诸州水陆计度转运使、兼制置路营田劝农使朝奉郎尚书兵部员外郎、充集贤校理轻车都尉赐绯鱼袋、借紫臣吴充谨记并书丹。
朝奉郎、守殿中丞知河南府缑氏县事、骑都尉陈知和题额。
璇玑观记 南宋 · 何梦桂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五、《潜斋集》卷八
宣授浙西道道教都提点董高士德时,乃至元丁亥秋八月,成璇玑观于之城北隅,于庚寅冬远求记于严陵山人何某,曰:「璇玑观者,盖取北斗魁四星以名也。
斗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
璇玑名者,尊名所以严事也」。
余闻其说而愕焉,谓宜登天游雾,挑挠无极,以藐在野马尘埃之外,若桐柏金庭,青崖碧树,丹霞洞府,碧莲翠杉,而后仙翁客都之,足以栖真灵而辂灵贶。
而此也乃混于九衢车马之冲,万家歌舞之会,榻外市声日夜嚣焉,愚意魁躔景曜未必下临兹土也。
主人勃然起曰:「有是哉!
诚如君言,其何异于刻舟求剑、胶柱鼓瑟者之为也?
君谓璇玑之在天中也,独不照临四方乎?
夫天自北极以距南轴,地自旸谷以入太濛,固孰非璇玑之所运也?
今画地方尺,即具四方,谓北非璇玑,南非玉衡,可乎?
至于一身纵横逆顺,运以斗宿,亦无不具。
吾左肘屈为璇玑,右指信则为杓;
吾右肘复屈为璇玑,左指信又复为杓。
吾取璇玑于吾两趾与膝,则杓上直于顶,左右易皆如之。
吾取璇玑于吾两肩与乳,则杓下直于拇,左右易亦如之。
吾布吾十掌指而左右按之,又举吾足而左右罡步之,皆斗璇玑与杓之象。
吾證一物、验一事,且无适非斗,岂于吾宫独不戴斗乎?
吾推而扩之,斗之所以统阴阳、宰列曜,而又靡不在也。
故斗上戴紫极,营旗柱厨,蕃卫翼翼者,天帝之宫也;
下履阶符,棓(步项反)抢矛盾,芒角濡濡者,三台之府也。
东携苍精,摄提载清,西挟咸池,罕车伏驰,南辂朱鹑,北轶玄武,闲我天驷,丰我天库。
夫如是,则四海平、万事康,皆斗之所以庀天职而亮天功也。
故吾内观形神,见斗于心,外观躔舍,见斗于目,乃至出入起居,皆随寓见斗。
前吾于宋见斗于越,后吾于元见斗于燕,斗盖无在不在也。
今吾之官于斯,以夤事斗于斯,则百雉之城,万井之邑,环周庐而拱之,亦由帝车中运,而庶民之星罗布于外,岁时祷祠禳禬悉于斯,则吾观之以璇玑得名也宜无忝,君奚惑焉」?
余谓天地开辟,至于今不知几变矣,虽天柱或折,地维或阙,而斗居中天,乃亘万古而不移其所,岂若夫物之纵纵而总总者,以随化生死成毁起灭而靡有定极哉?
余固有感于此,辄复因子而遂言之,以彰斯观之徽号,使观与名等垂于无穷也。
德时逮事宋朝,景定臈蜡,以祈雪应,咸淳郊禋,以祈晴应,锡号修真演道法师,职龙翔之祐圣,阶敕补鉴义全真斋高士。
至元戊寅,被徵北觐,承旨祷旱而甘雨澍,祷雪而瑞霙霏,晋号修真通元体妙法师,宣授今官,开元宫都监住持;
寻晋号修真通太极五雷宗教法师,职掌如故。
岁癸未,以母老给告归。
越五祀观成,授其徒杭州路道录陈天锡领观事,钦上命也。
兹将镵碣以告绩,则书曰某年某月某人,而领事者不与焉。
至元辛卯三月既望记。
赠医郭显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小隐嵩阳德时,智能博物物皆归。
笼中无愧狄仁杰,山下常逢台孝威
子细论来生可养,斩新卦得遁之肥。
粗疏谁似嵇中散,幽愤诗成忆采薇。
奉次崔侍中在盈德时答朴书生诗韵 其一 元末明初 · 韩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柳巷先生诗集
前后肤功若泰山,中年身寄水云边。
居民今尚思赤舄,行迹久应生绿钱。
雅意未尝忘在莒,此心难并画淩烟。
谈诗想见当时事,百世知公善事天。
奉次崔侍中在盈德时答朴书生诗韵 其二 元末明初 · 韩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柳巷先生诗集
早识冰清同表里,未应蘖苦异中边。
不为夷甫三窟,宁效何曾食万钱。
六道共承新雨露,孤舟犹记旧风烟。
书沙情味谁知得,忆在江阳日望天。
改过 明 · 吴与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四十应当成德时,中心何更有他岐。
其终也已宜深察,剔拔毋令利暂縻。
寄王大参阳德时公初归永嘉黄柑见贻 明 · 王世贞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但作归人事事堪,永嘉名胜擅东南。
吹笙雅称王乔岭,着屐偏宜谢监岩。
客至风前饶白苎,书来霜后有黄柑
祗愁行乐燕京妒,不怕中山谤一函。
元日。述怀示二子 其二 明 · 李廷馣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四留斋集卷之二
行年六十尚蚩蚩,深愧前脩进德时
惟有渊明言可服,乐天知命复奚疑。
友人从京师来携李坤四秦蜀游草见贻为题稿后四首 其三 己巳 清 · 王又曾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丁辛老屋集卷八
燕颔封侯未可期,关山无恙短檠随。
长鎗阔剑休相诮,或有毛锥报德时
大和斋乾隆己亥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五十五
书斋筑东壁,仰圣藻颜楣。
抚序显象,于人发惠施。
不同识君子,保合训先师。
寰宇登台意,早基毓德时
淮阴侯 清 · 袁枚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小仓山房诗集卷二十五
灭楚身提百万师,知公含笑了无奇。
英雄第一开心事,撒手千金报德时
后彩云曲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光绪己亥,居京师,制《彩云曲》,为时传诵。癸卯入觐,适彩云虐一婢死,婢故秀才女也,事发到刑部门官皆其相识,从轻递籍而已。同人多请补记以诗。余谓其前随使节,俨然敌体,鱼轩出入,参佐皆屏息鹄立。陆军大臣某,时为舌人,亦在行列。后乃沦为淫鸨,流配南归,何足更污笔墨。顷居沪上,有人于夷场见之,盖不知偃蹇几夫矣。因思庚子拳董之乱,彩侍德帅瓦尔德西,居仪鸾殿。尔时联军驻京,惟德军最酷。留守王大臣,皆森目结舌,赖彩言于所欢,稍止淫掠,此一事足述也。仪鸾殿灾,瓦抱之穿窗而出。当其秽乱宫禁,招摇市黡,昼入歌楼,夜侍夷寝,视从某侍郎使英、德时,尤极烜赫。今老矣,流落沪滨,仍与厕养同归,视师师白发青裙,就檐溜濯足,抑又不逮。而瓦酋归国,德皇察其秽行,卒被褫谴。此一泓祸水,害及中外文武大臣,究其实一寻常荡妇而已。祸水何足溺人,人自溺之。出入青楼者,可以鉴矣。此诗着意庚子之变,其他琐琐,概从略焉。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
画栋珠帘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
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
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白头宫监逢人说,庚子灾年秋七月
六龙一去万马来,灵旧帅称魁桀。
红巾蚁附端郡王,擅杀德使董福祥
愤兵入城恣淫掠,董逃不获池鱼殃。
瓦酋入据仪鸾座,凤城十家九家破。
武夫好色胜贪财,桂殿清秋少眠卧。
闻道平康有丽人,能操德语工德文
状元紫诰曾相假,英后殊施并写真。
灵当日人争看,依稀记得芙蓉面
隔越蓬山十二年,琼华岛畔邀相见。
隔水疑通银汉槎,催妆还用天山箭
彩云此际泥秋衾,云雨巫山何处寻?
忽报将军亲折简,自来花下问青禽。
徐娘虽老犹风致,巧换西妆称人意。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
鸦娘催上七香车,豹尾银枪两行侍。
细马遥遵辇路来,袜罗果踏金莲至。
历乱宫帷飞野鸡,荒唐御座拥狐狸。
将军携手瑶阶下,未上迷楼意已迷。
骂贼翻嗤毛惜惜,入宫自诩李师师
言和言战纷纭久,乱杀平人及鸡狗。
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胠箧休探赤侧钱,操刀莫逼红颜妇。
始信倾城哲妇言,强于辩士仪秦口。
后来虐婢如虺蝮,此日能言赛鹦鹉。
较量功罪相折除,侥幸他年免缳首。
将军七十虬髯白,四十秋娘盛钗泽。
普法战罢又今年,枕席行师老无力。
女闾中有女登徒,笑捋虎须亲虎额。
不随槃瓠卧花单,那得驯狐集城阙?
谁知九庙神灵怒,夜半瑶台生紫雾。
火马飞驰过凤楼,金蛇舕舚燔鸡树。
此时锦帐双鸳鸯,皓躯惊起无襦裤(见古乐府。)
小家女记入抱时,夜度娘寻凿坏处。
撞破烟楼闪电窗,釜鱼笼鸟求生路。
一霎秦灰楚炬空,依然别馆离宫住。
朝云暮雨秋复春,坐见珠槃和议成。
一闻红海班师诏,可有青楼惜别情?
从此茫茫隔云海,将军也有连波悔。
君王神武不可欺,遥识军中妇人在。
有罪无功损国威,金符铁券趣销毁。
太息联邦虎将才,终为旧院蛾眉累。
蛾眉重落教坊司,已是琵琶弹破时。
白门沦落归乡里,绿草依稀具狱词。
世人有情多不达,明明祸水寨裳涉。
玉堂鹓鹭愆羽仪,碧海鲸鱼丧鳞甲。
何限人间将相家,墙茨不扫伤门阀。
乐府休歌杨柳枝,星家最忌桃花煞。
今者株林一老妇,青裙来往春申浦
北门学士最关渠,西幸丛谈亦及汝。
古人诗贵达事情,事有阙遗须拾补。
不然落溷退红花,白发摩登何足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