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丁文简公度崇儒之碑 北宋 · 孙抃
出处:全宋文卷四七五、《名臣碑传琬琰集》上集卷三、《宋代蜀文辑存》卷五
皇祐五年正月庚戌,观文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行尚书右丞丁公薨于京师。翌日,乘舆临吊,赐赠物有加,襚以天官尚书章绂一,不御垂拱朝。太常准功行谥曰「文简」。越三月辛酉,克葬于郑州新郑县旌贤乡之原。明年,诏台臣某识其事,以信来世。谨按牒,公讳度,字公雅,开封祥符人。先世家姑苏,徙清河,又迁冀。大王父嵓始壮,会梁、晋怙乱,岁岁扼河相持,避不仕,以公贵赠太保。大父颛,清泰末与仲弟入契丹,及还,乃占今籍。性好学。捃橐中金,尽以置经史,得八千馀卷,筑大室保藏之。时名儒若寇莱公、冯魏公,并游其门。诗书以卒业,晚应三史举,不中第。终焉,赠太师。考逢吉,有节行。章圣在藩邸,与张耆、杨崇勋皆给事左右,增家书至万卷,东朝图记,盖有补助。既而张、杨以攀附寖贵,独引退辞老,授将作监丞致仕,赠中书令。曾王妣张氏、王妣刘氏、妣贺氏,追封卫、韩、鲁三国太夫人。中书令五子,公最少。生八日,目始开。年十一,颖悟端硕,与并时诸生不类,因大启书室,使之纵观。公取数帙,指篇目,问义安在,的的如成人言。及长,能属文,雅好谟诰,遂拟为书命数篇,不错不砻,词气遒然,由是名闻公卿间。祀汾阴之岁,应服勤词学科,擢上第。释褐大理评事、通判静海郡,稍迁太子中允、直集贤院。上践祚,改太常丞。是时大明继临,纯健丕迪,四海面内,仰观功德。公献书墀下:博延经臣,以敷讲道义;增署谏列,以切劘治体;籍荒田垦辟之数,为令佐课效;使流庸自古;限宗属亲疏之别,立补荫名格,使妄冒不作。其言典且正,天子始器之。进太常博士,加绯鱼。守吴兴,民有诉讼者,公问状,拳然坐阁中丽傅,曲直按升,事下吏十无二三者,郡俗大服,牢圄无系。寻为西京转运使。内官督役河阴,暴不循法,叛卒亡命山林凡数百。公选强辩军校晓谕招还之,止坐首谋。太史奏昌陵有异气,非吉祥,须增筑始可厌。公入对:「陵寝所以宁先神,不时缮修,非经义」。乃止。又徙长葛,治单,镇许,人宜之。岁中,授祠部员外郎。代还,以本官知制诰,锡服三品。大河东北占劲兵处,景德前骑兵战讨有功,其后寖死不补,无以厌重边。公首讲马射之法,以全其籍。再迁刑部郎中,召入翰林充学士。元昊反,朝廷议夺官爵,公谓戎狄酋长自古盗名号者多矣,矧夏人萌僭窃心岁且久,削之必不能止叛计,但自损威灵耳。属献谋者言颇异议,遂格。已而贼果赍馀书置境上。时边遽相属,大臣奏事或日旰,诏无给休浣假。公引东晋区区苻坚拥百万众入寇,谢安命驾游适,人心以宁。今丑类跳梁,持柄者过为劳勚,适足使四疆窥浅深,非良算,须一切如旧。叶清臣议制铜兽符给诸路帅领,调发期会,并沿古制。公言:「今昔殊尚,文质异宜,符若一施,伪将百出。胜败所系,可不慎重」?卒罢之。寻兼侍读学士,改中书舍人,为学士承旨。诏狱常用中人充制使。公援唐时大狱皆三司杂治,况申理冤滞,宪台之职,可更委御史。中书制事本,枢密专兵谋,公称:「古之治天下者,其号令本于一。今二府离,军民之算,机会措置,猝有同异,则人心得以疑惑,非国体」。上然之,凡兵戎重务,始许通议。故事,诸部监司及藩镇牧守被命赴职,陛辞日皆召见赐对,至是罢之。公曰:「臣子领外权,以生齿为寄,其畀付固甚重,陛下宜临遣惇谕,勖之条教。奈何德音咫尺,耳阸阸不得闻?非圣人忧元元、与贤者共治之本意」。俄兼端明殿大学士。西师未解,上问:「用人以资与才,孰先」?公对:「平时较殿最,第资考,俾进用有渐,所以循古法而谨常道。若夫釐大务,捍大患,判大疑,则擢才为急」。上顾公在翰林久矣,乃不自为之地,真确厚长者。居无何,谏官或言公请间求用。上曰:「度侍从十五年,未尝一语及私,若安得见说」?因召执政申谕之。庆历五年,遂用为工部侍郎、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禁卫窃发,大臣有素善杨怀敏者,议遣官留鞫禁中。公曰:「肘腋之变,事切宗社,当付外庭,穷索證逮,荡锄凶丑,以正国家典刑。乃欲依违贷罪党邪」?固争之,声色俱厉,及晡然后已。数月,恳请解职,解授紫宸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复改观文殿学士,历刑、兵二部侍郎。合宫均庆,陟尚书右丞。近时政府罢免,例从外职,独公入观中。讲还,即阖门静居,宠辱进退,若不在己。素康宁,一日以疾闻,上亟遣中贵人挟太医诊脉,药未再剂,晏然谢去,享年六十四。悲夫!公坦属疏达,清通敏亮,不喜外饰,率由天诚。读书止究大义,章句解诂,脱略不记。与士人交,初若无崖岸,无畛域;及游从论议,或一言一事,小戾正道,则辞意劲讦,无毫釐假借之色。性忠赤,朝家事典,关治乱安危者,多密疏抗辩,大抵浑浑直致,发于胸中,稽摩隐微,既久乃验。人问之,则避让不自名,往往答以他语。间属奸险惎忮,横启诬诅,虽众谈错出,未尝少回,以合时尚。初,章献皇太后辅政,公铺道前世缘舅家致败乱之迹,撰《王凤论》以献,明白委曲,无所讳忌。岭南欧希范平,公白:「交州虽外臣,自克占城,势颇张。又溪洞诸小种,土域环接,疑有附险连势、阴持两端。广、邕、钦、梧、雷五州之境,所控尤要害,请饬守臣严戍逻,结声援,踵唐五筦之法,以备侵轶」。未再岁,广源蛮大扰南方,如公言。国马数绌,公因启:「苑监古法,非不孳衍,但寓之之令,未能经远。若听天下郡县、牧养之家不登为产力,则四方多矣。夫君民犹一体,民马既足,国何患乎不足」?在中书日,冤人扣待漏院理诉,公缕缕问。或告曰:「丞相亡所诘,己独然,非自安之计」。公默不应。素知兵书,熟本朝典故,前后画便宜,率疆埸间事,语西北犹切。至于军校进补、士伍番戍、堡障废置、营部高下、参综次序,一本祖宗旧制,号称详平。侍经筵,读史传据历代本末,极陈由邪正致盛衰之说,以感悟主意。每经终,及岁时赐与,辄恳恳辞避,且云:「臣与韩琦俱尝在两府,琦护塞尽瘁,臣侍颜从容,岂宜蒙赉,益以重过」?上嘉叹者久之。生平廉畏,自奉泊如,所得俸,稍计伏腊外,均赋宗戚。贫甚者嫁娶送葬,仰公而成,虽疏属如一。晚岁通性理,纷华玩好,抑绝不视。处一室,左右几案,惟经史子集而已。室之外,架二栏,植修竹,日吟诵其间。宾自远方至,坐未既,则访以所过郡邑岁之丰凶,吏之良否,民之苦乐。闻岁丰、吏良、民乐,则衎然如不能胜,其克己忧人如是。朝廷既大享,召群子弟语曰:「昔文正公宰天下仅十五年,及薨,子孙有未齿宜簿者。吾爱之慕之,自今不复有请矣,若等始自策厉」。因著《慎言赋》,以示戒勖。洛中营小园,心念念告老。去章既具草,未上而终,士论深所追惜。公之践历,若吏部南曹、尚书刑部、登闻检院、权发遣三司公事、纠察在京刑狱、管勾祥源观、提举在京诸司库务,皆一领焉。秘阁、秘书省、省刑院、吏部流内铨、审官院、三司磨勘司、通进银台司、权发遣开封府事、南郊卤簿使,皆再领焉。太常礼院、尚书都省,皆三司焉。又为群牧使、河东宣抚副使、契丹生辰使、南郊礼仪使。功臣曰「推忠权诚佐理保德」,阶至光禄大夫,勋为上柱国,爵封济阳郡开国公,赋邑三千六百户、真食六百户。所著诗、论、制诰、奏议、碑颂等,离为七十卷,藏于家。致道雅正,文辞纯致,较汉、唐名贤不少减。又撰录《迩英圣览》十卷,《龟鉴精义》三卷,《庆历兵录》五卷,《庆历缮边录》一卷,《国朝具员》一卷,《编年总录》八卷,《大唐史略》一百卷,《管子要略》五篇,《备边要览》十篇,《寰海后图》,刊定《武经总要》五十卷,《唐书》纪十卷、志四十卷,《集韵》十卷。褒贬义例,得太史公之遗法,美哉!凡三合姓:始娶陈氏,颍川郡夫人,故蔚州刺史赞之孙;再娶吕氏,东平郡夫人,故宰相蒙正之女;三娶张氏,清河郡夫人,故参知政事洎之孙,并先公而没。輤车之西,皆举以祔焉,礼也。子男二人:讽,太子中允、集贤校理;諲,光禄寺丞。笃学有行检,人以世济待之。女二人:长适大理寺丞方安人,早亡;次适国子监直讲杨忱。孙男二人:羲叟、唐叟,俱为太常寺太祝。女孙三人:长适大理评事范宗贤,二尚幼。呜呼,有后哉!君子谓公约以处己,恕以接人,诚以事君。劳焉不自能,美焉不自售,孜孜辅道,始终一节,《易》所谓「立不易方」者,公得之矣。铭曰:
君子履用,以纯诚先。哲人事业,推直道难。二者参立,兹为本原。有美文简,奉之周旋。心坦以毅,行方而坚。章圣在宥,汾脽告虔。巍设科等,大宠俊贤。公试墀下,擢居众前。帝始御极,龙飞于天。健顺丕斡,清明浃宣。公践朝闼,亨涂始焉。灏灏书府,峨峨掖垣。或䌷史法,或代王言。公复古谊,其文炳然。玉署详择,金华博延。时视诏草,日陪威颜。公讲事本,经谋实繁。乃赞万枢,乃参庶绩。推以治体,济之勤力。内重国论,翊大柱石。外探兵钤,绥固疆埸。生也鲠亮,动兮斋慄。不将不迎,不矫不激。不求利权,不取名迹。人其谓何,我则惟一。寖蹈晚节,解还前职。纷乎世华,淡若虚室。里襮胥照,初终罔易。凝神粹和,匽首归没。士伍追范,朝家慨惜。诏俾刊录,庸传行实。呜呼公兮,古之遗直。
大理寺丞陆经可责授袁州别驾制 北宋 · 余靖
出处:全宋文卷五五五、《武溪集》卷一○
敕某:国家制刑之中,率乂于下,俾其畏忌,以自祗饬。尔以词学见称,列在台阁,不能淑慎,贿交于民,白简奏弹,覆验明著。宜从左谪,以示常刑。可。
陆子履见过 北宋 · 梅尧臣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刘郎谪去十年归,长乐钟声下太微。
屈指故人无曩日,平明骑马扣吾扉。
论情论旧弹冠少,多病多愁饮酒稀。
犹喜醉翁时一见,攀炎附热莫相讥。
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 北宋 · 梅尧臣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雷雨初过草木新,汴堤杨柳绿阴匀。
已看画舸逐(据残宋本,万历本作遂)流水,不惜长条折与人。
淮境秋传蟹螯美,郡斋凉爱蚁醅醇。
睢南莫久留才子,宣室归来问鬼神。
醉中留别永叔子履 北宋 · 梅尧臣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新霜未落汴水浅,轻舸惟恐东下迟。
绕城假得老病马,一步一跛令人疲。
到君官舍欲取别,君惜我去频增嘻。
便步(冒校:步字有误)髯奴呼子履,又令开席罗酒卮。
逡巡陈(当作陆)子果亦至,共坐小室聊伸眉。
烹鸡庖兔下箸美,盘实饤饾栗与梨。
萧萧细雨作寒色,厌厌尽醉安可辞。
门前有客莫许报,我方剧饮冠帻攲。
文章或论到渊奥,轻重曾不遗毫釐。
间以辨(冒校:当作辩)谑每绝倒,岂顾明日无晨炊。
六街禁夜犹未去,童仆窃讶吾侪痴。
谈兵究弊又何益,万口不谓儒者知。
酒酣耳热试发泄,二子尚乃惊我为。
露才扬己古来恶,卷舌噤口南方驰。
江湖秋老鳜鲈熟,归奉甘旨诚其宜。
但愿音尘寄鸟翼,慎勿却效儿女悲。
和楚屯田同曾子固陆子履观予堂前石榴花 北宋 · 梅尧臣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堂下一匹郑虔马,栏边两株安石榴。
但能有酒邀佳客,亦任狂花落素瓯。
侍(据残宋本,万历本、宋荦本作俗)女红裙无好色,主人白发自侵头。
欲歌翠树芳条曲,已去洛阳三十秋。
陆子履示秦篆宝(其文曰: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号为皇帝。乃诏丞相斯、(錧,疑当作绾)法度量则不一,嫌疑者皆明一之) 北宋 · 梅尧臣
押漾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
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
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
陆君居洛城,客有来渭上。
曰因农人耕,发壤破古藏。
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
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
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
其后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于君家,徒尔资奇尚。
物以用为珍,异时皆似妄。
闻颍州通判国博与知郡学士唱和颇多因以奉寄知邵陆经通判杨褒(治平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一自苏梅闭九泉,始闻东(续校:一作西)颍播新篇。
金樽留客史(一作使)君醉,玉麈高谈别乘贤。
十里秋风红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涟。
政成事简何为乐(续校:一作还多暇),终日吟哦杂管弦。
奉答子履学士见赠之作(治平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谁言颍水似潇湘,一笑相逢乐未央。
岁晚君尤耐霜雪,兴阑吾欲返耕桑。
铜槽旋压清樽美,玉麈闲挥白日长。
豫约诗(一作书)筒屡来往,两州鸡犬接封疆。
郡斋忆书事寄子履(治平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使君居处似山中,吏散焚香一室空。
雨过紫苔惟鸟迹,夜凉苍桧起天风。
白醪酒嫩迎秋熟(续校:一作色),红枣林繁喜岁丰。
寄语瀛洲未归客,醉翁今已作仙翁。
答子履学士见寄(治平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颍亳相望乐未央,吾州仍得治仙乡。
梦回枕上黄粱熟,身在壶中白日长。
每恨老年才已尽,怕逢诗敌力难当。
知君欲别西湖去,乞我桥南菡萏香。
寄枣人行书赠子履学士(治平四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创作地点: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
秋来红枣压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盘。
甘辛楚国赤萍实,磊落韩嫣黄金丸。
聊效诗人投木李,敢期佳句报琅玕。
嗟予久苦相如渴,却忆冰梨熨齿寒。
奉答子履学士见寄之作(熙宁三年) 北宋 · 欧阳修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
忆昨初为亳守行,暂休车骑汝阴城。
喜君再共樽俎乐,怜我久怀丘壑情。
累牍已尝陈素志,新春应许遂归耕。
老年虽不堪东作,犹得酣歌咏太平。
长句送陆子履学士通判宿州(嘉祐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押词韵第三部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古人相马不相皮,瘦马虽瘦骨法奇。
世无伯乐良可嗤,千金市马惟市(一作其)肥。
骐骥伏枥两耳垂,夜闻秋风仰秣嘶。
一朝络以黄金羁,旦刷(一作发)吴越暮燕陲。
丈夫可怜憔悴时,世俗庸庸皆见遗。
子履自少声名驰,落笔文章天下知。
开怀吐胸不自疑,世路迫窄多阱机。
鬓毛零落风霜摧,十年江湖千首诗。
归来京国旧游非,大笑相逢索酒卮。
酒酣犹能弄蛾眉,山川摇落百草腓。
爱君不改青松枝,念君明当整骖騑。
赠以瑶华期早归,岂惟朋友相追随,坐使台阁生光辉。
与韩忠献王书(三六 熙宁□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四
某顿首:向尝以拙恶应命,深愧唐突。乃蒙不鄙,以之刻石,得子履钜笔,错之佳处,因公胜迹,托附之传,其为荣幸多矣,感惕感惕。某近秋冬以来,目病尤苦,遂不复近笔砚,小诗亦不曾作。心志萧条,但思归尔。承谕脏腹多不调,更乞节慎饮食,酒能少戒尤佳。某一向不饮,遂不复思。无由少侍谈席,区区不布万一。
与李留后书(五 嘉祐三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七
某启:自春气候不常,伏惟摄理清康。前承惠浮槎山水,俾之作记,又于递中辱书,久不为报,盖牵强拙记未成尔。某中年多病,文思衰落,所记非工,殊不堪应命。文辞已如此,不欲更自缪书,亮不为罪。然得子履一挥,尤幸,盖不敢烦公谨真翰也。皇恐皇恐。
与梅圣俞书(一三 康定元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
某顿首启:前谢监簿行,附书问差遣。书去后两日,知审官拟定湖州城中监税,不胜喜慰,然不即走书专报者,意谓敕下自当知。及弓手至,得书,尚云云。始怪何处稽留,至今未到?然今必至矣,不尔,当为督也。俟春入京尤便,但不知何处少留?某自还馆,日夕匆匆,笔研非答书简、写门刺,未尝视。昨夕,子履偶来会宿,联句数十韵奉寄,且以为谑。又有前奉答长句,并录附去,可笑可笑。岁阳以来,风日惨然,土雾杂下,气候不常,万万自重。
与梅圣俞书(三二 嘉祐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
某启:以小儿子伤寒已较,因劳复发,今日锡庆斋会,亦去不得。愁坐,忽得所示,为之豁然。忧煎病患,常以为苦,思效榴花之饮,不可得也。三两日儿子安,圣俞过不惜频,相访借马,若修家又何厌也?三十年前事,信如前生,忧乐不同,可叹可叹。亦约子固、子履,当奉白也。秖候儿子稍安尔。人还,谨此。
与梅圣俞书(三三 嘉祐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欧阳文忠公集》卷一四九
某启:经节,伏惟以时纳祐。昨日早至薛二家,空心饮十数杯,遂醉,归家却与诸薛饮。承见过,仍留刺,何乃烦老兄如此?既醒不遑,无以自处也。节下,外处送酒颇多,往时介甫在此,每助他为寿,昨秖送王乐道及吾兄尔。愚性疏简,人事不能周,然意之所至,实发于诚心。蒙惠简,云有所答,则非也。恐不知鄙怀,故略自陈述。二十二日,欲同子履、和叔闲话少时,先白,恐他有所适也。
答陆学士(经字子履)书(一 至和二年)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五一
某启:使北往返六千里,早衰多病,不胜其劳。使者辈往凡七八,独疲劣者尤觉其苦也。还家,人事日益区区,浮生何处得少休息。承子履在洛甚安,又知来郑书碑,咫尺莫得奉见。独见胜之,备知动止。辱书,益用为慰。渐暄,珍爱。人还,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