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与曾潮守天麟 南宋 · 方大琮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八二、《铁庵集》卷二○
某扫轨谢客,了不知户外事,忽有故旧求书者,窃审开藩凤城,与春俱至,某不觉惊喜曰:岂非韩木己亥岁乎?
何其适相符乎?
韩之后更几甲子,而有本朝之陈文惠
每更一甲子,其偶值者必自誇诩,然不足以当之,当之者大监其人也,忠信足以感异类,则赤子可知。
均之为鳄,驱而徙之与捕而戮之微有间,然皆能使之屏息。
二公之文具在,今将以此验之。
使吏畏威而民怀惠,其为驱鳄也尤大,献纳弼亮,将有光于前二公,是不虚当一己亥矣。
某无补明时,永弃奚憾,犹使之无劳叨廪,此国家仁厚之泽,主上优容之赐,每一食必生惭愧心。
因念与潭府不无夤缘,非独忝联朝好,而受工部之廛,出经略之榜,而先大观文枢使似期待之颇远,今永孤此望矣,因笔辄及之。
仰斗堂记1228年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八、《臞轩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寺正孙侯守潮之期年,重建思韩堂以复陈文惠之旧观,而竭虔妥灵,意有未竟,复营一区,名曰「仰斗」,绘文公之像而祠之。
驰书京幕,嘱某以记。
某窃惟文公以刚方正直之道不行于时,而盛大光明于百世之下。
潮其所治之邦也。
始公以谏佛骨去国,出秦关,过商洛,经绕霤之境,涉乐昌之濒,记驿堠之送迎,感泷吏之酬答,间关万状,甫抵于潮。
突未及黔,首崇教事,亟聘赵子为衿佩师,自出餐钱以优廪饩。
崇孝悌之行,兴礼让之风,视翁于蜀,方兖于闽,力劳而功倍之。
霜钟感召,气类相求,四百年间,魁人韵士间见层出,溯源揆本,实公玉成。
潮人尸而祝之,社而稷之,礼视经祠,罔敢少坠,韩木葱郁为公甘棠,韩山岧峣为公泰华。
异时杖屦经行之迹,埋没于烟岚荒草之墟,必表章而出之。
残碑断碣,片言只字流落人间者,虽庸儒亦知指为至宝。
而有民社于兹土者,顾以簿书期会为急,至于景行前哲,尊尚雅道,或以悠悠示之。
今孙侯为邦,知所先后,新泮水之轮奂,敞四斋之高闳,于仰斗之旁为之翼室,以名胜墨,加龛于壁间,与斗争光,相扶不朽。
非以崇化励俗为心,其孰能之?
嗟夫!
维斗在天,实司七政,其在人也,位辅弼,职枢机。
公以直谏取忌于时,不克致身此位。
然位也者,虽非公所得而致,道也者,乃公之所独任。
大历贞元间,文士相望如繁星之丽天,独以身任道,表表其间,如众星之有斗,以彼较此,所得孰多?
当时与公齐名,柳河东一人耳。
序其文者,亦以五星在天譬之,其文同,其不得位同,其道何如哉?
使公少诎所学以伸其身,上相台衡可坐而致。
浮云富贵,君子羞称之。
然则,公之所存与后人之所仰公者,果在道不在位矣。
潮人德公之深,孙侯慕公之切,窃意堂成之日,侯斋明盛服,帅诸生而拜之,公其亦御风而来下乎?
侯名叔谨,临漳人,名父之子,博雅好修,力行好事,有惠教于潮人,与某为丁丑同年。
既识其颠末,而复系之以诗曰:天有斗兮运帝车,世有公兮握道枢
异端孛彗兮吾道分,公以《原道》一书开其愚。
群邪荧惑乎君心兮,公以《佛骨》一表抵其诬。
维潮壤地褊小兮,盖斗绝乎一隅。
公揭斗柄以照临之兮,隋和簸弄乎月珠。
至今文物鼎盛兮,与中都上国而齐驱。
有美人兮公之徒,为此堂兮置生刍。
公其骑鲸而来游兮,去之四百年其如初。
宝章阁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陆德舆辞免除宝谟阁学士泉州不允诏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五五
德舆:卿昔以天官夕拜代官劝读遗近矣,去而帅闽,七聚之人安之。
属困谗舌,栖迟衡泌,朕既采公论,雪前诬,而焚中山之箧矣。
温陵调守,徒得君重,谓已佩二千石印绶,需函来上,若重于南辕者。
夫民之情伪卿知之矣,卿之条教民习之矣,亟其叱驭,为朕一行。
噫!
自先朝至今,牧是邦者不知其几,惟襄,惟十朋,惟思,惟德秀,其民尸而祝之,朕之望于卿者如此。
陈合著作佐郎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九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六二
士在朝犹玉韫山、珠潜渊,草木为之辉润,其去也则黯然无光。
尔为诸生,已有盛名,既擢上第,学益老,文益工,德益进,太史氏南宫舍人,非尔其谁宜为!
顾使之卷怀而去,士林惜之,朕亦有久不见生之叹。
昔季子来归,《经》为鲁喜;
两生莫致,《史》为汉惜。
擢尔于承明著作之廷,庶几古人烝髦士、进英俊之意。
可。
牟子才宝章阁待制温州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二、《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七一
朕惟东嘉之名郡,择牧良难;
有西清之旧臣,佥言其可。
庸峻阶之陟,以增竹使之华。
具官某经济之英,论思之老。
入而持橐,从警跸于甘泉;
出而建牙,护风寒于采石。
卷舒以道,出处何心。
朕既焚中山之谤书,尔宜得康乐之补处。
列之次对,寘之近畿。
虽需次之小淹,然起家之甚宠。
噫!
望之试冯翊之政,犹待考详;
子牟存魏阙之心,不忘忠爱。
可。
代毛颖谢表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一八、《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七
位冠凤池,乏英髦之誉;
爵班侯国,忽加菜食之封。
沐宠怀惭,摛辞叙感。
伏念臣中山旧族,东土寒生。
昔西伯询刍荛,首往游于周囿;
孝王宾客,复延致于梁园
遂由衣褐之往,获预汗清之列。
居常摹画军国之务,非但驰骋文字之间。
尽挫锋芒,不觉颠毛之秃;
久居掌握,岂胜指目之多。
或诬其就缚于蒙恬,或议其见绝于孔子,或笑武安之头锐,或嘲蒲嫳之心长。
众方吹求,上独拂拭。
屡削牍而祈闲退,每赐札而示眷留。
得于渐濡,庶几直谅友者;
赐之汤沐,岂若恩泽侯哉。
兹盖伏遇皇帝陛下奎璧之光烛天,云汉之章饰物。
嘉臣冰霜励操,素无三窟之谋;
察臣严穴奋身,有非五楼之援。
疏分之异渥,酬执简之微劳。
臣敢不尽心服勤,碎首图报?
上林一枝,今以借汝,亲逢明王之右文
渭川千亩,比之封君,深愧古人之辞富。
匠簿福建参议西山1234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三九、《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一七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罗之幕下,已惭羔雁之特招;
寘彼周行,讵意熊鱼之兼得。
由荐语踰千钧之重,故除书超数级而升。
恩大难酬,人微弗称。
窃以观其为主,古者格言;
问所从谁,士之大节。
持国并州之辟,专以富公;
端叔中山之游,盖依坡老
岂泛莲之云尔,有择木之义焉。
如某粤自童蒙,获亲师匠,每敬仰行己立朝之名节,亦预闻著书讲学之指归。
富贵在天,岂必觊觎于分外;
贫贱玉汝,未尝陨穫于胸中。
久无干子公之书,颇有广《离骚》之作。
属者冰山冻解,寒谷暖回,际统府之初开,念监州之远役,特达剡公车之奏,殷勤移光范之书。
致石与温,首述乌公之求士;
以连易播,次言禹锡之有亲。
其忠厚足以尽师友之情,其诚至足以动君相之听。
叠兹二命,贲此一寒。
然而髦士乃朝廷之清流,元僚号幕府之高选。
钧天之乐,疑梦境之恍然;
参剑外之谋,觉晚途之荣甚。
而况无簿书之丛委,有禄米之优游,曩嗟弗给于一瓢,兹幸可营于三釜。
不图今日,遂获补《南陔》之诗;
岂无他人,未若作西山之客。
兹盖伏遇某官循循而善诱,休休而有容。
始终集大成,固已备圣智之事;
参置至十反,犹乐闻忠益之言。
宜得孝直幼宰之流,俾居邹生枚叟之右。
孰云上介,误采诸生
某取数过多,受恩罔极。
登山置酒,固难陪叔子之风流;
载笔勒碑,或可纪晋公勋业
卓刑部丁卯生日)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五五○、《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二四
(上同。)恭惟某官以黄甲名流,居紫阳补处。
以仁政代暴政,不数罟以取鱼;
视畲民如省民,争解刀而佩犊。
渤海之玺书甫下,中山之谤箧已兴。
有歌咏发乎性情,无几微见于言面。
古调铿鍧于郢曲,高轩领袖洛英
某自顾尪残,
按:下同。
以佛牙付福岩奉安公安二圣寺景定二年七月 宋 · 李曾伯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五七、《可斋续藁后》卷一二
余帅淮东日,有北人刺史楚㺹再自符离来归,到维扬参阃,以佛牙一株,上有舍利三十六个为献,曰:「此是汴京旧宫禁中物」。
裹以盘龙绣帕。
余却而不受,㺹曰:「此又非宝货,何敢伤公之廉?
毋惜受之,供养作福」。
于是勉而受之,乃淳祐三年八月也。
继自丙午归里,一向奉之佛堂
迨过长沙,奉之道院观世音之前。
今首尾二十年矣。
每惟释氏灵牙不知历几百载,经几劫火,至今不坏,此殆非私家所藏之物,宜归之大道场去处,俾奉香火,以福苍生。
公安住持福岩禅师荆襄来访,谨奉之以为公安二圣大如来禅刹之献。
其永镇上流,保祐斯世,为吾君千万岁之寿,为四海生灵无穷之福。
楚㺹元状同往,庶知其自来。
惟福岩禅师作此證明,永留此寺,勿示非人,毋使韩昌黎陈文惠得以议其后云。
景定辛酉七月七日
湖南陈提举合号中山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六、《文山全集》卷六
某犹记乙丑之夏,从江西提干得往来行书。
江阔云空,斗光如水,每怀世道,上下人物,未尝不中夜耿耿。
某兹者恭审奉少府节,驾常平车。
衡岳连云,远挹海山之秀;
天渊丽汉,近垂楚分之光。
原隰春深,旌旗风动,伏惟欢庆。
某前年与公同除郎,去年与公同除节,不才安得追附名胜,自分却立下风。
犹幸时论不磨,得公辈落落参错,使民物吐气,国庶几耳。
相望千里,北斗在天,何时执鞭,写此忡惙。
陈直院维善(一 名合号中山。)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六、《文山全集》卷六
某隃睇紫霄,寅致俪椟,心之精微,敢嗣陈之。
某昨承鹊袍出使,驿骑归班。
尝领庐山下所赐手书,光气垂虹,下照空谷。
抚岁年而如雨,恍河汉之一色也。
中山先生运斤成风,气振策而奔电。
元龙湖海,突兀宇宙,支架明堂。
曲摺万丈光芒,纬国典,华帝制,天下固以为未也。
大明奎璧,执事枢,使士者颙颙,歌仲淹、弼,一夔一卨。
某落落青山,自返吾哺,公朝未忍捐弃,畀之一节,使与衡雁相周遭。
草木吾味,一引手冯翼之,端出缁好。
某始以私计求闲廪,圣恩閟俞,且趣之载道,遂以朔日见吏民,宣德意。
然楚俗尚力抵气,杀人为嬉,抚存而调习之,未易为力。
明公夙昔褰帷,棠阴如屋,五云纬霄,影落衡杜,某为之夙夜愿言。
因谢有祈,临风依溯。
陈直院维善(二)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六、《文山全集》卷六
某顷侍亲抵郡,辄持尺素,专贡紫清,怀今雨之绸缪,望下风而慷慨也。
璧弟来京师,拜夫子之门,黄河、泰、华,天下钜丽之观,璧也所遇多矣。
今天下称文章大手笔,落落可数。
平园西山诸老之风流,散在三光五岳间,日月磅礴,河汉经纬,吾紫微公实当之。
南州之士,仆将帅以听。
某读书涉猎,笔墨空疏。
青山萧然,水上之风犹若意会,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间于故牍中掇拾亲亲长长之说,见于行事。
迩来千里民气,觉稍洽和。
书生不知向方,能终不迂阔于事否?
昔人云:未识意,先感水火流燥,记吾味久矣。
教思无穷,勿替引之。
某岂胜惓惓。
毗山之居不皆也而其所尚友独在遂擅此山予观野纵(周本作径)横陈荆扉半启小舟划(周本作舣)柳下不觉欣然呼渡径入万竹烟霏中山灵颇怪俗客何自来耶因留诗云 其一 宋末元初 · 牟巘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指点山居向那边,闭门花木养风烟。
邻人不馔苍玉束,一一而今欲造天。
毗山之居不皆也而其所尚友独在遂擅此山予观野纵(周本作径)横陈荆扉半启小舟划(周本作舣)柳下不觉欣然呼渡径入万竹烟霏中山灵颇怪俗客何自来耶因留诗云 其二 宋末元初 · 牟巘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山人犹未出山时,风月云烟总为诗。
笑问年来间何阔,此盟应有此君知。
陈提举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三、《陵阳先生集》卷一八
荣被诏声,起将使指。
少府节,悚风采之一新;
祝融峰,净云阴之尽豁。
先声所挟,一道为清。
某官九牧盛名,两科异等。
浑浑灏灏而妥适章句,允谓精能;
本本元元而殚洽见闻,夙称宏达。
自著身于芳润,便策足于清华。
晓候玉堂,奉翰林主人之对;
夕雠黄本,发藏室老氏之储。
设醴藩房,含香儤直。
儒猷小试,为开鹿洞之书;
省户重来,仍补鹤厅之赞。
引舟风急,出岫云迟。
贞元朝士之存,今其能几?
《小雅》使臣之遣,毋乃更迂。
上方以近甸而视遐陬,公其持丰年以报明主。
临封部,立有最声。
恐难淹仓庾氏之司,谅已在文字官之选。
最宜为诰,允属当仁。
人喜福躔,方光临于翼分;
史占奎宿,又入次于紫微。
某未熟父书,岂娴吏治?
但知持己,期无愧于高高;
宁有及人,考惟甘于下下
已上祠官之请,幸逢轺传之来。
十三星在胃南,是为廪廥;
千万间庇天下,尚托帡幪。
陈提举建台启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三、《陵阳先生集》卷一八
夙驰轺传,肇建崇台。
一节星临,顿觉常平之重;
群峰云卷,争看韩吏部之来。
布濩先声。
提封交庆,某官文章尔雅,论议崇𮙎。
海内第一流,自是老斲轮之手;
湖南二千里,乃尚纡揽辔之行。
公不以驱驰上下而为劳,士则谓内外重轻之当计。
长孺,何如拾遗禁闼之间?
太史浮湘,岂若执事从官之内?
恐未容于席煖,行即有以诏温。
歌四牡而劳使臣,毋淹苞栩;
草尺书而诏赞普,趣对薇花
某辱在下风,欣闻上日。
悚观条教,已知籀篆之新;
自附门墙,倘念稽孤之旧。
陈提举 宋末元初 · 牟巘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二五、《陵阳先生集》卷二○
律起二千百,肇应黄钟;
珠连一十三星,有光翠节。
若时亚岁,懋辑迎长。
某官露寒之冰,霞光之绣。
鲁太史,曾书辛日之云;
常平,直是荒年之谷。
上方考八能而明陟,公宜裒五善以径升。
甫对刚爻,即颁温诏。
某属縻守绂,莫旅贺裾。
炉拥蹲鸱,窃自笑懒残之迹;
扇开孔雀,愿即陪供奉之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