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材” 相关资源
诗文库
西塘集序(隆兴二年十月) 宋 · 黄祖舜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永乐大典》卷二二五三七、《皕宋楼藏书志》卷七七
祖舜为儿童时,已闻邑有郑先生之贤,而未识也。既冠预乡贡,始获谒公而谢之,亲承诱诲,因目前辈老成之风,实政和丙申岁也。其年如京师。又八年,窃第东还,则公亡矣。已而从陈直讲国材游,乃闻公出处之详,且得公所为《大庆居士自叙》而读之,有曰:「幽暗阒寂,此正祇鬼着眼处,是以不自欺于方寸」。由是知公平居克己,不愧屋漏,其学一本于诚而已。抑尝验公之所言所行,与夫居乡党、处患难,无一不合于道也,盖有所本而然。初,公在金陵,以《咏雪》诗见赏王荆公,遂游其门。及言新法不便于民,始获谴怒,公终不肯诡随,持论益坚。其笃道有守如此。与王安国议论素合,公坐封事系狱,株连及之,独能慷慨发言,使友人不敢㥾其亲而有隐。其信义服人如此。自为小官,极口论大利害,虽死不顾。两遭窜贬,颠跌艰阨,初无惨沮之容,卜筑岭外,若将终身焉,则其在困穷,不改其操矣。晚岁逢恩南还,徜徉里闬,意趣超然。至于疾病易箦,了无遗恨,尚能哦诗,有「身如过鸟在云边」之句,则又不惑于死生之际矣。公之始末概见于此。声名虽暴于一时,道业不显于当世,君子惜之。若乃发为词章,虽数千万言,特公之馀事耳。公之生平著述类多散逸,公之孙嘉正毫联缕缉,仅得十之三四,其孜孜孝诚、不忍遗坠之意可尚也。学者傥能由斯文以究先生之学之守,诚可为末俗无特操者之戒云。先生讳侠,字介夫,西塘盖其所居之地名也。隆兴二年十月朔日,檗山黄祖舜序。
答陈国材书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诚斋集》卷六四
辱惠长笺,细读皆仁义之言、深博之文也。但见勉以欧阳子,公何不仁之甚!某何罪,公必欲试之以举鼎,而置之于绝膑耶?富者资人,窭者资于人。反顾其家,无宿舂焉,而曰:「我将为发棠之举」。妻妾羞之,国才曰:「何忘于觉民」?不知吾之无宿舂也。觉之之说,某深求之三十年矣,如初也。国才责吾以觉民,不知以觉觉之耶,以不觉觉之耶?指虚廪以告饥者,而曰:「此有粟」。不知夫廪之自饥也,而安能饱人?使听者视而求,求而虚,仁者也则付之一笑耳。不然,指于怒而廪于灾,不焚之不置也。国才曰:「何拒学者于千里之外」?使学者误听国才之言而视焉,而求焉,则吾之虚廪殆矣哉!人心之病莫甚于一私,不易于去而易于留。某尝以为易其所不易,而不易其所易,惟贤者能之。及读国材之书,则又悔此论。且天下佳处,袯襫乎东山之巅,笭箵乎溪水之上,国材以为佳乎否也?否也,国材何取之之亟也;佳也,国材何不以分于我而先焉而擅焉?国材之于朋友,佳者则不分而置人于绝膑,又使人焚其虚廪,而偃然曰:「我仁也,我忠也,我不私也」。其谁敢与国材友哉!今之作人甚难,懦者曰「重」,勇者曰「躁」,泛泛者为「贤」,昂昂者为「矫」,一事未作而群咻至,积毁销骨,其何可当?某孤苦贫病之身,脆弱不足以堪之,秖欠聚徒造作语言,私立名字以召齿舌耳。国材授之以召齿舌之方,而好谓之曰:「可以震六合而响雷霆」。此正季子之鸩叔牙,而曰:「饮此则有后于鲁国」。荷意虽厚,敬再拜以避。
木兰花慢 送陈国材都目 元 · 朱晞颜
押词韵第十一部
拂溪藤香润,缄翠墨、寄深情。
忆月满箫台,春回炎海,驿骑宵征。
相思顿成春梦,恰方州、接武叙前盟。
愧我弓刀分倅,多君案牍劳形。
佳声。
宾佐喜逢迎。
曹局赖经营。
更尊俎谭谐,风襟清旷,逸思纵横。
正好相依晚岁,忽欢传、梅菊已交承。
粗喜分携不远,春来把酒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