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陈中行宣事乐府跋尾 宋 · 张元干
出处:全宋文卷四○○六、《芦川归来集》卷九
往在东郡时,稔闻陈公中行瑰奇倜傥之士,儒学起家,易武阶,守边郡。尝遇至人授以金丹,灵变甚异,且戒曰:「非大厄未可饵」。金人求和,公一旦奉使出塞,不欲以药自随,遽感疾,死外域。今观中行所书便面,长短句凡六解,清而婉,不减唐人风味,盖平生得意语也。议者惜公仙风道骨,虽有大药,竟不闻羽化。然公之亡也,丹之英华亦去,所存者状如石,子孙犹秘之。岂公与丹俱尸解耶?后世歌此词,想见其人矣。
易五赞 其五 警学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六○
读《易》之法,先正其心。肃容端席,有翼其临。于卦于爻,如筮斯得。假彼象辞,为我仪则。字从其训,句逆其情。事因其理,意适其平。曰否曰臧,如目斯见。曰止曰行,如足斯践。毋宽以略,毋密以穷。毋固而可,毋必而通。平易从容,自表而里。及其贯之,万事一理。理定既实,事来尚虚。用应始有,体该本无。稽实待虚,存体应用。执古御今,由静制动。洁静精微,是之谓《易》。体之在我,动有常吉。在昔程氏,继周绍孔。奥旨宏纲,星陈极拱。惟斯未启,以俟后人。小子狂简,敢述而申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八五。又见《濂洛风雅》卷一,《文章类选》卷一七,《文翰类选大成》卷一○九,《性理大全书》卷七○,《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九○。)。
于:右引作「六」。
玉楼春 南宋 · 黄人杰
押词韵第十八部
生申时节书云月。
惊怪玉梅开不彻。
犯寒那得一枝春,要与邦君供胜绝。
可轩有个词清切。
解送双凫朝降阙。
一声声祝一千年,试倩雪儿歌几阕。
故安康郡夫人章氏行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三九、《后乐集》卷一七
夫人章氏,其先建宁浦城人,后徙居秀之华亭。曾大父糈,故赠承事郎。曾祖妣徐氏、周氏。祖柷,故任右通直郎。祖妣孺人吴氏、张氏。考终,故赠武义大夫。妣宜人黄氏。夫人生于绍兴庚申,幼端慧,婉娩听从,动合女宪。父母爱之,誓不与凡子。时中兴右文,崇建学校,侍郎盖公名一家少年,首驰俊声,多士慕向。寻繇舍选登鼎甲,咸谓择对莫宜于公,遂以夫人归焉。既有家,上承姑嫜,旁接姻戚,下御妾媵,罔不顺适,闺门之内愉愉如也。初,侍郎处穷约,而轻财尚气谊,家无馀资。夫人竭力营陔,养具滫髓,问衣佐馂,虽罄奁笥不惮。侍郎得以悉意讲学,从之游者日盛,后多为闻人。侍郎素友爱,自夫人之归,愈无间言。诸姑以孀独来依,夫人尽礼敬,同甘苦,始终犹一日。死,葬之先茔之侧,以便时祀。有妹在室,夫人资送特厚,至损首饰予之。侍郎尝欲舍其孙而官犹子,夫人从臾,不遗馀力。昆弟之孤在左右者,自幼及长,拊育诲化,男有分,女有归,夫人之助多焉。平居自奉简素,周人之急常恐不及。亲旧贫不能自存者,皆有常饩。岁饥,里闾艰食,则发廪损市直,以倡巨室,全活甚众。其仁而好施,积而能散,盖出天资,非勉强饰情以沽誉也。自侍郎即世,夫人理家政井井有条,门祚益大,簪组蝉联,兰玉森列,母孙四世极含饴戏䌽之乐,赐名亚于秦虢,延庆侈于姬姜,寿考康宁,广备五福,世所稀见,人以为阴功淑德之报。嘉定己卯,夫人年登八帙,齿发不衰,精神益壮。族党合贺进流觞,妇孙归侍庆席,数陪宴语,杯酒流行,多至夜分。少壮或欠伸跛倚,夫人整衣危坐无倦容。泾固叹其禀异,且期颐未艾也。子铸持荆襄使节,将力丐归为寿,夫人持书止之曰:「边氛未靖,汝当宣力国事,毋以私废公」。虽严父教忠之训不过此,呜呼贤哉!性冲澹,中年即屏脂泽,释绮丽,日翻《内典》,味禅悦,脱遗世故,死生旦暮之理洞然于中,无一毫底滞。属纩之夕,曾不怛化。甲申八月二十六日,以微疾卒于正寝,享年八十有五。累封至安康郡夫人。子男二人,锐,故朝奉郎、主管台州崇道观。铸,朝散大夫、直秘阁、知太平州。女四人,长从浮屠法,次适中大夫、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兼权兵部侍郎钱仲彪,次适朝议大夫、知通州王伯度,幼以妻泾。孙男五人,溥,从政郎、京西路转运司办公事。淳,文林郎、新监行在文思院门。澄,从事郎、新湖州乌程县丞。涯、渐,将仕郎。孙女七人,朝请大夫、知吉州军州事赵希琴,国学进士郑公绍,朝散大夫、主管建康府崇禧观刘垕,忠翊郎、添差监湖州都酒务赵汝旗,承信郎、新监户部中浦犒赏酒库张师稷,浙漕进士陈极其婿也。次许嫁泾幼子宣义郎、新监建康府粮料院柳。曾孙男六人,似之、仰之,馀未名。曾孙女三人。铸将以宝庆元年月日奉夫人之柩合祔于侍郎之墓,以行实来请。泾视夫人为从母,且子婿也。夫人与先妣实同生年,泾不孝,失所恃踰三十年,不胜风木之痛,每侍夫人,如母存焉。夫人遇泾,亦均子姓。壬午冬杪,泾得奇疾,屡濒于死。夫人不远数舍来视问,忧形于色,至为之祷祠名山,眷眷不忍舍去,恩意笃矣。泾方俟少间,求从容外舍,别甫踰岁,遽隔千古。伤今念往,不知涕泗之横集也。追述遗美,不敢以衰病辞。扶羸执笔,姑叙大略,以备彤史之采访云。谨状。
和陈中行校书 南宋 · 陈宓
押阳韵
老梅抱奇姿,寂寞山之阳。
风月已为友,云水(原误作外)环其乡。
蜂蝶不能到,林深自扬扬。
萧疏谢公墅,淡静午(原误作五)桥庄。
门前有游子,跨马服牛箱。
冲冲自朋往,衮衮不可量。
谁趋雪霜地,竞媚桃李场。
唯誇颜色好,岂寤道德凉。
伟此岁寒植,千载有耿光。
罙高万物表,耻并群花芳。
刚肠逾铁石,劲气侵颜行。
况有至佳实,未熟世已望。
负以黄金鼎,登之白玉堂。
调胹谐众口,隽永讵可忘。
致君高舜禹,美俗归轩唐。
药石神圣主,岂但尉黔苍。
功名满蛮貊,誉处还括囊。
终始不少玷,圭璋更颙昂。
我实爱君厚,祷颂无以将。
所愿进退节,皋夔与疏杨。
遂使见慕徒,夙志惬以偿。
翩翩赠行诗,满袖鸣玕琅。
词翰两清绝,山阴咏壶觞。
么微顾曷称,皦皦在中肠。
持用娱霸旅,籍手拜含香(自注:公兄为郎。)。
吴益谦自牧墓志铭 南宋 · 吕午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一九、《新安文献志》卷八七
新安文风尚矣,至近世程文简公大昌、棣华二吴俯、儆,皆学博才高,文追古作。得其传者,名太学,冠南宫,项背相望,为时闻人。晦庵朱先生又以道学倡天下,户外之屦常满。吾乡秀彦,固有亲炙之者,而未多见,岂以为东家丘邪?文公自韦斋徙居建,徽在万山中,士安所习,不惯负笈远游,往往有闻而知之耳。东阁许兵部文蔚在上庠,刻意斯学,为司成叶公适所知,以上舍解褐,教授于家,静庵吴益谦实为门人高第。益谦讳自牧,世居歙溪南。曾祖某、祖某、父某,皆隐德弗仕。益谦幼敏悟,受业乡先生王令君,便蒙鉴赏。尚书金公安节亦以「年稚文健,未易量」称之。后慕东阁之学,尽弃其学从之游。年十四已有声场屋。稍长俯视辈行,不肯徇流俗,为时文。尝取乡荐,三上春官,辄不利。益谦不以为意,退讲究问辨,益自信其所得。作讲义、史评、杂著数百篇,皆有理趣。执经来学,岁百馀人,有预乡书登兰省者。严陵詹驾部阜民亦师东阁,于益谦为同门友。洎来守新安,首寻访,道旧兴叹,处以学职。四明李寺丞以制与其弟以申,尝先后为郡博士,咸知敬重。由录而正,领袖多士。其文学渊源如此。益谦事亲孝,居家俭,谨以处身,和以待人。救灾恤贫,为宗族里党所信爱。诸父将分异具载书,益谦愿受数少者。比书上,县令疑其不均,必致讼,后竟无辞。新安人士日盛,岁贡额极狭。端平甲午科举有诏,益谦率士友告州申朝廷,员得增二。丙申颁履亩之令,州委举职议,益谦奋笔乞减免,寻获旨住科。此其行义大略自学问中来也。益谦于所居号「静庵」,又创堂辟轩曰「风月」,曰「青紫」,皆自为记,发明动静之旨,浴沂之意,格物之学,为时贵有识所称许。晚记《可轩》、《亦足轩》以示训家庭,皆非苟作者。益谦经史淹该,旁通百氏,尝自营「乐哉」之丘于大富山,窾奇偶二室以俟息焉。又为屋以寓守者,扁曰「伴游」。且书其棺之簟曰:「歛手足形,枕簟之安。原始反终,是为达观」。一日蚤作,命子若孙来前,曰:「尔曹立身行己之道,平昔言之熟矣。生死之理,真同梦幻,吾将逝矣。其以明年十月九日吉辰,奉吾柩藏之,毋忽」。言讫而逝,实嘉熙丁酉四月二十日也,享年七十有七。娶程氏,先卒。子男四人:长起莘;次起宗,继从叔后;次起蒙、起黄。女四人:适进士程诚、进士胡希孟、进士方子回、进士谢炳。孙男应辰,业进士。孙女五人,适进士汪铨、进士鲍鉴,馀尚幼。曾孙男仝寿。诜诜未艾,是必有能昌其学者矣。起莘等从治命奉襄事,前期具行实来求志铭。每念益谦与其弟益钦,俱以文行高月旦评,号溪南二吴。某学晚无师,独二难一见,以为可语,遂为忘年友,文场灯烛同之。某偶先登,既而益钦以不克成卒,今益谦又以不克成卒。成不成何足计?顾前辈零落殆尽,后生莫见典刑,感今怀昔,为之陨涕。谨叙而为铭。铭曰:
大溪之南,爰伉其门。大富之山,聿新其坟。师友渊源,不坠斯文。经训菑畲,贻厥后昆。
真州分司记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三、《敝帚稿略》卷四
地不爱宝,宝藏兴焉。有土此有财,货财殖焉。厥今东南,宝在煮海,利权总在白沙。以其号为淮海一都会要冲也,出于斯,纳于斯,敛于斯,散于斯,其来无尽,其去无穷。前隶仓台专司,制之在外,固已多历年所,后归检阅分司,制之自内,昉于淳祐四载,其为数加夥,其为任增重矣。官守之所治,宜有公廨;司存之所掌,宜有公库。顾乃十馀年间,尚阙如也,殆类《丰》失所居而受之以《旅》者。然则非有旧贯可仍,难以何必改作言矣。取诸《大壮》,易以栋宇,岂非其时乎?然患未有财也,于是分司赵寺簿汝證与知郡徐大卿有功合词请于朝。今大丞相惠国谢公慨然从所请,为之捐十八料公楮二十二万八千三百有奇,且就淮东总所给木植价钱六万八千二百有奇。财可用矣,患未有其地也,于是相分榷厅旧址可以为廨,又别贸易数千丈可以为库。地亦定矣,乃选工与材,悉用其良,授以规画,协力兴作。执役者日二百人,人人公雇之,厚过于私家;物物公买之,值同于市价。真有不扰而办者。故以公廨之一新,则为门庑、厅堂等凡三十馀间,戍卒、胥吏莫不分列有舍,总以大门,俨如也。以公库之一新,则为土库、厅廊等凡二十馀间,中间点阅编排,藏贮官钱,莫不布列有位,周以砖垣,屹如也。外为别屋,又四十馀间。若南濒大河,则造河亭船埠以便商贾;西有水港,则接东边旷土以远煤燎。上而待宾有馆,下而牧马有厩。正厅之西,建书院三间。书院之南,建薰风一堂,以为公事应酬之暇,藏修游息之所。傍开水门,列小红桥,前为月台,起见山楼。桃柳梅竹,杂然前陈,群山众水,灿然在目。楼之前,又有曰可轩,盖几于尽得一州之胜,而无一不可人者。夫以公廨、公库既一时具备,前所未有,而赏心乐事又随地创见,各有佳处。以盐事与商贾交易之场,而超然景物之美,又有以自适其适焉。盖其清不绝物,通不同俗,抑所谓迹似与世相浊,而独其心追古人而与之游者欤?经始于宝祐之二年之夏孟,落成于是年之冬季,仅八阅月耳。而总为屋大小九十八间,且内而器用,外而舟楫,无一不周密而备具。远近争先快睹,为之心开目明,其亦焕乎其盛矣!夫寺簿以书命某为记其事,某不能文,又念不可辞,乃为之述其本末如此,而窃叹曰:天下事无大小,惟在有志与才,无不可为者。惟无志则苟且偷安而不肯为,无才则因陋就简而不能为。若寺簿则才志绰有馀裕,所至颖脱以出,何事不办?岂徒如唐人以缮修而得能名者哉!若夫盐居天下财赋之半,在唐已然矣。然时则宫闱服御、百官禄俸皆仰给焉。今则不然,特供军饷而已。词正而不失义,用公而不及私,法宽而民不告勤,价平而商不告病,使民旅相安而军国自足,斯尽美矣。寺簿处此自有道,闻之岁入视旧五倍,非常人之所能与,亦非予之所能知者,故弗赘及云。
为古艾郑子刚赋可轩 其一 宋末元初 · 陈郁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未赴功名且钓船,忽勤王事即貂蝉。
丈夫出处随时变,须卜此心然不然。
为古艾郑子刚赋可轩 其二 宋末元初 · 陈郁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不容不办屋三间,出即扃幽退隐闲。
我蔽一言君记取,黄扉未必似青山(同上书页三三六三)。
游温陵得未第之士四人作四爱诗 赠来叔泰来 南宋 · 王迈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一部
清源吾爱陈来叔,紫帽家声蔼月评。
苦学心能通造化,择交足不出门庭。
人知长宋名先弟,谁识子由文胜兄。
听取搢绅传好语,可轩后有两魁星(自注:可轩校书为乡先生。)。
潘氏可轩 南宋 · 薛嵎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可人居此地,称此可轩名。
力学倘无倦,终身集大成。
言辞寓深浅,权度要分明。
体认工夫到,何妨缓作程。
丙辰吟 宋末元初 · 刘黻
押词韵第十七部
熙宁岁丙辰,海内厄安石。
庆元岁丙辰,伪学禁如织。
宝祐复丙辰,衣冠堕荆棘。
龙蛇数云恶,郑玄炳先识。
诸生不齰舌,投荒诚予职。
鸺(原作鹡,据明抄本改)鹠号屋头,鼯鼠搅床侧。
云集肤已粟,日出汗欲赤。
瘴疠半南州,可轩靠神力(自注:崇宁间,司谏江公望贬南安,寓宝界,作经藏。)。
所寓乃略同,苍苔共岑寂。
丙辰自丙辰,焚香且读易。
蔡模易集义序 南宋 · 赵汝腾
出处:全宋文卷七七八○、《庸斋集》卷五
易之为言,在太极先。羲、文作,周公、孔子述,凡更四圣人矣。其为书也广大悉备,岂直象辞变占而已哉。《左氏》载《易》占法,特其一耳。盖《易》可施于卜,而非专主于卜也。善言《易》者莫邃于濂溪;善传《易》者莫精于伊川。《通书》曰:「万物资始,诚之源也。乾道变化,各正性命,诚斯立焉。元亨诚之通,利贞诚之复」。又曰:「思者圣功之本,吉凶之机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知几其神乎」。又曰:「不善之动,妄也。妄复则无妄矣,无妄则诚焉。故《无妄》次《复》,而曰『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濂溪之旨,伊川得之,即阴阳屈伸往来阖辟之妙,衍而推之于人事,举错酬酢之间,拟议变化之际,曰随时变易以从道也。四圣人之蕴,具于是矣。当是时,书出而门人有泄天机之语。伊川自谓止七分,盖谦辞也。朱文公因公用享于天子田,获三品等辞,遂有《本义》之作,曰某彖占当如是,某爻占当如是。近世学者遂一切以卜筮视《易》,而不知文公预忧之矣。其《原象》曰:「程演周经,言尽理得,弥亿万年,永著常式」。其《警学篇》曰:「在昔程氏,继周绍孔,粤指宏纲,星陈极拱」。其推程氏之《易》极矣,其训学者至矣,岂专以卜筮言哉?文公之高弟蔡西山尤通于《易》,尝授其子节斋,节斋授其犹子觉轩,今觉轩《集义》所载是也。《集义》宗主程、朱、杨、吕,参之家学,间又附以己见,于《困》卦言小人之困君子,适足以自困;释《艮》卦彖辞之止为闲邪,释爻辞之止为圣人之止,是皆儒先之所未发。大抵发明义理,不专主占筮也。鲁国男子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若觉轩者,可谓善学文公者。觉轩之子湛然曰:「是书先君犹未脱藁」。予曰:「义理其有穷乎?天假觉轩数年,其书又不止于此矣」。湛然将刊而传之,俾予附名篇端,不得而辞也。
题忠悯公送婿邢得昭归婺女诗后 其四 南宋 · 徐木润
六言诗 押先韵
仲方主和忝祖,知孝朋奸辱先。
却是北山有后,可轩论奏凛然。
同顾德光陶公辅饮唐良伯一泓清可轩夜归作 明 · 靳贵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六十七
清可亭中待月迟,风光疑是影蛾池。
一尊兴与陶元亮,三绝人怜顾凯之。
华烛摇心分暝色,薰风吹爽入吟髭。
归来不尽追陪意,梦里犹𢋫席上诗。
题春可轩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八十七
东园乃希至,至亦赏溪堂。
近砌芜铺绿,围堤柳窣黄。
名禽弄笙管,新水满池塘。
可矣春光到,惜阴益不遑。
清可轩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四
山阴有佳处,况是路恒经。
望若栖岩壁,到原具户庭。
三春节先报,四季草常青。
底事坐因久,欣于悦性灵。
春可轩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九
今夏初揽景,流阴信逝波。
砌花红琐碎,庭树绿骈罗。
池静鱼无跃,林深鸟有歌。
春光可人处,付与不知过。
清可轩率题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二
迤逦转山阴,岩轩耐可寻。
屋中藏峭壁,阶下俯乔林。
且慢问芳意,雅宜摅静吟。
泐成新旧句,孰是去来今。
题春可轩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四集卷三十五
春可于何可,訚然总惬情。
风和与日丽,柳暗更花明。
画意随心写,诗裁触目成。
乐同农父处,润土起新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