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宋故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志铭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
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始以孝闻于州闾。
及仕,从(下缺九字。)立于时,无所屈□,举有明效。
其声烈表爆天下人之耳目,虽外夷亦服其重名。
朝廷士大夫达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呼之为公(下缺十字。)其县邑公卿忠党之士,哭之尽哀,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相属也。
公讳字希仁庐州合肥人
天圣五年进士甲科,初命大理评事、知建昌县
时皇考刑部侍郎家居,皇妣亦高年,乐处乡里,不欲远去,公恳辞为邑,得监和州税。
和邻合肥,皇考、妣犹不乐行,遣公之官。
(下缺二十五字。)终养
积数年,皇考、妣继以耆终,公居丧,毁瘠甚,庐墓终制。
□服除又二年,方调知扬州天长(下缺三十二字。)割牛舌,盗即款服。
进丞大理,代还,知端州
岁贡砚,前守率数十倍取之,以其(下缺三十三字。)□还(下缺九字。)东排岸司,裁数月,御史中丞王公拱辰援唐制,乞增置御史里行,遂拜公监(下缺三十一字。)当选将练兵。
国任宰相,系时安危,当取天□□议,凡十数事。
时边郡有(下缺二十六字。)深然(下缺十字。)河北河东所籍民兵,以户上下,故多隐□,如约李抱真之法,以丁(下缺二十六字。)治□矣。
选使契丹国
虏中神水馆之□舍,传有凶怪,人莫敢居。
前此数日,有三驺入其间(下缺二十八字。),为京东转运使
未几,改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府西路转运使,诏许朝觐。
既辞(下缺三十一字。)包拯陕西,当得金紫,亟令赍赐,行次华阴,受服焉。
河北路,未行,擢为户部副使
尝奏事,上(下缺二十九字。)持政之仁暴,惟在薄赋敛、宽力役、救灾患,慎行三者,则衣食滋殖,黎庶蕃息矣。
上深然之。
皇祐二年(下缺二十八字。)承祐贪暴不法,公力疏,褫其宣徽使南京留守,以散节为许州兵马都部署
典祀明堂恩,迁兵部员外郎(下缺二十四字。)景灵宫,同群牧制置,□领四使,群议汹汹。
公与同列及御史偕上极谏,事未即改,疏复连入,遂罢尧佐宣徽景灵宫(下缺二十五字。)其忠恳,因定□后妃之家不得任二府职事。
又写上魏郑公三疏及条七事,其论□奥,深补于时。
四年,进龙图阁(下缺二十三字。)无事时用不馀,请移屯内地,以省大费,事寝不报。
至是,复陈其数,欲诸州才足城守外,屯泊之兵□俾还营,或散处垒(下缺二十一字。)之患,议者复谓戍兵不可骤损,则可训练曩所置义勇十八万,教义勇以秋、冬三月番休按阅,补以糇粮,岁费不过屯兵一月(下缺十七字。)甚明。
上意向之,大臣议不合,乃止。
数月,徙高阳关路都部署安抚使、知瀛州
自讲和契丹,北边为无事,守将以宴嬉馈遗为称职(下缺十九字。)
约其经用,罢公钱贸易。
籍一路吏民所逋负、积岁不能偿者十馀万,尽奏除之。
以丧子,丐便郡,得知扬州,旋改庐州
公性严毅(下缺十二字。),莫不□服。
刑部郎中
至和二年,坐保任非其人,降兵部员外郎知池州
明年,还旧官,徙知江宁府
俄召归,进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
(下缺十六字。)却不得径至庭下,因缘为奸。
公才视事,即命罢之。
民得自趋至尹前,无复隔阂。
有讼贵臣逋物货久不偿者,公批状俾亟偿,贵臣负(下缺十五字。)置对,贵臣窘甚,立偿之。
中人有构亭榭盗跨惠民河壖表识者,会□诏书,废墀便河壖庐舍,完复旧坊。
中人因言地契如此,公命(下缺十五字。)丈馀,得河壖表识,即彻毁。
中人皆服,遂坐□官。
尝有二人饮酒,一能,一不能饮。
能饮者袖有金数两,恐其醉而遗也,纳诸不能饮者(下缺十三字。)曰无之。
金主讼之,诘问不服。
公密遣吏持牒为匿金者自通,取诸其家。
家人谓事觉,即付金于吏。
俄而吏持金至,匿金者大惊,乃伏(下缺十五字。)理检使
公之总风宪,法冠白□□立,□然有不可凌之势。
其所排击,曲中理实,怀阴邪之机牙□敢妄发。
至于时事,多所建(下缺十字。)使提点刑狱,以职事御史府自举属官;
谏官、御史不避二府
荐举之人,待制以上得至执政私第;
损休假之日:皆自公发之。
理检例为空名,及公(下缺九字。)咸为□正。
四年,除枢密直学士、□□□使。
异时管利柄之臣概以丰财为意,公所莅职,常急吏宽民,凡横歛无名之入,多所蠲除,剖析裁量,转虚为(下缺八字。)计□旧库务所须官物科于郡县,贾增数□□费称是。
公为置官场和市,民无科调之扰,物无虚直之耗。
剑南酒户岁入□布四十馀万匹,甚患其(下缺五字。)用之□□十馀万,吏员失官缗帛,触罪罟,械系或数□□,不能自存,或逃亡远地,其□□公皆释之,与为期以输,率如期至。
三部诸司所举吏承前判(下缺七字。)用,公悉得当举之官□□□得自举。
六年,迁给事中,充三司使,数日,迁拜枢密副使
公之举止,以义以正,达于几微,敷奏明辨,屡引大体,裁国论之当(下缺七字。)(下缺六字。)假于人,正色昌言,时望弥洽,上所倚重,体念备至。
七年五月己未,方视事,疾作以归,上遣使赐良药。
辛未,遂以不起闻。
车驾(下缺十二字。)才五岁,上顾见,惨怆久之,谕左右曰,包拯公(下缺十一字。)御寺傍,吊赐交至。
公幼则挺然若成人,不为戏狎。
长弥勖厉,操守(下缺八字。)交游□□书无所不览,至于辅世康民,致君立节,可以训臣人之失。
(下缺七字,)为国家事,词严气劲,件析明白,闻者莫不竦然服从。
(下缺十二字。)时尝令典客张宥雄州新开后门,诱纳亡叛,探(下缺十五字。)也。
假令雄州欲刺知此事,自有正门,何必侧门(下缺六字。)为言,本朝岂尝问涿州开门耶?
虏意沮,不敢复言其(下缺九字。)(下缺八字。)使,每以平□科输□□厚取于民,或水旱之灾(下缺七字。)田租必改动之,裕于民而后已。
广平两监牧地占邢、洺、赵三州民田万五千顷,多濒漳水(下缺七字)
民得自占,岁入得粟六十馀万。
群牧司复视其(下缺七字。)奏言:为政夺民膏腴为不牧之地,非仁厚之意。
诏以还民。
庆历初范宗杰奏榷解州盐,官自置场,列置县所鬻之。
转盐诸郡,吏承其役,破产者不可胜数(下缺六字。)
议者皆言其非。
诏公往视,且经画之。
公请复通商旧法,迄今为便。
又奏罢秦陇所科钭谷造船材木数十万□□□所赋建河竹木亦数十万(下缺十一字。)司专得天下逋负。
公承诏除数十年追胥未入者,总一千二百万。
公虽甚疾恶,至人有□□推以恕心故其□严而无(下缺八字。)君子(下缺九字。)前朝名臣。
既没,其嗣亦陨。
公少为筠所知,及亲近恳请以筠族孙为其嗣之后,丐还田宅,从之。
公言治乱兴衰之迹,与人论辨(下缺十七字。)公守法持正,敢任事□,凛凛然有不可夺之节,盖孔子所谓大臣者与。
前后奏议为十五卷,皆援据古谊,究□时病,□德者之言。
公曾祖(下缺十二字。)氏追封荥阳郡太夫人
祖讳士通,赠太子少傅
祖妣宣氏,追封冯翊郡太夫人
皇考讳令仪,赠至太保
皇妣张氏追封□阳郡太夫人
初娶(下缺十一字。)郡夫人
子繶,太常寺太祝,先公卒;
綖,五岁儿也。
天子念公之忠,录綖为太常寺太祝,及官其族子若孙(下缺六字)
女适陕州硖石(下缺七字)
国子监主簿文效。
以公之薨,朝命效为保信军节度推官,俾护丧归。
即以嘉祐癸卯八月癸酉日,葬公于合肥县乡公城里。
铭曰:
□□□□公(下缺七字。)德行□躬。
竭力于亲,尽瘁于君。
峻节高志,凌乎青云。
人或曲随,我直其为。
人或善容,我抗其辞。
自始至终,言行必壹(下缺二十三字。)
公。
忧国□□,视民哀恫。
念虑所至,声乎无穷。
维仁能力,维义能果。
大奸必摧,不顾细琐。
大义□发,每(下缺二十六字)
止,能大其职。
弗克远图,昊穹胡啬。
维公逝殁,圣主咨嗟。
多锡秩物,厚抚其家。
都人感怆,及乎□□为臣(下缺十四字。)万□□□。
惟令名之皎洁,与淮水而悠长。
按:安徽省博物馆藏拓片。又见《包拯集编年校补》第二六○页,《安徽大学学报》,一九八○年第二期。(卢茂村供稿并校点)
耶律氏灭亡表(代童贯宣和七年二月 北宋 · 王云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
昨遵奉睿训,措置边事,抚定燕山府涿、易、檀、顺、景、蓟州河东路
先取朔宁府武州,与大金计议,交割云中府路州郡,已获定约外,契丹旧酋僭称天祚,自前年窜于夹山之北,稍稍宁聚,借助邻国,欲谋再举。
小番小斛禄之属,凭藉声势,潜有结约,窥伺朔武新边。
去岁八月,陛下躬授睿算,令臣驻兵河东,以时措置,完整武备,以逸待劳。
贼兵犯边,前后斩获甚众。
至今年正月契丹旧酋离夹山,与大金迎敌,接战兵败,引馀众走窜,南来朔武对境小䩴䩮处藏泊,遣人赍伪诏敕招诱归附新民,又手书文字通耗,欲来归朝。
臣依奉睿略,务敦大金信约,却不受。
移牒大金西南西北路都统所,照牒藏泊去处。
仍遣河东都统李嗣本领兵捍边,劄下沿边统制官等,不得妄有招纳,日久整龊兵马,为必取之计。
旧酋初欲南来,先遣杂类并边劫掠,累次为朔宁府武州、太山宁化军将佐杀败。
探知沿边军兵甚盛,回徨涕泣,遂于二月十九日昏夜北走。
至二十七日,准大金西北西南北路都统所牒照会,称昏主二十一日已自出首前来。
此盖两朝通欢所致,牒臣照会。
李嗣本统制官军兵斩获小番杂类四千八百五十一级。
内有首领王浑庞、提点刘忠廉等二十三名,皆是小䩴䩮下总兵用事杰黠剽悍之人,并已枭首。
刘庆等十四名,皆是旧酋帐前腹心任使,招兵聚众之人,亦皆就缚。
夺到鞍马器械牛羊等无数,焚荡巢穴,积聚粮草净尽。
契丹耶律氏今已灭亡者。
肃将天威,仰伐功之善继,布昭圣武,致敌国之自亡。
坐縻八部之酋,曾无一镞之费。
事光典籍,欢叶神人。
尝观三代以来,因考四夷之事。
猃狁匪茹,盖尝乘中国之微;
匈奴最强,不过用单于之号。
蠢尔白狼之裔,昔为赤狄之雄。
当五季八姓之扰攘,招九貉五戎而臣属。
自为正朔,僭用名称,混穹庐左衽于燕云,为封豕长蛇于代魏。
当天下合为一统,而帝命式于九围,尚狃涵容,屡形猖獗。
稔恶每闻于躬蹈,寒盟不自于我先。
王旅徂征,取遗民于涂炭,胡骑奔北,返故地于舆图。
惟是大酋,窜居穷漠,裒散亡之杂虏,仰资助于黠羌。
既投戈于丰胜之间,遂移帐于朔武之北。
阴遣宵鸠之党,规摇日靖之民,意在疑师,言称寻好。
臣仰遵朝算,申饬边封。
遣间种类,以破辅车之谋;
移文邻邦,以为犄角之势。
弥缝隘道,俘馘名豪,既南窥而路穷,遂北奔而夜遁。
虚弦可落,遂投欲毁之巢;
涸泽无馀,难逃不漏之网。
委仗纷纭而山积,效牵合沓而鼎来。
既毕天诛,永除人患。
昔汉人伐虏者百六十载,乃获郅支;
唐兵出塞者数十万人,方擒颉利。
已足申威于方夏,至今垂耀于史编。
未有计出万全,役无再籍,用远交近攻之策,成一举两得之功。
惟盛德无以复加,非至神孰能与此?
恭惟皇帝陛下诞敷舜德,遹骏文声。
九功之叙惟歌,既敉宁于内治;
七德之经兼用,乃申敕于外攘。
曷尝乐此金革鏖战之劳,盖亦兼拯夷夏倒悬之急。
遂灭抗尊之虏,兹为不世之功。
恭念章圣澶渊之师,仁皇增关南之币,祖宗为民而隐忍,臣子许国而忿捐。
仰惟如在之灵,未置侮亡之念,逮至今日,遂集大勋。
上符艺祖惩艾之谋,克绍神考忧勤之志,乃成宗社稷之大庆,深契天地神祇之夙心。
臣猥以疲癃,误膺国任
效师干之力,居惭显允之壮猷;
告经营之成,永愿对扬于令闻。
通信守徐侍郎 南宋 · 吴儆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六、《竹洲集》卷六
备官泽国,尚远及瓜;
摄吏泉台,将欣敛板。
三釜及亲之幸,二天期独我之怜。
辄输悃愊之私,仰布起居之问。
某官弥文华国,厚望端朝
德义可尊,发强刚毅足有立也;
名位至重,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自摧偃月之堂,荐擢昂霄之干。
紫荷奉橐,皂盖分符。
本末源流,足国任货财之计;
中和宣布,邻邦传乐职之诗。
虽寿王久厌于承明,而汲直宜居于禁闼。
积中外践扬之望,为左右辅弼之储。
伏念某顷起闾阎,叨居庠序。
大小殆逾于百战,往来几阅于十年。
月积毫釐之勤,岁有尺寸之进。
上舍占一优之等,复南宫居十子之间。
一命青衫,仅脱齑盐之苦;
双亲白发,顾艰菽水之羞。
钟官鼓铸之司,广幕吏分临之职。
尚稽除授,猥使摄承。
虽曰时乎为贫,安能久居此也;
若乃食焉而避,独不愧于心乎!
幸今所摄之司,乃获焉依之地,傥有锱铢之效,少酬升斗之佣。
荆州之楼,敢言非于吾土
晋公之驾,恐即觐于神京。
族叔国任墓志铭1200年冬 南宋 · 陈傅良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八、《止斋先生文集》卷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
傅良逮事诸伯叔父,于叔父行以长者称,公为最。
聚族为学也,于辈行齿宿而才壮,公为最。
晚各务庄重,择交,虽一笑嚬不苟,亦公为最。
公,德人也,而竟不仕。
娶朱氏,良配也,无子。
作室奉母,门巷深靓。
升其堂,如无人;
窥其户,吟诵琅然者,公燕私之所也。
间肯一出,独过吾庐,时时以「从子某宜后我」为寄,今宗洙是已。
淳熙之十二年二月十日午夜来见速,至则息浸微。
某请故,公曰:「子从吾叔母取筦钥。
付吾儿」。
夫人哭方悲,亟出筦钥复命,则公瞑矣。
公侍母之暇,退即书案。
夫人执家政,不以米盐烦其夫。
自一匕撮,公鲜知其出入有无也。
妇德多啬,一夕从顾言,无趑趄意,课佛书,或施舍焉,终其身。
呜呼!
公诚知家事与母孰重,故听于夫人。
夫人亦诚知家事与夫孰重,故听于子。
是皆宜书。
而公,德人也。
淳熙十有四年十二月壬申,葬于屿山之阳,属傅良之官,未及刻其隧。
夫人以庆元四年十二月十九日卒,享年七十有六。
宗洙以六年十有二月丙申合葬于公兆,于是并书之。
公讳方中,字国任
世次语在公圹志中。
宗洙今为太学免解进士。
女一人,适朱克勤,早卒。
男孙二人:怡老、瑞老。
铭曰:
惟亲其亲,必利其嗣人。
刘氏夫人墓志铭嘉泰元年十月 南宋 · 曾丰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九一、《缘督集》卷二○
吾州之刘,诸邑不一族也。
有名馀者,庐陵族出也。
以其先德未著,强为善,月稔岁熟,天委之顺,夫人生焉。
自稚靓庄,稍长,言容工视姆所道向之,揉习为淑。
在父母侧,柔色怡声,似不能言者,见谓蹈女道。
长而归诸钟君子友,以事父母者事舅姑,微缺礼,见谓蹈妇道。
幸子友有仁,族姻礼宾有不赡,无告乏意,揆力取逮,乘而赞其决。
阃以内,事无钜细整如也,见谓蹈妻道。
与子友颜行配处如初接,无间言,见谓蹈妯娌道。
冢妇以下归,教谨有初,未始苛责以备,咸得其心,起敬起爱,见谓蹈姑道。
知教子美事也,乃心渠渠。
师友至,不必子友,躬令治具,衄挥皲掌不辞。
见其子岳秀、明远、明扬、明大、明允,率教知方,挟所业第于庠序,官累见录,寖有文声,归则子友合辞,勉以远者大者。
业未卒间,子友卒。
卒哭,勉以卒业,勿孤父志,贻未亡人羞。
诸子奋激,益自淬励。
庆元戊午大比,诏上孟仲姓名天府,三季待辟应试,乡里荣之。
三迁之教,与有力焉。
见谓蹈母道。
行将以子贵,一疾竟不起,盖嘉泰改元七月癸酉也。
享年五十有九。
十月乙酉,合葬于子友之圹。
女适进士张国纪。
国俊、国杰、国傅、国任、国保、国伟、国侨
女孙八:长受进士廷圭聘,未归;
馀幼。
有以临桂簿公迪功郎欧阳士龙所状行谒铭者,读状云然,槩之理,宜铭之。
曰:
刘室之女,钟馈之主。
阃域雍雍,户门俣俣。
谁氏无子,谁子有五?
迁之义方,作宾于王。
盛哉窦,行矣齐芳。
夫人有死,夫人死而不忘!
戴夫人墓志铭 南宋 · 孙应时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三、《烛湖集》卷一二
吾乡馀姚,有古君子曰高府君国任,笃学信道,及登和靖尹公、思斋高公之门,力行所闻,穷老不衰。
其子公亮和叔,师事诸葛公诚之,从淳熙间先生长者游,咸嘉其志业。
于是四明沈公叔晦称之于父翁丰公叔贾,丰公方为其甥戴氏择配,遂以妻之。
府君曰:「吾雅不愿与俗子为姻家,乃今吾子得婚师友间,果协吾志」。
戴氏勤约端静,奉舅姑惟谨,姑甚爱之。
府君生理素薄,而收恤孤遗,用不给,戴氏辄贸服珥以进,无吝色。
府君益喜曰:「真吾家妇也」。
久之,舅姑殁,佐其夫执丧,哀慕不懈,竭力治葬,家益落。
攻苦食淡,人有不能堪者,戴氏怡然自若,勉其夫曰:「士当固穷,勿以妻子衣食故自凋其志气」。
和叔多出周旋诸贤间,或历月弥年无内顾之忧者,以戴氏善处贫也。
夫尝得异疾,戴氏日夜调护,不解带者累月。
平居相宾爱,未尝有违言。
天资明淑,有达识,每曰:「死生祸福,理之也,岂足乱吾心哉」。
既得疾而卒,如其素,实开禧乙丑九月八日也,享年四十有五。
一女,在室。
戴氏父讳朴字彦嘉,衢之奇士,慷慨善谈兵。
隆兴初,或荐诸朝,俾乘驿佐王权军,未至军败,归,上书乞斩叶义问,以谢淮泗之民,斩臣头以谢义问,不报。
和议成,再伏阙论宰相汤思退等不忠,宰相怒,欲捕治之,脱归妇家,幅巾杖履,自肆山水间,然未尝一饭忘国雠也。
既卒,惟此女六岁,已能不胜其哀。
初,丰公幼脱北难,依戴君,克自立,故深德君而甚怜此女。
戴氏涉书,传习笔札,凡所长,未尝衒于外。
处不窥户,终身不妄言笑,语及父,必哽噎涕泣。
嗟乎,为子为妇若此,虽古烈女不过也。
天之佑善,宜锡寿祉,而茕茕以生,悁悁以死,夫家屯厄,嗣续未立。
呜呼,天乎?
何为然欤,不亦重可哀欤!
和叔将以次年正月某日即所居之菊坡葬焉。
和叔,槔师也,知戴氏为详,义当铭。
铭曰:
奇士之女,名郎之甥。
克顺克慈,允淑且明。
恬居窘穷,等视死生。
哀世莫知,慰以斯铭。
王槐城序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六、《巽斋文集》卷九
国用分教古洪,借其姻家吴氏舟以往。
吴氏舟峡所造,盖送太守还者也。
国用登舟,予送之。
国用视所携具,不能称舟所容之十一,而悔曰:「予何为借是!
予川行五百里尔,而篙师棹卒之费为钱六十千」。
又惧舟之太轻,反以取危也,则取凡重滞之物实之而后敢行。
予谓之曰:君独知借舟也乎?
官亦借也。
物以舟载,犹志以位行也。
世之王公大人志不足而位有馀者,甚于君之借舟几倍矣,而未尝自顾所有不能称位所容之十一也。
君舟之虚费,君自任之而悔,彼位之虚费,国任之,民任之,彼岂有悔也乎?
彼又岂惧位为人不称而反以取危乎?
故愚以谓道足以福天下然后不可以无公相之位,泽足以被郡县然后不可以无守宰之位。
借彼之官,行我之志,不可以非所借而借也。
如君者借舟则已侈,借官则已廉,以君之而收科十有四年,尚方再为郡博士
郡博士名虽尊,所职不出乎诸生之课试,其于千里政教之大者了无与也,然以其借之廉也,故旁观为君屈而君无愧。
愿君遂以借舟推之,益拓吾之所行,而不使他日有虚位,且不以虚费累国与民如今日之于篙师棹卒也。
位与人称而不取危也,虽贵极人爵,可以若固有之,而孰以虚借罪君乎?
虽然,尚有说以进君。
舟以载物也,既登陆,虽量容万斛,吾不顾矣。
世岂有爱舟而不忍舍者,位以行志也。
志以行,舍位而去之,古贤皆然也。
后世则有得位而不肯释者焉,何哉?
彼不识劳逸也。
量容万斛之舟虽安,吾以行川故用之,孰与吾平地宫室环堵而尤安也。
贵穷人爵之位虽尊,吾以行志故藉之,孰与吾不愿乎其外者之尤尊也。
士有行而至欲得位也,犹其欲得舟也,在舟劳,舍舟逸矣。
然则他日幸而志行,轩冕犹足久恋乎哉?
噫!
君方为郡博士,而予言及此,亦可谓早计也夫!
历代圣母图赞 其五 太任 清 · 沈德潜
 出处:归愚诗钞馀集卷五
国任氏,殷之诸侯。
生有仲女,来嫁于周。
王季配,德行聿修
有身胎教,中正和柔。
诞育圣子,在母不忧。
在母不忧,灵异蚤识。
太王爱孙,欲传季历
伯仲潜行,季也得国。
揆厥所由,母教在昔。
思媚周姜,后先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