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周瑞节铭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三、《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二、《玉海》卷二○四《辞学指南》
维周王抚万邦,征不庭,旁作迓衡,治定制礼。谕志以使,遣使以节,制节以瑞,重命令、昭德信也。若稽《周官》,掌节有职,行人攸达,厥制惟六:金有虎人龙之别,竹有旌符管之异。都鄙货贿,曰角曰玺。胪分殊事,用各有宜。惟时邦节,琢以良玉,庸辅王命。珍圭召守,牙璋治兵。谷圭七寸,和难聘女用焉;琬圭、琰圭九寸,治德易行用焉。典瑞辨其名,玉人著其法。康成释经,兼述五者,谓之瑞节。想夫井里之璞,禺氏之珍,追琢其章,虹气孚达。张旃濡辔,肃将明指,执而致命,拭而展币,燀威彰信,风动霆行,文告义征,罔敢不率。觐圭贽宝,胪凑群辟,钦我王度,如玉之纯。十有一岁,则命广行而达之;和难弗辟,则与调人而执之。远扬迩昭,德鬯礼洽,皇虖美哉,其守邦国之大宝与!内史过曰「瑞节以镇之」,秦西乞术曰「瑞节以结好(《聘礼》「圭缫九寸」,康成亦以为瑞节宜在铭典,匹休嘉量。敢为补亡之辞,曰:)」。
于皇时周,王度如玉。宣昭义问,函夏砥属。节传四驰,法式鼎新。侯角侯玺,或竹或金。皇皇者华,有严遣使。追琢虹璞,犆名曰瑞。守以掌节,达于广行。玉人裁模,典瑞辨名。瑟彼珍圭,镇安方国,召尔封守,惠尔艰阨。七寸锄牙,起旅之璋,和聘有圭,谷文孔彰。群辟承德,时聘岁觐,曰琬九寸,要结好命。彼不庭方,慝行未除,判规之琰,乃谕乃诛。咨尔玉人,所宝惟信,来旬来宣,圭璋其闻。宝不踰把,光溢周原,以瑞等邦,式礼莫愆。轶汉虎符,异鲁龙辅。舜玉汤球,参美前古。侯氏奉璧,蛮方献琛,不令而行,佩我德音。瑞虽有五,王心惟一。钦哉肤使,视此瑑刻。
寄太白古林首座 宋末元初 · 释云岫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道个青山常举足,先师死后过长庚。
善财不是门门现,只要南方佛法行。
答太白宗藏主 宋末元初 · 释云岫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寄我新诗富且优,松涛二十里飕飕。
老来自觉舌头短,每见长篇不敢酬。
口占 宋末元初 · 叶李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四部
如今便一似麻糊,也是人间大丈夫。
笔里无时那解有,命中有处未应无。
百千万世传名节,二十三年非故居(非故居 「居」字辍耕录(陶氏影元刊本)作「吾」,似胜。)。
寄语长安朱紫客,尽心好上帝王书。
辍耕录:中书右丞叶公李,宋太学生。上书诋贾似道公田关子不便,专权误国。似道怒,嗾林德夫告公泥金饰斋扁不法,令狱吏鞫之,云:「只要你做一个麻糊。」公即口占一诗云云。遂遭黥,流岭南。及蒙恩放还,与似道遇诸道,以词赠之云:「君来路,吾归路,来来去去何时住?公田关子竟何如,国事当时谁汝误!雷州户,崖州户,人生会有相逢处。客中颇恨乏蒸羊,聊赠一篇长短句。」
纪梦 宋末元初 · 叶李
押庚韵
宋时豪士石曼卿,帝命作主芙蓉城。
我才比石万无一,半世虚负狂直名。
年来似有丧心疾,荐共引鲧辜苍生。
天诛未加公论沸,日夕惟待鼎镬烹。
何哉异梦出非想,忽遇仙老谈真情。
谓予夙是文昌相,漏泄轻举遭弹抨。
帝令谪堕饱忧患,且使两足蹒跚行。
追思善步不可得,飞升妙术矧敢轻。
当时廷议祇如此,汝悔当复惟相迎。
稽首老仙谢慈悯,臣罪当死天子明。
久之寂灭一大乐,斲棺待尽无他营。
老仙笑许汝可教,引领直上朝玉京。
通明大明二宫殿,林木蓊萃阶瑶琼。
芙蓉烂熳锦欲似,帝皇锡以主殿名。
赋诗奏谢九拜起,玉音嘉奖傍观荣。
痴人说梦聊一快,我独知命不少惊。
只恐才非曼卿敌,相见惭汗应如倾。
从今闭目需帝召,玉楼续记时当成。
儿孙自有儿孙福,与农报国须勤耕(宋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卷上)。
癸辛杂识:叶亦愚右丞辛卯八月初四日夜,忽梦老人曰:「汝前为文昌相,坐漏泄天机遭谪,能悔过,当复职。」引之至通明、大明二殿,俾为主殿之职。于是赋诗四章以谢。及觉,仅记其一云云。于是作诗以纪其事云云。明年壬辰二月初六日卒。
送莆田班尉舜玉 其一 宋末元初 · 刘将孙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养吾斋集卷六
宇宙犹容此士奇,江湖坐叹此生违。
扬州旧日名书记,塞上中年勇布衣。
对酒醒狂豪气在,倚楼意赏壮心非。
何当著我东西屋,笑傲风尘也息机。
送莆田班尉舜玉 其二 宋末元初 · 刘将孙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出处:养吾斋集卷六
剑客三年叹索离,眼明初见便知希。
相从已觉十年晚,忽别俱持一笑归。
匹马短衣鱼计得,残山剩水鹄身微。
寄书漫有临分誓,正怨江闽雁自稀。
答无功岁暮见寄 宋末元初 · 宋无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豆秸灰动拥垆天,品字煨残榾柮烟。
诗草病多删枕上,眼花书久废灯前。
老依萧寺僧留宿,相对蒲团夜不眠。
筋力渐衰馀习在,梦中去趁暗门船。
《元诗选》:《翠寒集》冯海栗序作于延祐庚申,时子虚年已六十馀矣。此诗颔联云云,当是其暮年手自编定者。其《啽呓集》小引称至元丙子中载叶李、赵孟頫事,当是后至元所作。而《鲸背吟序》曰至元辛卯,则前至元也。为附记于此。
送叶亦愚 元初 · 魏初
五言律诗 押删韵
向在诸生列,孤危斥老奸。
今逢太平日,咫尺拜天颜。
尽已都俞际,无心用舍间。
钱塘八九月,秋色满吴山。
送罗子有奉亦愚右丞之丧归杭 元 · 陈孚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风沙万里一征鞍,短帽疏(一作朱)髯泪未乾。
广武山川空阮籍,长平宾客只任安。
故园有梦鹊(一作鹃)声急,大厦无依燕翅寒。
江左故人如见问,为言灯火客金銮。
读西台恸哭记(留梦炎叶李俱以宋臣仕元贵显方凤吴思齐与谢翱同隐终身不仕) 明 · 何乔新
押词韵第十五部
北风怒撼龙舟覆,十万貔貅葬鱼腹。
庐陵魁辅死燕山,颈血化为原草绿。
当时门下多俊材,鸟散云消那敢哭。
裂冠毁冕彼何人,俯首穹庐食雠粟。
辕门从事抱孤愤,芒屩潜行严濑曲。
肯随留叶立新朝,甘与方吴卧空谷。
溯风直上千仞台,采采溪毛荐寒渌。
歌残楚些招不来,萧瑟寒飙振林木。
仰天长恸天亦愁,山鬼惊啼猿踯躅。
冬青树下频往还,泪眼摩挲望天目。
凤逝龙亡王气消,日暮惊乌止谁屋。
褰裳几度濯江浔,尚恐尘污涴吾足。
帝曰巫阳汝下招,促驾青虬归玉局。
铙歌骑吹世空传,月表未成竟谁续。
毅魄虽埋神不没,仙游想在文山麓。
相逢握手共欷歔,细论兴亡泪如掬。
浮云倏忽风中烛,忠义千年有馀馥。
岿然荒冢钓台东,我欲乘风奠醽醁。
三弟舜玉六十 明 · 顾璘
五言律诗 押豪韵
仲兄官未罢,爱弟寿仍高。
白首违琼树,青山落布袍。
乡评元独重,酒兴近谁豪。
却恨埙篪会,无因附尔曹。
遣兴和三弟舜玉 明 · 顾璘
七言律诗 押豪韵
三月馀寒散缊袍,夕阳行药过东皋。
金花抱雨松枝重,紫箨穿云竹笋高。
远蹑烟霞逃世网,细吟风月调朋曹。
春来病骨殊轻健,尽日登山未觉劳。
和舜玉春日偶题 明 · 顾璘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小园泉石占清华,竹坞松堂静不哗。
悬薄护寒藏橘实,曲池𣂏水灌兰芽。
缁衣老衲时求饭,纱帽幽人共煮茶。
门外东风摇五柳,居邻閒拟似陶家。
寄和三弟舜玉六十自寿 其一 明 · 顾璘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壶头空老伏波公,款段乡园羡尔雄。
隐者风流高物外,诞辰家庆正天中(馋五月也)。
身强阅世初称寿,诗好逢人不讳穷。
俯仰乾坤俱白发,趋庭犹记两儿童。
寄和三弟舜玉六十自寿 其二 明 · 顾璘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紫气青牛远度关,华阳近在秣陵间。
久怀松坞同烧药,且喜丹砂已驻颜。
脩竹林深春酒缘,棠花楼晚布衾斑。
优游群从追欢地,应笑衰翁独未閒。
寄和三弟舜玉六十自寿 其三 明 · 顾璘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閒身爱向醉乡眠,百亩唯营种秫田。
尽有莺花娱胜日,不须牛酒赐高年。
园开涉趣常携客,志在逃名莫问天。
王衍元憎阿堵物,床前聊免积馀钱。
寄和三弟舜玉六十自寿 其四 明 · 顾璘
七言律诗 押词韵第十四部
鸿宝传来石枕函,悬壶久矣脱尘凡。
紫霞自酿山中酒,青鸟时通海上缄。
万事虚舟何解怒,一官腐鼠不生惭。
吾今苦忆林泉好,为剪秋荷制短衫。
吏曹判书赠领议政谥文简李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出处:月沙先生集卷之四十四
我圣上即祚之初。徵召耆哲。以彰鼎新之政。时则有若芝峰李公。杜门畿村。上首起之。数年擢为冢宰。且将相矣。一日公公退。暴风疾殆不兴。公之季子大司成敏求上疏。言臣兄圣求方任全罗监司。乞递职归救父病。上悯然许之。驰遣宣传官。谕令母待代急归。且命御医诊治。药饵悉出内局。踰月竟不起。戊辰腊月二十六日也。讣闻辍朝。吊赙祭有加。明年二月。葬杨州西山先兆次。太常议谥曰文简。以二子从勋。追赠领议政。兼带如式。按状。公讳睟光。字润卿。芝峰号也。李完山国姓。恭定大王子敬宁君谥齐简公讳𰨅。公之五代祖也。高祖讳稙。牟阳君。曾祖讳承孙。仙槎君。祖讳𥙿。河东君。世以宗籍受封。考讳希俭。始由科目显。其季父神堂君讳祯。无子子之。忠荩事两朝。历扬中外。卒官兵曹判书。后以公之从勋。赠领议政。妣文化柳氏。封贞敬夫人。淑哲贤明。有士行。以嘉靖癸亥。生公于长湍之衙舍。生有秀质。端悫异凡。判书公钟爱特甚。不烦提诲。吐口成章。一日令作雪诗。对曰。庭前有月松无影。槛外无风竹有声。闻者惊以为神童。十六。中进士初试。华闻弥大。己卯。判书公捐馆。哀毁逾制。服阕。又中初试。时栗谷主文柄。见公制。奖诩不已。许以状头。壬午。登进士。乙酉。捷别试选槐院。戊子。荐入史局。自奉教例升典籍殿中。庚寅。历正言、户、兵曹佐郎知制教。差圣节书状官。还拜黄海都事礼曹佐郎。复自正言。选入弘文馆。为副修撰。移司宪府持平。用荐拜吏曹佐郎。公不喜驰逐名途。白沙李公深相敬服曰。今世之士。绝意荣进而得铨郎者。李某而已。俄因事罢。即叙为校理。还吏曹。壬辰倭寇至。中外大震。适罢官居家。庆尚防禦使赵儆。辟公为从事。旋念大夫人在堂。谓公独子。当免从军。公以为平日食君禄。图报之谓何。卒有难。乃欲规避耶。即谢大夫人。驰至岭外。随防禦使。前后交战。未尝不在行阵。朝廷叙公为修撰。久乃闻大驾西播。大夫人避兵北地。又防禦使与湖南官军合阵败绩。公独立干戈中。君亲阻绝。方寸已乱。而裁以大义。匹马奔问龙湾行在。即拜副校理。九月。控疏乞访老母存亡。上教曰。变后北关。声问不通。李某可充使号。宣谕德意。兼察本道事情。遂差宣谕御史。踰岭抵明川。得拜大夫人。是时北路被奸民煽诖。争先款贼。杀长吏据城邑。拘执两王子。道路阻梗。变且不测。公驰入军中。制檄文谕以逆顺祸福。闻者感动。反侧革心。义旅益奋。一路大定。癸巳。复命。三拜持平校理、献纳、历弼善掌令执义。上劄条陈十弊。随驾还都。庶事抢攘。辞令沓委。到手急就者。多资于公。甲午。参鞫逆贼宋儒真。锡厩马。承宣缺命。并拟资未准。超拜同副承旨。升至左副。常兼承文副提调。乙未。拜右承旨兵曹参知。丁外艰。丁酉制除。拜右承旨大司成。差分户曹。管饷湖南。即日拜辞。上察其羸毁。特命勿遣。以进慰使朝京。戊戌。还朝。五为左右承旨。三为礼兵参议。己亥。拜吏曹参议。时搢绅倾轧。西崖柳相、完平李相。相继去位。公陈病自免。历兵曹参议大司成大司谏。群小百计挠公。至投无名书。公不为动。控辞有曰。贤相去朝。国事日非。遂递。辛丑。再为副提学。考校古文周易。又与儒臣同校周易谚解。连有锡马之命。诏使顾崔之来。选差都司迎慰使。道病递还。宣庙册继妃。礼多简省。公上劄请行庙见一节。癸卯。拜谏长兵议副提学。校正史记纂。又赐厩马。拜吏曹参议。时相欲以无赖子侄。骤通显路。公持之不许。群臣上请尊号。公独不肯。积不安。力丐外。得安边府使。以病罢还。丁未。叙牧洪州。逾年弃归。庚戌。宣庙祔礼成。以都承旨进加嘉善。为礼曹参判。连拜谏宪长。皆即辞递。光海世子服章未降。差奏请副使。使旋加阶嘉义。拜大司成副提学。光海用术士李懿信言。欲迁都交河。召宰臣杂议。公率堂僚上劄。斥其妖诞。言虽不用。事遂寝。光海追崇所生。遣使请册命于中朝。公上劄极论其非礼。不报。癸丑。再除都宪。皆不拜。时尔瞻等嗾死囚起大狱。杀永昌夷国舅。囚系先朝耄彦。斥逐殆尽。将谋废西宫。公义不染迹。逍遥散秩。以避祸机。四年中。一拜大司成同知成均馆事。强起一谢而递。至丙辰。出为顺天府使。躬率以教。民悦而从化。竖穹碑以颂清德。秩满乃归。敛迹畿庄。默坐蜗室。盛暑不开户。家人唯闻警欬。拜大司成、兵曹参判、诏使迎慰使。皆不就。光海举公及崔瓘、郑晔名。教曰。秩高宰臣。当此主辱之日。偃息郊畿。无意陈力。人臣之道。果如是乎。公疏陈病惫不任状。壬戌。又举公及郑晔名曰。一切不仕。未知其故。并令招集。备局启请令代言。恳谕招来。观察使申文劝驾。势甚敦迫。祸且不测。公不少挠。暂至京即还。癸亥反正初。拜都承旨弘文提学大司谏、吏、工曹参判。甲子适变。上南狩。舆病扈驾。还迁大司谏。用其劳。进阶资宪。制大妃王册文。特加正宪。四拜大司宪。历左右参赞同知经筵春秋馆事工曹判书。上劄陈懋实十二条。缕缕万馀言。人以为中兴第一封事。上优批略曰。所陈无非至言格论。嘉卿爱君忧国之诚。敢不服膺力行。丁卯。奴贼猝逼畿、黄。三宫移驾江都。世子受委南下。上命老病朝臣任便随往。时公之长子以政官。名在分朝。次子为养。方任林川。所亲多劝公往南。公毅然曰。人臣一息尚存岂。敢避危就安。遂赴大朝。拜大司宪。时贼退。百度草创。后进多务纷更。公常言天下本无事。遵先王而过者。未之有也。今屡经丧乱。人心靡定。当持宽恕。傅以平法。不可扰也。还都。再授大司宪、知中枢府事、左右参赞。戊辰。拜吏曹判书。公素不喜权柄。恒戒盛满。至是三辞不获命。则上章乞解者凡五。而圣意益注。公曰。吾以职死矣。遂扶病就职。恢贤路社倖门。疏郁滞清品流。尤以考绩为重。人不敢干私。位著一新。舆论翕然。公兼局无多。同僚瞯公不赴政。循例除公为惠民提调。盖以公多病。几以便医药。公连劄恳辞。得递乃已。即此亦衰世罕见。及疾革。谆谆口中语。恒以未即释重为疚。应受雇直。戒家人无纳。持操之洁。不变于死生之际又然也。公天分自高。不待师承。清明在躬。志气精诣。庄重温雅。不露圭角。少好观书。诸子百家。无不领略其宗旨。晚悉屏去。专精圣学。尝著学戒以自叹曰。一落科臼。遂为文字所误。虚度半生。思欲洗涤旧习。以求向上工夫。而日暮途远。难望有成。是知进德修业。须在早年云。戊辰元日。著自新箴曰。人苟得新。虽老维新。老何由新。维学能新。遂以是年观化。人始知公平日省治之功。至老不懈也。常曰。简以制烦。静以制动八字。终身服膺云。论议正平。不事交游。人不敢加以标榜。虽世论乖张。危机屡发。而公自超然于文罔之外。一室图书。整襟端坐。终日穆然。未尝见其惰容。虽家人孺子。亦未尝加以亵语。恒谓人之处世。遇多少逆境。苟为所动。殆不胜其苦。唯当物来顺应。不为所役。本源澄澈。微澜不起。外虑不入。梦境不烦云。性又明审。裁鉴精到。人邪正言是非。事后当成败。瞭然如烛照。无毫发差。世业本清贫。贤夫人又弃世。家益旁落。而性俭素。泊然无所嗜好。食无兼味。坐无完席。衣见故絮。处之晏然。人有服美者。怃然不乐。人亦自愧引去。遇寡姊如事慈。抚养诸侄。备尽恩义。亲党之穷无告者咸归焉。公一生沈潜。翰墨自娱。文出六经。诗学盛唐。冲澹雅丽。自成一家言。门路既正。深得作者之风。十年闲废。著述甚富。凡遇无聊不平。必于诗发之。三聘上国。吟洒不倦。尝与安南、琉球使臣。遇于帝京。虽重译不通。同文相感。见公之制。无不称颂。珍庄归国。家诵户咏。诧谓日本被掳人曰。你知朝鲜有李芝峰乎。其诗见赏于海外如此云。所著诗文三十二卷。采薪杂录、读书录解、警语杂编各一卷。秉烛杂记、剩说馀编、升平志各二卷。纂录群书五部二十五卷。芝峰类说二十卷藏于家。夫人安东金氏。都事大涉之女。淑哲端庄。配君子无违德。生于丁卯。卒于乙卯。得年四十九。公悼其早殁。摭嘉言懿行。自为志而藏之墓。墓在西山。与公同茔。举二男一女。男长圣求。吏曹参判。次敏求。右承旨。俱以文行为世名臣。女适承文正字权儆。参判娶舍人权昕女。生四男二女。男尚揆、同揆。女适承文正字李一相。馀幼。承旨娶同知尹晖女。生二男一女。男元揆、重揆。女适申昪。权儆生三男。跻、迹、趾。既葬。公之二孤以状属余曰。凡与我先子。交而有文者。惟子在。敢徼惠一言。以不朽吾先子。噫。余之交公将五十年。自布衣至卿相。初持一心。白首莫逆。恒务晦敛。耻于近名。用若不欲尽其有。言若不能出诸口。而及观其发施于事者。其才有不可及。其义有不可犯。其守有不可夺者。斯固天得。而得之学力者尤多。九原难作。吾谁与归。遂为之铭曰。
惟气之灏,惟质之美。
公禀其全,粹然不滓。
养之以恬,积其和平。
如春之温,如玉之贞。
发为文章,焕乎风猷。
试之经济,学与才优。
色举危朝,超然机阱。
蔚际昌期,终始自靖。
槩公平生,稽古之力。
鼎席词坛,朝望咸属。
盛名之下,能全者难。
存顺没宁,益见其完。
惟不大施,施之于辞。
曷云不施,双璧在兹。
漳州木棉庵怀古 清 · 赵翼
出处:瓯北集卷三十一
快事千秋一拉胁,我为天下杀此贼。
木棉花底血流红,血红花红共一色。
忆昔平章正少年,夜游灯火满湖边。
门高戚里连宫掖,朝倚长城奠海埏。
勋名盖世誇援鄂,暗许金缯有成约。
归去翻矜却敌功,福华一部书韬略。
正当北国造基忙,留得南朝处堂乐。
是时黄阁倚天开,葛岭初旸改旧台。
五日都堂班绝席,百僚文案禀钧裁。
买田供馈边军费,增饩牢笼太学才。
多宝阁成晨蹑屐,半閒堂静夜传杯。
威行玉带重泉取,权劾金舆大祀回。
以去要君天子拜,暂归葬母太皇催。
廿载湖山纷绮绣,不堪炮打襄阳透。
围城久绝蚍蜉援,相府方酣蟋蟀斗。
事急仓皇再出师,横江战败难遮覆。
溃兵旗乱唤谁应,逃将舟回呼不救。
昔人曾耻言和议,谓是偷安无志气。
到此翻思秦会之,乞和未必非长计。
早知诺责召邻兵,悔不盟书输岁币。
有诏师臣误国谋,山阴小吏正怀雠。
愿充押伴炎方去,狭路相逢南剑州。
捧诏来呼贾团练,巾车去盖无呵殿。
杭歌嘲客夹途多,闽檄逐人传帖遍。
已问吴潜何故来,况堪叶李重相见。
当年意气压公卿,今日仰看丞尉面。
黯黮江清不肯投,犹恃国恩延一线。
漳寺乔柯荫碧穹,老拳于此逞英雄。
虽输王著挥椎早,已胜施全刺刃空。
笑指木棉花树下,破铜山贼有奇功。
可怜此树无端辱,长使游人访遗躅。
一样投荒故相来,累侬不作莱公竹。
著花亦将呼丑枝,息阴或更比恶木。
风声夜半似号冤,老树精啼非鬼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