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赵滋”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周伯范墓志铭 南宋 · 楼钥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攻愧集》卷一一○
周氏为四明望族,不惟名宦相继,而前辈源流其来也远,孰不欲仕?
惟周氏之仕者多以壮年退休,有四休堂,则家风可知。
明今为庆元府,周氏世为鄞人,居城中西湖十洲之西。
君之高祖告,赠正议大夫
曾祖师厚,登皇祐五年进士科,娶范氏,文正公之女,忠宣公之姊也。
仕至朝散郎,任荆湖南路转运判官,赠银青光禄大夫
次子曰锷,元丰二年登科,娶胡氏,右丞宗愈之女,两娶王氏,翰林学士觌之女,又娶陈氏,正言伯强之女,仕至中大夫,才业尤高。
尝以忠愤上书,遂陷党籍。
又以外家妻族皆一时名公,俱在奸党,动辄拘碍,以经世之才,仅知南雄小郡,贤士大夫多痛惜之。
仲子讳渊,亦有家声,仕止右儒林郎,娶俞氏。
君即儒林之子也,讳模字伯范
性敏悟,承家世之传,幼笃志于学如成人。
济南刘寿夫游,又学书于睢阳济甫,有楷法。
年才十七而儒林下世,兄弟终鲜,四姊一妹,俱未行,亲党为之危虑。
君雅有心计,沈静善谋。
既讫葬,送女兄弟俱归里之善士,皆人所难。
免丧之后,一举不遂,即弃举子业,一意世学,翻经阅史,几不释卷。
以为名第有命,不可彊求,不坠家声足矣。
建炎兵燬,先庐荡然。
儒林所居湫隘,以此事属之君。
君承先志,大启堂宇,甲于吾乡。
奉累世丘垄,随力葺理,岁时修祀事,物必亲临,器必亲濯。
诸父既亡,从兄伯济比邻,君事之如同气,榜所居曰「怡怡堂」,以著其友爱之笃。
中大夫遗文甚多,如《承宣集》等行于世。
文集仅二十卷,君恐其久而坠失,手加编校,以千缗为锓版印造之费,始得家有此书。
年登半百,即以槥椟施贫人之丧,所济甚众。
官道倾圮,加以甃甓,行者赖焉。
经理家务,井井有条。
时出其馀,以周人之急。
姊妹既行,及宗族之疏远者恩意有差。
居閒好客,觞豆终日不倦。
晚又增葺后圃,益以自适,号「得閒居士」。
纵心之会,乡里合庆,以为君福寿未艾也。
明年,是为嘉定元年三月二十九日,以疾卒于家。
娶朱氏。
子男二人:曰熺,庆元四年为乡贡进士
次曰烜,先五年卒。
女三人:长适汪之彦,次适乡贡进士李梦龙,幼在室。
孙男六:壄、垓、圭、垍、堪、埏。
女五人:长适陈錤,馀未笄。
先是,朱夫人葬于通远乡银山,熺将以十二月壬午奉君之柩合焉。
君素了达,不以穷通死生累其心。
豫卜寿藏,美槚之备已十馀年。
吾邦旧有真率之集,仲舅尚书汪公主盟斯事,君实预焉。
余投閒一纪,从容其间,君少余一岁,棋品又相近,在会中尤为亲密。
后虽以忧患疾疢寖废,去冬西上,君送于郊,握手道别,尚期馀生为老伴侣。
闻君之讣,衋伤殊甚。
熺来求铭,义不得辞。
余有表妹之夫子建植,于君为疏族,死无所归。
君呼其子某,使葬于其先茔之傍。
某游学,又任其扫松之劳,是尤可书也。
铭曰:
四明之周,著名吾州。
家在十洲,堂有四休。
君承其流,抱才则优。
不忮不求,无悔无尤。
家立身修,晚益夷犹。
棋枰觥筹,里闾沉浮。
积善未酬,如穑有秋。
我铭诸幽,后人其收。
谯天授事录跋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二、《山房集》卷五
谯天授事》,己巳抚州济甫录示。
济甫今为鄱阳守,襄陵许公翰甥也。
按:《鉴堂遗事》、赵撙御批皆在池时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