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赵重福”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宫女睡 北宋 · 胡拂道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御手指婵娟,青春白昼眠。
罗衣香汗透,宝髻翠云偏。
柳叶眉间秀,桃花脸上鲜。
梦魂何处去,身在帝王(清周履祥道光万年县志》卷二○)
按:此诗与黄泳《题昼寝宫人图应制》字词略异。
朱侍讲 南宋 · 杨万里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一○、《诚斋集》卷一○六
某伏以四月维夏,南风之薰,即日恭惟侍讲殿撰尊契丈燕处超然,天棐履祥,台候动止万福。
某老病日侵,祗有不如。
顾弃官八年,乞骸三请,待命四载,前月四日乃始蒙恩放牛桃林,俾听横笛。
惟是增秩进职,踰分绝等,方具辞免。
自非平素借重,何以拜此?
伏自去秋得一书于曾无疑许,既而遇甘道士往五夫,因之修报,不作石头事否。
近得城中亲旧书,云契丈露章告老,而适当新旧尹去来倥偬之间,莫府文书不免鲁人之皋,遂致相误。
无疑来访,具谈其详,相与太息。
天下之事固有蹉跌如此者。
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浮云去来,想能安之,无待于开譬也。
足疾今年不至良苦否?
吾曹老矣,能复阅几寒暑?
少年狡狯,著书罪过,愿痛扫除。
退之云:「书于吾何有」!
此外无可相规者,馀惟珍重,永绥眉寿。
谢生皇子肆赦表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七、《佩韦斋文集》卷一三
履祥甲观,培万世之丕基;
涣号端门,开八荒寿域
照临所暨,鼓舞攸同中谢。)
恭惟陛下祗遹先猷,作新圣治。
大人利见,时适际于龙飞;
男子乃生,瑞果符于熊梦。
载震载夙,克类克明
日重晕,月重轮,益炳继明之照;
天职覆,地职载,是推不忍之仁。
开释无辜,咸中有庆。
臣躬逢旷荡,职在布宣。
癃老愿观,已喜汉恩之宽大;
子孙受禄,尚歌周室之盈成。
通鉴前编后序 宋末元初 · 金履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四、《仁山文集》卷一、《金华文徵》卷三
右,《通鉴前编》,起帝尧元载甲辰,止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凡千九百五十年,通为十八卷,二帝三王之事粗见首尾。
大抵出于《尚书》诸经者,为可考信;
其出于子史杂书者,不失之诞妄,则失之浅陋。
盖其智不足以知圣人,而流俗传闻,其高者既以圣人绝世拔出,而大道必绝出于事物常情之表,故其说失之诞妄;
其下者则又以世俗之腹量圣人之心,故其说又失之浅陋。
惟《尚书》之仅存者,于今为帝王全书。
刘道原《外纪》之作,《尚书》不入,虽曰遵经避圣,然帝王之事,舍《尚书》则诸家真稗官小说之流耳。
今不敢从《外纪》之例,而从胡氏《大纪》之例焉。
顾《尚书》一经,诸儒解者虽已精详,但似未尝潜泳反覆,以推篇章之全意,而句解字释,意或不属。
履祥因为之注释,章旨随意所到,虽不能详,然圣经之篇章与圣人之体用似或得之。
至于子史杂书之不弃者,则以古今共传,不可尽废。
帝王世远,谈者日稀,礼失求诸野,此犹不愈于野乎?
故存其近似,削其诞浅,或加之辨释焉。
但惟此编本名年表,惟当于书史上阑之外表著其年,而附證于章后尔。
既编年表,例须表题,或嫌于《春秋纲目》之例,然所用者既《史记》年表之法,而所表题又《书经》本语之文,虽间或增损,君子监其非僭可也。
周平王以后,《春秋》自有全书,但左氏收拾国史以翼经,事于隐公之篇多误,于庄公之篇多缺,其间亦多有所遗。
如楚、随所以争,起于请爵,管仲所以伯,本于内政;
皆略不书,甚而孔子出处述作,亦俱不书焉。
以其书主于解经,而其事或具于外传诸史。
《秦誓》之作,在于封殽尸之后,传既不及,而《书》序又谬其时。
卫辄父子争国,夫子自楚反陈,久之至卫,明年即反鲁,而记者多谓夫子久于在卫。
履祥所编,欲止平王
而诸若此类,不可不辨。
获麟以后,事多亡逸,欲备古今,以接《通鉴》,则于《春秋》所不能避,亦不敢尽入也。
《春秋》一书,固圣人晚年哀痛之意,然孔子游无位,典册不备,未必尽得周史,因见宗鲁一国之策,多违旧章,就加笔削,以示大法,其馀多因旧史,不尽改也。
则其岁月名号改以从周,未必谬圣人之意;
况又自有《皇极经世》之例,遂并论次,以接《通鉴》焉。
呜呼!
荀悦《汉纪》申监之书,志在献替,而遭值建安之季;
王仲淹续经之作,疾病而闻江都之变,泫然流涕曰:「生民厌乱久矣,天其或者将启之运,而吾不与焉则命也」。
履祥末学,非二公比,而其生不辰,罹此百忧,其所以拳拳缀辑者,特不为忧悴废业耳,覆酱瓿固可知也。
刘道原《外纪后序》伤于废疾,愚尝三复其辞而深悲之,孰知吾之所悲,又有大于道原者耶?
幸而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圣贤有作,必有复兴三代唐虞之治于千戴之下者,区区此编之所望也。
时上章执徐之岁冬至之日金履祥后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