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陈光仲常卿墓志铭1268年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四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陈、刘二氏,父祖世联墙,子弟幼同学。
余为童子时,与君及二兄俱受学于乡先生方泽儒
余及长公已冠,仲兄与君尚髡髦。
长君伯有尤英妙,为泽儒先生器重。
余时方抄诵欧、曾、李泰伯、夹漈湘乡二郑艾轩遗文,冥搜苦思,欲与方驾,人皆笑其迂,惟君兄弟与余同好。
君讳炜,字光仲
年甫十二三,识者见其眉宇,曰:「此陈氏白眉也」。
未几,长君蚤世,余哭之恸。
仲兄燡亦顿挫场屋,终于韦布。
而君未三十擢庚辰丙科,调三衢户曹
秩满,再调延平理掾,未上,改台州推官
杭相李文清公出牧,雅敬重君,事必咨焉。
州境旱荒,委君检放。
君所至集隅保田邻,计亩鞭禾,剂量分数,无锱铢差。
他官所申讼牒纷至,惟经君手,众称公平。
郡有久年不决之囚,臬台委君检覆,君密访耆宿,知死者畴昔疡生于胫,君曰:「吾得其情矣」。
臬台以其说推鞠,官吏免失入,被诬者获昭雪。
文清大喜,以京秩荐。
后爰立,擢公清要,实基于此。
考举及格,改秩知永福县
邑多寓贵,缄状多或数封,君虽为书判,然未尝行移,且大书揭示,云某官封至某状,观者愧赧,由是缿筒无事目可漏矣。
期年,以从兄允脩倅福避嫌,改调吉之太和,以樽节钱为民代输本年税役及前年未纳者。
时建督府,诸郡困于军需,以苗头计增斛面,县额不下十万石。
袖告敕诣郡力争,云:「此等敷歛,不可使邑人称自陈知县始,宁别措置,以助军饷」。
士民遮留曰:「愿出税米预备县家,无失我好知县」。
君答以「不亲行断不可免,宁去而不可增,从则回县,不从则去」。
郡守江泰之为备申,果得请而还。
邑人祠君于快阁之侧,君禁止不能遏,遂计所费而偿之。
诸邑争科歛奉承,惟太和境内晏然无扰。
文清公荐于上,以计院召。
轮对,言:「鼎足有承君之象,庙堂无任责之人,懦而不能为,知而不敢为,靡有所不为」。
指当时大臣而言也。
又举申公力行之语以讽议时政。
岁馀,迁国子监簿
未两月,御笔除监察御史,力辞至再,有「言之甚易,为之实难」之语。
上命弗俞,勉强供职。
皂隶请入台官廨,君嘿嘿不答,及上第一义弹数执政,中外骇愕。
有令换疏,君答以「某头可断,疏不可换」,飘然出关。
继有太府少卿之命,君不拜而行。
淳祐壬寅元日,召奏事,力辞。
广东转运判官,入境建台,潮、惠民讼首吏。
君之潮,守暴横,人皆以为当轴上客,不敢问,君疏罢之。
初,君之出台也,人未知君底蕴,以奏疏求君之意,或谓懦不能为者谓某人某人,知不敢为者谓李文清,靡所不为者谓山相,疑君主山相者。
然「靡所不为」本非佳语,及劾潮守,人始知君之心。
山相果怒,未几夺漕,一闲十年。
安晚再相,以旧台谏例朌予郡之命,起家牧潮。
郡计旧取办科罚,两造胜者辄贺□□,负者纳赎罪钱,君首釐革,民迁善远罪不敢犯。
节浮费,却例卷,为官民户僧寺代输全年夏税及累载畸零,为钱二万三千馀缗。
岁暮,复给军民家千钱。
又缮学宫,葺庵驿,治城壁,潮人至今称之。
擢知袁州吉州,皆不果行。
两奉祠廪
庚申召归禁近,壑公既归印,问余鄱阳阙守,见大夫谁可使者,余力言君漕广守潮劳绩,壑公亦自知君。
余曰:「公以元勋独相,进拟何患不从。
安晚尝欲再除君少卿,上云斯人曾论李宗勉,贤相也,不果召。
安晚以玉音见告,余曰,君乃李文清所荐,岂有此事,论文清者自是同姓陈震察院,乃上误记其名尔。
余请安晚为辨诬,安晚云上意不顺,凡是渠命未通,只得少待。
愿壑公记此语,上若再记得旧话,须力为之辨明,上必感悟」。
及进拟,皆如余言,加秘阁以宠其行。
鄱阳吏士来迎,中道为言者所抑,不果行。
壑公又问余:「广舶卓梦卿苦求祠,孰可代之」?
余答云:「前荐陈炜,亦尝历察官、卿少,资望与梦卿相同」。
未出命间,余去国,后卒以君代卓建琛台
悯海贾以命易货、向来互市使者强买乾没之事,毫发不□,以所积赢馀二万缗创抵当库,收其利息为天时不顺之备、纲解水脚之需。
君久于外,上知其清介无附丽,以乐卿召,列于夷夔之选矣,而止或尼之,奉云台祠。
角巾东路,若未尝贵显者。
益治圃畦花柳,浚沼种菱茨,即所居之侧为小阁以通圃中,旧亭台皆粉饰而增广之。
笔床、茶灶仅可以叶舟载往舍南舍北小小丘壑耳,今画桡䌽舫可以由沟而达溪、由溪而涉江矣。
君人间之味薄,物外之趣深,居乡不以一事干郡邑,不以一字通权贵。
累任岭海,遇岁荒籴贵,常艎南至莆,邻里乡党无亲疏厚薄,叩户赈赡,人人蒙惠,为佛老事祈君福寿者屡书不一书也。
前辈有为族人作义庄者,有身为相而只作郎中户者,君待兄子如己子,岁晚治命,男析财产受恩泽,女厚奁合脔命士,皆今人之所难。
晚好读《易》及庄、老书。
余耄且盲,君健如虎,灯夕犹赴郡宴,明日又携家人入郭游览,偶感微疾,来求岁丹,余奉三粒而劝勿饵。
君犹隐几端坐,若无甚苦,奄然委蜕,戊辰正月二十二日也。
享年七十有七,积阶至朝议大夫
没之日,里巷尝受惠者相率三百馀人膜拜所谓塔者,至君灵几尽哀而去。
君系出太丘长,上世由固始迁莆,遂聚居乌石山前。
曾祖膏,故太府少卿,累赠少傅
祖推,故通直郎、知福州长溪县事。
,赠中大夫
母方氏,赠令人。
娶□氏,赠恭人,先三十八年卒。
子男四人:长𡌴,文林郎南雄州户录;
次定孙,朝散郎军器监丞知无为军,出继四明资政枢密长子允修;
次至,修职郎英德府户录;
次野,修职郎广州新会主簿
女三人,长、季早亡,次适朝请郎赣州方演孙
孙男三人:鉴,将仕郎
履公、丰公,遗泽未奏。
孙女二人:长适叶丞相孙登仕郎寿颐,次未笄。
侄宁孙,将仕郎
侄女适修职郎、新泉州晋江县丞顾介孙。
卜阡于乌石山使星亭之侧,置冢舍,屋邻皆甍连栋接,轮奂新美,成一聚落。
将以某年某月某日合葬。
诸孤既书世系、历官及卒葬年月于坎,又奉所著《家传》来请铭。
如君之贤,宜得李北海蔡中郎碑之,庶可以照四裔而不朽,继前辈而无愧,余岂其人哉!
然发明君与杭相终始之交情,昭揭君与山相龃龉之大节,或附伯夷青云之传,不受元规西风之尘,则余于斯文非惟不让李、蔡,欲骎骎度骅骝前矣。
昔人有言「鲍叔我」,又云「君知我胜我自知」,余意君地下精爽览之,曰:「此必吾同学儿刘子八十馀之老笔也」。
君子孙皆抱负志业,方兴而未艾。
𡌴兄弟记君言行无毫发遗佚,章贡使君状君尤详实,皆余所未及者,可以互考。
乃系以铭,铭曰:
世人物之生,难求全而责备。
或尊宠于朝廷兮,或不容于州里;
或家修而廷坏兮,或乡誉而国毁。
猗吾退庵兮则异于是,穷通一念兮用舍一致。
其笑谈金石击撞兮,其气宇风月之光霁。
余尝观之于台阁论建之间兮,又熟察之于闺门伦纪之际。
外敬其英迈兮,内服其纯粹。
及入而对仗兮,凛雕鹗之独击;
出而揽辔兮,问狼豺而不避。
泛观时流兮奚啻于累百,历数前修兮仅有其一二。
录之以补耆旧兮,又以其副上之太史氏(《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五。)
:原无,据清抄本补。
陈光仲常卿文1268年5月 南宋 · 刘克庄
 出处:全宋文卷七六五一、《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莆田市
呜呼!
昔与长君,甫冠从师,君方髧髦,秀出群儿。
长君夭阏,理不可推,咸曰少君,陈氏白眉。
精神满腹,科名摘髭。
我使南粤,闻君进为。
凡今紧官,根着轩墀。
君朝冠豸,夕已拂衣,出处大致,莫之磷缁。
龙节虎符,羊城鳄溪
余稍遇合,词掖经帷。
每侍宴间,前挽后推。
擢守鄱阳,方拥旌旗,彼谗罔极,一招一麾。
晚建琛台,冰檗自持。
每哀贾胡,轻生蹈危,探珠骊颔,命悬发丝,强买乾没,一不忍施。
至莆,叩户赈饥,亦散橐装,惠及茕嫠。
上图旧人,银信唤归,乐御之拜,跬步论思,无论,列之夷、夔。
止则尼之,衡泌栖迟,畦花种,辟圃浚池。
五子诸孙,簪绂累累,婿亦朱轓,炳乎相辉。
人之常情,鲜不顾私,君于伦纪,一念爱兹。
晚拆田庐,及分财赀,视兄孤幼,与子等夷。
可厚风俗,可示训词。
彼有南董,史传隧碑。
呜呼!
少卿亲狎,至于髦期。
余病消缩,如支床龟。
君若龙鸾,不可絷羁。
曾谓斯人,而至于斯。
余开九秩,龙钟支离。
昔同学子,逝不可追。
艮翁与君,各踰古希
岁行甫周,天并夺之。
而今而后,月夕花时,余唱余言,和答者谁?
哭寝门,孰知余悲!
高仲常 金 · 李纯甫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借问高书记,南征又北征。
从军元自乐,游子若为情。
笔下三千牍,胸中百万兵。
伤弓良小怯,弹铗竟何成。
惨淡风尘际,悲凉鼓角声。
别家四十日,并塞两三程。
斗绝牛皮岭,荒寒燕赐城。
吟边白鸟没,醉里莫云横。
感慨悲王粲,颠狂笑祢衡
虎贲多将种,底用两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