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醴陵李氏族谱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二、《巽斋文集》卷二一
生乎今之世而欲上考世系于厥初生民以来,未有得其真者也。
李姓至唐高祖而为帝王,当唐之初,知氏族儒臣考古叙升降贵贱甚详,然卒莫能究国姓之所自出。
故信指李为姓之说,则尝尊老子玄元皇帝矣;
信易理为李之说,则又尊皋陶明皇帝矣。
两无的据,莫可信也。
而又沿娄、刘之缪,以国姓与人,或既与而复夺之。
夫一姓至于常有帝王,则推考上世谓宜精实。
今既不然,而又自乱之,则何以复见别生分类之旧哉?
醴陵莱山李君万全示余《李氏族谱》,读其篇端,谓李不出陇西之最先曰崇曰玑二人,皆昙之子,而昙则老子后,尝为御史大夫者也。
昙生四子:伯为崇,仲为玑,而战国至秦独书其显者曰赵大将军牧,牧为玑之子。
其考订亦劳矣,然余犹疑之。
御史大夫者,秦既有天下之官制,而牧之行事在秦未并六国之先,以此谱世次考之,昙为祖,为孙,孙显于六国尚存之前,而祖仕于秦既并天下之后,何也?
又况战国之时,李氏之著者自牧以外甚多,有理、有信、有齐,皆见于赵或魏,又有自洛阳客于秦者曰斯。
大槩时之先后不甚达,岂皆得为老子之后耶?
盖尝思其故,自唐有天下,尊老子,等之天帝,故李姓一欲其出于此。
然不思汉太史公尝传老子,隶其世次,至汉景帝时已尝与其六七世孙游,其人能言老子事,亦安有所谓天帝之说?
至于就以老子上祖皋陶,则尤不可考。
春秋时皋陶后有国,见灭于楚,国微而姓不著,此于老子何与耶?
然则是谱之作,意者必袭唐以来之所考订,不然,何其决然祖老子也?
故曰:生乎今之世而欲上考世系于厥初生民以来,未有得其真者也。
然则为莱山李氏子孙者宜何考?
曰:余观君之世,自君以上推其可知之祖名字第行卒葬已十有六世,十有六世者,君家之的知而决不诬者也。
殁者慎终追远,存者严庙祀保坟墓,亲亲以睦,正伦理,笃恩义,姑断自此以下,而子子孙孙勿替引之则亦已矣。
自此以上,弗可复知,君其如之何?
右书于长沙城中之寓馆。
时笔墨之外,无书可检,记忆史传,亦未能自保其无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