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送交代茹安礼二首 其一 北宋 · 吕陶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平日阳和已浃民,浪驰幽迹绍芳尘。
芝兰秀品推前辈,桃李清阴及后人。
谆诲有闻知契厚,纵谈无间觉情亲。
去思从此凭何慰,待刻铭词上翠珉(自注:安礼新县狱记且铭之,当为刻石以久其传。)。
求婚书(二 代赵安礼) 宋 · 彭止
出处:全宋文卷六二一二、《婚礼新编》卷九
半生飘转,饱江湖不系之踪;一日夤缘,有晋郑焉依之幸。才名云慊,风度无堪。猥勤襟次之相期,俯以姻亲而见录。属投悃愊,载辱嘉音。方当具不珍之屦,敬礼于门阑;兹敢以半通之铜,荐修于书币。所陈简陋,姑效涓勤。新进士缀行,名属叨于登虎;故仲子归我,私切愧于乘龙。
谢御书额表(宝祐元年) 南宋 · 戴登云
出处:全宋文卷八○九二、《越中金石记》卷六、《两浙金石志》卷一二
臣登云言:今月二十一日,承入内内侍省东头供奉官、干办御药院、检察宫陵蒋安礼帖子,传奉圣旨,宣谕绍兴府守臣陈显伯等,为奏乞绍兴府府学御书扁额,伏蒙睿慈赐府学二大字,臣敬率诸生望阙谢恩祗受讫者。千岩竞秀,伟毓圣之名邦;肆笔成书,揭昭天之华扁。鼎新儒馆,壮丽帝乡。臣登云惶惧惶惧、顿首顿首。伏念臣奋自舍闱,叨膺庭策。职专分教,粗知臣必尽忠;心恐获愆,讵敢食而怠事!爰睹宫墙之隳废,亟资藩牧以兴修。素王之宅再成,青佩之居仍葺。创棂星以尊庙貌,依芹水以缭屏垣。秋毫不费于学储,生财何道;月俸薄捐于己帑,得助者多。稍恢昔日之规模,辄正穹霄之奎璧。帅臣敷奏,上彻宸衷,中使传宣,耸闻天下。瞻企□勤于北阙,欢迎争出于西郊。搢绅韦布之奔趋,交相动色;文物礼乐之盛美,莫不称情。眷笃九重,恩同四学。兹盖伏遇皇帝陛下道探羲画,治焕尧文。时敏缉熙,令德弥彰于珠纬;日怡清燕,丕猷浸溢于瑶编。侈宠渥于诸冯,锡标题于泮序。龟图现瑞,虹渚增辉。八法端严,如侍冕旒之仪表;三熏捧拜,恍惊金玉之焜煌。感荷君恩,作成士类。臣敢不恪遵追琢,允极钦崇?倬然云汉之章,光明下济;溥矣渊泉之泽,风化旁行。臣无任感天荷圣激切屏营之至。谨率职事生员奉表称谢,附丽帅臣谢表以闻。臣登云惶惧惶惧、顿首顿首,谨言。宝祐元年十一月日,迪功郎、特差充绍兴府府学教授臣戴登云上表。乡贡进士、学正臣丁应龙,乡贡进士、学录臣刘瑞龙,免解进士、直学臣钱大有,乡贡进士、直学臣相岘,免解进士、纠弹臣王尚忠,免解进士、司计臣张□□,免解进士、司书臣全朴。臣李源臣、丁元刻。
陆地归之官以息争竞判 南宋 · 吴革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六八、《名公书判清明集》卷六
张清死,无子,有咸塘陆地二亩,朱安礼、张七四互争,自县至府,展转二年。朱安礼陈词不已,张七四自刑至再。安礼之说曰:嘉熙四年二月内,用会八十贯,典到上件陆地,当年十一月投税讫。张七四之说曰:张清过房为其子,张清死于嘉熙四年十月,安礼印契于嘉熙四年十一月,张清当年三月内,委将上件地抵当在安礼处,续于五月内已算还本利,但未取得契书,所有典契,系安礼逼其已死男张百三伪书。今将县府案卷反覆看详,照得张清陆地,张七四、朱安礼皆不当得之,只合作绝户产归官。何以言之?张清将地抵当,所在乡例有之。只缘本利虽已还足,契簿未曾取回,安礼因张清身死,遂启吞谋之心,乃作正行典契投印。殊不知作伪心劳,如见肺肝。今详二契皆是旋填年月,又非出于一手,其为伪一也。既是二月立契,乃越十月投印于张清死后,其为伪二也。安礼交易不明,虽得此地,固无此说。张七四乃欲垂涎,亦为不可。盖张七四乃张六一嫡子,张清乃其叔也。张清未死,张七四自异居而各都,张清死,张七四始窜身而入室,此其非张清之子,一也。若曰过房,何为尊长、邻里不敢指證,经官除附,并无明文,而安礼执出本县嘉熙二年别事断由,明指张清为张七四之叔,此其非张清之子,二也。纵曰果曾过房,在法,为人后者不以嫡。张七四画列宗派图,其本生父只生七四一人,实为嫡子。为人嫡子,乃自绝其本生父母之嗣,而过房于其叔,于理可乎?此是张七四因张清死而无子,又知安礼交易不明,亦起吞并之心,故创过房之说,以为占据产业之计明矣。利之所在,虽微必争,遂使安礼伪为契书而不顾,张七四冒为人子而不恤,倘非尽伐其奸,何以转移薄俗。欲将朱安礼缴到伪契毁抹,行下本县,并契勘张清但于物业,尽照绝户条法拘籍入官,或为县学养士之助,仍将张七四押归本生父张六一家,承续香火。其所争陆地至微,官司非有所利也,但欲使嗜利小人稍知忌惮,不至冒法而悖理耳。
大园记 南宋末 · 周梦孙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九○、《金华文徵》卷五
德祐乙亥冬十二月望日,邑士夫徵《大园记》,曰:「吾邑柳侯,当时杌之际,而能使民姓之安宁,可谓大德及民者耳。虑其已还浦江之莫可挽也,故卜城西大园。因其地,可以居吾侯也;因其邻,可以侣吾侯也;因其俗,可以无疵吾侯也;因其植物圜卫,可以供吾侯之行乐也;因其溪濑回抱,可以孚吾侯降衷之智也;因其山峦迎顾,可以契吾侯固有之仁也;因其或可见之名山,或所存之古迹,可以俟吾侯闲暇而游观也;因其或感应之灵祠,或静深之梵宇,可以俟吾侯游观而舒啸也;因其或左右之阛阓,或东西之都鄙,可以俟吾侯接士大夫而谭道义也;又因其可以充吾侯之至愿者,得以瞻石弹之先陇而遂孝思于不忘也。故于其中直取其百,袤三倍之,民竞纳卷于侯。侯既发俸偿价,方而市材鸠工,辇石陶瓦以经始,而民之助者倍之。及成,居室数十楹,前堂后寝,夹以厢庑,迎吾侯处于是矣。谨徵其义」。予曰:「居官以至德而及民,居民以至德而报德,此人情之至愿而不可以必得者。何也?昔人居官以德者,金不入囊,苴不入室,蒲以示辱,犊以却廉,其乃处常者之易;讵若柳县尉之于兰民人,当杌,保安宁,而处变者之为难。昔人有以德报德者,甘棠之爱,桐乡之思,留而卧辙,送而馈饯,其乃处小者之易;讵若兰民人之于柳县尉,卜世业,建世居,而处大者之为难。知乎此,始可得以纪其义也。子其知乎哉」?答曰:「得闻,幸也」。予又曰:浙江为海内大藩,金华为浙内大郡,兰溪为郡内大邑,大园为邑内大地。夫唯学问有大制作,处事有大力量,治民有大政迹,庶可以居是大园之大地。柳邑尉读书之学问有大制作矣,行己之处事有大力量矣,为治之得民有大政迹矣,宜其具是大德者,以居是地之大,而无曰大园之大,若郊内四十里之大者焉。盍知民之因之者,乃谓之大耳。民曰,因地可以居吾侯,而地也若城垣,若确𡊚,不圠圮,不坎坏,则地可以培柳侯之德而大也。民曰,因邻可以侣吾侯,而邻也若邰、邹,若邠、郇,不鄙陋、不邪邙,则邻可以祈柳侯之德而大也。民曰,因俗可以无疵乎吾侯,而俗也不傲不伪,且仁且佳,是又可以偿柳侯之德而大也。又曰,因植物可以怡吾侯之情。彼植物而为木则松柏梧槚,为竹则笋䇞䉧筛,为花则芝兰葵𦶜,为果则杏梅李柰,是植物可以怡柳侯之情而谓园之大焉。又曰,因溪濑可以孚吾侯之智,是溪濑也,若清而潴则澄漪泠净,若清而流则泙湃沸涌,两川不息,往来重卫,或深而虬龙潜,或潜而鸥鹥浴,或浩而鱼鳖生,或荡而货财植,是曲是折而皆可以孚柳侯之智,非其园之大乎?又曰,因山峦可以契吾侯之仁。是山峦也,若岗而嵬则岳嵩嶬,若岗而堕则嵍嶅岩,四顾宛转,千态万转,或岵而草木多,或岫而岩穴险,或岷而水泉生,或嵃而殿台势,是起是伏而皆可以契柳侯之仁,非其园之大乎?有曰,因名山古迹可以俟吾侯之游观。名山伊何?若曰兰阴名山,若曰洞岩名山,若曰南佳名山者是也。古迹维何?若曰义庄古迹,若曰擂鼓古迹,若曰披云古迹者是也。山也,迹也,他日而柳侯之游焉观焉,得以豁吟眸于海外,此园之所克者大也。有曰,因神祠梵宇可以俟吾侯之舒啸。神祠伊何?若曰嘉应神祠,若曰忠祐神祠,若曰仁惠神祠者是也。梵院维何?若曰圣寿梵院,若曰能仁梵院,若曰保宁梵院者是也。祠也,院也,他日而柳侯之舒焉笑焉,得以吐豪气于天表,此园之所廓者大也。有曰,因所入之阛阓,因所往之都鄙,则吾侯可以接士夫,合和好矣。侯也他日游阛阓,则有闉有闳,有闾有闬;他日过都鄙,则有闉有衢,有𨛕有𨝓。邦名地杰,士夫之多,若皇祐范先生隐之,嘉祐江先生巨源,元祐范先生安礼,大观潘先生雅明者。话今古以投机,讲圣贤而乐意,曰川流,曰敦化,小德大德,发而为声,存而为息,则居大园之和好,莫有大于此矣。民之情又云,园可以瞻先陇者为之至报。噫,民知侯之心者欤,故其报之者在于斯欤,又何也?侯,浦人也,而来尉于斯,迎祖父就养而憾其终于斯,因途戈莫返而又竁柩于斯,是宜兰民援柳侯之居于斯,而俾其克尽春秋之孝思于其斯也。噫!兰之民人也,知其一而不知其二。独不念浦之祖而非尔侯之祖乎?而胡可以寘之于彼而不顾乎?非也。兰之民人处柳侯之两难,其顾彼而忘此不可也,顾此而忘彼亦不可也。度其礼而以其亲亲推之:兰之墓,父也,祖也,服隆也;浦之墓,曾也,高也,服杀也。矧夫在于浦者则子嗣森森,而非若兰之始居者之孑孑矣。与其顾于彼,孰若顾于此而亲其所当亲,重其所当重耳。噫,诚哉,兰民人知柳侯之心者欤!故其报之者在于柳侯之心者欤!然兰民人以德而报柳侯之德,于其所因之目有十,大则孝思,次在讲学,而其涵仁养智以至于舒啸游观之事则又其次者,而谓大园之美大矣夫!侯名叙,字元德,咸淳丁卯右科进士金之兄弟。其徵士夫则卢君栗之。予之记之者,永康周梦孙也。
云岩开辟兴复记 南宋末 · 金大镛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齐云山志》卷三
吾邑休阳县西三十里,有山曰齐云,备载《新安图》中。齐云一石插天,直入云汉,谓之齐云,真可与云齐也。有岩在其中,是曰云岩。坐南向北,一丹台卓乎其前,而夹出于两山之间,黄山三十六峰环列排衙,其外俨如画屏,惟天都一峰最高,与齐云相顾盼,若宾主。然右挟石门、石台、石洞、天碧、莲池,左挟独耸岩、聚仙瀛、五老峰、桃花涧,是所谓三岩也。然石门独耸,两环卑下,若拱侍其旁,惟齐云一岩则雄压万山,尊居巍巍。宝庆丁亥间,有方士天谷子余道元自黟北来游,谒地于城居金公安礼士龙,宏辟重拓,创殿一所,名曰「佑圣真武祠」。请额于内相程公洺水先生,大书「云岩」二字,归而刊之石。道元自记其下,备载请地之由,与金氏慨然乐与之意。后士龙由市徙中和山,结草庵于独耸岩下,凡相与戮力云岩香火者甚力。其三岩田山归之齐云,意可见矣。中经水火二变,虽契字不存,幸内相之碑在焉。其云岩丁山癸向,邻于丙午,山高至己丑。火灾烈焰,品物一空,独玄帝神相顶天,一发不动,而火不能燎矣。叶介夫与金士龙乃重建真武殿宇,以及两廊楼房。淳祐辛丑,又水火,风雨晦冥,石崩瓦裂,从天而下。祐圣障顶,扬沙飞石,淋漓之渍,障幕穿而神光愈烜,圣像俨然,而水不能渗矣。天地之变,莫大于水火,水火所不能及,神之灵实昭昭矣。至庚午仅四十二载,惟佑圣殿岿然独存,两廊颠颓,前楼欹侧,几不能支。叶介夫又与程大有、胡道祥会缉众缘,辟三清阁、四聚楼,修整结盖,殿宇箔水、从廊庑厨堂直舍,焕然一新。歙邑侍郎程公元岳载书「云岩」一扁于楼上。又虑丙山午火无以镇也,遂于殿前壬癸方凿石池一口,立「水位之精」四字于石,系四语于下,曰「静而能定,洁不可污。中潜龟蛇,上应虚危」。以北方壬癸之神,面北方壬癸之水,取太阴化生之正气,神之由是灵也,益渊渊其远矣。近咸淳丙寅,朝廷覈实,始凿定殿基四至,立册赴官印押,筑墙石以限,永为不朽之基。他所未暇也,以俟后之君子。但云岩地段皆石,山不能垦,而田又少,每岁建会醮,不可无道侣住山,于是里人朱经略、孙一凤,与道友金道大、胡道清、胡晋龙,翕然愿助田亩,以备洒扫醮坛之需。由是乐助此志者源源不绝。琢两石在山,一石纪《云岩开辟兴复记》,一石记《云岩修造上梁文》,并本殿基址、田山、助田契字。吁!有云岩为祝圣道场,又有云岩田山及道友田亩供备洒扫,崇奉醮坛,则此一草一木自是添鲜碧,殆不知何时而已耶!德祐元年记。
跋张伯宁义士图 元初 · 张弘范
七言绝句 押纸韵
刺襄豫让不日死,立武程婴冠青史。
燕山义士张伯宁,千古英名高二子。
读秦隐士黄石公素书有原始正道求人之志本德宗道遵义安礼六篇有秘戒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大抵不离于七国纵横馀习非得于圣贤修齐治平之学(辛未馆仙邑传家作) 元 · 洪希文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出处:续轩渠集卷五
识者当观取履初,此翁知过万人馀。
英雄自合传青史,经济非由授素书。
大道圣贤无隐尔,七篇仁义果何如。
坑焚若为防遗患,可笑秦王计也疏(晋乱盗发子房墓于玉枕中得之凡一千三百三十六言有阴计外泄者败小怨不赦大怨必生决策于不仁者险设变致权所以解结吉莫吉于知足绝嗜禁欲所以除累与覆车同轨者倾奥亡国同事者灭等语要之不失为说客之雄特所遇之时然耳)。
送安伯宁由大名治中赴上沔阳知府 元 · 宋褧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一违鹓鹭行中去,两度江河补外行。
吏校远迎茅步市,旌麾先过汉阳城。
民间鱼稻富生理,幕下宾僚多宦情。
我亦二毛思五马,临风常为使君荣。
送安伯宁和沔阳 元 · 傅汝砺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水郭春为市,沙村夜种田。
鸡栖桑雨外,鱼网荻风前。
山献荆人璞,江通郢客船。
使幡当任过,宾斝隔花传。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安陆府部
送安伯宁知沔阳府 元 · 傅若金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出处:傅与砺诗集卷七
久说二车贤,新闻领郡专。
被书辞北极,建节指南天。
水国春为市,沙村夜种田。
鸡栖桑雨外,鱼网荻风前。
山献荆人璞,江通郢客船。
使轓当竹过,宾斝隔花传。
讼狱平如水,闾阎望若仙。
政成听举最,勋业进貂蝉。
孙凤山用前韵。作演雅以寄。复和 其二 明 · 金宗直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之六
黄犬苍鹰臂且牵,闲驱狐兔野亭边。
长围豕突岩花落,寒食乌啼陇树圆。
丙穴鳟鲂俱厌饫,洼樽蛆蚁尽酣眠。
鹿鹿自惭非贺监,谁言骑马似乘船(后一首。叙昨日击鲜之乐。时寒食日。城主邀予。归于无讫驿下。获獐猪。晚饮工万鱼山下。会者。南监察裿,安礼安亿寿,成南海秀兼,朴参军宗元,张参军鼎也。凤山及吴教授。皆托故不赴。故以此诗誇诩云耳。)。
余患河鱼。敦敦几席。斗英沙弥。从其师雪梅来谒。苦求一诗。乃令族弟安礼呼韵。漫成数句以应之 明 · 宋寅
押遇韵 出处:颐庵先生遗稿卷之二
属我厌僧谒,于英喜其遇。
渠师梅长老,说法居圣住。
早能喻根尘,乃复授章句。
翩然携以俱,立谈究造趣。
纷纷在门墙,彼哉安足数。
栖身云水间,世路绝荣慕。
嗟我落尘笼,一梦迷莫悟。
分甘蜗粘壁,见谓豹藏雾。
勤勤守不去,强要片言吐。
相赠愧阙然,归乎碧山暮。
赠李文叔(安礼) 明 · 丁希孟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善养亭文集卷之一
踏青三三会,登高九九游。
溪山成约束,今何退迓留。
晓发全州。行到高山。朴明宰(安礼)立之见留索诗。即席。戏次壁上韵以赠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押豪韵 出处:东岳先生集卷之十
晓风吹面利如刀,秋后江南雪意豪。
宾阁低临一池净,县门遥对数峰高。
星霜肯贷形容改,翰墨空输簿领劳。
长路荷君投辖饮,不妨箕踞暂同遨。
安礼士友。会话溪院。余以西行先辞。临行写怀 明末清初 · 金荣祖
五言律诗 押寒韵 出处:忘窝先生文集卷之一
快霁三庚雨,仍登百尺栏。
穷途迷酒易,浮世别知难。
客恨桥头柳,佳期谷口兰。
秋风吹洛水,归做一场欢。
发河隈。向愚川安礼之观止矣。在道口呼示儿 清 · 申佐模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澹人集卷之八峤南纪行
山右年前目履之,今年左转遍搜奇。
一千百里曷云近,七十八翁能尔为。
岭底诸州环白岳,洛东群水洛黄池。
西归且续南征赋,了债从今且阁诗。
乃观自安礼见访。有作和之 其一 清末至民国 · 曹兢燮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四
长忆名山四十年,云门无计指征鞭。
是间丘壑能来子,一路枯槎乱石边。
乃观自安礼见访。有作和之 其二 清末至民国 · 曹兢燮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岩栖先生文集卷之四
眼虽如雾齿生香,东道风烟话里长。
三尺枯桐无火气,赏音还愧蔡中郎。
长平公主曲 清末至民国 · 杨圻
出处:江山万里楼诗钞卷十三
明崇祯十七年甲申,春三月,流贼李自成直逼都城。十八日,自成屯兵城外,遣人入见帝,议禅位,帝震怒,叱出之。乃命酒痛饮,命内监王承恩召太子及永王、定王至御前。太子、二王年皆幼稚,诲谕肫肫,命分送外戚周氏、田氏及朱纯臣家。即起至寿宁宫,时周皇后方夜坐,袁贵妃侍,上命皇后自裁,少顷皇后承旨缢殉,复以剑赐袁妃死,袁妃自刎。帝长女长平公主,率妹昭仁公主至帝前起居,长平牵帝衣哭,帝太息曰:「汝何苦生我家!」乃以剑挥斫两公主,昭仁殪,长平伤颊,左臂斫断,亦绝。帝手刃两公主后,复命酒痛饮,高吟古乐府数章,悲壮苍凉,哀不自胜。复以朱谕内阁,命朱纯臣辅太子,即日间道幸南京监国,且诏天下勤王援京师。天明,帝步行出宫,登煤山之红阁,王承恩侍焉。时春暮,海棠盛开,帝被发覆面,以御巾缢于西偏第七株海棠树上,承恩侍缢帝旁,时三月十九昧爽也。其时自成由彰义门入,入宫大索帝后,帝殉国人无知者,三日后始于煤山得尸,以门板与周皇后俱停尸东华门外茶棚内,以柳木棺大敛,自成命畀至天寿山西陵殡葬。于是昌平州吏民,恭咎田贵妃园寝,于四月初五草草合葬之。五月朔,清兵入关,驱自成,定鼎京师,为帝发丧,命天下臣民持服三日,上尊谥曰庄烈悯皇帝,后曰孝节皇后,诏以礼改葬。于是再启圹行奉安礼,恭修地宫如典制,明楼享殿,一律修建,命名曰思陵,一依前明旧制,置陵户守护至今。世祖章皇帝躬谒思陵,拈香酹酒,行三揖礼,御制碑文表陵上,至今完好。考清代优待有明,典礼崇渥,超越百代。凡大典礼,皆遣官致祭昭告。封辽王后为延恩侯,春露秋霜,岁时节序,皆颁上方祭品香楮,命侯驰驿赴十三陵承祀,三百年来,未尝或替,即世所称为朱侯者也。论帝在位十七年,孜孜求治,诛族客魏,昭雪东林,仁孝俭勤,爱民如子,明主也。惜景运告终,天禄不佑,虽精心图治,而自即位即连岁饥馑,四海困穷,盈廷诸臣悉委靡不振,陕西、山西、河南、湖北、四川,荒歉尤甚,于是盗贼纷起,李自成蹂躏山陕河洛,张献忠纷扰川鄂湘粤,竟至亡于流寇之手。时则清运方隆,东事又日棘,宰臣皆知自计,无与帝同心者。帝环顾廷臣,自知无可倚任,尝自嗟叹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皆亡国之臣,亦可悲矣。」先是,帝宠爱田贵妃,生四子,尤怜悼灵王。十三年,王殇,帝伤之甚,妃以思子久病遂笃,于十五年亦薨。帝悼念殊苦,时中原多故,万几宵肝,自是内顾多忧,郁郁不愉,以至殉国,盖日在忧劳中矣。袁妃伏剑未殊,养疾别宫,顺治末年始薨。太子投周奎家,奎惧祸不纳,永王、定王亦不能匿,先后拥至贼所,皆不屈。自成以帝殉国,亦知敬礼,封太子为宋王。四月晦日,自成西去,挟太子、二王俱,不知所终。长平公主为帝长女,周皇后所生,名徽娖,甲申岁,年十五。初,帝命群臣妙选良家,议具婚礼,选聘周太仆之公子周世显,为驸马都尉尚主,将婚,以寇警暂停。至是,断臂而绝,自成命贼将刘宗敏疗治,旋命授尸周畹。周奎以自成命不敢不受,乃覆以锦茵,畀归外戚,越五昼夜而复苏。考帝六女,昭仁既殊,坤仪及他公主皆先殇,庄烈帝骨血,惟馀长平一人而已。公主于顺治二年,上书清世祖,言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门,稍伸罔极。世祖不许,诏求元配,命周世显仍尚公主。于是土田邸第,金钱车马,锡予有加,恩礼恭备。公主涕泣感怆,然神伤故国,意切攀髯,竟以不乐殒年,下嫁踰年即病薨。先朝复赐墓田,于顺治三年三月,诏葬于彰义门外之赐庄,留像于黄村之保明寺中,俗呼皇姑寺,可谓恩至义备矣。煤山今为景山,逊国后,余尝登山凭吊,慨念兴废,悲思陵求治之勤,失国之惨,殉国之烈,徘徊俯仰,久之不忍去。今读《明史》,辄为流涕作数日恶,至先朝待遇之优,恩礼之渥,所以慰其英灵而安其子孙者,有过汤武之待夏殷。凡兹典礼,皆出先朝之本心,非由明室之求请,且其时福王梗化南疆,方劳讨伐,初未尝因此迁怒而薄其恩礼。呜呼,可法万世矣。俯观今事,金縢书在,铁券盟寒,益叹先朝盛德宏量为不可及。废书三叹,作《长平公主曲》。丙寅除夕,杨圻识于郑州军中。
景山楼殿锁春光,红阁年年发海棠。
一代君臣亡国恨,两朝儿女返生香。
放勋二女英皇体,长平阿姊昭仁弟。
教养宫中有大家,红牌家法敦诗礼(永乐定宫中制,谓之红牌家法,终明之世,宫壸肃清,超轶汉唐。崇祯元年正月,重申祖制,虽皇后非奉旨不得出禁门,违者照红牌治罪。)。
太液春浓玩物华,两宫传语召香车。
龙楼问寝家人礼,凤辇陪游帝女花。
百花风底妆初靓,并立琼轩去定省。
万方多难不知愁,爱日绵绵蓬壶静。
六龙御宇万民欢,昭雪忠良罪不宽。
一意平辽思颇牧,用心弭盗恤饥寒(帝入承大统月馀,尽得客、魏罪状,用申显戮,客、魏流毒凡七年,至是皇纲始振,天下人心大快。复诏恩恤杨、左诸臣,分别赠官荫恤有差。士民莫不流涕,颂圣明不置。)。
圣明天子治安切,一日万几励忧惕。
有君如此叹才难,十七年中五十易(帝求治綦切,在位十七年屡易阁臣,先后除拜五十馀人之多,尤以周延儒、温体仁、薛国观辈柔佞奸险,卒皆诛戮斥逐,不安其位。)。
金床玉几隐痌瘝,寇盗纷纷事大难。
三峡烽烟横剑阁,二陵风雨下潼关(孙传廷善战,得士心,贼甚畏之。十六年冬,起为潼关总督,十月与贼战,遇雨,败绩,传廷死之,贼遂长驱河洛矣。)。
西南鼓角连湖广,平台召对求忠谠。
各道疆臣尽苟安,更番宰辅犹朋党。
督师慷慨枕金戈,饮马长城喋血多。
一出国门成万里,蒙恬王剪恨如何(清师数窥边要,直逼京师,乃拜袁崇焕督师辽蓟。上御平台召对,面议方略,崇焕忠义奋发,慷慨上五年平辽之策。帝赐尚方剑,假以便宜,旋杀毛文龙。三年又磔崇焕,士论冤之,是盖急切失刑。)。
官家从此心怀恶,憔悴深宫惨不乐。
满地江湖鸿雁来,中原野哭连河朔。
贵妃颦笑解忧劳,小阁薰香侍退朝。
为有温存承雨露,转将欢笑慰娇娆(中原寇乱日甚,帝日夕焦忧,妃嫔少所进御矣。惟田妃明慧,工书画,最得宠,能解上意。妃扬州人,器什床簟,皆采自江南。)。
频年忧国勤宵旰,今年再报河南乱。
此日重寻卢象升,当时错杀袁崇焕。
君王内顾复吞声,玉树彫伤忆悼灵。
每为望思传减膳,更怜多病惜倾城(十三年,皇五子悼灵王薨,田妃遂茹素焚修,上亦为之减膳,于宫中大作斋醮。上至妃宫,思念悼灵王,又值河南寇乱,闻福王被害,大恸,袍袖尽湿,怆念骨肉伤怀,自是皇情抑郁不乐。妃生永王、悼灵王及悼怀王、皇七子,悼怀、七子皆幼殇,帝与妃皆最爱悼灵。十三年,悼灵方五岁,病痢薨,帝痛之,妃以思子,遂久病,帝日数临妃宫慰视之。)。
倾城思子啼罗绮,玉骨支离扶不起。
拥膝恩深问暖寒,捧心愁绝慵梳洗。
雪衣惨澹咒离魂,钿盒悽凉誓连理(十五年七月十六日,妃薨于承乾宫,帝伤悼殊甚。既思爱子,复追念妃,内顾多忧,外寇云扰,憔悴不怿,后二年遂殉国。)。
中元风露最凄清,夕殿衾寒圣主情。
三十六宫都见月,甘泉夜醮到天明。
上阳花草千门锁,寒食清明忆灯火。
日暖长杨侍辇游,风明絮阁吹笙坐。
云鬟不睹像生花,晶盘谁进江南果(田妃宫婢戴新样花,他宫皆无。皇后宫婢向帝叩头乞赐,帝使中官采辨,数百里不能得。帝以问妃,妃曰:「此像生花,出嘉兴,有吴吏部家人携来,而妾买之。」帝不悦。又妃性喜甘果,亦以非时进帝。帝每幸承乾宫,日夕供设多江南器玩,命罢之。)。
兵马悠悠意惘然,玉环如在若为怜。
君王莫自歌长恨,死别无多祇二年。
桑乾河上鬼夜哭,宁武关头乌啄肉。
大星如月落前军,西路烟尘如破竹(时东事日棘,天下土崩,乃设总理、总督,分总兵事,以卢象升、杨嗣昌分任之。嗣昌倾陷,象升终战死桑乾河。宁武关总兵周遇吉忠勇善战,李自成围宁武月馀,城中食尽,仍力战杀贼万馀,贼掘地道,城陷,犹巷战,贼为胆落。其妻女婢媪皆守城,矢如雨下,力竭死,合家自焚,时十七年二月也。宁武关既破,遂长驱入都矣。)。
中宫进馔惨无欢,相对天颜泪不乾。
皇帝比来何太瘦,欷歔举箸劝加餐(帝以寇乱焦忧,遂茹素。周皇后见帝体瘁,具馔以进,而瀛国太夫人奏适至,日夜梦孝纯太后归,语帝瘁而泣,且曰「为我语帝,食无过苦」云云。帝性孝,追念孝纯,且感皇后意,举匕箸相向而泣。)。
广宁门外昏尘雾,南内惊闻渔阳鼓。
临朝不见一人来,九庙沉沉哭太祖(十七日,帝召文武百官于乾清宫暖阁问计,帝泣下,群臣亦相向泣,束手无策。帝书案上「文臣个个可杀」,密示左右,旋即抹去。十八日外城陷,朝臣无一人,帝自登午门击鼓召之,竟无至者。)。
夜呼皇子换衣裳,惨对髫龄教出亡。
此去明知成死别,抚摩怜惜断肝肠(上命传皇太子及永王、定王至,犹盛服人。上曰:「此何时,而不易服乎?」亟命持敝衣来,上为解其衣换之,且手系其带,告之曰:「汝今日为太子,明日便为平人,在乱离之中匿形迹,藏姓名,见年老者呼之以翁,年少者呼之以伯叔,万一得全,报父母仇,无忘我今日戒也。」左右皆哭失声。周后拥太子及二王痛哭不止。)。
皇子出宫狂呼酒,只有承恩依左右。
此时神鬼尽呼号,三尺龙泉提在手。
酒酣起入寿宁宫,宫门月黑萧萧风。
可怜皇帝忧勤事,都在椒房涕泪中。
椒房涕泪问朝事,今日何须庇妻子。
我家半壁有陪京,事尚可为胡留此(初,寇氛日逼,朝士安土重迁,无建议南迁者。帝意亦不主迁都。有请令皇太子南下监国者,帝不答。孝节皇后尝从容进曰:「我家尚有一家居,可先令修理,以备缓急。」帝不答,惟以国君死社稷为辞。)。
君王回顾泪潸然,骨肉今当速自全。
自古国君殉社稷,我行在后卿请先。
皇后逡巡起承旨,袁妃再拜谢赐死。
此时两主入宫门,痛绝惊魂不能视(三月十八日暝,城破,帝泣下,语后曰:「大事去矣。」后顿首曰:「妾事陛下十有八年,卒不听一语,至有今日。」帝令后自裁,后入宫,先帝缢死。)。
生儿杀儿儿莫嗟,奈何生我帝王家。
何如从母全家死,地下相随伴阿爹。
儿生从父死从母,国破家亡敢独后。
他生不到贵人家,来世愿为太平狗。
君王拔剑泪如线,欲斫不斫走绕殿。
后妃浴血在一旁,姊妹牵衣齐掩面。
雪肤花貌化游魂,珠帘玉砌殷红溅。
此时钟鼓报黎明,弃剑掷地酒亦醒。
草草出宫一回首,宫中白骨堆纵横。
昭阳恩爱一朝绝,锦绣山河不独生。
步上煤山红阁里,四顾宫城烽火起。
兆民何罪在朕躬,遗诏书襟犹罪己(帝登煤山,望见烽火彻天,叹曰:「苦我民矣。」散发被面,书短诏于襟上曰「自朕失国,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故散发覆面」云。)。
花里君臣毕命时,阁西第七海棠枝。
鼎湖波静骑龙去,三日人间尽不知。
皇子难容外家第,长平五日还魂异。
仓皇扶入武安家,血肉模糊埋玉臂。
满座王侯狗尾新,茶棚哭临但平民。
公卿认贼呼天子,不及黄门一寺人。
凝碧池头齐拜舞,金瓯已破何人补。
貂蝉朝士尽从龙,袍裤宫人能刺虎(宫人费氏,靓妆怀利刃,袭公主衣,自称长公主,思近自成刺杀之,为帝复仇。自成得之,审知其伪,以赐一只虎刘宗敏。费氏于是夕刺杀宗敏,从容作书,自缢死。)。
三桂回军赴杏山,辽东廷哭乞师还。
八旗壮士风云会,王气东来山海关。
王气东来贼西走,扫荡豺狼定九有。
两朝禅嬗非战争,天下得之流寇手。
甲申三月大明亡,甲申五月清祚昌。
吊民伐罪上尊谥,诏令天下皆持丧。
草间穿冢馀父老,百姓哀思皇帝好。
非如舆榇李重光,岂是降幡陈叔宝。
四海欣看迎梓宫,长陵左纛制何崇。
大哉周室封箕子,邈矣炎刘祀鲁公。
有诏封侯世奉祭,赐爵延恩同带砺。
似闻公主在民间,早选清才似王济。
流离皇子在泥涂,如此风霜定有无。
万里死生断消息,思皇骨血此遗孤。
上书削发诏不许,此是吴王偏怜女。
便为萧郎筑凤台,好教弄玉随仙侣。
犊车鱼笏媵乘鸾,驸马威仪是汉官。
看到乐昌圆破镜,高皇龙种尽平安。
钟陵天判云中下,人间犹看天孙嫁。
沁水园田内府钱,丛铃碎佩银潢夜。
周郎才调复温存,夜拥春寒话返魂。
九死未能酬故国,再生犹得荷新恩。
金根玉勒紫驼釜,新筑平阳公主府。
夫婿青春比翼欢,哀家方寸攀髯苦。
国破山河满眼中,朝朝啼泪唾壶红。
妆楼犹见含章树,肠断新恩出故宫。
春风秋雨愁茕独,翠袖单寒卧金屋。
都尉明年赋悼亡,吹箫鹤市哀相续。
灵药难教再返生,旧臣遗老俱颦蹙。
紫玉魂来阴火红,穷泉应见先皇哭。
温明秘器下东园,新赐墓田鄠杜曲。
招魂犹上乐游原,红叶无情沟水绿。
桃花开到殡宫深,落日牛羊辨陵谷。
本朝开国际明良,武帝旌旗捲八荒。
收拾人心功第一,六军缟素祭怀王。
当时盛德迈汤武,三百年来置陵户。
银海沉沉金雁飞,行人争拜昭陵土。
金粟堆前松柏哀,凄凉弓剑已尘埃。
熊罴夜守翠微静,玉马晨趋风雨来。
煤山花发莺啼晓,城阙阴阴闭烟草。
野史方嗟明故宫,游人又说唐天宝。
神武门前春水流,玉河车马去悠悠。
衣冠文物都消歇,尚有诗人一二留。
前朝兴废悲异代,后人凭吊前人再。
莫问王孙事已非,可怜帝子家何在。
天寿山高万壑深,杜鹃啼遍十三陵。
人间谁咏长平曲,万岁千秋望帝心。
按:近人撰清代小说,谓公主即断臂老尼,善剑术,授其术于吕晚村之女,以刺雍正帝云。《齐东野语》,最易讹传,是不可不辨,乃取国初张宸诔文,附刊于后,宸盖曾亲见公主,且躬自送葬者。此文代驸马周士显诔挽而作,可證公主早薨,非老尼矣。云史注。
【集评】先生此篇,殆为取消清皇室优待条件而作,语赞清室待明之厚,意讥今代待清之薄,诗哀明社,心哀清室也。通篇祗王孙帝子二语点明作意,而其忧伤念乱,慨叹兴亡,令人不忍卒读,此其所以为诗史乎?至此诗之刚健婀娜,馀音悽惋,在先生诗名满天下,海内崇拜,无待愚之谀颂矣。丁卯正月,退思斋主人谨识。
附:长平公主诔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子都尉周君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贰室天家,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鸱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嫔嫱,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霣矣兰摧。贼以贵主既殒,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越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薰罢殿,蕙性折而神枯。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门,庶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配,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毕陌,何心金榜之门;飞霜谷林,无意玉箫之馆。弱不胜悲,溘焉薨逝。当扶桑上仙之日,距秾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乎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沉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煎香,思反魂而无术。越明年三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宸薄游京辇,式睹仪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像冢,祇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岳,遗挂犹存,敢再拜为之诔云。
【集评】先生此篇,殆为取消清皇室优待条件而作,语赞清室待明之厚,意讥今代待清之薄,诗哀明社,心哀清室也。通篇祗王孙帝子二语点明作意,而其忧伤念乱,慨叹兴亡,令人不忍卒读,此其所以为诗史乎?至此诗之刚健婀娜,馀音悽惋,在先生诗名满天下,海内崇拜,无待愚之谀颂矣。丁卯正月,退思斋主人谨识。
附:长平公主诔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子都尉周君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贰室天家,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鸱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嫔嫱,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霣矣兰摧。贼以贵主既殒,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越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薰罢殿,蕙性折而神枯。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门,庶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配,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锡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毕陌,何心金榜之门;飞霜谷林,无意玉箫之馆。弱不胜悲,溘焉薨逝。当扶桑上仙之日,距秾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乎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沉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煎香,思反魂而无术。越明年三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宸薄游京辇,式睹仪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像冢,祇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岳,遗挂犹存,敢再拜为之诔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