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同刘遂初修撰周伯温编修任大瞻经历王继志架阁西山行香次遂初韵 元 · 黄溍
五言排律 押尤韵
仙驭宾天久,衣冠出此游。
祗园金地古,汾水白云秋。
谒拜陪诸彦,跻攀展寸眸。
始知山水窟,近在帝王州。
深岫藏青霭,平芜映绿畴。
层台临太液,环海象瀛洲。
粤自遗弓剑,无从望黈旒。
明庭虚次舍,䌽缆旧维舟。
陛戟盈千列,灵舆副九斿。
祠官侦伺谨,中使往来稠。
备礼兼今昔,求神遍显幽。
琅函开贝叶,玉瓒荐黄流。
肸蚃人天合,辉光日月侔。
遥看陈羽卫,疑是问龙楼。
花雨缤纷落,香烟泱漭浮。
重关罗虎兕,簇仗拥螭虬。
去去箫声远,微微扇影收。
清都成梦境,尘劫等浮沤。
归径缘湖尾,残阳挂树头。
举杯相慰藉,分席暂淹留。
物色迓行辔,风寒袭敝裘。
回瞻天路永,坐感岁时周。
恋阙惭衰朽,非材堕谬悠。
词休富鸿藻,珍赠若为酬。
次和可行赴圭塘 元 · 许有壬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卜筑何如履道坊,千红万绿浸银塘。
要回衰境为全盛,却使閒人号最忙。
活水清围容膝屋,新篁高出及肩墙。
烟霞遮断尘埃路,才觉山林白昼长。
圭塘欸乃集:周伯琦序:中丞安阳公谢事归相州,于其第之西二里,得康氏废园。薙灌莽,芟菑翳,凿池其中,袤广以步计者千馀,深八尺,形如桓圭。双洲右枕,孤岛左峙,夷堤缭垣,崇台在肘。夫蕖杨柳,枣栗桑榆,梅榴桃杏,苍松翠竹之属,周于池之中外,盖培植踰年而后成。惟二古桧岿然,乃康氏故物。公时杖屦携弟若子,会宾友觞咏其间,以池之占胜居多,故以圭塘名。此倡彼和,宫商递宣,遂名其篇曰欸乃,若渔歌互答然。裒成巨帙,凡得诗古律五七言总若干首。
春闱和周伯温韵呈同院 元 · 张翥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鼓角声中漏未终,衣寒官烛屡销红。
百年海岳回元气,一代文章有古风。
仙掌露漙金沆瀣,觚棱雪散玉玲珑。
祗惭白首河汾客,得与群贤此会同。
和周伯温参政九日南园宴集诗二首 其一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步履巉岩若跨鳌,望中诗兴与秋高。
西山拄笏东山屐,右手持杯左手螯。
返照入湖明塔影,断云将雨过林皋。
松间饮散归来晚,金粉霏霏湿锦袍。
和周伯温参政九日南园宴集诗二首 其二 元 · 成廷圭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范相南园五百秋,重来访古转多愁。
啼乌树老台空在,饮马池荒水不流。
芹泮好从多士乐,桂丛谁赋小山幽。
诸公高会诗如锦,授简安能接胜游。
题周伯温待制为苏老人篆七十古来稀有字后 元 · 成廷圭
七言排律 押鱼韵
天上词臣小篆书,方今端合比琼琚。
肯将南极仙人寿,题向东窗隐者居。
玉屑露凝金错落,锦茵春暖绣芙蕖。
缠腰信有扬州鹤,垂钓宁无渭水鱼。
方士曾分烧药火,诸孙亲御看花车。
黄金意气留宾客,白发风神照里闾。
世上虚名皆寄尔,人生此乐复何如。
芝兰香里浑如画,百岁传家庆有馀。
宣文博士周伯温世家鄱阳别墅有坡先世树梅千株其郡志载宋时守居多梅有亭名玉雪坡伯温爱之亦以名其亭 元 · 宋褧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薄俗妖妍莫竞春,万株清气照乾坤。
神仙身在藐姑射,居士梦入罗浮村。
写物更无和靖句,怀贤宜占谢公墩。
久知佳境因人胜,何必登亭对酒尊。
至元三年六月八日史局作休从伯京御史公亮太监伯温秘卿伯循待制暂至城西秘卿待制别去伯京归家予遂偕公亮回憩都水监双清亭监掾平伯钦留饮即席赋五言十八韵 元 · 宋褧
五言排律 押尤韵
皇都官曹盛,铨衡簿领优。
公庭临紫陌,宾幕对沧洲。
树影移门暗,荷香曲榭幽。
亭台分错绣,车马去如流。
市迥尘声杳,山明霁色浮。
广寒南耸殿,齐政北瞻楼。
心远逾寥廓,身高不自由。
茶瓜延永昼,絺绤借清秋。
翠牖何劳扇,珠帘不下钩。
冰盘丹果沈(去声),石枕碧苔留。
浪迸频跳鲤,萍开缓泛鸥。
画船思荡漾,红粉废歌讴。
竹叶生高兴,甘棠叙旧游。
主人供饮馔,胜景得绸缪。
洗砚惟呼仆,移床屡召驺。
史才惭忝预,诗句费冥搜。
联璧知何在,乘驺计少休。
诘朝重赴局,持此诧同俦(公亮奉定间尝丞是监故耳)。
翰林上直次周伯温韵 其一 元 · 吴当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宫庭白日静相宜,铃索无声谩自讥。
云近帘栊秋影薄,香飘殿阁晚风微。
典谟事业千年册,黼黻文章五色机。
每叹小臣怀补报,寸衷何计达宵衣。
翰林上直次周伯温韵 其二 元 · 吴当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金鸭香分石鼎茶,日长宫署寂无哗。
庭前草树皆生意,壁上丹青有岁华。
禁直夜凉初赐被,讲筵秋近又宣麻。
神光郁郁冲牛斗,河汉层阴莫漫遮。
纪行诗 其一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至正十二年岁次壬辰四月予由翰林直学士兵部侍郎拜监察御史视事之第三日实四月二十六日大驾北巡上京例当扈从是日启行至大口留信宿历皇后店皂角至龙虎台皆巴纳也国语曰巴纳者犹汉言宿顿所也龙虎台在昌平县境又名新店距京师仅百里五月一日过居庸关而北遂自东路至瓮山明日至鸡坊在缙山县之东缙山轩辕缙云氏山山下地沃衍宜粟粒甚大岁供内膳今名龙庆州者仁庙降诞其地故也州前有涧名芗水风物可爱又明日入黑谷过色珍岭其山高峻曲折而上凡十八盘而即平地遂历龙门及黑石头过黄土岭至程子头又过穆尔岭至颉家营历拜达勒至沙岭自车坊黑谷至此凡三百一十里皆山路崎岖两岸悬崖峭壁深林复谷中则乱石荦确涧水合流淙淙终日关有桥浅处马涉颇艰人烟并村坞僻处二三十家各成聚落种萟自养山路将尽两山尤奇耸高出云表如洞门然林木茂郁多巨材近沙岭则土山连亘堆阜连络惟青草而已地皆白沙深没马足故岭以是名过此则朔漠平川如掌天气陡凉风物大不同矣遂历哈扎尔至什巴尔台其地多泥淖以国语名又名牛群头其地有驿有邮亭有巡检司阛阓甚盛居者三千馀家驿路至此相合而北皆刍牧之地无树木遍生地椒野茴香葱韭芳气袭人草多异花五色有名金莲者绝似荷花而黄尤异至察罕诺尔云然者犹汉言白海也其地有水泺汪洋而深不可测下有灵物气皆白雾其地有行在宫曰亨嘉殿阙廷如上京而杀焉置云需总管府秩三品以掌之沙井水甚甘洁酿酒以供上用居人可二百馀家又作土屋养鹰名鹰房云需府宫多鹰人也驻跸于是秋必猎校焉此去巴纳曰郑谷店曰明安驿泥河儿曰李陵台驿双庙儿遂至桓州曰六十里店桓州即乌丸地也前至南坡店去上京止一舍耳以是月十九日抵上京历巴纳凡十有八为里七百五十有奇为日二十四大抵两都相望不满千里往来者有四道焉曰驿路曰中路二曰西路东路二者一由黑谷一由古北口古北口路东道御史按行处也予往年职馆阁虽屡分署上京但由驿路而己黑谷辇路未之前行也因忝法曹肃清毂下遂得乘驿行所未行见所未见每岁扈从皆国族大臣及环卫有执事者若文臣仕至白首或终身不能至其地也实为旷遇所至赋诗以纪风物得二十四首惜笔力拙弱不能尽述也虽然观此亦大略可知矣鄱阳周伯琦自叙
乘舆绳祖武,岁岁幸滦京。
夏至今年早,山行久雨晴。
日瞻黄道肃,夜拱北辰明。
随步窥形胜,周咨记里程。
纪行诗 其二十四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巡守绥畿甸,游从览近风。
山川随地异,声教此时同。
王业艰难远,神都制作雄。
按行循故事,不用避青骢。
按:后序
车驾既幸上都以是年六月十四日大宴宗亲世臣环卫官于西内棕殿凡三日七月九日望祭园陵竣事属车辕皆南向彝典也遂以二十二日发上都而南是日宿六十里店巴纳明日过桓州至李陵台驿双庙儿又明日至明安驿泥河儿翼旦至察汗诺尔由此转西至辉图诺尔犹汉言后海也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泺势如湖海水禽集育其中以其两水故名曰鸳鸯或云水禽惟鸳鸯最多国语名其地曰哲哷哈喇巴纳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广袤百馀里居者三百馀家区脱相比诸部与汉人杂处颇类市井因商而致富者甚多有市酒家赀至钜万而连姻贵戚者地气厚完可见也俗亦饲牛力穑粟麦不外求而赡凡一饲五牛名曰一日耕地五六顷收粟可二百斛问其农事多少则曰牛几具察汗诺尔至此百馀里皆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属兴和路矣巴纳曰苦水河儿曰回回柴国语名和尔图汉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昌曰呼察图犹汉言有山羊处也地饶水草野兔最多鹰人善捕岁资为食又西二十里则兴和路者世皇所创置也岁北巡东出西还故置有司为供亿之所城郭周完阛阓丛夥可三千家市中佛阁颇雄伟盖河东宪司所按部也西抵太原千馀里郡多太原人郊圻地陂陀窊隰便种萟路置二监一守馀同他上郡东界则宣德府境上都属郡也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曰中都栋宇今多颓圯盖大驾久不临矣由兴和行三十里过野狐岭岭上为巴纳地甚高风寒凛栗不可留山石荦确中央深涧夏秋多水东南盘折而下平地则天气即暄至此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德宣平县境也地宜树木园林连属宛然燕南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果有名平坡者似来禽而大红如朱砂甘酸又有名呼喇巴者比平坡又大味甘松相传种自西域来故又名之曰回回果皆殊品也得胜口南至宣平县十四里小邑也去邑三十里有山出玛瑙石可器至沙岭沙深车马涉者甚艰又五十里至顺宁府本宣德府也往年因地震改今名原地沃衍多农民植宜蓝淀草颇有业染者亦善地也南过鄂勒岭路多乱石下临深涧险阻可畏涧黄流浩汗东南数百里穿居庸关流至京城南卢沟合众水埶甚大名为浑河每岁都水监专其事否则为患不小岭路参互四十里至鸡鸣山叠嶂排空绵亘二十馀里有小寺在山巅旁有榷木泉所经也望之如在半天边山隘迫尤甚又南二十里乃平地曰雷家驿之西北十里巴纳曰丰乐丰乐二十里阻车巴纳又二十里至统幕则与中路驿程相合而南历狼居西山至怀来县县唐所置也山水环抱流注市有长桥水名妫川郡有碑可考县南二里巴纳也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果核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南则榆林驿即汉史卫青传所谓榆溪旧塞者自怀来行五十五里至妫头又十里至居庸关关南至昌平龙虎台又南则皇后店皂角大口焉遂以八月十三日至京师凡历巴纳二十有四为里一千九十又五此辇路西还之所经也北自上都至白海南自居庸至大口已见前序故得而略独详其所未经者耳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椽曹当扈从者东西出还甲乙番次多不能兼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昔司马迁游齐鲁吴越梁楚之间周遍山川遂奋发于文章焜耀后世今予所历又在上谷渔阳重关大漠之北千馀里皆古时骑置之所不至辙迹之罕及者非我元统一之大治平之久则吾党逢掖章甫之流安得传轺建节拥侍乘舆优游上下于其间哉既赋五言古诗十首以纪其实复为后序以著其槩不惟使观者得以扩闻见抑以志吾生之多幸也欤鄱阳周伯琦述
车驾既幸上都以是年六月十四日大宴宗亲世臣环卫官于西内棕殿凡三日七月九日望祭园陵竣事属车辕皆南向彝典也遂以二十二日发上都而南是日宿六十里店巴纳明日过桓州至李陵台驿双庙儿又明日至明安驿泥河儿翼旦至察汗诺尔由此转西至辉图诺尔犹汉言后海也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泺势如湖海水禽集育其中以其两水故名曰鸳鸯或云水禽惟鸳鸯最多国语名其地曰哲哷哈喇巴纳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广袤百馀里居者三百馀家区脱相比诸部与汉人杂处颇类市井因商而致富者甚多有市酒家赀至钜万而连姻贵戚者地气厚完可见也俗亦饲牛力穑粟麦不外求而赡凡一饲五牛名曰一日耕地五六顷收粟可二百斛问其农事多少则曰牛几具察汗诺尔至此百馀里皆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属兴和路矣巴纳曰苦水河儿曰回回柴国语名和尔图汉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昌曰呼察图犹汉言有山羊处也地饶水草野兔最多鹰人善捕岁资为食又西二十里则兴和路者世皇所创置也岁北巡东出西还故置有司为供亿之所城郭周完阛阓丛夥可三千家市中佛阁颇雄伟盖河东宪司所按部也西抵太原千馀里郡多太原人郊圻地陂陀窊隰便种萟路置二监一守馀同他上郡东界则宣德府境上都属郡也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曰中都栋宇今多颓圯盖大驾久不临矣由兴和行三十里过野狐岭岭上为巴纳地甚高风寒凛栗不可留山石荦确中央深涧夏秋多水东南盘折而下平地则天气即暄至此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德宣平县境也地宜树木园林连属宛然燕南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果有名平坡者似来禽而大红如朱砂甘酸又有名呼喇巴者比平坡又大味甘松相传种自西域来故又名之曰回回果皆殊品也得胜口南至宣平县十四里小邑也去邑三十里有山出玛瑙石可器至沙岭沙深车马涉者甚艰又五十里至顺宁府本宣德府也往年因地震改今名原地沃衍多农民植宜蓝淀草颇有业染者亦善地也南过鄂勒岭路多乱石下临深涧险阻可畏涧黄流浩汗东南数百里穿居庸关流至京城南卢沟合众水埶甚大名为浑河每岁都水监专其事否则为患不小岭路参互四十里至鸡鸣山叠嶂排空绵亘二十馀里有小寺在山巅旁有榷木泉所经也望之如在半天边山隘迫尤甚又南二十里乃平地曰雷家驿之西北十里巴纳曰丰乐丰乐二十里阻车巴纳又二十里至统幕则与中路驿程相合而南历狼居西山至怀来县县唐所置也山水环抱流注市有长桥水名妫川郡有碑可考县南二里巴纳也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果核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南则榆林驿即汉史卫青传所谓榆溪旧塞者自怀来行五十五里至妫头又十里至居庸关关南至昌平龙虎台又南则皇后店皂角大口焉遂以八月十三日至京师凡历巴纳二十有四为里一千九十又五此辇路西还之所经也北自上都至白海南自居庸至大口已见前序故得而略独详其所未经者耳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椽曹当扈从者东西出还甲乙番次多不能兼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昔司马迁游齐鲁吴越梁楚之间周遍山川遂奋发于文章焜耀后世今予所历又在上谷渔阳重关大漠之北千馀里皆古时骑置之所不至辙迹之罕及者非我元统一之大治平之久则吾党逢掖章甫之流安得传轺建节拥侍乘舆优游上下于其间哉既赋五言古诗十首以纪其实复为后序以著其槩不惟使观者得以扩闻见抑以志吾生之多幸也欤鄱阳周伯琦述
岁庚辰四月廿七日车驾北巡次大口有旨伯琦由编修官升除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明日署事扈从上京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乘舆清暑记初程,诏选文臣扈从行。
三字冰衔儒服贵,千年汗简史家名。
下抡葑菲惭庸学,再上蓬瀛荷圣情。
风动四方皆典训,马班彝语更争衡。
次韵王师鲁待制史院题壁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大安御阁埶岧亭,华阙中天壮上京。
虹绕金堤晴浪细,龙蟠粉堞翠冈平。
众星拱北乾坤大,万国朝元日月明。
分署玉堂清似水,箫韶时听凤凰声。
按:岁庚辰四月廿七日,车驾北巡次大口,有旨伯琦由编修官升除翰林修撰、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明日署事,扈从上京。
十月四日今上亲祀太庙前期备法驾宿斋是日漏下二鼓行礼天清星朗熙事告成伯琦忝下执事谨赋七言八句以颂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晓严法驾蔼云从,太室明禋属孟冬。
圭衮龙章虔酌献,箫韶凤舞盛仪容。
华星缀露壶声永,瑞霭腾空燎影重。
大礼庆成宗社𡴘,坐看寰海颂时雍。
纪恩三十韵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五言排律 押词韵第四部
岁壬午四月三日,上御宣文阁,亲试宫学弟子员。讲诵经史称旨,赐臣伯琦中统钞五千贯,弟子员绣衣材各一。谨赋长篇,歌颂湛恩作。
延阁层霄上,薰风九夏初。
北辰环象纬,东壁烂宸居。
仙乐雕阑绚,香蒲翠琐虚。
屏翔金鸑鷟,研倚玉蟾蜍。
怪石森峰巘,飞铃飒佩琚。
当阳咨岳牧,稽古嗜诗书。
百揆敷言既,重帷进讲馀。
虎门承制綍,凤阙集冠裾。
黄卷陈香案,青衿拜玉除。
唐虞彝训阐,周孔格言摅。
下济天容怿,渊居睿思纾。
菁莪深乐育,棫朴广涵喣。
鸿典张黉舍,龙光照表橥。
楮缗登上币,文绮出中储。
圣德天同大,奇逢古不如。
侍貂咸赞庆,陛戟总誇誉。
开馆卑瀛岛,荣儒陋石渠。
沦肌怀旷荡,抚己愧庸疏。
视学瞻周礼,圜门听汉胪。
智崇群辟耸,聪达四门袪。
师道尊无上,贤关竞乐胥。
垂旒端建极,锡服埶连茹。
瑞牒团云露,祯符验器车。
朝鸣阿阁凤,夕化北溟鱼。
启沃资岩筑,吁谟起渭渔。
传经后匡戴,待诏劣应徐。
惟有呻佔毕,何由效补苴。
文华归蓺苑,治业本经畬。
四姓魁宗籍,三雍在直庐。
小诗先舞抃,佳气正扶舆。
天马行应制作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押词韵第三部
至正二年岁壬午七月十有八日,西域拂郎国遣使献马一匹,高八尺三寸,脩如其数而加半,色漆黑,后二蹄白,曲项昂首,神俊超逸,视他西域马可称者,皆在腢下。金辔重勒,驭者其国人,黄须碧眼,服二色窄衣,言语不可通,以意谕之,凡七度海洋,始达中国。是日天朗气清,相臣奏进,上御慈仁殿,临观称叹,遂命育于天闲,饲以肉粟酒湩。仍敕翰林学士承旨臣巙巙命工画者图之,而直学士臣揭徯斯赞之,盖自有国以来,未尝见也。殆古所谓天马者邪?承诏赋诗题所画图,臣伯琦谨献诗曰:
飞龙在天今十祀,重译来庭无远迩。
川珍岳贡皆贞符,神驹跃出西洼水。
拂郎蕞尔不敢留,使行四载数万里。
乘舆清暑滦河宫,宰臣奏进阊阖里。
昂昂八尺阜且伟,首扬渴乌竹批耳。
双蹄悬雪墨渍毛,疏騣拥雾风生尾。
朱英翠组金盘陀,方瞳夹镜神光紫。
耸身直欲凌云霄,盘辟丹墀却闲頠。
黄须圉人服尨诡,亸鞚如萦相诺唯。
群臣俯伏呼万岁,初秋晓霁风日美。
九重洞启临轩观,衮衣晃耀天颜喜。
画师写仿妙夺神,拜进御床深称旨。
牵来相向宛转同,一入天闲谁敢齿。
我朝幅员古无比,朔方铁骑纷如蚁。
山无氛祲海无波,有国百年今见此。
昆崙八骏游心侈,茂陵大宛黩兵纪。
圣皇不却亦不求,垂拱无为静边鄙。
远人慕化致壤奠,地角已如天尺只。
神州苜蓿西风肥,收敛骄雄听驱使。
属车岁岁幸两京,八銮承御壮瞻视。
《驺虞》《麟趾》并乐歌,《越雉》《旅獒》尽风靡。
乃知感召由真龙,房星孕秀非偶尔。
黄金不用筑高台,髦俊闻风一时起。
愿见斯世皞皞如羲皇,按图画卦复兹始。
纪行诗十首 十 其十 大口(其地有三大垤土人谓之三疙疸距都北门二十里) 元末明初 · 周伯琦
押词韵第十七部
三垤何崇崇,遥直都门北。
天肃烟岚青,野迥露草白。
紫气千里临,蜺旌拂秋色。
文武迨耄倪,抃舞拜路侧。
万羊肉如陵,万瓮酒如泽。
国家富四海,于以著功德。
诘朝御大明,湛露春拍拍。
箫韶殷九天,欢声溢逵陌。
非才忝扈从,所职陈典则。
皇基奠泰山,亿兆究安宅。
按:夫惟天子时巡治古之令典儒臣扈从弥文之盛观是故卤有簿以纪侍卫之名路有史以载见闻之实其来盖已远矣惟兹玄黓执徐之岁朱明仲吕之月当宁面南南服辟四方之路以尽多士之才执法侍上上京持数寸之筦以申三尺之令于时鄱阳周君伯温褎然炎虚之秀膺是崇台之除乘鸾羽之洁清从翠华之密勿身历乎山川之美固目睹乎星月之推迁进而载驰载驱退而爰咨爰度抒思辄形清咏回辕遂积多篇汇以示余属之叙引观其憧憧行李之役汲汲倾葵之诚螭坳旧传载笔载笔其有述乎解廌必用识丁识丁况能赋者率尔卷端之弁诒诸柱后之冠云翰林学士承旨光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冀郡欧阳玄书于视草堂
右扈从诗并前后序二通今左丞鄱阳周公为监察御史时所作也国朝混一以来中台南士之选惟公居首公践历华要绩孚名襮垂四十年深感遭际形之著述一以赞规摹之大一以彰声教之隆居安虑危见于言外既而澄清蕃宣东南是赖短章大篇奚翅千百未遑诠次预以是集锓梓传播以备史氏纂一代之雅颂职方为全书者有所稽焉门生乡贡进士海昌贾祥麟谨题
车驾既幸上都,以六月十四日大宴宗亲、世臣、环卫官于西内棕殿,凡三日。七月九日,望祭园陵竣事,属车辕皆南向,彝典也。遂以二十二日发上都而南,宿六十里店纳钵。越三日至察罕脑儿,由此转西至怀秃脑儿,犹汉言后海也。有大海在纳钵后,故云。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水禽集育其中,国语名其地曰遮里哈剌纳钵,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诸部与汉人杂处,因商而致富者甚多。自察罕脑儿至此百馀里,皆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属兴和路矣。纳钵曰苦水河儿,曰回回柴,国语名忽鲁秃,汉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昌,曰忽察秃,犹汉言有山羊处也。地饶水草野兽,兔最多。又西二十里为兴和路,世祖所创置也。岁北巡,东出西还,故置有司为供亿之所。城郭周完,阛阓丛夥,河东宪司所按部也。西抵太原千馀里,郡多太原人。路置二监一守,馀同他上郡。东界则宣德府境,上都属郡也。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中都。今多圮毁,大驾久不临矣。由兴和行三十里,过野狐岭上为纳钵。地高风甚寒,东南盘折而下平地,天气即暄,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平县境也。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南至县十五里,去邑三十里,有山出玛瑙石。又前至沙岭,五十里至顺宁府,本宣德府也,因地震改名。南过坳儿岭,下临深涧,其流为浑河。岭头参亘四十里,至鸡鸣山,叠嶂排空,绵亘二十馀里。又南二十里乃平地,曰雷家驿。驿之西北十里纳钵曰丰乐,二十里至阻车纳钵。又二十里至统幕,则与中路驿、程相合而南。历狼居胥山至怀来县,四山环抱,中有水名妫川,县南二里纳钵也。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南则榆林驿,即卫青传榆溪旧塞。自怀来行五十五里至妫头,又十里入居庸关,以至于大口,遂以八月十三日至京师。凡历纳钵二十有四,为里一千九十有五,此辇路西还之所经也。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掾曹当扈从者,东西出还,甲乙番次,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
右扈从诗并前后序二通今左丞鄱阳周公为监察御史时所作也国朝混一以来中台南士之选惟公居首公践历华要绩孚名襮垂四十年深感遭际形之著述一以赞规摹之大一以彰声教之隆居安虑危见于言外既而澄清蕃宣东南是赖短章大篇奚翅千百未遑诠次预以是集锓梓传播以备史氏纂一代之雅颂职方为全书者有所稽焉门生乡贡进士海昌贾祥麟谨题
车驾既幸上都,以六月十四日大宴宗亲、世臣、环卫官于西内棕殿,凡三日。七月九日,望祭园陵竣事,属车辕皆南向,彝典也。遂以二十二日发上都而南,宿六十里店纳钵。越三日至察罕脑儿,由此转西至怀秃脑儿,犹汉言后海也。有大海在纳钵后,故云。曰平陀儿,曰石顶河儿,土人名为鸳鸯泺。其地南北皆水,水禽集育其中,国语名其地曰遮里哈剌纳钵,犹汉言远望则黑也。两水之间,壤土隆阜,诸部与汉人杂处,因商而致富者甚多。自察罕脑儿至此百馀里,皆云需府境也。界是而西,则属兴和路矣。纳钵曰苦水河儿,曰回回柴,国语名忽鲁秃,汉言有水泺也。隶属州保昌,曰忽察秃,犹汉言有山羊处也。地饶水草野兽,兔最多。又西二十里为兴和路,世祖所创置也。岁北巡,东出西还,故置有司为供亿之所。城郭周完,阛阓丛夥,河东宪司所按部也。西抵太原千馀里,郡多太原人。路置二监一守,馀同他上郡。东界则宣德府境,上都属郡也。府之西南名新城,武宗筑行宫其地,故又名中都。今多圮毁,大驾久不临矣。由兴和行三十里,过野狐岭上为纳钵。地高风甚寒,东南盘折而下平地,天气即暄,无不减衣者。前至得胜口,宣平县境也。有御花园,杂植诸果,中置行宫。南至县十五里,去邑三十里,有山出玛瑙石。又前至沙岭,五十里至顺宁府,本宣德府也,因地震改名。南过坳儿岭,下临深涧,其流为浑河。岭头参亘四十里,至鸡鸣山,叠嶂排空,绵亘二十馀里。又南二十里乃平地,曰雷家驿。驿之西北十里纳钵曰丰乐,二十里至阻车纳钵。又二十里至统幕,则与中路驿、程相合而南。历狼居胥山至怀来县,四山环抱,中有水名妫川,县南二里纳钵也。凡官署留京师者,皆盛具牲酒,于此候迎大驾,仍张大宴,庆北还也。南则榆林驿,即卫青传榆溪旧塞。自怀来行五十五里至妫头,又十里入居庸关,以至于大口,遂以八月十三日至京师。凡历纳钵二十有四,为里一千九十有五,此辇路西还之所经也。国制,凡官署之幕职掾曹当扈从者,东西出还,甲乙番次,惟监察御史扈从与国人世臣环卫者同东西之行,得兼历而悉览焉。
游西山次周伯温韵 元 · 贡师泰
押词韵第六部
严钟启城钥,百辟联佩绅。
斜汉在昴毕,摇光正当寅。
华车出广陌,光彩生熙春。
阴崖冻犹结,阳谷景已新。
云林白汹涌,石磴青嶙峋。
先皇昔游幸,顾瞻怆兹辰。
恍若铁马起,空留玉衣陈。
鼎湖去虽远,元化同其神。
凭危俯高树,历览穷荒榛。
梵宇抗疏岭,飞阁腾遐津。
虚庭潜飙起,白日无纤尘。
长杨十二衢,甲第连居民。
清时治兹久,天地涵深仁。
矧兹风气完,且复俗习淳。
耦耕杂畎亩,独钓当漪沦。
高仙去窈邈,瑞气留氤氲。
于焉契嘉晤,顿觉烦抱伸。
蹇予敬亭下,清池翳修筠。
时时一瓢酒,独酌不计巡。
对此重归思,江海愁畸人。
玉雪坡为周伯温赋 元末 · 余阙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石仓历代诗选卷二百五十九
江梅有至性,能怡君子颜。
开花竞芳节,棹秀带春寒。
惟与玉同色,还嗤雪易残。
芳香拂罗袖,如薰金博山。
置此宾席上,人人别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