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纪君祥” 相关资源
诗文库
判府提刑高峰先生寿祠记 南宋 · 滕巽真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二○、道光《濂溪志》卷四、光绪《湖南通志》卷七五、光绪《道州志》卷七
古者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皆以教国人。
至于内睦九族,崇一姓,则有家塾之教焉。
三代之盛,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
人生八岁,自王公以下至庶人子弟,皆入小学,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
十有五岁,始入大学,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或小或大,犹阶而升,不可踰也。
自利禄之涂开,本末之莫究,大学之教,蹊辙既差,至于小学,忽而不讲,古道之不可复其本,盖已先失之矣。
扶世立教之君子,安得不重有感于斯?
判府提刑高峰先生淳祐丙午以舍选高第典教道州
越十二年,又以国子博士剖符于兹郡。
踰年政成化洽,谓道为元公阙里,既请御扁于朝,因彻城西书院而鼎新之。
凡可教国人者,规制毕备。
重念元公百世之师,礼当有后。
一日谒濂溪旧宅,颓垣坏壁,岁久弗葺,且元公之父谏议祠堂列寘他所,即语同列曰:「父子异席,恐非所以明有敬」。
邑宰钱寅翁彻而新之,合谏议元公,俾祠于正堂,就立儒学斋于其右。
求周氏之族龆龀以上者,得二十馀人,选族之长主祠,提其纲,专教谕之责。
掌膳之员,月给钱粮,日足供膳,俾可□子佩于此焉□养,于此焉就师。
教养分而职任专,课程严而工效速,曾未期月,习句读□辨偶者,皆崭然见头角,小学之有功于作人盖如此。
凡异姓之子弟愿附斋就学者,亦听焉。
因奏请濂溪书院宸奎,皆已闻之于朝,斯盛举也。
昔我朝元祐盛际,诸君子聚朝,尊崇孔氏之后,赐田百顷,置教官一员,仍令本州举有行义人充教谕,孔氏子弟入学者,优与供给。
元公倡道,上接洙泗,周氏之有后,犹孔氏之有后。
顾曩之尊崇出于朝廷,其规画也易;
今之举行出于州□,其建置也难。
顾高峰先生所以惓惓周氏者,不忘元公也。
元公之后者,其能忘高峰乎?
于是阖周之族,议立祠肖像于小学,昕夕敬仰,以无忘高峰之德,将与元公祠宇相为无穷。
祠成,□然而谒予求其颠末。
巽真□为一日之长,实有董教之责,谊不得辞。
于是谂于众曰:故居之建小学,非私周氏也;
小学之建寿祠,非相容悦也。
志元公之志,学元公之学,由小学门户而造大学之阃奥,庸非高峰先生之所望乎?
元公年十二三,志趣高远,钓游溪上,吟弄风月,洒落光霁之胸次,已备见于此时。
年二十则行义名称之有闻,三十则为二程师矣。
又闻二程之受学于南安也,时明道年十五,伊川年十四,师友授受,实千古理学之源。
妙龄志尚,超卓如此。
今来游小学者,必以是立志,则□望元公之睟容,目想二程之颖悟,日拜高峰之寿像,斯可无愧。
不然,匪惟二三子之忧,亦龙山豸岭之羞。
先生姓杨大名允恭字谦仲长沙人,道号高峰先生云。
时景定癸亥良月望日,门生迪功郎道州濂溪书院山长滕巽真记。
门生迪功郎道州州学教授萧□□书丹。
门生宣教郎、知道州营道钱寅翁篆盖。
学生衡州学谕教谕费□庆,居士郴州□县□□□□前□州学元鼎孙、胡世昌、梦龙宗、周从龙,附斋前州学直学□之孙、欧阳应圆、应成,学生周利、万日清、天然、天祺、天锡、天泽、复元春、天感、天应、天福、天益天祥、天□才□龙□□□□□元隆、元迪□□□□□□□□月、宗、喜□□□训□□□□□闰安馀富、安发、馀、伯秀、文庆,书院斋长周正雷,书院主祠、前宗学讲书周不比百拜同立石。
先君子革斋先生事实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文山全集》卷一一
先君子讳字士表
嘉定乙亥八月二十四日宝祐丙辰五月二十八日殁于京,次年九月九日封于乡之佛原。
呜呼,天乎!
仁者寿,有德者禄,先君子乃止是邪!
不肖孤上累先君子久于旅,饮膳医药失节,用速祸。
非天实不德,有恶子至此,衅戾丘渊,身百莫赎。
柴骨栾心,不自意偷视息至今日,得黾勉图大事,犹沥血苫块,以字先德。
呜呼,尚忍言之!
先君子尝考次谱系,文氏繇成都徙吉。
世祖炳然居永和镇高祖正中繇永和徙富川
曾祖利民,妣郭氏。
安世,妣刘氏。
考时用,妣邹氏,继母刘氏。
世有吉德,乡以君子长者称。
一是方寸,留耕于子子孙孙。
先君子尝言:「滞学守固,化学来新」。
以一「革」字志韦佩,人皆称「革斋」。
性爱竹,依辟一室,傍竹居,或称「竹居」。
不肖孤闻之诸父,先君子幼颖慧,器质端重,进止如有尺寸。
书经目辄晓大义,越时举全文,不一遗。
见乡曲前辈,必肃容请益。
暨长,天才逸发,志闻道,嗜书如饴,终日忘饮飧。
夜擎灯密室至丙丁,或达旦。
黎明挟册檐立认蝇字,不敢抗声愕寐者,人虽苦之,甘焉。
蓄书山,如经、史、子、集,皆手自标序,无一紊。
朱黄勘点,纤屑促密靡不到。
至天文、地理、医卜等书,游骛殆遍。
手录积帙以百,挥汗呵冻弗斁。
钩引贯穿,举大包小,各有条。
间质难疑,剖析响应,某事出某书某卷,且指数以对。
为文发持满,无不的中,机轴必己出。
命意时,娓娓谈他事,若莽于寻绎;
一援笔,云行水流无凝滞。
中年文气益老,拾汗漫,归诸约。
不峭峭刺目,有温醇浑厚之风焉。
閒居侃侃,春意溢出颜面。
蚤事祖,尽敬祖母,优游暮齿,视药膳,卧兴扶持,华发钟爱。
父严母慈,侍夙夜,省燠寒,一出忱意,不视颜色为肃愉。
事继母笃至,始终无纤芥间,一家气象,蔼如和风,乡党称孝。
于宗族厚。
待季父削藩町,悲忻同情。
季父殁,不幸子病废,经纪其家,抚幼侄等己子。
疏从遗孤,振翼之,俾蒙于成。
辟居居无居者,岁时衣粒各有节度
尝谓宗族一本,谊不得不恤。
范文正公《义田记》规模次第,曰:「吾得志。
当放此行之」。
亲姻孤贫者,哀矜劳苦,抚字无遗力。
丧不克理办之棺,至己所服用,捐以歛。
虽在疏末次序,情文各惟其称。
与人交,好大体,不为细家迫速,户外屦日满。
绝甘分少,无疏密皆被和气,交谊天至。
闻贫困患难,赴急如不及,忱意感人,有临终握手,欷歔流涕托之以孤者。
岁大比,凡与大夫博士选者,皆有约首,谊绵数科;
间不能与,自捐赀籍其名,暨充赋,就奉为助。
约所不及,以意告,倾己有为行资,至贷以应,谊声铮然。
对人气语和易,鄙夫窭人亦曲加体接,无一失声气去里。
有蹈非彝,悉忠爱,援谊开陈,闻者感动。
见后进片善,奖予不容口,孜孜诱掖如子弟。
给饘数亩,耕者多不输,宁令负己,不忍直于有司。
莳园渔池,相效无一偿,亦不较。
间嗤不武,则曰:「彼贫且殆,吾奈何捃之」?
有窃负其赀去,既而困还,不惟不加责,恤其人终身。
将作室,累木齐垣,时疠死多露骼,恻然曰:「吾可无居,人不可无歛」。
匠棺惠贫者。
岁赈饥,随所有,不给,至市以应。
颠连无告,过目辄怵惕,随力为谋。
一日,读书至晏子敝车羸马事,愀然曰:「使吾族吾亲吾乡人休休有馀,至愿也」。
惜嗟再三。
家居,门荫茂木,暇日相羊芳阴间。
雅嗜,煎瀹多手出。
时邀朋游文字,语移日。
乐极浩歌纵奕,视世间融融沄沄,漠不介胸次。
性凯乐,惟恐咈人。
事经然诺,虽不利于己,不悔。
一言话,倾尽肺腑,无留藏。
应酬一切任真,事不可直济,或道以诡御,宁事不济,不为。
耻己胜,语及不平,辞和气舒,无忤色。
有以欺心,至知其私,不发,且无章于人,欺者多愧悔感泣。
人皆叹为有德君子,谓当于古人中求之。
曰:「我公之德,言矩行规。
世智黄间,我心坦夷。
市利血刃,我范驱驰。
生平所为事,皆可质鬼神而无疑」。
呜呼,是得其槩矣!
天祥兄弟幼且长,先君子不疾其不令,昭苏蒙滞,纳之义方。
日授书,痛策砅,夜呼近灯,诵日课,诵竟,旁摘曲诘,使不早恬,以习于弗懈。
小失睡,即示颜色。
虽盛寒暑,不纵检束。
天祥兄弟慄慄擎槃水,无敢色于偷。
自此名师端友招聘仍年,至时先畴给费。
久之室罄,力弗逮,乃率天祥兄弟藏脩于竹居,陈所裒签轴,俾抉精剔华,钩索遐奥,董纲要,竟日夕弗倦。
虽贫,浩然自怡,有未见书,辄质衣以市。
得书,注意钻砅,又以授天祥,俾转教诸弟。
繇是程督益峻。
书警语遍窗壁,如三尺在目。
见为文章拨斸正气,辄不怿,必维以法度。
天祥兄弟奉严训,蚤暮侍膝下,唯诺怡愉,不翅师友。
或书声吾伊,或歛襟各静坐潜讽,或掩卷相与戚嗟人情世道。
此时气象,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天下之乐莫加焉。
岁乙卯天祥、璧俱叨与计偕,时仲弟霆孙年十有六,未试,墨于窗曰:「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竟以疾先撤棘一月卒。
先君子及是揽涕伫眙,悒悒痛悼。
天祥、璧将进礼部,欲董于征,顾先君子哭子方新,天祥、璧复去左右,恐益重哀,出可宽襟抱,且旦夕定省得不缺,不敢辞,以臈月望行。
次年天祥、璧俱侥倖奏名。
夏五戊戌,廷对。
踰挟先君子病暑,投凉剂立苏,方徙一静室,规便摄理。
甲寅,集英赐第,天祥以不肖冒首唱,归拜寓馆,移时,之期集所。
越一日,闻疾复侵,告于朝,不俟命,亟去侍药
省劄下,玉音给假三日
时先君子虽病,神色不改,视脉者聚伺变候,佥曰无虞。
戊午向申,忽病革,进药,却弗服,曰:「度吾不能起此疾,汝兄弟勉之」。
天祥、璧震怖号恸,请命于天,祈促龄寿亲算,不获命。
椎心祷呼,冀殒灭以代,又不获命。
入夜,寂然而逝。
呜呼痛哉!
呜呼痛哉!
厥明,畿漕闻于朝,朝命官吏来治丧事。
六月庚申朔天祥、璧奉柩出国门以归乡。
士庶人无不失声痛嗟,路祭巷哭,以返于先庐。
时七月癸丑也。
呜呼,先君子一至此邪!
不肖孤二十有一载,弟方冠且髫,承颜菽水,岁月几何,天乎,不使终养,而蹙之于中身邪!
惨焉逆旅,睇亲舍越在二千里外,天乎,不使终于正寝,而忍至于客歛邪!
往时征衣拜堂上,举觞饮饯,亲宾祖道外,期向何许,天乎,遂以是为永诀邪!
天祥、璧奉贡剡时,先君子已哀仲弟不见,孰谓方阶禄釜,先君子才见而祸遄作,天乎,天祥、璧何以窃第为邪!
呜呼,不肖孤事先君子不孝,奉起居无状,有疾病而闇不知,不能积忱衷臆,仓卒无以动天听,罪生不赎。
眦血被面,摧决肝胸,颠顿踯躅,裁以必死。
顾属纩一语,忍痛受命,不敢不勉,恐无以祗训于前人,以忝盛德。
乃相宅兆,筮曰吉,排土濡涕,坟以竣役,将奉体魄安焉。
呜呼,渺音容,隔幽阴,终天而止矣!
先君子妃曾氏。
今男三人,天祥、璧、璋。
女三人,懿孙、淑孙、顺孙
遗墨有《宝藏》三十卷,《随意录》二十卷。
痛惟先君子利泽不施于人,名声不昭于时,匪石遗德,恐久遂沈泯。
天祥不揆不孝,裒录事实,沈痛刺骨,荒忽惝恍。
世有大手笔,能表章幽潜,光昭于无穷,稽首百拜以请。
义阳逸叟曾公墓志铭1262年2月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二一、《文山全集》卷一一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公讳珏,字天锡号义阳逸叟天祥外王父也。
天祥不肖,赖公教诲,由记事以来,周旋三十年,于公无所不知,盖至于其处死生之变,然后知他日观公者未尽,而公诚有大过人者焉。
呜呼异哉!
公性颖悟,志不乐凡近。
读书百家,虽涉猎靡不通达,所自得往往于佛老氏。
其见之服行,敬恭神天,一言动不轻口,不御肉月常十四五。
对人敷阐玄寂,四座辄悚然倾听。
最后遇异人与语,几欲弃人间事,求长生之术。
年踰六十,始闻正学,恍然自失。
死生之说,鬼神之情状,讲探幽眇,顿改吾意。
既卧疾,服药外无所问,戒左右勿以巫祝从事
间祈禳厌胜,掩公不知,公觉,辄抚床怒呼。
病日久,骨立如束,声吐精爽不变,冀犹足支岁月。
一日,召天祥至,公乃钩稽卜筮,指诸掌曰:「今日老夫当诀,故令尔来」。
时闻命震愕,止公勿易言。
公曰:「吾岂不省事哉。
形神合则为人,吾形惫久矣。
今腰足如断,心火益燥,神且游散,居常谓不识死,死则如是」。
又曰:「始吾崇信异说,今且死,目中无怪见」。
顾二子,令必不为佛事。
周身一切,虽丝缕亦公所处分,殡宫哭位与凡丧葬祭具有成说。
天祥弟璧任京府尹掾,公口授数十言,令为书遗之。
强起字纸尾,句读笔画曾不颠错。
集诸孙各付谨饬语,令罗拜床下,辞去。
众泣渐扬,公曰:「死生如昼夜,不足多憾」。
麾止之。
索酒饮之三,连三言曰:「吾真去矣」!
声脱口而逝。
呜呼!
阴阳魂魄,升降飞扬,气之适至,虽梦寐莫适为主,公幽明隔呼吸,而从容若此。
世能言死者不少,此非尝试事,臆度料想,靡所依据。
公去来一息,实天祥所亲见,道之粲然,莫此深切。
呜呼异哉!
呜呼异哉!
公事父母孝,待族姻以厚,与人交久要不忘,倜傥尚义。
不事生产作业,恻隐贫困,能推食解衣
议论刚正,好面折人,不藏怒宿怨,有古君子之风焉。
公有子有孙,早授家政。
天祥既奉偏慈,迎公就养,居数年,甚适。
间出徐步,幅巾野服,人羡其优游。
公亦论文赋诗,围棋命酒,自谓天壤间陶陶人也。
得疾于景定辛酉二月九日,始复正寝,殁之日壬戌二月癸丑,得年七十有二。
曾氏世家旴江,徙吉之泰和梅溪,族号长者。
曾祖邦宁,祖知和,考昌权。
妃张氏,先公十九年卒。
子二,棐、矩。
女四,适钱光延、康师颜、于天秩,其仲天祥母也。
孙男六,端孺、淳孺、文孺、俊孺、良孺、明孺。
女一,适郭泳。
孙甫申。
次年九月丙午,葬吉水县永昌乡药陂之原,成公志也。
初,公先世重卜葬,葬师诪张为幻,封鬣无定居,公怃然曰:「吾讵忍吾先至此,吾不可自求之乎」?
乃从兄瑾载资越竟,旁参博扣,逾十年,得其说以归。
由是高、曾而下,一奠不再徙。
公对葬师言,尝断断不可不售不传,故秘莫得闻焉。
公命未革,命天祥曰:「老夫一日不起,无潜德传世,记岁月非尔其谁属」。
临终,申其词再三。
天祥泣不敢当,重念靖节作《孟长史传》,东坡书《程公逸事》,往迹漫灭,犹勤追述,矧公面命,恶得辞。
顾方系官于朝,不获哭拜。
填祖营,视丘窆,南望欷歔,辄纪家世行实,而表其死生大事为志,并为铭。
铭曰:
维二氏之蔽于死生兮,小其用于一身。
一陷溺而忘返兮,鲜不惑于怪神。
日昃之离兮,羌出驳而入纯。
微临绝之琅琅兮,公几混于常人。
朝闻而夕死兮,何憾乎幽冥。
药陂之郁郁兮,遗躅之所经。
存而以为志兮,殁将以为宁。
既固既安以利嗣人兮,万古万古如斯铭。
文信国公墓志铭至元二十一年 宋 · 邓光荐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六○
公高明俊朗,英悟不凡。
踰弱冠,即先多士。
感激理宗亲擢,不倚近利龊自弃。
故其立朝有本末,谏诤有风烈。
治郡持节,廉明有威。
及北军渡江,捧勤王诏书,泣数行下。
内不谋于亲,外不谋于属,即近旗移檄,以列郡守举事。
初亦冀奉□诏书多,足相和应,已而诸路阒然若不闻,惟天祥独行其志,坚力直前,百挫而不折,屡踬而愈奋。
至拘北营,驱逐北去,犹冒万死南走,蒙疑涉险,寄命顷刻,仅而得达。
当是时,其飞潜若□,其变见若神,南北□不想见其风彩。
故军日败,国日蹙,而自远归附者日众。
□之者亡家沉族,折首而不悔,虽缘人心思向中国,未□赵氏,亦由天祥之神气意度,足以兴起动悟之也。
天所废兴,智勇为困,而况居乏深谋之客,出无制胜之将,用之行阵类非素简练之兵,大抵瓦合乌散。
常抱空志,赤手举事,上不资藉,旁无倚角,是以先声有□,跳身数遁。
盖自江南之衄,麾下单弱,因以疾疫,不能出师矣。
不幸被执,仰药不死,久系燕狱不死,徒欲信义于前,自白于天下后世,非有秋毫贪生畏死之意也。
虽功业不能以尺寸,而志节昭□乎终古,南北之人,无问识与不识,莫不流涕惊叹,乐道其平生。
自古节义之大臣,盖不若是之烈云。
因属予铭,时未便,故传是以归之。
至元二十一年甲申阳月吉日,邑人邓光荐书,孤子文升泣血立石。
按:江西省博物馆藏拓片。
补史十忠诗(十首并序) 其三 丞相都督信国公文公天祥丙辰状元。) 宋末元初 · 刘埙
 押词韵第四部
时平辄弃置,事迫甘前驱。
呜呼忠义臣,匪直科目儒
江寒朔吹急,列城同一趋。
岂不寄便安,纲常乃当扶。
移檄倡诸镇,奋袂躬援枹。
川决莫我回,万险栖海隅
天乎复不济,道穷竟成俘。
一死事乃了,吾头任模糊。
悠悠讥好名,责人无已夫。
三衢有魁相,投老作尚书三衢魁相谓留梦炎。)
丞相信国公文公天祥 元 · 刘麟瑞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金字牌飞出建章,郁孤万垒为勤王。
驱驰岭海君臣寓,囚系燕云道路长。
六籍一时光日月,孤忠万里立纲常。
元归凛凛浑生气,南北人誇姓字香。